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黏度影响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杜意平 邹兵 +4 位作者 王俊萍 陈文科 关幸求 李曦 林煌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00-1001,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黏度的影响,并探讨丹参治疗SAP疗效。方法: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常规治疗组(B组)30例。A组常规治疗+丹参静脉给药,B组常规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d的血黏度,并评价两组... 目的:观察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黏度的影响,并探讨丹参治疗SAP疗效。方法: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常规治疗组(B组)30例。A组常规治疗+丹参静脉给药,B组常规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d的血黏度,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黏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黏度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丹参可降低SAP患者的血黏度,增强疗效,与其改善微循环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黏度 丹参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QA_1基因关联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杜意平 叶红军 +4 位作者 王俊萍 宋晨 邹兵 李坚 李伏娥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4-316,T001,共4页
目的 研究广东地区汉族人人类白细胞抗原 DQA1 (HLA DQA1 )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 (UC)的遗传关联。方法 应用HL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 ,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 (ApalⅠ、BsajⅠ、HphⅠ、Fok... 目的 研究广东地区汉族人人类白细胞抗原 DQA1 (HLA DQA1 )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 (UC)的遗传关联。方法 应用HL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 ,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 (ApalⅠ、BsajⅠ、HphⅠ、FokⅠ、MboⅡ、MnlⅠ )消化DQA1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 ,对 60例UC患者和 60例对照组的HLA DQA1 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UC患者HLA DQA1 0 30 1等位基因频率 (0 .5 0 )与对照组 (0 .19)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2 9,RR =5 .881,Pc=0 .0 2 3)。结论 HLA DQA1 0 30 1与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关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下载PDF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杜意平 叶红军 +1 位作者 王俊萍 李美红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溃疡 (DU)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变化与心率变异性 (HRV)的关系。方法 将 80例DU患者进行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 (DAN) ,据此结果分成阳性组(DAN+ )及阴性组 (DAN-)。设 8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动态记录 2 4h心...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溃疡 (DU)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变化与心率变异性 (HRV)的关系。方法 将 80例DU患者进行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 (DAN) ,据此结果分成阳性组(DAN+ )及阴性组 (DAN-)。设 8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动态记录 2 4h心电图并进行HRV分析。结果 DU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 5 2 .5 % ,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功能异常 ;DAN+ 组HRV分析中时域指标SDNN、SDNNindex、SDANN均减小 (P <0 .0 5 ) ,且反映副交感神经张力改变的RMSSD、PNN5 0、HF等指标在DAN+ 组及DAN-组中均明显增高 ,LF/HF比值明显减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DU患者存在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加 ,副交感神经张力改变在DU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RV分析是临床早期发现DU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 十二指肠溃疡 心率变异性 DU HRV
下载PDF
广东地区汉族人HLA-DQB_1基因对胃溃疡患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意平 叶红军 +6 位作者 龙霞 于洁 房家智 王俊萍 郝凤雯 姜莉 杨丽莉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汉族人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HLA-DQB1)基因与胃溃疡(GU)的遗传关联。方法应用HLA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核苷酸分型技术,对135例GU患者和105例正常人的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GU患者HLA-DQ...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汉族人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HLA-DQB1)基因与胃溃疡(GU)的遗传关联。方法应用HLA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核苷酸分型技术,对135例GU患者和105例正常人的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GU患者HLA-DQB1*0602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RR=0.115,Pc=0.014),而GU患者HLA-DQB1*0604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RR=17.290,Pc=0.014)。结论HLA-DQB1*0602基因对GU患者有遗传易感作用,而HLA-DQB1*0604基因对GU患者有遗传抵抗作用,GU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着免疫遗传异质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HLA-DQB1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分析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与血小板参数关系及丹参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杜意平 邹兵 +4 位作者 王俊萍 陈文科 关幸求 李曦 林煌光 《湖北中医杂志》 2008年第7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静脉滴注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容积(... 目的:观察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静脉滴注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容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观察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同时期选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SAP患者PLT、PCT明显下降,MPV、PDW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SAP患者治疗后PLT、PC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MPV、PDW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且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SAP患者血小板参数异常,可能是SAP发生和发展因素之一;丹参有效治疗SAP与其降低血小板活性、改善微循环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小板参数 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健康教育与心理社会干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杜意平 叶红军 +5 位作者 宋晨 王俊萍 何敏 张宁波 陈冬燕 孙亮 《广州医药》 2003年第3期44-46,共3页
