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3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有效成分结合骨组织工程材料用于骨修复
1
作者 吴尧昆 刘成林 +6 位作者 付佳豪 宋伟 陈浩 席洪钟 刘锌 杜斌 孙光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41-2150,共10页
背景:如何修复骨缺损一直以来是临床难题,中药有效成分在骨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与治疗效果,将中药有效成分与组织工程材料相结合在骨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不同中药有效成分与支架的组合在作用关系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目的:搜... 背景:如何修复骨缺损一直以来是临床难题,中药有效成分在骨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与治疗效果,将中药有效成分与组织工程材料相结合在骨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不同中药有效成分与支架的组合在作用关系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目的:搜集常见的中药有效成分与支架材料组合的案例,基于七情配伍的启发将组织工程支架与中药有效成分类比为产生配伍关系的两类中药,以二者的作用关系为纲进行归纳总结。方法:检索1998年1月至2024年1月Pub 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s,bone defect,bone repair,bone tissue engineering,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中文检索词:“中药,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单体,骨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支架,支架,组织工程,骨缺损,骨修复”,最终纳入88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与中药有效成分各自均在骨修复领域有广泛的运用,二者在成骨方面优势明显但仍有许多缺陷,许多研究致力于将二者制备成复合材料,希望通过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发挥减毒增效作用。(2)一些药物与材料在成骨、抗菌、促血管生成方面能互相促进,增强原有的效果,受到传统方剂配伍观念的启发,文章将其归纳为“相须”关系,并举实例佐证。(3)一些药物能提高材料的强度,而某些材料能对负载于其上的药物实现缓释控释效果、增加载药量与稳定性,或是进行靶向递送,文章将这种单方面的提升效果归纳为“相使”关系。(4)一些中药与材料搭配使用能减少对方的毒副反应,文章将这种减毒关系归纳为“相畏相杀”。(5)文章得出了一个由七情配伍关系启发、基于作用关系分类的关于中药复合支架的全新视角,将中药传统观念引入组织工程领域,为后续复合支架的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并在选材搭配方面提供一定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情配伍 中药有效成分 中药单体 骨组织工程材料 支架 骨缺损 骨修复 减毒增效
下载PDF
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的诊疗进展
2
作者 杜斌 王琳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6期675-682,共8页
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HCC-CCA)是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之一,其同时具有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癌(iCCA)的特征。在临床上,cHCC-CCA较HCC和iCCA更为少见。由于组织来源丰富以及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cHCC-CCA的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往往... 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HCC-CCA)是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之一,其同时具有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癌(iCCA)的特征。在临床上,cHCC-CCA较HCC和iCCA更为少见。由于组织来源丰富以及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cHCC-CCA的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往往难度加大。目前治疗cHCC-CCA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局部治疗、辅助治疗等,但不同治疗方法在cHCC-CCA中的应用价值仍有待探讨。随着cHCC-CCA的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明确其组织来源和表型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更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 肝细胞癌 肝内胆管癌 病理诊断 手术治疗 局部治疗 辅助治疗
下载PDF
科研反哺式教学在药物分析实验中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冯倩华 赵洪娟 +3 位作者 宋庆龄 朱玲 杜斌 王蕾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5期103-107,共5页
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研创新思维。该文以郑州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为改革试点,探索科研反哺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使得科研与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文... 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研创新思维。该文以郑州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为改革试点,探索科研反哺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使得科研与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及阅读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改善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药学专业人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析实验 教学改革 科研反哺式教学 科研小论文 药学专业
下载PDF
加强突发自然灾害灾区社会治理的探索与思考——以芦山“6·1”地震为例
4
作者 杜斌 《公安教育》 2024年第3期7-11,共5页
突发自然灾害作为“人类的梦魇”,具有瞬时性、破坏性、严重性、连锁性等特点。只有骤然临之而不乱,有条不紊、综合施策地加强灾区社会治理,才能确保安全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 突发自然灾害作为“人类的梦魇”,具有瞬时性、破坏性、严重性、连锁性等特点。只有骤然临之而不乱,有条不紊、综合施策地加强灾区社会治理,才能确保安全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了专章部署,明确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国家安全体系 突发自然灾害 治理效能 共建共治共享 连锁性 防灾减灾救灾 瞬时性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EOD模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高 杨自安 +2 位作者 杜斌 初娜 裴森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40,共9页
