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LVD和MVD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廖文胜 李江发 +3 位作者 何阳阳 李西融 唐澄海 杜延召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法分别检测40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 目的研究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法分别检测40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10例非肝癌患者的肝脏组织中LVD和MVD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肝癌肝内转移、门脉癌栓和淋巴转移间的关系;分析癌旁组织LVD与癌组织MVD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在40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0例非肝癌患者的肝脏组织中平均LVD值分别为(10.65±3.75)、(8.98±2.52)、(3.15±1.49);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的LVD值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均P<0.01)。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平均MVD值分别为(71.08±43.19)、(23.20±4.70)、(16.80±3.01),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的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LVD及MVD高表达,与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及淋巴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淋巴管密度 微血管密度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液中VEGF-C、VEGF-D和受体VEGFR-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廖文胜 胡虞乾 +4 位作者 何阳阳 李西融 唐澄海 杜延召 李江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2012年8月~2014年8月经南溪山医院病理科确诊为肝细胞性肝癌的40例患者为肝癌组,以同...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2012年8月~2014年8月经南溪山医院病理科确诊为肝细胞性肝癌的40例患者为肝癌组,以同期10例非肝癌患者为非肝癌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VEGF-C、VEGF-D和VEGFR-3的表达,统计分析VEGF-C、VEGF-D和受体VEGFR-3的表达与肝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VEGF-C、VEGF-D和VEGFR-3在肝癌组术前血液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肝癌组术后和非肝癌组(P<0.05),并且VEGFR-3的表达与VEGF-C、VEGF-D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82、0.975,均P<0.01)。结论 VEGF-C、VEGF-D和受体VEGFR-3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其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VEGF-C、VEGF-D和受体VEGFR-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文胜 胡虞乾 +3 位作者 何阳阳 李西融 唐澄海 杜延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0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以下简称“我院”)...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无癌癌旁肝脏组织,同时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10例血管瘤患者的肝脏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VEGF-C、VEGF-D和受体VEGFR-3的表达,分析VEGF-C、VEGF-D和受体VEGFR-3表达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关性。结果 VEGF-C和VEGF-D主要表达于肝癌细胞浆内,它们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P〈0.05);VEGFR-3主要表达于肝脏组织基底层部位的癌细胞,VEGFR-3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P〈0.01),并且VEGFR-3的表达与VEGF-C、VEGF-D的表达呈正相关(r=0.546、0.369,均P〈0.01)。结论 VEGF-C、VEGF-D和受体VEGFR-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其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肝癌发生和转移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伤-3
下载PDF
2051株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爽 杜延召 +3 位作者 周超 李莉红 邓承晓 侯德凤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第5期99-104,共6页
目的利用质谱技术研究广西北部地区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2018—2020年桂林地区某大型三甲医院所有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资料,其中血培养用法国梅里埃... 目的利用质谱技术研究广西北部地区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2018—2020年桂林地区某大型三甲医院所有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资料,其中血培养用法国梅里埃血培养仪(BACT/ALERT 3D),鉴定系统采用梅里埃质谱仪(VITEK MS)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药敏分析仪,通过WHONET5.6软件对所有病原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结果24769份血培养标本排除污染菌共检出病原菌2051株,血培养检出率为8.28%。革兰氏阴性菌978株(占47.68%),其中肠杆科菌前3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381株(占18.58%)、肺炎克雷伯菌362株(占17.65%)、奇异变形杆菌18株(占0.88%);非发酵菌前3位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118株(占5.75%)、铜绿假单胞菌76株(占3.7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3株(占0.63%)。分离革兰氏阳性球菌1047株(占51.05%),前5位分别为溶血葡萄球菌487株(占23.74%)、金黄色葡萄球菌311株(占15.16%)、粪肠球菌78株(占3.80%)、肺炎链球菌59株(占2.88%)、表皮葡萄球菌43株(占2.10%)。分离出真菌26株(占1.27%),分别是白色念珠假丝酵母菌12株、光滑假丝酵母菌7株、热带假丝酵母菌3株、马尔尼菲青霉菌4株。肠杆科菌药敏显示: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已达75%~85%,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加酶抑制剂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临床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有逐年上升趋势。非发酵菌药敏显示:产碳青霉烯酶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米诺环素较为敏感,普通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定较为敏感,耐碳青霉烯酶的铜绿假单细胞菌有3株是全部耐药,且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有逐年上升趋势。阳性球菌药敏显示:前5位阳性球菌中无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及替加环素耐药的葡萄球菌,MRCNS菌株有逐年下降趋势,而MRSA菌株有逐年上升趋势,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检出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2株,对红霉素三年总耐药率为74.58%。