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蛎提取物在高温诱导皮层神经干细胞凋亡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海岩 武玉玲 +3 位作者 贾德永 杜占慧 郝爱军 于清梅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牡蛎提取液在高温所致神经干细胞凋亡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孕13d小鼠胚胎大脑皮层细胞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巢蛋白(nestin)的表达以鉴定神经干细胞,将培养3代的神经干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Ⅰ)和牡蛎保护组Ⅰ、... 目的探讨牡蛎提取液在高温所致神经干细胞凋亡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孕13d小鼠胚胎大脑皮层细胞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巢蛋白(nestin)的表达以鉴定神经干细胞,将培养3代的神经干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Ⅰ)和牡蛎保护组Ⅰ、Ⅱ、Ⅲ(分别加入2.5、5、10mg/ml的牡蛎提取液),同时设立培养液对照组(对照组Ⅱ,其中无细胞)、培养液+牡蛎提取液对照组(对照组Ⅲ,其中无细胞),各牡蛎保护组及对照组均经过高温处理。用MTT法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活性,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的表达。结果(1)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神经球中,均有细胞表达nestin抗原。(2)牡蛎保护组Ⅱ(0.9410±0.0442)和牡蛎保护组Ⅲ(0.9914±0.0562)中细胞的M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Ⅰ(0.8773±0.0416)。(3)与对照组Ⅰ相比,牡蛎保护组Ⅱ和牡蛎保护组Ⅲ中p53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牡蛎提取液对高温所致神经干细胞的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神经干细胞 高温 凋亡
下载PDF
CHI3L1在川崎病样血管炎小鼠模型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曹越 高帅 +4 位作者 罗刚 赵水炎 唐雅琪 杜占慧 泮思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7-1233,共7页
目的探究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样血管炎小鼠模型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4周龄雄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 目的探究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样血管炎小鼠模型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4周龄雄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lactobacilluscaseicell wall extract,LCWE)0.5 mL构建KD样血管炎小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冠状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CHI3L1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HI3L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在冠状动脉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冠状动脉组织中CHI3L1、vWF、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 cadherin)、半胱天冬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磷酸化NF-κB(p-NF-κB)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中CHI3L1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CHI3L1表达高于对照组,vWF表达低于对照组。模型组小鼠CHI3L1、Bax、Caspase-3、NF-κB及p-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vWF、VE cadherin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CWE诱导的KD样血管炎小鼠模型中,血清及冠状动脉CHI3L1的表达水平升高,可能通过炎性反应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在冠状动脉损伤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血管炎 冠状动脉损伤 细胞凋亡 小鼠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铁死亡影响
3
作者 游福蓉 杜占慧 +3 位作者 宗丽娟 王勤拯 张成 邢泉生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633-638,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ox-LDL诱导建立HUVECs铁死亡模型。实验设置对照组、ox-LDL组和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及细胞中丙二醛(M...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ox-LDL诱导建立HUVECs铁死亡模型。实验设置对照组、ox-LDL组和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及细胞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亚铁离子(Fe^(2+))、活性氧(ROS)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铁蛋白重链(FTH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细胞存活率及细胞中GSH、GPX4、SLC7A11和FTH1表达明显降低,MDA、Fe^(2+)和ROS水平显著升高;与ox-LDL组相比,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及细胞中GSH、GPX4、SLC7A11和FTH1表达明显升高,MDA、Fe^(2+)和ROS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93~722.16,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激活SLC7A11/GPX4信号通路保护HUVECs免受铁死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铁死亡
下载PDF
