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毒肽与依布硒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彬彬 周靖轩 +3 位作者 蔡轶 张赶 王君 杜幼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2,共7页
目的研究蜂毒肽(Melittin,Mel)与依布硒啉(Ebselen,EbS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协同抗菌活性和机制。方法96微孔板实验结合分光光度法(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UV-vis)检测蜂毒肽-依布硒啉的抗金黄色... 目的研究蜂毒肽(Melittin,Mel)与依布硒啉(Ebselen,EbS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协同抗菌活性和机制。方法96微孔板实验结合分光光度法(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UV-vis)检测蜂毒肽-依布硒啉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y,EM)观察蜂毒肽-依布硒啉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形态。通过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5,5′-Dithiobis-(2-nitrobenzoic acid),DTNB]获得电子后显色的能力,观察蜂毒肽-依布硒啉对细菌硫氧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xR)活性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蜂毒肽-依布硒啉对细菌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量的影响;使用活性氧清除剂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复测上述指标。结果蜂毒肽与依布硒啉具有协同杀菌作用,可协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TrxR,显著上调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活性氧产量。DTT挽救实验证明蜂毒肽-依布硒啉对细菌造成损伤是通过活性氧途径实现。结论蜂毒肽可通过协同依布硒啉靶向金黄色葡萄球菌TrxR,上调胞内活性氧的大量产生,介导细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肽 依布硒啉 金黄色葡萄球菌 活性氧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体内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杜幼芹 肖长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7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U14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四氮甲唑兰染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rt对体外培养的U14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建立小鼠U14腹水瘤和实体瘤模型,分别用Art200mg/(?.d)、10...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U14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四氮甲唑兰染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rt对体外培养的U14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建立小鼠U14腹水瘤和实体瘤模型,分别用Art200mg/(?.d)、100mg/(kg.d)、50mg/(kg.d)、顺铂2mg/(kg.d)、Art50mg/(kg.d)加顺铂1mg/(kg.d)治疗U14腹水瘤和实体瘤小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观察实体瘤抑瘤率,腹水瘤的生命延长率。结果MTT法结果显示Art在体外对小鼠U14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抑制率(IC50)为62.77μg/ml;不同剂量Art组及阳性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对小鼠宫颈癌实体瘤抑瘤率分别为52.59%、44.44%、31.84%、61.45%和51.85%,Art大剂量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但大剂量与中剂量、中剂量与小剂量间抑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水瘤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76.7%、45.0%、31.7%、100%和93.3%,Art大剂量组生命延长率明显高于中小剂量组(P<0.05)。结论Art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大剂量抑瘤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小鼠 体内实验 体外实验 宫颈癌 U14细胞
下载PDF
根皮苷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幼芹 刘英 +3 位作者 汪鋆植 冯天艳 邓改改 龚权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13-217,共5页
探讨根皮苷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随机将未感染和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昆明小鼠分成4组A—D,每组10只:未感染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复方鳖甲软肝片阳性组(C)、根皮苷治疗(40mg/(kg·d))组(... 探讨根皮苷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随机将未感染和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昆明小鼠分成4组A—D,每组10只:未感染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复方鳖甲软肝片阳性组(C)、根皮苷治疗(40mg/(kg·d))组(D)。感染后第42d,B、C、D组均用吡喹酮驱虫治疗500113tg/(kg·d),2日疗法,之后各组开始灌胃给药持续治疗60d,A和B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实验结束处死小鼠,留取肝脏组织和血清,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含量,计算肝体指数,测定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苏木素-伊红和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变性、虫卵肉芽肿与胶原沉积等病理改变。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C、D组小鼠肝脏有明显虫卵肉芽肿形成、胶原沉积与肝纤维化,伴有不同程度肝细胞炎性损伤坏死。血清中ALT、AST、HA和肝组织中HY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B组相比,根皮苷组ALT、AST、HA和HYP含量和肝体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坏死与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虫卵肉芽肿面积减小。结果表明根皮苷具有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皮苷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小鼠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U14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幼芹 肖长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体内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rt对体外培养的U14细胞增殖的影响;建立小鼠U14腹水瘤和实体瘤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rt治疗,并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观察Art对实体...