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杜宏娟 孙德国 赵利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272-6273,共2页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与多发病,治疗可采用冠脉介入及静脉溶栓方法。但在没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条件的基层医院,静脉溶栓仍是心肌再灌注首选治疗手段。因静脉溶栓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在临床上常将溶栓年龄限制在7...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与多发病,治疗可采用冠脉介入及静脉溶栓方法。但在没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条件的基层医院,静脉溶栓仍是心肌再灌注首选治疗手段。因静脉溶栓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在临床上常将溶栓年龄限制在70岁以下,致使很多高龄的心肌梗死病人失去心肌再灌注机会。鉴于此,我科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工作中做了一些尝试,结果发现,只要严格选择适应证,也可得到预期心肌再灌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溶栓
下载PDF
不同灌溉量下春小麦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杜宏娟 张磊 +4 位作者 李福生 王连喜 车晶晶 官景得 郑方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3,84,共5页
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处理条件下春小麦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处理下土壤含水率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一致,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变异系数逐渐变小;在春小麦整个发育期,不同灌水量处理在拔节期耗水强度均达最大值,为... 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处理条件下春小麦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处理下土壤含水率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一致,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变异系数逐渐变小;在春小麦整个发育期,不同灌水量处理在拔节期耗水强度均达最大值,为其需水高峰期;从节水效益看,全生育期灌水量为428.6 mm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较好,灌溉效果最佳,达到节水灌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量 春小麦 土壤水分
下载PDF
高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2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宏娟 孙德国 赵利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9-860,共2页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可采用冠脉介入及静脉溶栓方法。但在没有PTCA条件的基层医院,静脉溶栓仍是心肌再灌注首选的治疗手段。因静脉溶栓常见并发症为出血,所以临床上常常将溶栓年龄限制在70岁以下,致使很多高龄的心肌梗死病人失去...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可采用冠脉介入及静脉溶栓方法。但在没有PTCA条件的基层医院,静脉溶栓仍是心肌再灌注首选的治疗手段。因静脉溶栓常见并发症为出血,所以临床上常常将溶栓年龄限制在70岁以下,致使很多高龄的心肌梗死病人失去心肌再灌注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溶栓
下载PDF
利多卡因、安定静脉注射致呼吸停止室速复律1例报告
4
作者 杜宏娟 《吉林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277-277,共1页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安定 不良反应 呼吸停止 呃逆 室速复律
下载PDF
心脏骤停40min抢救成功1例
5
作者 杜宏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3期128-128,160,共2页
心脏骤停是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心脏骤停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是目前导致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6%~7%[1]... 心脏骤停是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心脏骤停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是目前导致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6%~7%[1]。心脏骤停抢救的最佳时间为发生后4h之内,被称为黄金时间。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脏复苏,如不及时抢救将造成脑和全身器官组织不可逆损害,最终导致死亡。心脏骤停复苏的成功率较低,复苏后存活的患者中,约有20%~40%的患者留有永久性神经伤残,严重者可成为植物人。心脏骤停40min抢救成功并无任何神经伤残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以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6
作者 杜宏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4期124-125,共2页
报道以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并进行讨论。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下载PDF
红寺堡酿酒葡萄根系层冬季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杜宏娟 赵斯文 +2 位作者 魏月娥 张磊 李娜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34期103-107,共5页
为全面掌握红寺堡酿酒葡萄根系层冬季土壤温度的变化特征,利用同心气象站1961—2015年冬季(12月—次年2月)0、10、15、20、40 cm逐日平均土壤温度资料,对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酿酒葡萄根系层冬季土壤温度垂直变化特点是随着深度增... 为全面掌握红寺堡酿酒葡萄根系层冬季土壤温度的变化特征,利用同心气象站1961—2015年冬季(12月—次年2月)0、10、15、20、40 cm逐日平均土壤温度资料,对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酿酒葡萄根系层冬季土壤温度垂直变化特点是随着深度增加呈升高趋势;55年冬季0~40 cm平均土壤温度日变化趋势一致,先降后升,最低值在-7.3^-3.4℃之间,出现时间在1月13—25日;55年冬季土壤温度年际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0~20 cm各层气候变化倾向率在0.432~0.604℃/10 a,0、5、10、20 cm土壤温度分别在1989年、1989年、1989年、1984年发生了突变,突变前均为冷期,突变后均为暖期;55年冬季土壤温度年代际变化总体以升温为主,21世纪10年代较21世纪00年代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根系层 土壤温度 变化特征
下载PDF
