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肝治疗的抗凝剂应用进展及选择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元吉 杜凌遥 +1 位作者 白浪 唐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96-2401,共6页
凝血功能异常是肝衰竭的特征之一,患者体内的凝血功能趋于不稳定且脆弱的“再平衡”状态,易受内外因素影响而被打破。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时常需要使用抗凝剂,这可能打破“再平衡”,导致出血事件发生。本文综述了肝衰竭的凝血状态评估方法... 凝血功能异常是肝衰竭的特征之一,患者体内的凝血功能趋于不稳定且脆弱的“再平衡”状态,易受内外因素影响而被打破。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时常需要使用抗凝剂,这可能打破“再平衡”,导致出血事件发生。本文综述了肝衰竭的凝血状态评估方法、可用抗凝剂的特点及其在人工肝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并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选用经验,探讨人工肝治疗的抗凝管理与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人工 抗凝药 治疗学
下载PDF
HIV/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杜凌遥 唐红 《西部医学》 2019年第1期147-152,共6页
机会性感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的重要标准,也是HIV感染者主要的不良临床事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了解HIV/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的主要种类,识别机会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掌握机会性感染的诊疗原则,可以有效预防... 机会性感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的重要标准,也是HIV感染者主要的不良临床事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了解HIV/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的主要种类,识别机会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掌握机会性感染的诊疗原则,可以有效预防其发生,控制其进展;也是提高HIV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通过尽早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来恢复细胞免疫功能是预防机会性感染的最佳手段;而根据患者CD4细胞计数,适时启动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在HIV感染者,尤其细胞免疫被严重抑制的患者中,应定期筛查机会性感染,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改善预后。本文就HIV/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凌遥 马元吉 +1 位作者 吕朵朵 唐红 《肝脏》 2021年第9期1044-1046,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以全基因序列的差异可以分为不同的基因型与基因亚型。不同基因型/基因亚型之间可以出现重组,产生重组亚型。不同基因型HBV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其生物学特性也存在差异。HBV基因型与慢性HBV...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以全基因序列的差异可以分为不同的基因型与基因亚型。不同基因型/基因亚型之间可以出现重组,产生重组亚型。不同基因型HBV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其生物学特性也存在差异。HBV基因型与慢性HBV感染的自然病程和抗病毒治疗反应等也密切相关。通过对HBV基因型进行研究,了解不同基因型HB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可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精准化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分子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精准防治
下载PDF
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杜凌遥 唐红 《肝脏》 2019年第6期606-608,共3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全球感染人数超过7000万。HCV感染慢性化明显增加了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发生。HCV有8个基因型和数十种亚型,基因1型病毒株流行最广,其次为3型、2型、4型及其他。各基因(亚)型病毒株在地域分布和感染后... 丙型肝炎病毒(HCV)全球感染人数超过7000万。HCV感染慢性化明显增加了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发生。HCV有8个基因型和数十种亚型,基因1型病毒株流行最广,其次为3型、2型、4型及其他。各基因(亚)型病毒株在地域分布和感染后诱发的自然病程上存在差异,如3型多在印度、巴基斯坦分布且更容易导致肝癌的发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药物治疗 抗病毒 感染人数 感染慢性化 终末期肝病 HCV 基因型
下载PDF
PDCA循环在隔离病房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元吉 吴伟 +4 位作者 张永辉 陈芳 邓蓉 杜凌遥 白浪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第18期144-146,共3页
探讨提升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以提升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降低医院感染。
关键词 PDCA循环 隔离病房 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
下载PDF
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凌遥 唐红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989-995,共7页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影响全球的疾病之一。根据WHO在2015年发布的全球艾滋病应对进展报告中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通过多年努力,全球范围内HIV新感染人数以及相关死亡人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近期每年仍有约200万新发感染...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影响全球的疾病之一。根据WHO在2015年发布的全球艾滋病应对进展报告中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通过多年努力,全球范围内HIV新感染人数以及相关死亡人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近期每年仍有约200万新发感染病例和120万HIV相关死亡病例[1]。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在控制感染流行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抗病毒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从医疗质量控制的角度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和临床诊疗救治工作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7
