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北高地力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花后氮代谢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杜少勇 熊淑萍 +5 位作者 赵鹏 马新明 张英武 蔺世召 张心玲 刘红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2-886,共5页
为探讨施氮量对高地力条件下冬小麦花后氮代谢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矮抗58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法,研究了0、150、200、250和300 kg.hm-2施氮水平对小麦花后旗叶和籽粒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小麦成熟后0-100... 为探讨施氮量对高地力条件下冬小麦花后氮代谢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矮抗58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法,研究了0、150、200、250和300 kg.hm-2施氮水平对小麦花后旗叶和籽粒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小麦成熟后0-100 cm土壤各层硝态氮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达200 kg.hm-2时能够显著提高旗叶和籽粒中GS活性及游离氨基酸含量,但与250和300 kg.hm-2的施氮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小麦成熟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100 cm土层内硝态氮的残留量上升,小麦成穗数增加,千粒重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在施氮200 kg.hm-2时为最高,在施氮300 kg.hm-2时最低,说明在高地力条件下,小麦实现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2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氮代谢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氮源配施对豫北高产小麦花后氮代谢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营武 熊淑萍 +2 位作者 马新明 杜少勇 蔺世召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256,共5页
为探索不同氮源配施对小麦花后氮代谢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矮抗58为材料,研究了5个肥料处理(100%无机氮、25%有机氮+75%无机氮、50%有机氮+50%无机氮、75%有机氮+25%无机氮、100%有机氮)对小麦旗叶和籽粒中GS活性、... 为探索不同氮源配施对小麦花后氮代谢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矮抗58为材料,研究了5个肥料处理(100%无机氮、25%有机氮+75%无机氮、50%有机氮+50%无机氮、75%有机氮+25%无机氮、100%有机氮)对小麦旗叶和籽粒中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氮素利用效率、产量、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及0~100cm土壤各层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施无机氮和纯施有机氮相比,三种配施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小麦叶片和籽粒的GS活性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其中以50%有机氮+50%无机氮处理的籽粒产量(11 124.08kg·hm-2)、蛋白质积累量(1231.70kg·hm-2)和氮素利用效率(46.381g.g-1)最高。随着有机氮施入比例的提高,收获期各土层中硝态氮的含量逐渐下降。与纯施无机氮相比,不同氮源配施在获得较高产量的同时减少了硝态氮对地下水的污染。综合分析认为,5个肥料处理以有机、无机等氮量配施效果最佳,是豫北的环保型施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有机氮 无机氮 氮代谢 产量 土壤硝态氮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豫麦34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郭鹏旭 熊淑萍 +1 位作者 杜少勇 马新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6-329,共4页
为给小麦优质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豫麦3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三种氮素形态对豫麦34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茎、鞘和籽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以开花期最高;穗轴和颖... 为给小麦优质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豫麦3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三种氮素形态对豫麦34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茎、鞘和籽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以开花期最高;穗轴和颖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以花后10 d最大;各叶位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低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倒四叶。三种氮素形态处理比较,各器官中(开花期倒三叶、倒四叶、穗轴和颖壳除外)游离氨基酸含量于花后30 d前均以酰胺态氮处理最大,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下互有高低,花后30 d以酰胺态氮处理最低;硝态氮处理下籽粒球蛋白含量最高,铵态氮处理下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最高,酰胺态氮处理下清蛋白含量、麦谷蛋白/醇溶蛋白比值、蛋白质含量最高,氮素形态间差异显著。