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焦亡在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中的作用
4
作者 宗丽娟 杜占慧 +3 位作者 游福蓉 王勤拯 张成 邢泉生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95-99,104,共6页
目的体外培养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AVICs)并构建其钙化模型,探讨细胞焦亡在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中的作用。方法以钙化诱导培养基诱导AVICs钙化,依据细胞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标准培养基培养)、钙化... 目的体外培养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AVICs)并构建其钙化模型,探讨细胞焦亡在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中的作用。方法以钙化诱导培养基诱导AVICs钙化,依据细胞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标准培养基培养)、钙化组(钙化诱导培养基培养)和抑制剂组(VX-765预处理24 h后钙化诱导培养基培养),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存活率,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细胞钙结节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钙化相关蛋白OPN、RunX2,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GSDMD、Caspase-1、GSDMD-N、Cleaved-Caspase-1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18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钙化组AVICs的钙结节增多,钙化相关蛋白OPN、RunX2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GSDMD、Caspase-1、GSDMD-N、Cleaved-Caspase-1相对表达水平均增高(t=4.586~15.842,P<0.01);与钙化组相比,抑制剂组AVICs的钙结节减少,钙化相关蛋白OPN、RunX2,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GSDMD、Caspase-1、GSDMD-N、Cleaved-Caspase-1及炎症因子IL-1β、IL-18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t=5.789~19.227,P<0.01)。结论AVICs钙化过程中存在细胞焦亡,应用VX-765干预钙化培养基诱导的AVICs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焦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 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 细胞焦亡 炎症 VX-765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ε对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后背角星型胶质细胞激活和机械痛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杨 杜占慧 +2 位作者 魏慧 高文双 岳寿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8-1284,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CCD)后,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以及PKCε是否可以通过调节星型胶质细胞的活性而参与CCD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大... 目的:探讨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CCD)后,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以及PKCε是否可以通过调节星型胶质细胞的活性而参与CCD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大鼠8只:假手术组、CCD7天组、CCD14天组、CCD7天+BIM I组、CCD+DMSO组、CCD+PDBu组,分别通过鞘内注射不同药物,或对正常大鼠鞘注DMSO/PDBu后,测量大鼠机械刺激缩爪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脊髓背角PKCε和GFAP蛋白表达的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激活情况。结果:CCD术后第4天,鞘内注射PKCε的激动剂PDBu 1—4h,明显降低CCD大鼠PWMT(P<0.05),而给予BIM I 1—4h,可升高CCD大鼠PWMT(P<0.05)。从CCD术后第4天起,连续3天鞘注BIM I,可明显缓解大鼠的机械痛敏(4天,P<0.05),但从停止注射后镇痛作用消失(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CCD后7天和14天,手术侧背角PKCε和GFAP表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星型胶质细胞激活增加,而注射BIM I可明显抑制PKCε和GFAP表达(P<0.05)和星型胶质细胞激活。PDBu可导致正常大鼠PWMT明显降低(P<0.05),GFAP蛋白质表达量增加(P<0.05),促进星型胶质细胞激活。结论: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后,机械痛阈下降的同时,手术侧脊髓背角内PKCε和GFAP蛋白表达上调,星型胶质细胞激活增加。PKCε可能通过调节星型胶质细胞激活参与CCD后病理性神经痛的中枢敏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 蛋白激酶C 星型胶质细胞 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
下载PDF
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在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刚 泮思林 +3 位作者 孙宏晓 王葵亮 纪志娴 杜占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总结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Ⅱ)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采用ADOⅡ介入封堵治疗的15例pmVSD(9例伴发膜部瘤)、1例法洛氏四联症VS... 目的总结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Ⅱ)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采用ADOⅡ介入封堵治疗的15例pmVSD(9例伴发膜部瘤)、1例法洛氏四联症VSD修补术后残余漏、1例pmVSD修补术后残余漏患儿。