目的 :了解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抑郁情况并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社会干预对抑郁症状、消化道症状及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 :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 1 2 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及 1 2 0例正常人群进行测评。将抑郁指数≥ 0 5的 77例患者... 目的 :了解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抑郁情况并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社会干预对抑郁症状、消化道症状及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 :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 1 2 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及 1 2 0例正常人群进行测评。将抑郁指数≥ 0 5的 7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9例 ,对照组 38例。研究组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为期 3个月健康教育加心理社会支持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消化道症状改善及溃疡愈合水平评估。结果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合并抑郁症检出率为 6 4 2 % ,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 )。经健康教育加心理社会支持治疗 3个月后 ,观察组抑郁指数显著降低 (P <0 0 5 ) ,消化道症状明显改善 (P <0 0 5 ) ,溃疡治愈率显著增高 (P <0 0 5 ) ,抑郁转归发生率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健康教育加心理社会支持治疗 ,可明显改善抑郁症状及消化道症状 ,并能促进溃疡愈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抑郁症 健康教育 心理社会干预
下载PDF
胃溃疡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健康教育与心理社会干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杜意平 叶红军 +5 位作者 宋晨 王俊萍 何敏 张宁波 陈冬燕 孙亮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为了解胃溃疡患者抑郁情况并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社会干预对抑郁症状、消化道症状及溃疡愈合的影响 ,应用 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 12 0例胃溃疡患者及 12 0例正常人群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 ,胃溃疡患者合并抑郁症检出率为 74.2 % ,显... 为了解胃溃疡患者抑郁情况并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社会干预对抑郁症状、消化道症状及溃疡愈合的影响 ,应用 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 12 0例胃溃疡患者及 12 0例正常人群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 ,胃溃疡患者合并抑郁症检出率为 74.2 % ,显著高于正常组 (P<0 .0 1)。经健康教育加心理社会支持治疗 3个月后 ,观察组抑郁指数显著降低 (P<0 .0 5 ) ,消化道症状明显改善 (P<0 .0 5 ) ,溃疡治愈率显著增高 (P<0 .0 5 ) ,抑郁转归发生率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健康教育 心理社会干预 抑郁
下载PDF
青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糖代谢状况的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杜意平 邹兵 +5 位作者 叶红军 何敏 杨莉丽 王圆圆 关幸求 李曦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及其高危因素分析。方法:对260例青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退(IGT)和糖尿病(DM)4组,... 目的:探讨青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及其高危因素分析。方法:对260例青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退(IGT)和糖尿病(DM)4组,分析各组的发病率,对各组的血脂(TG、TC、HDL、LDL)、体重指数、腰围、胰岛素抵抗(HOMA-IR)、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等进行比较。结果:青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近2/3有糖代谢异常,发病率非常高,但知晓率很低;随糖代谢异常的加重,脂肪肝患者的体重指数、腰围呈上升趋势,IFG和NGT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IGT或DM组与NG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脂异常也越加明显,TG、TC、LDL呈上升趋势,HDL则下降;IGT组HOMA-IR明显升高(P<0.01),与DM组比较无差异;IGT组HOMA-β细胞功能升高,与其它3组间比较无差异,DM组和IGT组ISI下降。结论:青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糖耐量异常,随着糖耐量异常的加重,其他代谢异常也恶化。有必要对青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OGTT,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预防糖尿病对心、脑、肾等脏器损害所致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青年人 葡萄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
下载PDF
推按运经仪点穴配合中药利胆治疗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杜意平 邹兵 +5 位作者 钟李杰 薛敏 叶红军 刘丽蓉 李伏娥 王俊萍 《湖北中医杂志》 2008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点穴配合传统中药利胆治疗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0例,采用传统中药利胆治疗;治疗组160例,在传统中药利胆治疗基础上给予推按运经仪点穴进行治疗...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点穴配合传统中药利胆治疗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0例,采用传统中药利胆治疗;治疗组160例,在传统中药利胆治疗基础上给予推按运经仪点穴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86.9%(P<0.05);治疗组治疗后B超检查正常胆囊增加率及中、重度胆囊炎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按运经仪点穴配合传统中药利胆治疗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和B超影像学,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传统中药利胆治疗,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 中医药疗法 舒胆片 穴位 推按运经仪
下载PDF
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HLA-DQA1基因的检测
10