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体内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rt对体外培养的U14细胞增殖的影响;建立小鼠U14腹水瘤和实体瘤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rt治疗,并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观察Art对实体瘤抑瘤率,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实体瘤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腹水瘤小鼠U14细胞周期。结果应用Art后U14细胞增殖显著抑制,其IC50为62.77μg/ml;实体瘤最大抑瘤率为52.59%,腹水瘤生命延长率为76.7%;实体瘤组织标本中Bax蛋白阳性率明显升高,Bcl-2蛋白阳性率明显降低;细胞周期分析示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G0、G1期的细胞数增加。结论Art可抑制U14细胞体内及体外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为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表达,将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在G0、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宫颈癌 细胞周期 BCL-2基因 BAX基因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小鼠宫颈癌实体瘤和腹水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杜幼芹 肖长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6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小鼠宫颈癌实体瘤和腹水瘤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同时建立小鼠宫颈癌U14细胞腹水瘤和实体瘤模型,分别用Art200mg·kg-1·d-1、100mg·kg-1·d-1、50mg·kg-1·d-1、顺铂2mg...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小鼠宫颈癌实体瘤和腹水瘤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同时建立小鼠宫颈癌U14细胞腹水瘤和实体瘤模型,分别用Art200mg·kg-1·d-1、100mg·kg-1·d-1、50mg·kg-1·d-1、顺铂2mg·kg-1·d-1、Art50mg·kg-1·d-1+顺铂1mg·kg-1·d-1治疗腹水瘤和实体瘤小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观察Art对实体瘤的抑瘤率,对腹水瘤的生命延长率。结果Art对小鼠宫颈癌实体瘤抑瘤率分别为52.59%、44.44%、31.84%、61.45%、51.85%,腹水瘤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76.7%、45%、31.7%、100%、93.3%。结论Art能明显抑制小鼠宫颈癌实体瘤和腹水瘤生长,且高剂量组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宫颈癌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慕课”之弊端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幼芹 何啸 黄卫锋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第17期59-59,共1页
“慕课”自出现以来就饱受争议,人们对慕课的态度分为三种支持,反对和怀疑.继最初的慕课热之后,近几年来,高校教育工作者逐步对慕课趋于冷静思考态度,对教育的工具化、知识的商品化、大学的角色与功能等有了新的认识.慕课不可能取代高... “慕课”自出现以来就饱受争议,人们对慕课的态度分为三种支持,反对和怀疑.继最初的慕课热之后,近几年来,高校教育工作者逐步对慕课趋于冷静思考态度,对教育的工具化、知识的商品化、大学的角色与功能等有了新的认识.慕课不可能取代高校及高校教师,并最终将融入到高校教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高校教师 高校教育 工具化 商品化 态度 大学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尾蚴不同途径感染小鼠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樊中丽 杜幼芹 望西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51-151,共1页
本文对医学实验动物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时间和方法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用小白鼠建立日本血吸虫病的动物模型时 ,选用经腹壁皮肤感染的方法效果好 ,感染时间短 ,感染率、成活率高。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尾蚴 尾蚴感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急性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海锋 杜幼芹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6期83-83,共1页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重症哮喘呼吸内科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哮喘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对采取的临床综合处置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结果24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经综合诊治后,20例...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重症哮喘呼吸内科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哮喘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对采取的临床综合处置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结果24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经综合诊治后,20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治愈率83.33%,16例哮喘缓解时间<3 d,6例3~7 d缓解,2例7 d以上缓解,1例死亡,病死率4.16%。结论综合性诊治措施有利于呼吸内科重症哮喘患者症状改善,并能最大程度地恢复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急性重症哮喘 治疗 观察
下载PDF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海锋 杜幼芹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8期106-106,共1页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例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措施,探讨疾病特点,指导临床对这一疾病的处置...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例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措施,探讨疾病特点,指导临床对这一疾病的处置实践。结果24例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经积极诊断,并全部接受抗真菌治疗后,痊愈或好转22例,占91.66%,无变化2例,占8.33%。结论科学有效综合的手段防治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有利于疾病诊断与用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探析