西北酿酒葡萄物候模型优选及气候变化对物候期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琰琰 史学家 +4 位作者 杜宏娟 徐佩瑶 李芳 王静 张晓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147,共10页
为预测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北地区酿酒葡萄物候期变化规律,该研究利用2007—2022年西北地区地表温度数据及酿酒葡萄(赤霞珠、黑比诺、美乐和霞多丽)物候观测数据(萌芽期、开花期和转色期),对酿酒葡萄物候模型(积温模型,包含生长日度模型(gr... 为预测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北地区酿酒葡萄物候期变化规律,该研究利用2007—2022年西北地区地表温度数据及酿酒葡萄(赤霞珠、黑比诺、美乐和霞多丽)物候观测数据(萌芽期、开花期和转色期),对酿酒葡萄物候模型(积温模型,包含生长日度模型(growing degree day model,GDD)及葡萄开花转色期模型(grapevine flowering veraison model,GFV),BRIN模型、WE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和模拟比较,选取最适模型结合气候模式数据预测SSP245和SSP585情景下酿酒葡萄物候期的变化。结果表明:1)萌芽期,BRIN模型最适用于赤霞珠、美乐和霞多丽,GDD5模型最适于黑比诺;2)开花期,GDD10模型最适用于赤霞珠和美乐,GFV和WE模型分别适用于黑比诺和霞多丽;3)转色期,WE模型最适用于赤霞珠、黑比诺和美乐,GFV模型则最适于霞多丽;4)在SSP245情景下,西北地区2035—2065年与2055—2085年4种葡萄的3个物候期分别平均提前2 d与4 d;在SSP585情景下,西北地区2035—2065年4种葡萄的3个物候期平均提前5 d,2055—2085年除了天山北麓地区的酿酒葡萄转色期因夏季高温影响而平均延后6 d外,其他酿酒葡萄物候期平均提前10 d,进一步分析表明夏季高温是导致转色期延迟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适应气候变化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保障西北地区酿酒葡萄生产优势地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气候变化 物候学 酿酒葡萄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小麦节水灌溉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国飞 张磊 +2 位作者 袁海燕 李福生 杜宏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127-128,130,共3页
根据宁夏引黄灌区用水率低和用水管理水平低的情况,以引黄灌区主要农作物之一的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试验,进行了节水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内的4种灌水处理中,大水漫灌和灌水4 200m3/hm2水平下,小麦株高、叶面积、干... 根据宁夏引黄灌区用水率低和用水管理水平低的情况,以引黄灌区主要农作物之一的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试验,进行了节水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内的4种灌水处理中,大水漫灌和灌水4 200m3/hm2水平下,小麦株高、叶面积、干鲜重等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积累效果明显好于灌水3 000m3/hm2、3 600m3/hm2的处理,地上生物量积累效果较好;灌水4 200m3/hm2处理水平下小麦生物量积累效果优于大水漫灌。从节水效益来看,灌水4 200m3/hm2处理下节水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小麦 节水灌溉 效应
下载PDF
宁夏灌区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亢艳莉 张晓丽 +1 位作者 韩颖娟 杜宏娟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7年第4期37-42,共6页
利用2004至2005年春小麦分期播种试验,取得春小麦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发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等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灌溉条件下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温度、日较差、相对湿度、日照、大于0℃积温、降水等气象因... 利用2004至2005年春小麦分期播种试验,取得春小麦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发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等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灌溉条件下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温度、日较差、相对湿度、日照、大于0℃积温、降水等气象因子对宁夏灌区春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小麦的营养生长阶段,大于0℃积温与叶干重成显著负相关;在全生育期及生殖生长阶段,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温度与干物质积累量成负相关;日较差、日照、大于0℃积温和相对湿度与干物质积累成正相关;大于0℃积温与实际产量相关性显著,成正相关;平均温度和降水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干物质 产量 气象因子
下载PDF
红寺堡酿酒葡萄冬季根系冻害分析及土壤温度预报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宏娟 魏月娥 +3 位作者 赵斯文 高英育 侯兴祥 张玉青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8年第5期22-25,共4页
本文利用同心气象站2004—2015年冬季(12月~翌年2月)0、5、10、15、20、40 cm逐日平均地温和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资料,对地温、气温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用线性回归建立土壤温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酿酒葡萄根系层土壤温度与最低气温的... 本文利用同心气象站2004—2015年冬季(12月~翌年2月)0、5、10、15、20、40 cm逐日平均地温和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资料,对地温、气温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用线性回归建立土壤温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酿酒葡萄根系层土壤温度与最低气温的相关性大于其与平均气温的相关性;将2016年冬季最低气温代入20 cm、40 cm地温预报模型得出平均绝对误差在0.8~1.3℃,可用于冬季冻害地温预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根系层 土壤温度 变化特征 预报方程
下载PDF
宁夏灌区春小麦生理因子对田间微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亢艳莉 张晓煜 +2 位作者 袁海燕 韩颖娟 杜宏娟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6年第4期35-40,共6页
