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异丁烯骨通贴膏经皮肤给药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婕莹 曾森 +3 位作者 王璐 舒磊 张首亚 袁捷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512-3514,共3页
目的:研究聚异丁烯(PIB)骨通贴膏经皮肤给药的安全性。方法:取6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完整皮肤组、破损皮肤组,后2组再分为PIB组,PIB骨通贴膏低、中、高剂量组,骨通贴膏组,经皮肤给药24 h后连续观察14 d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另取家兔60只... 目的:研究聚异丁烯(PIB)骨通贴膏经皮肤给药的安全性。方法:取6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完整皮肤组、破损皮肤组,后2组再分为PIB组,PIB骨通贴膏低、中、高剂量组,骨通贴膏组,经皮肤给药24 h后连续观察14 d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另取家兔60只,除不设置正常组外分组方法同上,采用同体自身左右侧对比法单次给药6 h后,记录皮肤刺激反应,进行单次皮肤原发性刺激实验。取70只豚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凡士林)、PIB组、阳性对照组(2,4-二硝基氯苯)、骨通贴膏组、PIB骨通贴膏低、中、高剂量组致敏给药后,进行皮肤致敏实验。结果:PIB骨通贴膏给药后家兔未见明显中毒表现;PIB、PIB骨通贴膏低、中剂量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兔均未见刺激性反应,PIB骨通贴膏高剂量对完整皮肤兔未见刺激性反应,破损皮肤兔给药1 h后有轻度刺激性;除阳性对照组豚鼠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00%外,其他各组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为0。结论:PIB骨通贴膏经皮肤给药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丁烯 骨通贴膏 急性毒性实验 皮肤原发性刺激实验 皮肤致敏实验 安全性
下载PDF
骨通贴膏对甲醛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妤菲 杜婕莹 +6 位作者 曾森 王璐 宋健平 王琪 叶俏波 张志坚 袁捷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766-1769,共4页
目的:研究骨通贴膏对甲醛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骨通贴膏低、中、高剂量组(0.594、1.188、2.376 g/贴,含生药0.48、0.96、1.92 g)与醋酸泼尼松组(ig给药,0.005 4 g/kg,外贴基质),采用... 目的:研究骨通贴膏对甲醛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骨通贴膏低、中、高剂量组(0.594、1.188、2.376 g/贴,含生药0.48、0.96、1.92 g)与醋酸泼尼松组(ig给药,0.005 4 g/kg,外贴基质),采用甲醛法复制大鼠疼痛模型,造模后立即给药。采用电子压痛仪测定给药1、2、3、4、6 h后各组大鼠痛阈值;给药6 h后,于腹主动脉取血0.3 m L并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大鼠血浆中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炎症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组织及脑组织中P物质含量。结果:与造模前比较,模型组大鼠各个时段痛阈值均降低(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GE2、NO、炎症组织和脑组织中P物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骨通贴膏各剂量组大鼠给药后对应时间点的痛阈值升高,PGE2、炎症组织与脑组织中P物质含量降低(P<0.05或P<0.01),骨通贴膏中、高剂量组β-EP含量升高、炎症组织中NO含量降低(P<0.05或P<0.01),骨通贴膏高剂量组血清中NO含量降低(P<0.05)。结论:骨通贴膏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PGE2、NO、P物质含量,升高β-E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通贴膏 大鼠 镇痛作用 机制 Β-内啡肽 前列腺素E2 一氧化氮 P物质
下载PDF
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
3
作者 杜婕莹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A02期258-259,共2页
中成药是中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而深受广大医患欢迎。随着越来越多关于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中成药使用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笔者从辨证用药和中成药的联合用药两方面进行分... 中成药是中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而深受广大医患欢迎。随着越来越多关于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中成药使用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笔者从辨证用药和中成药的联合用药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临床使用中成药的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辨证 安全性 联用
下载PDF
骨通贴膏对大鼠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光辉 杜婕莹 +7 位作者 袁捷 桂蜀华 张志坚 舒磊 付琳 曾森 王璐 王羚郦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研究骨通贴膏对大鼠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骨通贴膏低、中、高剂量组(0.594,1.188,2.376 g/贴,以生药计分别为0.48,0.96,1.92 g/贴)、醋酸泼尼松组(0.005 4 g·kg^(-1))... 目的:研究骨通贴膏对大鼠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骨通贴膏低、中、高剂量组(0.594,1.188,2.376 g/贴,以生药计分别为0.48,0.96,1.92 g/贴)、醋酸泼尼松组(0.005 4 g·kg^(-1))。于大鼠右足跖皮下注入5%甲醛,制备大鼠急性炎症模型,测量足跖容积,观察抗炎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和炎症组织中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和组胺(HIS)含量,及炎症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以HE染色法制备炎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变化并进行评分。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骨通贴膏可显著抑制致炎大鼠足跖肿胀(P<0.05或P<0.01);同时,对血清和炎症组织中NO、5-HT、HIS的含量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P<0.01),并可显著降低炎症组织中PGE_2的含量(P<0.05或P<0.01),升高炎症组织中IL-6的含量,以及改善炎症组织病理变化(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部分指标与醋酸泼尼松效果相当(P>0.05)。此外,在抑制足跖肿胀,影响炎症介质及改善病理变化方面,骨通贴膏高、中、低剂量组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骨通贴膏对甲醛致炎大鼠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能通过降低血清和炎症组织中NO、5-HT、HIS及炎症组织中PGE_2的含量,升高炎症组织中IL-6的含量,改善局部炎症组织的皮下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通贴膏 急性炎症 抗炎机制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青蒿素的研究思路与启示
5
作者 杜婕莹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第4期58-61,共4页
青蒿素是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从青蒿中分离鉴定得出的具有高效低毒的抗疟特效药,其产生发展及在治疗疟疾方面的出色表现对我国中药事业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对青蒿素的研究思路进行了综述,研究探讨了青蒿素未来发展方向及新药开发的启示。
关键词 青蒿素 衍生物 药理作用 生物合成 启示
原文传递
中药红芪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6
作者 邓六勤 吴宝仪 +1 位作者 陈洁 杜婕莹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第S3期36-39,共4页
红芪(Radix Xedysari)为豆科岩黄芪属(Leguminosae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植物,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红芪为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即可[1]。红芪其根皮为红棕色,故因此而得名,最... 红芪(Radix Xedysari)为豆科岩黄芪属(Leguminosae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植物,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红芪为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即可[1]。红芪其根皮为红棕色,故因此而得名,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按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描述:"有赤色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