作者 朱霞 王娟 +19 位作者 唐红 曾义岚 邓存良 白浪 杨兴祥 吴刚 周骥 蒋远明 袁术生 任崇松 夏仁兴 付万智 李显勇 杨红 陈学兵 唐娟 龙志玲 肖贵宝 刘俊英 杜凌遥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2期7-10,共4页
通过对四川省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15个地/市/州医院感染科和13个感染性疾病质量控制分中心进行了调研,收集了在实际防控工作和临床诊治患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阅资料,从医疗质量控制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定点收治医院... 通过对四川省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15个地/市/州医院感染科和13个感染性疾病质量控制分中心进行了调研,收集了在实际防控工作和临床诊治患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阅资料,从医疗质量控制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定点收治医院的病房基础条件、人员储备来应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均存在不足,需要在原有硬件基础上进行改建和补充,预见性做好人员储备,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控制和管理;目前筛查诊断、解除隔离等标准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强化,治疗方案需要进一步明确。从医疗质控的角度,运用质控指标和质控监督等措施,能够优化疫情防控和疾病诊疗过程,从而有效提高疫情防控水平和临床诊疗救治工作的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 诊治 医疗质量控制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在乙型肝炎病毒的转录与复制中的作用研究现状
8
作者 马元吉 杜凌遥 唐红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302-305,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嗜肝DNA病毒,通过逆转录机制复制。HBV基因组转录生成3. 5kb HBV m RNA(前基因组RNA)是病毒复制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1]。多种细胞转录因子通过激活HBV核心启动子,促进病毒前基因组RNA的转录生成...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嗜肝DNA病毒,通过逆转录机制复制。HBV基因组转录生成3. 5kb HBV m RNA(前基因组RNA)是病毒复制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1]。多种细胞转录因子通过激活HBV核心启动子,促进病毒前基因组RNA的转录生成和病毒的逆转录复制[2-3]。在这些细胞转录因子中,肝富集转录因子最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转录与复制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终末期肝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马元吉 杜凌遥 唐红 《肝脏》 2021年第11期1204-1207,共4页
终末期肝病患者病情重,预后差,治疗棘手。促进肝再生的治疗策略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新思路之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通过修复紊乱的免疫微环境,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释放并归巢入肝,促进肝内祖细胞增殖、分化,通过抑制肝细胞凋... 终末期肝病患者病情重,预后差,治疗棘手。促进肝再生的治疗策略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新思路之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通过修复紊乱的免疫微环境,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释放并归巢入肝,促进肝内祖细胞增殖、分化,通过抑制肝细胞凋亡等途径改善终末期肝病患者病情及预后。本文阐述了当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终末期肝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希望为临床治疗终末期肝病提供有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终末期肝病 肝再生 治疗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抗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0
作者 龙琴 白浪 +1 位作者 杜凌遥 唐红 《肝脏》 2016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及抗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取随机选取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只给予保肝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其... 目的探究与分析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及抗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取随机选取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只给予保肝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病毒学指标、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均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8,P<0.05;x^2=6.23,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HBV DNA下降幅度明显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t=7.23,P<0.(05)。试验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相比LN、HA、IV-C及PC-Ⅲ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t=3.56,P<0.05;t=4.02,P<0.05;t=3.99,P<0.()5)。试验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相比ALT、T Bil、AST水平明显降低,Alb水平明显升高更加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5;t=3.23,P<0.05;t=4.45,P<0.05;t=4.16,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类似物 乙型肝炎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抗纤维化 肝功能