术后随访观察是否存在残余分流、瓣膜反流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果17例患儿中男10例,女7例;中位年龄3.25岁(1.7~8.0岁),中位体质量16.0 kg(10.5~31.0 kg);中位室间隔缺损为3.0 mm(2.0~5.0 mm),中位肺血管阻力为1.4 Wood U/m^(2)(1.1~2.2 Wood U/m^(2)),中位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为1.29(1.0~1.7)。11例患儿接受顺行路径释放ADOⅡ,6例为逆行路径,术中均无封堵器脱落、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儿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6.6个月(1~40个月),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主动脉瓣反流。结论pmVSD与残余漏解剖结构多变,选择ADOⅡ介入封堵治疗在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上具有优势,尤其适用于pmVSD伴膜部瘤患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仍然是术后需持续关注的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 残余漏 介入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早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处理策略
7
作者 纪志娴 泮思林 +1 位作者 罗刚 杜占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8-551,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后早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AVB)临床资料,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处理策略。方法 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312例ASD患儿在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接受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即刻... 目的总结儿童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后早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AVB)临床资料,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处理策略。方法 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312例ASD患儿在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接受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即刻和术后2 h出现AAVB。对2例患儿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12例ASD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发生AAVB 2例,发生率为0.6%。患儿1经药物治疗后AAVB无好转,术后24 h接受外科开胸术取出封堵器并恢复窦性心律,术中见封堵器边缘压迫Koch三角顶端。患儿2经药物治疗后AAVB逐渐转变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5 d恢复窦性心律。结论 ASD介入封堵术后早期AAVB少见。根据不同发生机制选择相应治疗策略,需要仔细观察和评估。若考虑AAVB由封堵器机械性损伤引起,建议尽早取出封堵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介入封堵术 儿童
下载PDF
新等位基因HLA-B*40:162测序分析及确认
8
作者 杜占慧 胡彬 +2 位作者 冯智慧 焦淑贤 吴振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194,共3页
本研究旨在识别并确认中国人群中HLA-B位点的一个新等位基因。应用PCR-SBT对中华骨髓库供者样本进行HLA分型,对可能的HLA-B新等位基因利用组序列特异性引物(GSSP)及单链测序基因分型技术进行测序,并与已知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进行序列... 本研究旨在识别并确认中国人群中HLA-B位点的一个新等位基因。应用PCR-SBT对中华骨髓库供者样本进行HLA分型,对可能的HLA-B新等位基因利用组序列特异性引物(GSSP)及单链测序基因分型技术进行测序,并与已知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二者差异。结果发现,有1个样本的HLA-B位点与目前已知的HLA-B基因序列均不一致,与其同源性最高的B*40:06:01的差异表现在第2外显子272位碱基由C>T,导致第67位密码子由丝氨酸变为苯丙氨酸。结论:确认该基因为HLA-B位点的1个新等位基因,已经被WHO 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40: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新等位基因 HLA-B*40 162 组序列特异性引物 单链测序
下载PDF
川崎病治疗前发热时间与丙种球蛋白耐药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薪 泮思林 +4 位作者 杜占慧 纪志娴 罗刚 孙宏晓 马淑婧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前发热时间与IVIG耐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KD患儿317例的病例资料,根据IVIG治疗前发热时间分为短热程组(发热...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前发热时间与IVIG耐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KD患儿317例的病例资料,根据IVIG治疗前发热时间分为短热程组(发热时间≤4 d,n=92)和长热程组(发热时间>4 d,n=225),根据是否发生IVIG耐药将每组再分为耐药组和非耐药组。分析比较不同热程耐药组及非耐药组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结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VIG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短热程组中IVIG耐药19例(20.7%),并发冠状动脉瘤5例(5.4%);长热程组中IVIG耐药22例(9.8%),并发冠状动脉瘤19例(8.4%);短热程组IVIG耐药率明显高于长热程组(P<0.05),而冠状动脉瘤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热程组中,耐药患儿治疗前血钠水平低于非耐药患儿,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则明显高于非耐药患儿(P<0.05)。长热程组中,耐药患儿治疗前血钠及肌酸激酶水平低于非耐药患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钠水平降低与长热程组KD患儿IVIG耐药有关(P<0.05)。结论 KD患儿IVIG耐药因IVIG治疗前发热时间不同而异。