说明施用酰胺态氮肥能够提高籽粒灌浆前、中期地上各器官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促进灌浆后期游离氨基酸向籽粒中的转运,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因此,酰胺态氮肥是豫麦34品质栽培中首选的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豫麦34 氮素形态 地上器官 游离氨基酸含量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不同小麦品种氮代谢相关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蔺世召 葛伟 +3 位作者 熊淑萍 马新明 张营武 杜少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4-518,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矮抗58和郑麦366为材料,研究了施氮水平对小麦叶片和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开花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在花后14 d达... 在大田条件下,以矮抗58和郑麦366为材料,研究了施氮水平对小麦叶片和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开花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在花后14 d达到高峰,且倒1叶>倒2叶>倒3叶;子粒的GS活性趋势和叶片一致,但子粒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一直下降趋势.在氮素调控作用下,当施氮量在225 kg.hm-2时能够显著增加2个品种叶片和子粒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当施氮量大于225 kg.hm-2时,矮抗58的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不能显著提高,但是却能使郑麦366的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在施氮量为225 kg.hm-2时,2个品种产量均达到最大,矮抗58和郑麦366分别是8 673.39和8 359.60 kg.hm-2.在施氮量为300 kg.hm-2时,2个品种子粒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且郑麦366高于矮抗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水平 小麦品种 氮代谢 产量
下载PDF
基于距离跃变的“探探”恶意用户定位方法
5
作者 郭家山 杜少勇 +2 位作者 时文旗 刘瑞婷 罗向阳 《信息安全学报》 CSCD 2024年第6期129-139,共11页
近年来,“探探”作为国内知名即时通信平台之一,常常被恶意用户用来实施诈骗、策反等各类不法活动。为有效发现和打击探探平台上的此类恶意用户,亟需针对探探恶意用户的定位技术。然而,当前国内外尚未见针对探探用户定位的相关报道,现... 近年来,“探探”作为国内知名即时通信平台之一,常常被恶意用户用来实施诈骗、策反等各类不法活动。为有效发现和打击探探平台上的此类恶意用户,亟需针对探探恶意用户的定位技术。然而,当前国内外尚未见针对探探用户定位的相关报道,现有针对其他即时通信平台的定位方法由于没有考虑探探平台的特点(即,通告距离的特性),难以高效发现用户和实施高精度定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探探的基于通告距离跃变分析的恶意用户定位方法。本文结合探探平台通告距离的数据特点,分析了通告距离与实际距离关系,建立了探探平台通告距离模型;为了有效逼近恶意用户,结合分段式通告距离模型特点,本文设计了恶意用户潜在区域发现算法;为了提升定位精度,本文结合探探的通告距离跃变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距离跃变的定位算法,通过探针移动策略以更好地获得跃变距离,并结合三边测量方法得到目标的理论位置。在实际网络环境下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平均定位误差为20.92 m,且95%的定位误差小于50 m,相比于现有基于空间分割、加权最小二乘、启发式数论等针对微信、陌陌等的典型定位方法,定位误差降低34.99%~6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通信 探探 恶意用户定位 通告距离模型 距离跃变
下载PDF
基于时空行为与静态属性分析的陌陌应用恶意用户检测方法
6
作者 杨海峰 杜少勇 +2 位作者 魏果 时文旗 罗向阳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24年第4期143-158,共16页
陌陌是一款流行的移动社交应用,其中存在实施诈骗、网赌网贷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恶意用户,发现陌陌中的恶意用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陌陌应用具有用户间社交关系松散、发布文本内容有限等特点,导致现有恶意用户检测方法难以准确刻画用... 陌陌是一款流行的移动社交应用,其中存在实施诈骗、网赌网贷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恶意用户,发现陌陌中的恶意用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陌陌应用具有用户间社交关系松散、发布文本内容有限等特点,导致现有恶意用户检测方法难以准确刻画用户特征,检测准确率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用户时空行为与静态属性分析的恶意用户检测方法。基于陌陌提供的位置服务,搜集用户在线时间、位置、异常标签等数据,构建用户时空信息数据集;对比数据集中正常用户与具有异常标签的恶意用户的在线时间和位置分布差异,分析恶意用户的时空行为特征;基于用户在不同时间段的在线概率刻画用户的时间行为特征,基于用户历史位置分布的聚集程度刻画用户的空间行为特征;最后,融合已获得的时空行为特征与性别属性训练用户分类模型,检测恶意用户。基于收集的67280个陌陌用户的1894917条数据,开展了恶意用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恶意用户,特别是针对历史发布内容较少的恶意用户时,所提方法正确分类恶意用户的能力显著优于代表性方法SybilSCAR和DatingSec,AUC-ROC和AUC-PR分别提升4.6%以上和19.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陌 恶意用户检测 时空行为 机器学习
下载PDF
网络编程技术课程形成性评价方法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杜少勇 杨春芳 刘琰 《计算机教育》 2022年第1期148-151,共4页