下载PDF
不同组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早、中期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吴蓓 杜凌遥 +4 位作者 马元吉 曾义岚 王丽 周明 唐红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组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早、中期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 目的比较不同组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早、中期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治疗的早、中期HBV-ACLF患者16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联合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组(DPMAS+PE组,86例)和血浆胆红素吸附(plasma bilirubin adsorption,PBA)联合PE组(PBA+PE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等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8,P=0.355;χ^(2)=0.242,P=0.623)。DPMAS+PE组和PBA+PE组患者治疗前ALT[(584.64±158.33)U/L vs(601.23±176.96)U/L]、AST[(489.90±136.31)U/L vs(507.57±141.09)U/L]、TBil[(327.92±97.01)μmol/L vs(307.19±103.83)μmol/L]、PT[(27.39±3.36)s vs(26.78±2.94)s]和PTA[(30.35±5.08)%vs(31.19±4.7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DPMAS+PE组患者ALT[(72.13±27.37)U/L vs(88.33±31.76)U/L]、AST[(52.45±20.46)U/L vs(67.90±24.15)U/L]和TBil[(59.71±25.27)μmol/L vs(72.87±29.63)μmol/L]水平显著低于PBA+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0、-3.087、-2.993,P=0.001、0.003、0.003);PT[(17.97±3.53)s vs(18.30±3.41)s]和PTA[(65.85±21.20)%vs(61.59±18.6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0.955,P=0.672、0.343)。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和PT水平均显著降低,PT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PCT[(0.95±0.42)μg/L vs(0.88±0.40)μg/L]、CRP[(16.42±6.04)mg/L vs(15.15±5.94)mg/L]、TNF-α[(0.026±0.008)μg/L vs(0.027±0.009)μg/L]、IL-6[(79.59±8.15)ng/L vs(80.57±6.65)ng/L]和IL-10[(16.72±2.46)ng/L vs(17.26±2.12)ng/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DPMAS+PE组患者PCT[(0.37±0.27)μg/L vs(0.58±0.25)μg/L]、CRP[(7.25±4.41)mg/L vs(9.70±5.57)mg/L]、TNF-α[(0.016±0.004)μg/L vs(0.020±0.005)μg/L]和IL-6[(54.23±9.03)ng/L vs(62.65±10.82)ng/L]水平均显著低于PBA+PE组,IL-10[(25.01±3.86)ng/L vs(22.56±3.51)ng/L]水平显著高于PBA+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4、-2.181、-3.258、-3.781、2.969,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CT、CRP、TNF-α、IL-6和IL-10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对于早期HBV-ACLF患者,DPMAS+PE组28 d好转率和12周存活率分别为90.6%(58/64)、90.6%(58/64),均显著高于PBA+PE组的75.8%(47/62)、75.8%(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9、4.979,P=0.026、0.026);对于中期HBV-ACLF患者,DPMAS+PE组和PBA+PE组28 d好转率[68.2%(15/22)vs 52.6%(10/19)]和12周[63.6%(14/22)vs 52.6%(10/19)]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6、0.509,P=0.309、0.476)。结论与PBA+PE治疗相比,DPMAS+PE治疗有助于早、中期HBV-ACLF患者体内各种毒素和炎性介质的清除,可改善肝功能,提高早期HBV-ACLF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慢加急性 人工肝支持系统 炎症介质
下载PDF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元吉 杜凌遥 +1 位作者 白浪 唐红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4-1008,共5页
肝衰竭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是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基本技术有血浆置换、血浆吸附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现结合国内外有关人工肝治疗基本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效果、... 肝衰竭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是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基本技术有血浆置换、血浆吸附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现结合国内外有关人工肝治疗基本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效果、基本技术的选择、治疗时机与可能受益的患者、存在的问题等,希望为临床合理使用人工肝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治疗 预后 非生物型人工肝
原文传递
干扰素相关基因芯片在预测干扰素治疗慢乙肝患者疗效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嘉毅 卢家桀 +2 位作者 周宸 杜凌遥 唐红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6,共8页