下载PDF
鄂西斯氏狸殖吸虫病2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雄 樊中丽 +1 位作者 望西玉 杜幼芹 《地方病通报》 2000年第4期88-89,共2页
对 198 6~ 2 0 0 0年确诊的 2 5 8例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患者主要来自湖北西部 ,各年龄组中 12岁以下占 6 6 .3% ,男性多于女性 ;有食蟹史和饮溪水者分别占本病的 88.8%和 3.1% ;患者主要表现为幼虫移行症 ,皮下包块、... 对 198 6~ 2 0 0 0年确诊的 2 5 8例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患者主要来自湖北西部 ,各年龄组中 12岁以下占 6 6 .3% ,男性多于女性 ;有食蟹史和饮溪水者分别占本病的 88.8%和 3.1% ;患者主要表现为幼虫移行症 ,皮下包块、胸肺部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道症状者分别占本病的 5 5 .8%、38.4%、8.5 %、11.6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占 80 .4% ;诊断主要依据食蟹史和饮溪水史、临床表现以及免疫学检查阳性 ;治疗主要采用吡喹酮、硫双二氯酚、青蒿琥酯单用或吡喹酮与青蒿琥酯交换用药 ,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治愈率达 95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狸殖吸虫病 湖北西部 诊断 治疗 症状
下载PDF
制作蛲虫卵玻片标本不同方法的比较
11
作者 望西玉 王过渡 +1 位作者 樊中丽 杜幼芹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1999年第S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蛲虫卵 玻片标本 透明胶纸法 不同方法 人体寄生虫学 基础医学 长椭圆形 镜下观察 教学实践 三峡学
下载PDF
血吸虫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杜幼芹 肖长义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血吸虫 种类 血吸虫病 表膜蛋白DNA疫苗 磷酸丙糖异构酶DNA疫苗 混合DNA疫苗
下载PDF
神经移植治疗神经源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邓凯红 杜幼芹 +1 位作者 王君 董传江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22-126,共5页
临床上将勃起功能障碍(neurogenic erectile dysfunction,NED)定义为无法达到或维持满意性交的阴茎勃起[1]。神经源性勃起功能障碍主要病因包括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或盆腔手术引起的勃起神经损伤等[2]。虽然针对NED的药物或基因疗法... 临床上将勃起功能障碍(neurogenic erectile dysfunction,NED)定义为无法达到或维持满意性交的阴茎勃起[1]。神经源性勃起功能障碍主要病因包括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或盆腔手术引起的勃起神经损伤等[2]。虽然针对NED的药物或基因疗法在逐步改善,但这些方法只在短期内有效,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另一方面,神经系统的再生能力是有限的,严重的神经损伤会导致受损轴突的永久性功能丧失,因此用移植物充当支架弥补缺损,可诱导神经再生[3]。神经移植治疗NED的相关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神经移植手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这表明患者将来可能不需要依赖药物来维持勃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移植 勃起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湖北海棠叶总黄酮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杜幼芹 冯天艳 +2 位作者 邓改改 刘英 汪鋆植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1-554,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湖北海棠叶总黄酮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未感染和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昆明小鼠分成A~F6组。即未感染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复方鳖甲软肝片阳性组(C)、湖北海棠叶总黄酮治疗高剂量[114mg(... 目的探讨湖北海棠叶总黄酮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未感染和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昆明小鼠分成A~F6组。即未感染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复方鳖甲软肝片阳性组(C)、湖北海棠叶总黄酮治疗高剂量[114mg(/kgd)]组(D)、中剂量[57mg(/kgd)]组(E)、低剂量[28.5mg(/kgd)]组(F),每组10只。感染后第42天,C、D、E、F组均用吡喹酮驱虫治疗,500mg/(kgd)2日疗法,之后各组开始灌胃给药持续治疗60d,A组和B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实验结束处死小鼠,留取肝脏组织和血清,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含量,计算肝体指数,测定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苏木素伊红和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变性、虫卵肉芽肿与胶原沉积等病理改变。结果与A组相比,B、C、D、E、F组小鼠肝脏有明显虫卵肉芽肿形成、胶原沉积与肝纤维化,伴有不同程度肝细胞炎性损伤坏死。血清中ALT、AST、HA和肝组织中HY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B组相比,湖北海棠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ALT、AST、HA和HYP含量及肝体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坏死与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虫卵肉芽肿面积减小。结论湖北海棠叶总黄酮具有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海棠叶总黄酮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小鼠
原文传递
综合设计性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杜幼芹 刘英 张艳琼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0期794-794,800,共2页
为了更好地完成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者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综合设计性实验方法 ,改变传统的固化的验证性模式,灵活应用动物模型,将常用的寄生虫临床检验和操作方法设计整合到该动物模... 为了更好地完成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者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综合设计性实验方法 ,改变传统的固化的验证性模式,灵活应用动物模型,将常用的寄生虫临床检验和操作方法设计整合到该动物模型中,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并亲自操作,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性实验 人体寄生虫学 实验教学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首例肝片形吸虫病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幼芹 邱红根 任东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9-519,共1页