作者 杜意平 邓长生 +3 位作者 叶红军 鲁德银 郭淑芳 侯伟 《医学新知》 CAS 2002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 研究HLA DQAI基因与消化性溃疡的遗传关联。方法 用HLA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 ,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 (ApalI、BsajI、HphI、FokI、MboⅡ、MnlI)消化HLA DQA1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 ... 目的 研究HLA DQAI基因与消化性溃疡的遗传关联。方法 用HLA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 ,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 (ApalI、BsajI、HphI、FokI、MboⅡ、MnlI)消化HLA DQA1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 ,对来自武汉地区汉族人群中的 1 2 0例消化性溃疡 (50例胃溃疡、70例十二指肠溃疡 )和 50例正常人的HLA DQA1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LA DQA1 0 30 1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 (P <0 .0 5 ,且HLA DQA1 0 1 0 2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 (P <0 .0 5)。结论 HLA DQA1 0 30 1和HLA DQA1 0 1 0 2基因与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的关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HLA-DQA1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
下载PDF
刺五加叶皂甙诱发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叶红军 邹兵 杜意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2-163,共2页
探讨刺五加 (ASS)叶皂甙诱导体外培养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SS对HepG2 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动力学和凋亡诱导率的影响 ,并用维甲酸 (RA)作为对照药物。结果ASS和RA均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 ,抑制肝癌细胞的DNA合成。ASS还减... 探讨刺五加 (ASS)叶皂甙诱导体外培养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SS对HepG2 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动力学和凋亡诱导率的影响 ,并用维甲酸 (RA)作为对照药物。结果ASS和RA均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 ,抑制肝癌细胞的DNA合成。ASS还减少G2 M期细胞数量 ,抑制细胞有丝分裂 ,诱发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RA的作用 ,上述效应与其作用时间和剂量有关。ASS可促进体外培养肝癌细胞凋亡 ,有必要进一步探索ASS对肝癌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细胞凋亡 刺五加叶皂甙 细胞周期动力学 肝癌细胞 ASS
下载PDF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和转归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俊萍 邹兵 +3 位作者 杜意平 杨莉丽 叶红军 尹为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和转归。方法:对6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内镜检查、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48/64,75.0%),女性多见(男∶女约为1∶2);伴有相关基础疾病者53例(82... 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和转归。方法:对6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内镜检查、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48/64,75.0%),女性多见(男∶女约为1∶2);伴有相关基础疾病者53例(82.8%),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病、风湿免疫病或腹腔手术史;主要表现为腹痛(61/64,95.3%)及便血(55/64,85.9%);早期内镜表现主要为结肠黏膜高度水肿、充血、出血、糜烂及溃疡;病变大多为一过型,如能早期诊断与治疗,多数转归良好。结论:中老年患者出现急性腹痛和便血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特点 结肠镜检查 转归
下载PDF
HD肝病治疗仪综合治疗脂肪肝的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叶红军 李伏娥 +1 位作者 杜意平 钟李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HD肝病治疗仪 仪器治疗 脂肪肝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园园 吴子刚 +1 位作者 杜意平 林煜光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了解该类患者药物性预防措施是否有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各种原因的肝硬化住院患者共339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肝硬化合并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组及未合并有门静...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了解该类患者药物性预防措施是否有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各种原因的肝硬化住院患者共339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肝硬化合并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组及未合并有门静脉血栓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白蛋白、肝硬化的病因、Child-Pugh评分以及是否存在导致PVT的高危因素,并且记录患者发病前是否应用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等药物预防治疗。对上述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339例患者当中,合并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的38例,占11.21%。肝硬化合并PVT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PT及总胆红素水平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肝硬化合并PVT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Child-Pugh评分及白蛋白数值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两组相比,P<0.05。且肝硬化患者合并PVT组死亡率远远超过对照组,两者相比P<0.05。在应用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预防的肝硬化患者中,出现PVT的概率并无明显下降,且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概率明显上升。结论 Child-Pugh分级是肝硬化合并PVT形成的危险因素。应用低分子肝素或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PVT,疗效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形成 肝硬化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乳果糖和益生菌制剂预防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杨莉丽 邹兵 +3 位作者 王俊萍 杜意平 何敏 关幸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2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乳果糖和益生菌制剂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将68例确诊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和益生菌制剂... 目的:探讨乳果糖和益生菌制剂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将68例确诊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和益生菌制剂口服,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发生HE患病率分别为17.7%及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氨含量明显下降,数字连接实验(NCT)明显缩短,数字符号试验(DST)评分增加(P<0.01)。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乳果糖和益生菌制剂能有效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H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乳果糖 益生菌制剂
下载PDF