在治疗前发热时间>4 d的KD患儿中,血钠降低与IVIG耐药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发热时间 丙种球蛋白 耐药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病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秀萍 杜占慧 +3 位作者 曹倩 纪志娴 蒋玉红 全贤洲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体外修补术后病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36例病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规范化EEN和常规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儿的术后...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体外修补术后病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36例病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规范化EEN和常规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喂养状况、胃肠功能、达到全肠内营养(TEN)的时间以及心脏监护室(CICU)滞留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胸腔积液及心率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5.0%和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儿术后腹胀、呕吐、喂养不耐受及喂养中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病儿术后胃黏膜pH值高于对照组,而术后24 h和48 h血糖、胃泌素、胃动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儿术后达到TEN的时间(68.3±14.7)h,及CICU滞留时间(42.3±10.2)h缩短(P <0.05)。结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给予EEN可以改善病儿糖代谢紊乱,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CICU滞留时间,改善病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婴儿 胃肠功能 手术预后
下载PDF
山东地区汉族人群MICA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焦淑贤 迟晓云 +2 位作者 杜占慧 冯智慧 孙桂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分析山东地区汉族人群MICA基因外显子2~6多态性,并与国内外其他地区人群进行比较。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型法(PCR-SBT)对100例山东地区汉族骨髓库捐献志愿者MICA基因外显子2~6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共检出18个MICA等位基因,... 目的分析山东地区汉族人群MICA基因外显子2~6多态性,并与国内外其他地区人群进行比较。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型法(PCR-SBT)对100例山东地区汉族骨髓库捐献志愿者MICA基因外显子2~6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共检出18个MICA等位基因,基因频率最高的前3位依次为MICA*008:01(35%),MICA*002:01(14%),MICA*010:01(12%)。与南方多地区汉族人群比较,MICA*004*,*019,*008,*010,*027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比较MICA*008,*01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韩国人群比较MICA*008,*01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美国高加索人种比较,只有MICA*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洲裔美国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等位基因达10个。结论山东地区汉族人群MICA基因多态性有高加索人群特征,且与国内外其他地区人群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汉族 MICA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碱基直接分析法
下载PDF
儿童再发川崎病临床特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刚 泮思林 +2 位作者 王思宝 杜占慧 纪志娴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06-1312,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再发KD的认识。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儿童再发KD与初发时临床特点的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再发KD的认识。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儿童再发KD与初发时临床特点的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计算各观察指标合并比值比(OR)或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结果最终纳入9个病例对照研究,KD患儿样本总量为12059例,其中再发KD患儿206例(男127例,占61.7%;女79例,占38.3%)。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初发时相比,再发时发热时程缩短(WMD=-1.81,95%CI:-2.99^-0.64),手足硬肿率降低(OR=0.46,95%CI:0.26~0.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患儿再发时与初发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4,95%CI:0.84~2.14,P=0.22)。结论目前证据显示再发KD患儿热程更短,手足硬肿率较低;KD再发以男童多见;再发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风险未见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META分析 再发 临床特点 儿童
下载PDF
Rh(D)阴性患者血液制品输注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迟晓云 杜占慧 李长缨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958-959,共2页
