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持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分析
1
作者 杜招娜 姜文博 +2 位作者 牟俊宇 俞成云 夏伟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 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术后新发持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cLBBB)的相关危险因素及cLBBB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 目的 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术后新发持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cLBBB)的相关危险因素及cLBBB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中心经股动脉行TAVR的78例主动脉瓣膜狭窄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TAVR术后至出院时是否发生cLBBB分为新发持续性cLBBB组(n=26)和非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组(n=52)。收集并比较2组病人的基线资料、生化检查指标、CT等影像检查结果、瓣膜和手术相关数据,以及6个月后病人的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VR术后新发持续性cLBBB的危险因素。结果 78例病人中,26例(33.3%)在TAVR术后出现持续性cLBBB。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存在的不完全性LBBB(OR=7.609, 95%CI:1.051~55.066)、植入瓣膜过大率≥17.25%(OR=1.096, 95%CI:1.017~1.181)及无窦侧瓣膜植入深度≥4.96 mm(OR=3.633, 95%CI:1.363~9.686)是TAVR术后新发持续性cLBBB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第6个月随访时,新发持续性cLBBB组有更高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16.0%比1.9%,P=0.02)。结论 术前不完全性LBBB、较高的植入瓣膜过大率及冠脉无窦侧瓣膜植入过深是影响TAVR术后持续性cLBBB发生的危险因素。新发cLBBB病人有更高的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左束支传导阻滞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可逆性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杜招娜 牟俊宇 +1 位作者 陈吉彬 夏伟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6-107,共2页
报道1例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杜招娜 芦秀燕 +1 位作者 邵一兵 夏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左束支传导阻滞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最常见的传导障碍类型。术后新发持续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可引起心室舒缩障碍,进展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常影响患者预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可作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持续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最常见的传导障碍类型。术后新发持续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可引起心室舒缩障碍,进展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常影响患者预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可作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持续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案,但其植入适应证尚需进一步临床论证。与左束支传导阻滞相关的传导系统起搏有望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远期预后尚不明确。本文总结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相关因素、预后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左束支传导阻滞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相关冠状动脉阻塞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杜招娜 芦秀燕 +1 位作者 邵一兵 夏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88-1192,共5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已成为老年中、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与其相关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是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常产生不良预后,因此积极的术前预防尤为重要。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生物假体主动脉瓣扇形撕裂技术及烟囱...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已成为老年中、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与其相关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是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常产生不良预后,因此积极的术前预防尤为重要。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生物假体主动脉瓣扇形撕裂技术及烟囱支架植入技术等可预防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相关的冠状动脉口受阻。术中保证对合缘对齐可减少冠状动脉阻塞的发生,但其远期预后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存在瓣膜植入术后冠状动脉入路困难等问题。本文总结了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相关冠状动脉阻塞的发生机制、预防措施及治疗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冠状动脉阻塞 预防 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迟发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预测因素及起搏器置入风险程度分析
5
作者 杜招娜 芦秀燕 +1 位作者 俞成云 夏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60-664,共5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后迟发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delayed high atrioventricular block,DH-AVB)的预测因素及起搏器置入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青岛市市立...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后迟发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delayed high atrioventricular block,DH-AVB)的预测因素及起搏器置入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中心行TAVR的85例患者,将其分为TAVR术后DH-AVB组和术后非DH-AVB组,对其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果显示,瓣膜置入过大率(OR=3.582,95%CI:0.923~13.902,P=0.048)、瓣膜置入深度(OR=3.727,95%CI:1.138~12.204,P=0.030)、术后新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OR=5.958,95%CI:1.258~28.220,P=0.025)及术后PR时限延长(OR=1.036,95%CI:1.008~1.065,P=0.011)是TAVR术后发生DH-AVB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传导阻滞的进展,术后DH-AVB组患者有着较高的起搏器置入率(81.82%对18.18%,P<0.001)。结论瓣膜置入过大率、瓣膜置入深度、术后新发CLBBB及术后PR时限延长是TAVR术后发生迟发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后出现DH-AVB患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迟发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预测因素 起搏器置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