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性而随缘——李通玄“智体无性”思想及其对觉范惠洪的影响
1
作者 杜敬婷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26-33,共8页
以唐代复礼法师的真妄偈中“妄念何由起”之问为核心,考察宋代临济禅师觉范惠洪在回答复礼时,对李通玄之“智体无性”思想的继承与应用。李通玄认为无性的真智不能自知无性,故名无明。这一思想成为惠洪批评澄观与宗密答偈的思想资源。... 以唐代复礼法师的真妄偈中“妄念何由起”之问为核心,考察宋代临济禅师觉范惠洪在回答复礼时,对李通玄之“智体无性”思想的继承与应用。李通玄认为无性的真智不能自知无性,故名无明。这一思想成为惠洪批评澄观与宗密答偈的思想资源。惠洪批评二人的答偈止言众生“迷真”而产生妄念,却未解释众生为何会迷真。他汲取了“智体无性”思想,把众生迷真之由落实到不能自知无性的无性之智,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异于返本还源论的解脱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通玄 惠洪 真妄偈 无性 随缘
下载PDF
“地论学派与南北朝佛教研究新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
2
作者 杜敬婷 王帅 《佛学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342-345,共4页
2021年8月19日,为了庆贺清华大学哲学系圣凯教授新作《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出版,“地论学派与南北朝佛教研究新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举办。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王颂教授发起,由北京大学佛教研... 2021年8月19日,为了庆贺清华大学哲学系圣凯教授新作《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出版,“地论学派与南北朝佛教研究新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举办。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王颂教授发起,由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国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佛学院、《佛学研究》编辑部等机构的十余位学者围绕地论学派与南北朝佛教研究展开热烈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论学派 中国佛学院 佛学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哲学系
下载PDF
吉藏对《法华经论》之“误引”及其原因析论
3
作者 杜敬婷 《佛学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220-231,共12页
世亲所造《法华经论》指出多宝与释迦二佛并坐,示现化佛、非化佛、法佛、报佛。但吉藏在《法华论疏》中,删除菩提流支译本的“非化佛”,将《法华经论》的佛身论诠释为法、报、化三身说。并且,吉藏还以勒那摩提译本的“应化佛菩提”译语... 世亲所造《法华经论》指出多宝与释迦二佛并坐,示现化佛、非化佛、法佛、报佛。但吉藏在《法华论疏》中,删除菩提流支译本的“非化佛”,将《法华经论》的佛身论诠释为法、报、化三身说。并且,吉藏还以勒那摩提译本的“应化佛菩提”译语替代菩提流支译本中的“应佛菩提”。吉藏两次“误引”的意图是融合《法华经论》与《摄大乘论》的三身说,并通过对二种三身说的融合,既反驳当时认为《法华经》未明佛性的观点,又反驳当时以《法华经》为化佛释迦说的判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藏 三身 《法华经论》 《摄大乘论》 《法华论疏》
下载PDF
从“缘起”到“性起”——法藏对“如来藏缘起”的解释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敬婷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94,共8页
通过比较分析法藏对"如来藏缘起"的解释演变,揭示了其与"性起"的融合趋势。法藏在《起信论义记》中指出如来藏缘起是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实现的染净缘起,属于心生灭门,区别于心真如门的性起。而《法界无差别论疏》... 通过比较分析法藏对"如来藏缘起"的解释演变,揭示了其与"性起"的融合趋势。法藏在《起信论义记》中指出如来藏缘起是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实现的染净缘起,属于心生灭门,区别于心真如门的性起。而《法界无差别论疏》改将净法缘起置于心真如门,等同于性起。《入楞伽心玄义》又改称"如来藏缘起宗"为"实相宗",认为无论染净皆是如来藏实相的显现。《心玄义》基于此,将此前被视为如来藏缘起宗宗经的《入楞伽经》提至法界缘起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藏 如来藏缘起 性起 染净缘起
原文传递
界分凡圣之“法”——以心不相应行“得”、“非得”法的成立为线索
5
作者 杜敬婷 《外国哲学》 2019年第1期189-205,共17页
本文基于阿毗达磨论书,探讨“得”(prāpti)与“非得”(aprāpti)的发生与成立,旨在从界分凡圣之用的角度为“得”“非得”二法提供更清晰的理解.第一部分指出,“得”不仅建立了有情与无漏、无为法的系属关系,还成为凡圣之别的建立因.... 本文基于阿毗达磨论书,探讨“得”(prāpti)与“非得”(aprāpti)的发生与成立,旨在从界分凡圣之用的角度为“得”“非得”二法提供更清晰的理解.第一部分指出,“得”不仅建立了有情与无漏、无为法的系属关系,还成为凡圣之别的建立因.第二部分探讨“非得”的前身,即“异生性”:设立“异生性”的初衷也是界分凡圣,但它与“异生同分”界限模糊,难以获得独立的合理性.第三部分辨析“异生性”“得”“非得”之间的关系.总之,“得”“异生性”“非得”都是有部在界分凡圣的理论建构中提出来的“法”.同时,“得、异生性”这组法与“得、非得”这组法又代表了两种界分凡圣的思维方法:前者以“果”推知实有界分凡圣的“法”,于是,“得”“异生性”分别成为圣者、凡夫之因;后者从“因”上强调凡圣之别,凡圣之别的“因”在于有情与“任一圣法”的离系关系,并非由实有的“得”“异生性”二法赋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不相应行 非得 异生性 众同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