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制品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由于红细胞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免疫学问题,其中与临床输血安全相关的血型抗体多达26种。Rh血型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血型系统,其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仅次于... 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制品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由于红细胞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免疫学问题,其中与临床输血安全相关的血型抗体多达26种。Rh血型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血型系统,其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 血液制品 输注
下载PDF
MICA抗体与器官移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晓华 杜占慧 +1 位作者 吴振军 焦淑贤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MICA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chain related gene,MIC)家族的1个成员。MICA蛋白可与C型凝集素样活化性受体NKG2D结合,从而调节多种免疫效应细胞的功能。近年来MICA在器官移... MICA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chain related gene,MIC)家族的1个成员。MICA蛋白可与C型凝集素样活化性受体NKG2D结合,从而调节多种免疫效应细胞的功能。近年来MICA在器官移植中的重要作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证实MICA抗体与肾移植的存活率下降有关。本文就MICA基因的多态性,MICA蛋白的表达,MICA抗体的产生以及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A 抗体 肾移植 器官移植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安润 杜占慧 阎慧芝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733-736,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及向间叶细胞起源的各种细胞系分化潜能的非造血系干细胞。MSCs可由骨髓、脂肪组织、胎肝及脐带血中分离得到,在体外理想的实验条件下MSCs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将骨髓抽取物经过2~3 d培养贴...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及向间叶细胞起源的各种细胞系分化潜能的非造血系干细胞。MSCs可由骨髓、脂肪组织、胎肝及脐带血中分离得到,在体外理想的实验条件下MSCs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将骨髓抽取物经过2~3 d培养贴壁的梭形细胞即为MSCs,成人的MSCs增殖速度很快,倍增时间大约为33h。MSCs只占骨髓细胞的0.001%~0.01%,相当于10 ml的骨髓抽取物中约含有几亿个MSCs。MSCs在很多疾病中被认为可以再生以修复组织缺损。患有成骨不全的儿童在植入同种异体骨髓来源的MSCs后可刺激骨生长。MSCs还可通过提供多种生长因子来维持骨髓的微环境及调节造血干细胞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T细胞 免疫抑制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调控低氧诱导内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及机制
16
作者 高帅 赵水炎 +3 位作者 曹越 唐雅琪 杜占慧 泮思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中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的表达及其调控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低氧(1%O_(2))24 h建立低氧诱导的EndMT细胞模型。将PAECs分为4组,常氧组(Nor)、常氧+Pin1慢病毒敲低组(N... 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中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的表达及其调控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低氧(1%O_(2))24 h建立低氧诱导的EndMT细胞模型。将PAECs分为4组,常氧组(Nor)、常氧+Pin1慢病毒敲低组(Nor+Pin1-shRNA)、低氧组(Hyp)、低氧+Pin1慢病毒敲低组(Hyp+Pin1-shRNA),分别培养24 h。应用5-溴-2-脱氧尿嘧啶(EdU)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in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检测EndMT相关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Nor+Pin1-shRNA组Pin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0.292±0.061)明显低于Nor组(0.798±0.054),Hyp+Pin1-shRNA组Pin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0.475±0.039)明显低于Hyp组(1.403±0.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1.983,P<0.01);Hyp组(1.135±0.086)和Hyp+Pin1-shRNA组(1.043±0.054)HIF-1α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Nor组(0.735±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954,P<0.01);Hyp组(20.500±1.871)EdU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Nor组(7.167±1.169),Hyp+Pin1-shRNA组(9.327±1.633)EdU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Hy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416,P均<0.01);Hyp组(464.500±10.599)细胞数明显高于Nor组(179.250±11.955),Hyp+Pin1-shRNA组(320.000±17.607)细胞数明显低于Hy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1.244,P<0.01);Hyp组(1.205±0.061)α-SMA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Nor组(0.725±0.089),Hyp+Pin1-shRNA组α-SMA的蛋白相对表达量(0.870±0.058)明显低于Hy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820,P<0