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原发灶手术对初诊Ⅳ期三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杜俊娴
陈枞
+3 位作者
罗忆泓
徐静
倪小建
朱玮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578-588,共11页
目的:探索原发灶手术(primary lesion resection,PLR)对Ⅳ期三阳性乳腺癌(triple positive breast cancer,TPBC)患者的预后价值,分析PLR联合系统治疗(systemic therapy,ST)较单纯ST对生存结局影响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PLR的方式对Ⅳ期TPB...
目的:探索原发灶手术(primary lesion resection,PLR)对Ⅳ期三阳性乳腺癌(triple positive breast cancer,TPBC)患者的预后价值,分析PLR联合系统治疗(systemic therapy,ST)较单纯ST对生存结局影响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PLR的方式对Ⅳ期TPBC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提取SEER数据库中2010至2015年初诊为Ⅳ期TPBC的99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生存结局资料。根据原发灶是否手术分为PLR组和非PLR(NPLR)组,采用1∶1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混杂偏倚。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Ⅳ期TPB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并比较不同转移状况[(单纯骨转移、单纯内脏转移(肺、肝、脑)、骨转移+内脏转移、非常见部位转移)]下2种治疗模式(PLR+ST;ST)的生存差异。并进一步分析PLR方式(保乳术/全乳切除术)对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结果:PSM前,PLR组较NPLR组年龄小、转移灶负荷低、T分期早、N分期晚、分化程度低的患者占比多;PSM后,仅脑转移(P=0.049)、N分期(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M后的64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0~8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57个月,PLR组中位OS为73个月,NPLR组为41个月(χ^2=44.970,P<0.001);PLR组中位乳腺癌特异生存率(BCSS)为74个月,NPLR组为45个月(χ^2=43.373,P<0.001)。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T分期、PLR、化疗、脑转移是影响Ⅳ期TPBC患者OS和BCSS的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表明PSM前后,PLR组较NPLR组都有明显的生存获益。对PSM后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发生脑转移的患者中PLR组并没有生存获益。根据转移状况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单纯骨转移组、单纯内脏转移组及骨转移伴内脏转移组中,PLR+ST组较单纯ST组有明显的生存获益,而在非常见部位转移(骨、肝、肺、脑转移除外)的Ⅳ期TPBC患者中,PLR+ST组较ST组的生存结局无统计学差异。生存分析发现PSM前,保乳术组生存结局好于全乳切除术组,而PSM后,2组生存结局无明显差异。结论:PLR可明显改善除脑转移及非常见部位转移外的Ⅳ期TPBC患者的OS和BCSS,手术方式对Ⅳ期TPBC患者生存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远处转移
原发灶手术
手术方式
预后
SEER数据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PSF6调控Notch信号通路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及乳腺癌骨转移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枞
杜俊娴
+2 位作者
蔡承哲
罗忆泓
朱玮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422-427,共6页
目的:探讨剪切及多聚腺苷酸化特异因子6(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specificity factor,CPSF6)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
目的:探讨剪切及多聚腺苷酸化特异因子6(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specificity factor,CPSF6)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分析1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转移灶及20例乳腺癌患者原发灶CPSF6表达情况。采用细胞实验和体内转移模型探索CPSF6对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CPSF6敲低对乳腺癌细胞骨转移能力的影响。分析乳腺癌细胞通过CPSF6重塑细胞外微环境的能力,并检验CPSF6对下游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CPSF6在乳腺癌患者转移灶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CPSF6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正相关。在231-BM细胞中敲低CPSF6后,其分泌的细胞上清降低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的能力。CPSF6敲低的细胞在小鼠体内形成溶骨性病灶的能力显著降低(P<0.01),而且转移灶外周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0.01)。CPSF6缺失能下调肿瘤细胞内Notch通路配体JAG1的表达水平,导致微环境中破骨前体细胞Notch通路失活并抑制下游靶基因。结论:乳腺癌骨转移灶中存在CPSF6基因过度表达。CPSF6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组织周围破骨细胞的成熟和溶骨活性,从而导致乳腺癌的溶骨性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及多聚腺苷酸化特异因子6
NOTCH信号通路
骨转移
破骨细胞分化
乳腺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发灶手术对初诊Ⅳ期三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杜俊娴
陈枞
罗忆泓
徐静
倪小建
朱玮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578-588,共11页