丝裂霉素诱导肝癌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俊萍 叶红军 +1 位作者 杜意平 李伏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研究肝癌细胞HepG2内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作用下的表达变化,探讨肝癌细胞可能的耐药机制。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HepG2中加入低浓度丝裂霉素,于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后运用RT-PCR以及免疫印迹法检测Survivin的表达变化... 研究肝癌细胞HepG2内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作用下的表达变化,探讨肝癌细胞可能的耐药机制。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HepG2中加入低浓度丝裂霉素,于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后运用RT-PCR以及免疫印迹法检测Survivin的表达变化。发现加入丝裂霉素12小时未见Survivin明显表达改变,24、48小时后SurvivinmRNA表达较加药前分别增加1.33、1.93倍,蛋白质表达增加1.25、2、10倍。丝裂霉素诱导肝癌细胞Survivin表达升高具有时间效应,Survivin表达升高可能在肝癌细胞耐药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HEPG2细胞 丝裂霉素 SURVIVIN基因 表达
下载PDF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莉丽 杜意平 +2 位作者 邹兵 何敏 关幸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评价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和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照组单独口服多潘立酮片,疗程4... 目的:评价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和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照组单独口服多潘立酮片,疗程4周。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观察各组患者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上腹痛及嗳气等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症状积分改善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0.0%和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47.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各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副作用。结论:联合使用多潘立酮片及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促动力药多潘立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潘立酮 复方阿嗪米特 功能性消化不良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半量^(13)C-UBT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敏 邹兵 +3 位作者 陈文科 杜意平 钟李杰 张燕燕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3期30-32,共3页
目的评价半量13C-UBT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2780例消化内科因消化道症状就诊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部分行全量13C-尿素呼气试验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部分行半量13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三种试验的阳性率。结果全量1... 目的评价半量13C-UBT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2780例消化内科因消化道症状就诊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部分行全量13C-尿素呼气试验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部分行半量13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三种试验的阳性率。结果全量13C-UBT阳性率较同期14C-UBT低(P<0.05),半量13C-UBT与同期14C-UB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量13C-UBT阳性率比全量13C-UBT高(P<0.05)。结论半量13C-UBT可作为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选检测方法并减少患者在检查中辐射的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量13C-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 14C-尿素呼气试验 诊断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敏 邹兵 +1 位作者 杜意平 李曦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95-96,共2页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一般出血量大,多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甚至诱发肝性脑病,是目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病的发病率高,一般可达20%~60%,并且医疗费用支出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旧J。为了对该病患...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一般出血量大,多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甚至诱发肝性脑病,是目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病的发病率高,一般可达20%~60%,并且医疗费用支出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旧J。为了对该病患者的死亡有效预防并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本研究对过去3年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诱发或者影响EVB致死因素,并对近期患者进行死亡预测,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破裂 食管胃底 致死因素
下载PDF
复方甘草甜素脂质体干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慧超 叶红军 +3 位作者 韦始亮 刘晓翌 万汇涓 杜意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脂质体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干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35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复方甘草甜素对照组和复方甘草甜素脂质体治疗组各10只,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另设5只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作为正常组。8周后开...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脂质体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干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35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复方甘草甜素对照组和复方甘草甜素脂质体治疗组各10只,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另设5只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作为正常组。8周后开始腹腔内注射药物干预,16周后处死全部实验大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及GGT水平,参照2006年2月份的NAFLD诊疗指南中脂肪肝分度和炎症分级(NASH-F(0-4)G(0-3))的组织病理学标准进行量化计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血清AST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GG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计分均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肝组织炎症计分及血清GG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复方甘草甜素脂质体对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脂肪性肝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复方甘草甜素 脂质体 高脂饮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