本文回顾分析了三峡库区首例肝片形吸虫病病例的诊断过程。对患者进行了感染来源的追溯调查,认为该例患者可能因饮用含有囊蚴的水而感染。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病 诊断 三峡库区
原文传递
大蒜油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幼芹 汪鋆植 +1 位作者 冯天艳 刘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9期666-66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大蒜油对日本血吸虫尾蚴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蒸馏法提取大蒜油,并配制成不同浓度,观察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时间;用经大蒜油处理3min的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45d后处死,计数检获成虫数,计算感染率和减虫率,试验设...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大蒜油对日本血吸虫尾蚴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蒸馏法提取大蒜油,并配制成不同浓度,观察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时间;用经大蒜油处理3min的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45d后处死,计数检获成虫数,计算感染率和减虫率,试验设去氯离子自来水为对照。结果大蒜油原液1s内可迅速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稀释度为10-2、10-3、10-4、10-5、10-6的大蒜油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4±0.54)s、(28.4±4.24)s、(60.6±3.43)s、(387.0±19.05)s和(820.4±22.34)s;用以上稀释度大蒜油处理后的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感染率分别为0、0、0、0、60.00%、80.00%,对照组感染率为100%。结论大蒜油有较强的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油 血吸虫 日本 尾蚴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CD4^+CD25^+Foxp3^+ T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幼芹 周永芹 +2 位作者 张艳琼 刘英 张昌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7期523-525,531,共4页
目的分析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的动态变化,探讨CD4+CD25+Foxp3+T细胞与血吸虫感染的关系。方法常规逸出尾蚴,感染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同时设立阴性对照。感染后第3、6、9、12周分批处死小鼠,取脾脏制... 目的分析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的动态变化,探讨CD4+CD25+Foxp3+T细胞与血吸虫感染的关系。方法常规逸出尾蚴,感染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同时设立阴性对照。感染后第3、6、9、12周分批处死小鼠,取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用FITC-CD4和PE-CD25单抗进行细胞表面染色,洗涤后,经打孔液和固定液处理,再用PE-cy5-Foxp3抗体进行核内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小鼠感染血吸虫后第3、6、9、12周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57±0.13)%、(1.77±0.21)%、(1.10±0.05)%和(0.83±0.04)%,呈逐步下降趋势(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25±0.007)%、(0.27±0.13)%、(0.38±0.15)%和(0.35±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3±0.09)%、(3.13±0.47)%、(2.78±0.19)%和(2.82±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35±0.10)%、(0.43±0.13)%、(0.30±0.08)%和(0.31±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从第6周开始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与血吸虫虫卵肉芽肿慢性病变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日本 CD4^+CD25^+Foxp^3+ T细胞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并殖吸虫致儿童多浆膜腔积液3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幼芹 樊中丽 +2 位作者 任东明 张艳琼 刘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723-724,共2页
本文报道了3例因并殖吸虫寄生引起的多浆膜腔积液病例,分析了临床误诊的主要原因,并介绍了临床诊断的参考依据、治疗药物及疗程。
关键词 并殖吸虫 多浆膜腔积液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吡喹酮治疗前后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变化及其意义
20
作者 杜幼芹 周永芹 +2 位作者 张艳琼 刘英 张昌菊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9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分析吡喹酮治疗前后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的变化,探讨其与血吸虫感染后肝脏免疫病理反应的关系。方法5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阳性感染组、吡喹酮治疗组(感染后第6周顿服吡喹酮治疗)及阴性对照组。于感染后第3、6、... 目的分析吡喹酮治疗前后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的变化,探讨其与血吸虫感染后肝脏免疫病理反应的关系。方法5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阳性感染组、吡喹酮治疗组(感染后第6周顿服吡喹酮治疗)及阴性对照组。于感染后第3、6、9周分批处死小鼠,取脾单细胞悬液,经过常规表面染色、打孔、固定、胞内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感染组第3、6、9周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的数量分别为(2.57±0.13)%、(1.77±0.21)%、(1.10±0.05)%,其含量逐步下降(P<0.05),治疗组分别为(2.61±0.12)%、(1.82±0.14)%、(1.76±0.11)%,经治疗后其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Foxp3-T细胞和CD4+CD25-Foxp3+T细胞在各组中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与血吸虫虫卵肉芽肿慢性病变具有相关性,吡喹酮可以通过抑制CD4+CD25+Foxp3+T降低以减缓血吸虫肉芽肿炎性病变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CD4^+CD25^+Foxp3+T细胞 吡喹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