.01);Hyp组(0.547±0.066)VE-cadher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Nor组(0.975±0.079),Hyp+Pin1-shRNA组(0.797±0.051)VE-cadher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Hy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34,P<0.01);Hyp组Snail(0.955±0.063)、TGF-β1(1.042±0.087)、p-Smad2(1.180±0.06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Nor组(0.510±0.036、0.647±0.053、0.807±0.053),Hyp+Pin1-shRNA组Snail(0.492±0.061)、TGF-β1(0.792±0.051)、p-Smad2(0.910±0.036)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Hy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842、38.131、48.617,P<0.01)。结论低氧条件下,PAECs中Pin1表达升高,并发生EndMT,抑制Pin1可减弱EndMT,其机制是Pin1通过影响TGF-β1-Smad信号通路,促进Snail等转录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 肺动脉高压 内皮间充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儿童再发川崎病临床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罗刚 泮思林 +1 位作者 纪志娴 杜占慧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川崎病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9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10例再发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10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Fishe...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川崎病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9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10例再发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10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10例患儿初发与再发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统计学比较。对国内外儿童再发川崎病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本研究经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QFELL-KY-2019-64)。结果①本中心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川崎病再发率为1.16%(10/865),再发川崎病患儿中,男性患儿为7例、女性为3例。②10例患儿川崎病再发时年龄为(42.0±15.8)个月,初发至再发间隔时间为(12.1±6.2)个月,出院后随访至2020年4月预后良好。③本组川崎病患儿初发与再发时热程,皮疹、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口唇充血及手足硬肿发生率,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蛋白(Hb)、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初发与再发时,其CAL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文献复习结果:川崎病再发率为1.3%~3.4%,男性患儿多见,初发患儿年龄为0.4~2.2岁,初发距再发的间隔时间为1.0~3.3年,再发时患儿热程多短于初发时;川崎病患儿初发与再发时CAL发生率分别为6.3%~45.5%、6.3%~60.0%。结论再发川崎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并且多发生于初次发病后1.5年内,再发患儿的CAL发生率较初发患儿无明显升高。尚未发现与川崎病再发明确相关的危险因素,婴幼儿期初发川崎病患儿其再发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复发 临床特征 冠状动脉病变 流行病学 儿童
原文传递
MICA基因与肿瘤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占慧 迟晓云 焦淑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期398-400,共3页
MICA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链相关基因(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Gene,MIC)家族的功能性基因之一,具有较高的多态性。MICA蛋白在多数正常组织中并不表达,只在正常的胃肠道上皮和大多数上皮性肿瘤细胞表达。MICA可与C型凝集素... MICA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链相关基因(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Gene,MIC)家族的功能性基因之一,具有较高的多态性。MICA蛋白在多数正常组织中并不表达,只在正常的胃肠道上皮和大多数上皮性肿瘤细胞表达。MICA可与C型凝集素样活化性受体NKG2D结合,从而影响多种免疫效应细胞的功能,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MICA基因与肿瘤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A NKG2D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地黄多糖抑制大鼠主动脉血管钙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帅 泮思林 +2 位作者 杜占慧 罗刚 纪志娴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66-1469,共4页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RPS)对血管钙化(VC)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目表法分配原则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VC、VC+RPS组,每组12只。采用维生素D3(VD3)和尼古丁制备大鼠VC模型。VC+RPS组在造模后第2d开始予RPS...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RPS)对血管钙化(VC)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目表法分配原则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VC、VC+RPS组,每组12只。