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富营养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水位的关系 被引量:40
1
作者 杜冰雪 徐力刚 +4 位作者 张杰 范宏翔 程俊翔 黄涛 姜加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5-801,共7页
为了研究鄱阳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与水位变化的响应关系,基于2009—2016年鄱阳湖15个长期监测点的调查数据,采用TLI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鄱阳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探讨了鄱阳湖富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特... 为了研究鄱阳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与水位变化的响应关系,基于2009—2016年鄱阳湖15个长期监测点的调查数据,采用TLI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鄱阳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探讨了鄱阳湖富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水位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从年内变化来看,鄱阳湖除冬季(1月)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其余3个季节均处于中营养状态,其中,夏季(7月)富营养化程度最低是由于其水位较高、换水周期快所致,冬季处于轻度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位降低导致的营养盐浓度升高以及湖泊沉淀物的再悬浮和营养盐的释放;从年际变化来看,除2011年、2012年及2014年鄱阳湖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外,其余年份均处于中营养状态.②从空间上来看,鄱阳湖湖区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空间差异不大,湖区中部东侧富营养化程度最高.③在年内季节变化上富营养化程度与水位呈负相关,富营养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水位关系较小.研究显示,鄱阳湖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高,但有向富营养化湖泊发展的趋势,建议通过控制湖区污染源来减轻其富营养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富营养化 时空分布特征 水位
下载PDF
1950—2016年赣江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游海林 吴永明 +4 位作者 杜冰雪 戴雪 姚忠 刘丽贞 徐力刚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54,共7页
为了阐明赣江径流近50多年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赣江外洲水文站1950-2016年水文资料为基础,利用距平累积法分析赣江径流年际变化特征,结合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赣江径流特征进行突变性检验,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法对径流... 为了阐明赣江径流近50多年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赣江外洲水文站1950-2016年水文资料为基础,利用距平累积法分析赣江径流年际变化特征,结合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赣江径流特征进行突变性检验,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法对径流序列进行周期性分析,并对导致赣江径流序列产生这种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赣江10a径流量呈现增加趋势,10a径流量最小值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最大值发生在2010-2016年;(2)1962-1963年和2010-2011年的赣江径流累积距平和年均径流量均呈现显著下降状态,且前者的变化特征比后者更加显著;(3)Mann-Kendall检验结果和滑动T检验结果均表明赣江年均径流在1991年前后存在着明显的突变性特征;(4)17a、6a和3a这3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赣江外洲水文站在1950-2016年这整个时间域内的变化特征;(5)赣江径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气候变化主要影响径流长期变化趋势,径流变化的突发点与人类活动关系更大。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流域赣江水资源科学、合理的规划及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量 特征分析 突变检验 赣江 鄱阳湖流域
下载PDF
木薯蚕蛹虫草的人工栽培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冰雪 陈松笔 +2 位作者 李开绵 朱文丽 罗秀芹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68-71,共4页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一种具有药用、滋补功能,且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珍贵中药材,但野生蛹虫草资源缺乏,数量少。本研究利用不同品种木薯叶片(‘SC9’、‘花叶’、‘紫叶’和混合)饲养蓖麻蚕获得木薯蚕蛹,通过人工接种虫草...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一种具有药用、滋补功能,且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珍贵中药材,但野生蛹虫草资源缺乏,数量少。本研究利用不同品种木薯叶片(‘SC9’、‘花叶’、‘紫叶’和混合)饲养蓖麻蚕获得木薯蚕蛹,通过人工接种虫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比较不同木薯叶片喂养的木薯蚕蛹长出菌丝、子座和子实体时间等。培养35~50 d后收获成熟蛹虫草,子实体为圆柱状,最高可达12 cm。通过测定虫草酸等成分比较发现,木薯蚕蛹种植蛹虫草优于普通虫草花,木薯蚕蛹可作为蛹虫草人工栽培的寄主,且具有保健价值。本研究结果为延伸木薯产业链,提高木薯附加值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蚕蛹 蛹虫草 虫草酸
下载PDF
重庆綦江老瀛山地区槽模构造的发现及古流向意义
4
作者 杨平恒 詹兆君 +8 位作者 谢显明 罗顺清 张海月 陈峰 任娟 刘黛薇 张宇 胡旭峰 杜冰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5-158,共4页
在对重庆綦江老瀛山地区的野外考察中,在上白垩统夹关组地层发现3处沉积岩底面上成群分布的槽模构造,分布海拔为766~891m,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下伏岩层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槽模长轴彼此平行,呈雁行状排列,轴长在5~20cm,槽模突起陡端指... 在对重庆綦江老瀛山地区的野外考察中,在上白垩统夹关组地层发现3处沉积岩底面上成群分布的槽模构造,分布海拔为766~891m,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下伏岩层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槽模长轴彼此平行,呈雁行状排列,轴长在5~20cm,槽模突起陡端指向25°~37°方向,表明晚白垩世老瀛山地区的古水流自NE向SW流动.这些槽模的发现,为恢复晚白垩世綦江地区古流水的方向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关组 槽模 砂岩 綦江老瀛山
下载PDF
2000~2014年洞庭湖区植物面积变化及其与湖泊水位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杜冰雪 徐力刚 +3 位作者 蒋名亮 程俊翔 谭志强 范宏翔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7,共8页
利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采用Mann-Kendall方法和Sen’s斜率估计方法,研究2000~2014年洞庭湖区的植物面积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其与水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枯水年洞庭湖区的植物面积最大,平水年的次之,... 利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采用Mann-Kendall方法和Sen’s斜率估计方法,研究2000~2014年洞庭湖区的植物面积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其与水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枯水年洞庭湖区的植物面积最大,平水年的次之,丰水年的最小;2000~2014年期间,洞庭湖区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变化存在空间异质性,东洞庭湖区的大部分区域的增强型植被指数无显著变化,南洞庭湖区的大部分区域的增强型植被指数显著增大;洞庭湖区18.08%的区域的增强型植被指数显著增大,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高滩地(平均海拔为26.61 m);7.51%的区域的增强型植被指数显著减小,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低滩地(平均海拔为25.79 m);随着湖泊水位的上升,洞庭湖区植物面积在减少,当洞庭湖水位为24 m时,最适合植物生长,当洞庭湖水位低于24 m时,洞庭湖区的植物面积受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植被指数 植物面积 水位 洞庭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