在晴天、强光照的天气条件下,宁夏灌区春小麦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9时和下午16时,下午的峰值略高于上午,中午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有效辐射、气温、水汽压和田间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 在晴天、强光照的天气条件下,宁夏灌区春小麦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9时和下午16时,下午的峰值略高于上午,中午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有效辐射、气温、水汽压和田间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等生理因子关系密切,是主要的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光合速率 生理因子 微气象因子
下载PDF
介入治疗“麻花辫”样右冠状动脉一例
13
作者 冷文修 靳志涛 +4 位作者 杜宏娟 朱相坤 高立建 陈珏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31-933,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发作性胸痛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2015年3月)于活动中突发心前区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当时急诊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左前降支(LAD)近段100%闭塞,左回旋支远段50%狭窄,右冠状动...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发作性胸痛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2015年3月)于活动中突发心前区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当时急诊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左前降支(LAD)近段100%闭塞,左回旋支远段50%狭窄,右冠状动脉(RCA)中段自发夹层(图1A)。于LAD置入支架1枚,RCA未处理。此后患者常因高强度活动诱发胸痛、胸闷不适,休息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麻花辫”样右冠状动脉 Woven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血管内超声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宁夏春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
14
作者 张磊 李福生 +2 位作者 杜宏娟 车晶晶 官景得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5-6,共2页
利用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宁夏灌区春小麦主栽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整个发育期,两个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和"5909"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二次曲线形式,叶片叶绿素含量存在... 利用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宁夏灌区春小麦主栽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整个发育期,两个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和"5909"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二次曲线形式,叶片叶绿素含量存在品种间差异;此外,春小麦"宁春4号"植株不同位置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同一叶片不同部位的叶绿素含量也同样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叶片 叶绿素
下载PDF
Effects of Enhanced Ultraviolet Radiation-B on Maize in Arid Regions of Middle-high Elevation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磊 王连喜 +2 位作者 李福生 车晶晶 杜宏娟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1期11-14,73,共5页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nhanced ultraviolet radiation-B on maize in arid regions of middle-high elevation for correct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enhanced ultraviolet radiation-B o...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nhanced ultraviolet radiation-B on maize in arid regions of middle-high elevation for correct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enhanced ultraviolet radiation-B on maize and providing scientific reference to make proper countermeasures. [ Method] The location test in field and lift lamp of UV-B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maize height, leaf area and number of green leaves under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UV-B radiation. [ Result] In arid regions of middle-high elevation, enhanced ultraviolet radiation-B could dwarf maize plant, decrease leaf area, decline number of green leaves and yield. The reason of decreasing leaf area was that enhanced ultraviolet radiation-B shortened leaf length and leaf width while the reason of declining yield was that yield components were all negatively influ- enced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B, the yield declined dramatically. [ Concluslonl The result of this experiment would be good for maize production in arid regions of middle-high ele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Middle-high elevation Arid area MAIZE
下载PDF
近50年宁夏霜冻日数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磊 杨洋 +3 位作者 张晓煜 袁海燕 金飞 杜宏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5期214-219,共6页