采用维生素D3(VD3)和尼古丁制备大鼠VC模型。VC+RPS组在造模后第2d开始予RPS灌胃,Con和VC组每天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处死动物并取材。茜素红染色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VC及凋亡;试剂盒检测血管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离子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中Runx相关转录因子2(Runx2)、α-肌动蛋白(α-SMA)、B淋巴细胞瘤因子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活化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VC组ALP活性及钙含量高于Con组[(219.80±32.70)U/g、(197.32±28.30)μmol/g比(53.20±12.20)U/g、(20.46±5.30)μmol/g,F=202.800、247.000,P<0.01],VC+RPS组ALP活性及钙含量低于VC组[(122.00±21.50)U/g、(78.45±12.60)μmol/g比(219.80±32.70)U/g、(197.32±28.30)μmol/g,q=16.630、20.720,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VC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Con组[(62.30±7.40)%比(1.30±0.14)%,F=197.700,P<0.01],VC+RPS组凋亡指数低于VC组[(45.70±6.20)%比(62.30±7.40)%,q=7.394,P<0.01]。VC组中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Con组(0.74±0.03比1.00±0.03,F=26.870,P<0.01),VC+RPS组中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VC组(1.01±0.25比0.74±0.03,q=9.037,P<0.01);VC组中Runx2表达高于Con组(1.75±0.08比1.00±0.05,F=28.250,P<0.01),VC+RPS组中Runx2表达低于VC组(1.44±0.07比1.75±0.08,F=35.241,P<0.05);VC组中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Con组(2.65±0.21比1.00±0.04,F=113.400,P<0.01),VC+RPS组中bax蛋白表达量低于VC组(1.51±0.12比2.65±0.21,q=6.375,P<0.01);VC组中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Con组(0.51±0.05比1.00±0.02,F=64.280,P<0.01),VC+RPS组中bcl-2蛋白表达高于VC组(0.79±0.01比0.51±0.05,q=9.061,P<0.01);VC组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Con组(5.92±0.38比1.00±0.03,F=85.420,P<0.01),VC+RPS组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低于VC组(3.34±0.25比5.92±0.38,q=9.695,P<0.01)。结论RPS可减轻VD3和尼古丁诱导的大鼠VC,其作用机制可能与RPS抑制血管细胞凋亡,从而阻止血管细胞成骨样转化及钙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多糖 血管钙化 凋亡
原文传递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及其抑制剂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帅 杜占慧 +2 位作者 刘盼盼 唐雅琪 泮思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及其抑制剂胡桃醌(Juglone)对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目表法分配原则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PAH组、Juglone组,每组8只。野百合碱建立大鼠PAH模型。Juglon... 目的探讨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及其抑制剂胡桃醌(Juglone)对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目表法分配原则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PAH组、Juglone组,每组8只。野百合碱建立大鼠PAH模型。Juglone组在造模14 d后开始给予Juglone干预,4周后测定右心室收缩压(RVSP),处死动物并取材,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in1在PAH中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p27通路蛋白的表达。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AH组大鼠体重低于Con组[(303.11±20.41)g比(418.83±26.77)g,q=12.912,P<0.01],而RVSP及RVHI则高于Con组[(39.83±2.31)mmHg、(40.49±3.12)%比(17.03±2.12)mmHg、(23.52±1.61)%,q=28.291、16.105,P<0.01];Juglone组大鼠体重高于PAH组[(349.73±21.96)g比(303.11±20.41)g,q=5.204,P<0.01],RVSP及RVHI则低于PAH组[(26.89±1.92)mmHg、(31.40±3.76)%比(39.83±2.31)mmHg、(40.49±3.12)%,q=16.063、8.637,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AH组Pin1表达高于Con组[(8.39±0.19)%比(3.32±0.26)%,t=13.000,P<0.01]。HE染色结果显示,PAH组肺小动脉管壁增厚,Juglone干预后肺小动脉壁厚度减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on组α-SMA和Pin1的表达低于PAH组(1.02±0.04、1.00±0.07比2.21±0.07、3.37±0.04,t=14.976、27.427,P<0.01)。PAH组p-AMPK表达低于Con组(0.52±0.02比1.00±0.04,F=25.771,P<0.01),Juglone组p-AMPK表达高于PAH组(0.65±0.04比0.52±0.02,F=6.972,P<0.01);PAH组Skp2表达高于Con组(4.05±0.12比1.00±0.07,F=51.213,P<0.01),Juglone组Skp2表达低于PAH组(2.91±0.08比4.05±0.12,F=19.093,P<0.01);PAH组p27表达低于Con组(0.55±0.03比1.00±0.02,F=28.937,P<0.01),Juglone组p27表达高于PAH组(0.75±0.03比0.55±0.03,F=13.051,P<0.01)。结论Pin1在PAH肺组织中过表达,并参与肺血管重构过程。Pin1抑制剂胡桃醌通过激活AMPK从而调控Skp2/p27信号通路抑制肺血管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 胡桃醌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