本文旨在筛选干扰素(IFN)治疗应答不同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间IFN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明确IFN疗效不佳的可能宿主因素,并探索干扰素功能分类基因芯片在预测干扰素治疗CHB患者疗效中的应用前景。从我院干扰素治疗队列中随机选取有应答... 本文旨在筛选干扰素(IFN)治疗应答不同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间IFN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明确IFN疗效不佳的可能宿主因素,并探索干扰素功能分类基因芯片在预测干扰素治疗CHB患者疗效中的应用前景。从我院干扰素治疗队列中随机选取有应答CHB患者(Rs)、无应答CHB患者(NRs)各3例,在健康体检者中招募受试者3例,利用IFN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检测Peg-IFN-α 2a治疗前后CHB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FN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与IFN治疗前相比,治疗后Rs组IFN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多于NRs组。与健康对照者相比,Rs和NRs在治疗前的IFNG、IL7R、IRF1和IRF8均下调;CXCL10、IFIT1、IFITM1在Rs中上调;IL13RA1和IFI35在NRs中上调,IFRD2、IL11RA、IL4R、IRF3、IRF4、PYHIN1和ADAR在NRs中下调。Rs组与NRs组相比,IL15、IFI35和IFI44分子的表达分别下调4.09(t=10.58,P <0.001)、5.59(t=3.37,P=0.028)和10.83(t=2.8,P=0.049)倍。综上,在接受Peg-IFN-α 2a治疗的CHB患者中,IFN功能分类基因芯片能通过检测PBMC中的IFN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评估治疗后IFN通路的激活情况,可用于预测IFN疗效;治疗前CXCL10、IFIT1和IFITM1的高表达可能提示IFN疗效良好;IL13RA1、IL15、IFI35和IFI44分子的高表达和IFRD2、IL11RA、IL4R、IRF3、IRF4、PYHIN1及ADAR分子的低表达可能提示患者IFN疗效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基因芯片 治疗应答
原文传递
HIV感染的全程综合管理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俊杰 杜凌遥 唐红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当前,全球防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取得显著进展。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抗病毒药物的不断研发,HIV/AIDS的治疗也进入了慢病管理的时代,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我国对于HIV感染的防控和管理还... 当前,全球防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取得显著进展。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抗病毒药物的不断研发,HIV/AIDS的治疗也进入了慢病管理的时代,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我国对于HIV感染的防控和管理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和补充的地方。现阶段长期运行的HIV管理模式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的细化,综合全程管理模式作为一种贯穿疾病始终的精准高效的管理模式应该获得认同并被大力推广,以期对我国HIV感染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慢病管理 综合全程管理模式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内防控的华西紧急推荐 被引量:189
15
作者 李舍予 黄文治 +16 位作者 廖雪莲 李典典 杜凌遥 宋佳佳 周毅武 赵淑珍 王颖 曹晓翼 王晶 刘佳利 王雨宁 朱仕超 李玲 郝秋奎 宗志勇 孙鑫 李为民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3,共9页
我国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突发疫情进入关键时期。医院作为疾病诊治重要组成单位,疫情期间合理的医院内工作流程调整对控制病毒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本推荐针对2019-nCoV感染流行期间医院内防控的7个关键临床问题,结合... 我国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突发疫情进入关键时期。医院作为疾病诊治重要组成单位,疫情期间合理的医院内工作流程调整对控制病毒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本推荐针对2019-nCoV感染流行期间医院内防控的7个关键临床问题,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临床及管理经验制定了紧急推荐意见,并结合国内的临床实际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在2019-nCoV感染期间合理调整院内工作流程进行院内防控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公共卫生事件 感染控制 医院管理 灾难医学 华西紧急推荐
原文传递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中的热点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7
16
作者 白浪 王铭 +8 位作者 唐小琼 尚进 蒋维 吕朵朵 王永红 韩宁 黄炜 杜凌遥 唐红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25-131,共7页
2019年12月底,中国湖北武汉地区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导致此次疫情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组织专家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019年12月底,中国湖北武汉地区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导致此次疫情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组织专家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以指导疾病的防控及诊治。然而,由于受对疾病认知的限制,目前在该病的诊治中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该文通过查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及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相关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诊治经验和体会,对诊疗方案中疾病传播方式、潜伏期长短、诊断标准实践应用及治疗药物选择等热点问题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热点问题 思考