结论该地区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采用质谱仪鉴定不仅缩短为临床提供药敏报告的时间,而且保证鉴定质量,能较早且准确地为血流感染危重患者提供针对性抗菌药物,有利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仪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基于质谱仪鉴定对血流感染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爽 杜延召 +2 位作者 李莉红 邓承晓 侯德凤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利用质谱技术研究广西北部地区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血流感染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所有血培养分离的非发酵菌资料,其中血... 目的利用质谱技术研究广西北部地区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血流感染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所有血培养分离的非发酵菌资料,其中血培养用法国梅里埃血培养仪(BACT/ALERT 3D),鉴定系统采用梅里埃质谱仪(Vitek MS)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药敏分析仪,通过WHONET 5.6软件对所有病原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结果24769份血培养标本排除污染菌共检出非发酵菌213株,检出率为0.86%。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18株占55.40%、铜绿假单胞菌76株占35.6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3株占6.10%、洋葱伯克霍尔德4株占1.88%、嗜水气单胞1株占0.47%、金黄杆菌1株占0.47%。按科室菌株分布数量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感染性疾病科等。非发酵菌药敏显示:产碳青霉烯酶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有102株且对多黏菌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米诺环素较为敏感,普通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较为敏感,产碳青霉烯酶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E)有26株全部耐药,且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采用质谱仪对血流感染的非发酵菌进行快速鉴定,能较早且准确地为血流感染危重患者提供针对性抗菌药物,有利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敏感试验 血液 感染 抗药性 细菌
下载PDF
对183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延召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7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对183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的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183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采集其血液标本,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IFA)对其血液标... 目的:探讨对183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的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183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采集其血液标本,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IFA)对其血液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分析这些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这些患者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44.37%(812/1830).在检测结果呈阳性的812例患者中,检出单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占73.77%(599/812),检出混合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占26.23(213/812).在检出单病原体感染的599例患者中,检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占43.74%(262/599),检出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占26.04%(156/599),检出腺病毒感染的患者占17.03%(102/599),检出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占5.34%(32/599),检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占3.51%(21/599),检出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占2.00%(12/599),检出立克次氏体感染的患者占1.17%(7/599),检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患者占0.67%(4/599),检出嗜肺团菌感染的患者占0.50%(3/599).在检出混合病原体感染的213例患者中,检出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混合感染的患者占26.29%(56/213),检出肺炎支原体和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的患者占64.79%(138/213),检出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患者占8.92%(19/213).结论:对本研究中1830例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较高,其发生的病原体感染多为单病原体感染.在发生单病原体感染的患者中,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检测 间接荧光免疫法
下载PDF
支原体肺炎患者实验室检验及诊断进展研究
7
作者 杜延召 邓承晓 +2 位作者 李爽 马凌波 侯德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80-183,共4页
肺炎现阶段已成为了临床儿科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由支原体、病毒、细菌等导致的感染性疾病。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全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临床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占比大约为 10%~30%。肺炎支原体容... 肺炎现阶段已成为了临床儿科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由支原体、病毒、细菌等导致的感染性疾病。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全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临床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占比大约为 10%~30%。肺炎支原体容易导致间质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因为患者缺乏典型和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所以临床中常常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则可能引起肺外并发症,会对多个系统造成累及。临床中在对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结合具体的病原菌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果治疗方案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则会延长患者病情,导致其病情加重,可能引起其他的病原菌感染,而且还可能对其他系统造成累及,不但会让治疗难度增加,而且还会让家庭负担明显加重。选择科学、合理的实验室检测手段,及早对病原体进行明确,对于疾病的诊治非常重要。本文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肺炎支原体 实验室诊断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