针对网络编程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分析现有形成性评价方法,提出采用多维度的形成性评价方式考查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以网络编程技术课程特点为牵引,从掌握知识、探究原理和提升能力3方面介绍这门课... 针对网络编程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分析现有形成性评价方法,提出采用多维度的形成性评价方式考查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以网络编程技术课程特点为牵引,从掌握知识、探究原理和提升能力3方面介绍这门课程在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实践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程技术 形成性评价 评价标准 阶段性
下载PDF
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8
作者 杜少勇 《文教资料》 2012年第18期81-82,共2页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而兴趣又是进行阅读的首要条件,要想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最重要的途径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
下载PDF
中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9
作者 杜少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3年第14期83-83,共1页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目标里的新要求,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 比较思维
下载PDF
游戏闯关教学法在《数控车削加工》课程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杜少勇 欧阳昌胜 肖军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6期203-203,205,共2页
中职生对专业技能课有一定的兴趣,但不能保持长期或持久的学习兴趣,如何保持中职生长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课程教学中的的应用日益广泛。笔者... 中职生对专业技能课有一定的兴趣,但不能保持长期或持久的学习兴趣,如何保持中职生长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课程教学中的的应用日益广泛。笔者以《数控车削加工》课程中数控车床加工螺纹台阶轴为例,引入游戏闯关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学习通学习软件,加工仿真软件,真正实现知识与趣味、学习与竞争融为一体,实现“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即“玩中学,学中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游戏闯关 任务驱动教学法 加工仿真软件
下载PDF
面向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网络编程教学内容设计
11
作者 刘琰 杨春芳 +1 位作者 杜少勇 杨忠信 《计算机教育》 2022年第6期54-58,共5页
分析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网络编程课程教学对象岗位需求和课程特点,梳理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和课内外衔接知识,提出理论与实践"双链"融合的递进式教学内容设计方法,阐述如何在内容设计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 分析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网络编程课程教学对象岗位需求和课程特点,梳理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和课内外衔接知识,提出理论与实践"双链"融合的递进式教学内容设计方法,阐述如何在内容设计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以一堂理论课的教学组织为例,展示教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编程 教学内容设计 实践教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动态及产量对不同氮源配施的响应 被引量:20
12
作者 熊淑萍 王小纯 +4 位作者 李春明 马新明 杜少勇 张营武 蔺世召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9-768,共10页
为了解不同氮(N)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根系时空分布特征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微根管(minirhizotron)动态监测技术,以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为试验材料,在等养分条件下,设置不施肥(T0)、100%尿素N(T1)、75%尿素N... 为了解不同氮(N)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根系时空分布特征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微根管(minirhizotron)动态监测技术,以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为试验材料,在等养分条件下,设置不施肥(T0)、100%尿素N(T1)、75%尿素N+25%鸡粪N(T2)、50%尿素N+50%鸡粪N(T3)、25%尿素N+75%鸡粪N(T4)和100%鸡粪N(T5)等6个有机N与化肥N配施处理,研究分析了‘豫麦34’在不同生育时期及0-100cm土层中根系直径、根长密度、根长生长量和死亡量等根系特征参数的变化及其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施肥不仅有利于各生育时期及不同土层中根系直径、根长密度和根长生长量的增加,而且增加了根长死亡量,促进了根系的周转。对不同配施处理进行比较,发现T3处理(尿素和鸡粪等氮配施)的效果最为显著,全生育期平均根长密度、周期生长量与周期死亡量分别较对照T0增加了55.52%、57.79%和61.61%,有效分蘖数、穗粒重、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也以T3处理增加最多,分别较T0增加了52.63%、43.90%、40.16%和12.02%;穗粒数在T4处理下最大,较T0增加了45.79%;生物产量在T5处理下最高,比T0增加了26.95%。因此,不同氮源合理配施有利于促进冬小麦根系的生长及在不同土层中的扩展,提高冬小麦产量。尿素和鸡粪为N源时等氮配施(50:50)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根管 氮源 根系 时空分布 冬小麦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