基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9年优秀骨干计划(2019ZSGG08)。
文摘
目的:探索原发灶手术(primary lesion resection,PLR)对Ⅳ期三阳性乳腺癌(triple positive breast cancer,TPBC)患者的预后价值,分析PLR联合系统治疗(systemic therapy,ST)较单纯ST对生存结局影响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PLR的方式对Ⅳ期TPBC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提取SEER数据库中2010至2015年初诊为Ⅳ期TPBC的99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生存结局资料。根据原发灶是否手术分为PLR组和非PLR(NPLR)组,采用1∶1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混杂偏倚。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Ⅳ期TPB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并比较不同转移状况[(单纯骨转移、单纯内脏转移(肺、肝、脑)、骨转移+内脏转移、非常见部位转移)]下2种治疗模式(PLR+ST;ST)的生存差异。并进一步分析PLR方式(保乳术/全乳切除术)对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结果:PSM前,PLR组较NPLR组年龄小、转移灶负荷低、T分期早、N分期晚、分化程度低的患者占比多;PSM后,仅脑转移(P=0.049)、N分期(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M后的64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0~8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57个月,PLR组中位OS为73个月,NPLR组为41个月(χ^2=44.970,P<0.001);PLR组中位乳腺癌特异生存率(BCSS)为74个月,NPLR组为45个月(χ^2=43.373,P<0.001)。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T分期、PLR、化疗、脑转移是影响Ⅳ期TPBC患者OS和BCSS的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表明PSM前后,PLR组较NPLR组都有明显的生存获益。对PSM后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发生脑转移的患者中PLR组并没有生存获益。根据转移状况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单纯骨转移组、单纯内脏转移组及骨转移伴内脏转移组中,PLR+ST组较单纯ST组有明显的生存获益,而在非常见部位转移(骨、肝、肺、脑转移除外)的Ⅳ期TPBC患者中,PLR+ST组较ST组的生存结局无统计学差异。生存分析发现PSM前,保乳术组生存结局好于全乳切除术组,而PSM后,2组生存结局无明显差异。结论:PLR可明显改善除脑转移及非常见部位转移外的Ⅳ期TPBC患者的OS和BCSS,手术方式对Ⅳ期TPBC患者生存结局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乳腺癌
远处转移
原发灶手术
手术方式
预后
SEER数据库
Keywords
breast cancer
distant metastasis
primary lesion resection
surgery modality
prognosis
SEER database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PSF6调控Notch信号通路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及乳腺癌骨转移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枞
杜俊娴
蔡承哲
罗忆泓
朱玮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422-42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2267)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优秀骨干计划(2019ZSGG08).
文摘
目的:探讨剪切及多聚腺苷酸化特异因子6(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specificity factor,CPSF6)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分析1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转移灶及20例乳腺癌患者原发灶CPSF6表达情况。采用细胞实验和体内转移模型探索CPSF6对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CPSF6敲低对乳腺癌细胞骨转移能力的影响。分析乳腺癌细胞通过CPSF6重塑细胞外微环境的能力,并检验CPSF6对下游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CPSF6在乳腺癌患者转移灶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CPSF6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正相关。在231-BM细胞中敲低CPSF6后,其分泌的细胞上清降低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的能力。CPSF6敲低的细胞在小鼠体内形成溶骨性病灶的能力显著降低(P<0.01),而且转移灶外周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0.01)。CPSF6缺失能下调肿瘤细胞内Notch通路配体JAG1的表达水平,导致微环境中破骨前体细胞Notch通路失活并抑制下游靶基因。结论:乳腺癌骨转移灶中存在CPSF6基因过度表达。CPSF6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组织周围破骨细胞的成熟和溶骨活性,从而导致乳腺癌的溶骨性骨转移。
关键词
剪切及多聚腺苷酸化特异因子6
NOTCH信号通路
骨转移
破骨细胞分化
乳腺癌
Keywords
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specific factor 6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bone metastasis
breast cancer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R3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原发灶手术对初诊Ⅳ期三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
杜俊娴
陈枞
罗忆泓
徐静
倪小建
朱玮
《中国临床医学》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PSF6调控Notch信号通路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及乳腺癌骨转移
陈枞
杜俊娴
蔡承哲
罗忆泓
朱玮
《中国临床医学》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