原文传递
预防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华西医院分级个人防护方案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妍潼 黄文治 +9 位作者 宋佳佳 李舍予 王雨宁 杜凌遥 王颖 周毅武 廖雪莲 李典典 李玲 宗志勇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9-372,共4页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务人员个人防护,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我们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指南和通知,结合华西医院实际,制订了《预防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华西医院分级个人防护方案》,以期为类似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分级防护 个人防护用品 诊疗区域
原文传递
六种预测模型对人工肝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元吉 杜凌遥 +1 位作者 白浪 唐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8-763,共6页
目的对接受人工肝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应用6种预测模型,比较它们对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的人工肝治疗临床数据库中筛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接受人工肝治疗的ACLF患者258例,收集临床资料... 目的对接受人工肝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应用6种预测模型,比较它们对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的人工肝治疗临床数据库中筛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接受人工肝治疗的ACLF患者258例,收集临床资料和90 d预后信息。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6种预测模型(COSSH ACLF评分、CLIF-C ACLF评分、CLIF-C OF评分、AARC ACLF评分、MELD评分和sMELD评分)与患者90 d病死(含死亡或接受肝移植)的关系。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Harrell’s C指数和Brier分数等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ACLF患者258例,年龄(46.2±11.7)岁,女性37例(14.3%),肝硬化202例(78.3%),随访90 d时病死107例(41.5%),存活151例(58.5%)。病死患者的6种预测模型评分均高于存活患者(全部P<0.001)。6种预测模型均是人工肝治疗的ACLF患者90 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的风险比>1,P<0.001)。COSSH ACLF评分的AUC[0.806,95%可信区间(CI):0.753~0.853]和Harrell’s C指数(0.772,95%CI:0.727~0.816)均高于其余5种预测模型的AUC(5种AUC均<0.750,P<0.01)和Harrell’s C指数(5种Harrell’s C指数均<0.750,P≤0.001)。COSSH ACLF评分的Brier分数为0.18(95%CI:0.15~0.20)。基于COSSH ACLF评分风险分层的低危、中危和高危组患者的90 d病死率分别为22.2%、56.3%和90.2%。结论COSSH ACLF评分可更准确地预测人工肝治疗的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有助于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治疗 预测模型 预后
原文传递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隔离病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诊治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东波 陈恩强 +11 位作者 王丽春 邓蓉 白浪 王铭 王颖 赵倩 严丽波 王娟 杜凌遥 宗志勇 冯萍 唐红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513-518,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性强,传播方式以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为主。目前该疾病的防控形势严峻,诊治难度大。为了更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阻止其在医院内传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感染性疾病中心传染科设置了隔离病房,制定了隔离病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性强,传播方式以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为主。目前该疾病的防控形势严峻,诊治难度大。为了更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阻止其在医院内传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感染性疾病中心传染科设置了隔离病房,制定了隔离病房的工作规范。该文介绍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隔离病房的具体设置、诊疗规范、医院感染防控策略,分享了隔离病房的工作经验,旨在为其他医院有效阻止疫情在医院机构内的传播、遏制疾病的蔓延扩散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感染性疾病 感染控制
原文传递
肝占位性病变的常见病因与临床表现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杜凌遥 唐红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0,共5页
肝脏占位性病变是指影像学检查中,在肝实质均匀回声或均匀密度上出现的异常回声区或密度区并呈现结节或肿块的外形,占据一定空间,可导致临近肝组织、脉管受压、移位或受侵犯的病变。肝脏占位性病变包括多种病因,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共... 肝脏占位性病变是指影像学检查中,在肝实质均匀回声或均匀密度上出现的异常回声区或密度区并呈现结节或肿块的外形,占据一定空间,可导致临近肝组织、脉管受压、移位或受侵犯的病变。肝脏占位性病变包括多种病因,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共性却又各有特点。了解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对其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现就此问题进行介绍,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扩展诊断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 病因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