利用1961—2010年宁夏全区20个气象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霜冻气候指标统计了霜冻日数。采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方法,研究了近50年来宁夏全区及不同区域霜冻日数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宁夏平均每站每年的霜冻日数为10.... 利用1961—2010年宁夏全区20个气象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霜冻气候指标统计了霜冻日数。采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方法,研究了近50年来宁夏全区及不同区域霜冻日数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宁夏平均每站每年的霜冻日数为10.4日次,其中春霜冻日数占58%,秋霜冻日数占42%;从区域上看,引黄灌区的霜冻日数最少,中部干旱带次之,南部山区最多;宁夏全区近50年来的年霜冻日数、春霜冻日数和秋霜冻日数均呈现明显减少趋势,3个区域的霜冻日数变化趋势与全区保持一致;年代际变化上,20世纪80年代前宁夏全区的霜冻日数多于近50年平均,而之后的两个时代均少于50年平均,3个区域的霜冻日数年代际变化与全区类似,春霜冻日数及秋霜冻日数的年代际变化与全年霜冻日数的变化规律相似;宁夏的霜冻日数突变发生在1986年,春霜冻日数突变发生在1991年,而秋霜冻突变出现在1974年。受气候变暖影响,宁夏的霜冻日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本区合理制定霜冻灾害防御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日数 变化趋势 气候诊断
下载PDF
宁夏吴忠麦收复种水稻生育期热量条件分析
17
作者 赵斯文 杜宏娟 +2 位作者 朱永宁 魏月娥 金飞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24期65-67,共3页
利用宁夏吴忠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19年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通过5d滑动平均法求算稳定通过10℃界限温度终日,分析麦后复种水稻生育期间的积温气候特征,以及气候保证率。结果表明:近60a来,吴忠市复种水稻生育期内≥10℃积温呈增加... 利用宁夏吴忠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19年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通过5d滑动平均法求算稳定通过10℃界限温度终日,分析麦后复种水稻生育期间的积温气候特征,以及气候保证率。结果表明:近60a来,吴忠市复种水稻生育期内≥10℃积温呈增加趋势,以64.404℃·10a-1的速率增多;≥10℃积温年代际分布总体也呈递增趋势。近60a,吴忠市≥10℃界限温度终日平均日期为10月6日,最早为9月24日(1982年),最晚为10月10日,总体呈延后趋势,以0.8d·10a-1的速率增多。吴忠市复种水稻生育期间≥10℃积温,近60a、50a、40a积温突变点均在1997年,S/N比值分别为1.44、1.35、1.26,信噪比均大于气候突变标准1,近20a积温增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稻 积温 特征 变化趋势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血液学变化(附128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张福国 杜宏娟 米丰年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323-326,共4页
为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BC)患者血液学变化的特点,对128例PH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63.3%病例件发贫血,28.1%病例白细胞总数减低,9.4%病例白细胞总数增高,75%病例血小板计数减低,73.4%病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对PHBC... 为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BC)患者血液学变化的特点,对128例PH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63.3%病例件发贫血,28.1%病例白细胞总数减低,9.4%病例白细胞总数增高,75%病例血小板计数减低,73.4%病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对PHBC患者伴发贫血的原因进行论讨,认为主要与造血因子缺乏、出血、脾功能亢进、血容量增加、溶血和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变 血液学
下载PDF
应用套式RT-PCR方法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铁梅 王旭东 +3 位作者 谢风 朱光泽 杜宏娟 于道权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1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套式RT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CK20mRNA为靶基因,应用套式RTPCR方法检测10名健康人,17名非恶性消化系疾病患者,32名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3天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结果... 目的 探讨应用套式RT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CK20mRNA为靶基因,应用套式RTPCR方法检测10名健康人,17名非恶性消化系疾病患者,32名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3天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结果 CK20 mRNA在空白对照组中均呈阴性表达。大肠癌患者CK20表达情况为:2名Duke'sA期患者外周血中未检出CK20阳性细胞,15名Duke'sB期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表达4例,10名Duke'sC 患者外周血CK20mRNA阳性表达6例,5名Duke'sD期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表达4例。32名大肠癌患者中,术前CK20mRNA阳性总检出率为43.8%;A、B 期阳性率为23.5%;C、D期阳性率为66.7%。结论 以CK20为靶基因,应用套式RT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是一非损伤性且特异性、敏感性较高的检测方法。它将有助于肿瘤经血液微转移的早期诊断,并将有助于指导辅助化疗和监测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细胞角蛋白20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
下载PDF
宁夏农业气象观测资料规范化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单新兰 钟海云 杜宏娟 《干旱气象》 2011年第3期377-382,共6页
针对宁夏农业气象观测记录、报表中出现疑误较多的项目,例举了若干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及正确处理记录方法,提出了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应用中的不足,以便提高资料的准确率及使用性。探讨了农业气象观测资料、记录的不规范原因及未来工作的改... 针对宁夏农业气象观测记录、报表中出现疑误较多的项目,例举了若干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及正确处理记录方法,提出了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应用中的不足,以便提高资料的准确率及使用性。探讨了农业气象观测资料、记录的不规范原因及未来工作的改进思路。重点引用了灌区永宁和无灌溉山区固原农业气象实验站的原始观测记录,分析说明了气象灾害的正确观测记录方法。认为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实时性差、信息化处理相对落后是农业气象观测质量考核不够严格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资料规范化 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