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生态环境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难题。本文系统分析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及工程总承包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EPC模式)在矿山生态修复... 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生态环境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难题。本文系统分析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及工程总承包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EPC模式)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中的现状,并基于SWOT分析法梳理出生态环境导向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开发模式(Eco-environment-oriented Development,EOD模式)下矿山修复的内在优劣势和外部的机遇与挑战。研究结果表明,EOD模式可以很好地吸纳EPC模式和PPP模式的优点,将矿山修复工作融合到区域经济发展中,EOD模式的优势表现在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加速土地指标流转、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缓解政府治理环境的压力、国家部门政策支持,以及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等方面。EOD模式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方面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对于区位优势不突出的矿山难以起到很好的融资效果,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并且在利益分配方面也面临着尾矿处置权益边界不清晰和国家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制度缺陷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 PPP模式 EPC模式 EOD模式 SWOT分析
下载PDF
坏死及支撑区三维空间分布对腓骨支撑保髋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袁鑫玮 黄艺轩 +5 位作者 席洪钟 郭铭滨 麦健斌 孙光权 刘锌 杜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89-2794,共6页
背景:坏死区分布在保髋治疗中有重要影响,目前探讨股骨头坏死在三维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对腓骨支撑术的临床结局是否存在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探究股骨头坏死区和腓骨支撑区的空间分布与临床结局的关系,为优化腓骨支撑术的... 背景:坏死区分布在保髋治疗中有重要影响,目前探讨股骨头坏死在三维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对腓骨支撑术的临床结局是否存在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探究股骨头坏死区和腓骨支撑区的空间分布与临床结局的关系,为优化腓骨支撑术的适用条件、提高腓骨支撑术的保髋疗效提供一定依据。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使用腓骨支撑术保髋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至少随访2年。根据临床结局分为2组,保髋成功组55例,保髋失败组25例。根据患者术前和术后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参照三柱理论,将股骨头划分为外九区、中九区、内九区共27个区域(L1-9,C1-9,M1-9),探究患者股骨头坏死区、腓骨支撑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与结论:①术前股骨头坏死区分布主要集中在股骨头前外侧的L1、L2、L4、L5、C1、C2、C4、C5(外九区和中九区的前中部上中段)区域,术后腓骨支撑区分布主要集中于L5、L6、C5、C6(外九区和中九区的中部中下段)区域;②保髋成功组与保髋失败组在L8(外九区的后部中段)、C3(中九区的前部下段)、C6(中九区的中部下段)、M2(内九区的前部中段)区域的股骨头坏死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L5、L6区域(外九区的中部中下段)的腓骨支撑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L8区域可作为腓骨支撑术保髋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L8单一因素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698[95%CI(0.575,0.822)],敏感度为76%,特异性为63.6%;③结果提示,当坏死区涉及L8、C3、C6、M2区域,尤其是L8区域时,腓骨支撑术保髋治疗的失败率可能升高;当腓骨支撑区涉及L5、L6区域时,保髋疗效常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腓骨 腓骨支撑术 保髋 三维重建
下载PDF
组织工程治疗股骨头坏死软骨下分离的适用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艺轩 陈浩 +5 位作者 薛鹏 席洪钟 何帅 孙光权 杜斌 刘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85-3392,共8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出现新月征是病情进程的“分水岭”,修复和稳定骨-软骨界面对阻止病情继续进展和预防股骨头塌陷尤为重要。利用组织工程学同步修复、整合骨-软骨界面具有潜在优势。目的:综述探讨解决股骨头坏死软骨下分离的潜在适宜技... 背景:股骨头坏死出现新月征是病情进程的“分水岭”,修复和稳定骨-软骨界面对阻止病情继续进展和预防股骨头塌陷尤为重要。利用组织工程学同步修复、整合骨-软骨界面具有潜在优势。目的:综述探讨解决股骨头坏死软骨下分离的潜在适宜技术。方法:检索1970年1月至2023年4月PubMed、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Femoral head necrosis,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等,中文检索词:“股骨头坏死,软骨下骨,软骨,软骨与软骨下骨整合”等,最终纳入114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结构缺陷、缺血缺氧环境、炎症因素和应力集中可能造成股骨头坏死软骨下分离现象,软骨下骨分离会造成塌陷进展,并且可能与保髋手术失败相关,利用组织工程支架实现支架与骨-软骨界面的整合是治疗股骨头坏死软骨下分离的潜在方法之一。②目前的文献研究表明,多相、梯度支架和复合材料在促进骨、软骨细胞黏附与增殖,骨软骨基质的沉积方面均有提升,有助于支架与骨-软骨界面的整合,对治疗股骨头坏死软骨下分离有参考价值。③通过对支架表面进行修饰可以提高与界面整合的效率,但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提供不同环境的支架能够诱导同种间充质干细胞差异分化,有助于不同界面之间的整合。④未来有望应用于股骨头坏死软骨下分离的支架应为复合材料,具有梯度化和差异化的仿生结构,通过表面修饰和干细胞加载促进骨-软骨界面与支架的整合以实现治疗目的,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而支架的降解速率与修复进度同步和不同界面之间的稳定性是未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新月征 软骨下分离 骨软骨界面 骨软骨组织工程 界面整合 复合材料 仿生支架 表面修饰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林煊烨 杜斌 +2 位作者 刘锌 申玉立 谢程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从中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出发,探讨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方法,中医学在治疗该病方面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治疗手段,比如中药内服、外用熏洗、针灸等,这些治疗方法相互结合,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病名 病因病机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智能响应性材料在股骨头坏死精准修复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浩 席洪钟 +6 位作者 薛鹏 何帅 谈小雪 孙光权 刘锌 江晓红 杜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1-847,共7页
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常见病,在疾病早期进行保髋治疗对于中青年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ONFH的修复具有异质性,导致个体间的保髋疗效存在差异。目前,保髋领域现有的组织工程支架均属于不可调控支架,在植入后无法根据股骨头内... 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常见病,在疾病早期进行保髋治疗对于中青年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ONFH的修复具有异质性,导致个体间的保髋疗效存在差异。目前,保髋领域现有的组织工程支架均属于不可调控支架,在植入后无法根据股骨头内修复情况进行精准调控,难以满足精准修复的需求。智能响应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自我反馈能力,将其与治疗药物结合构建成刺激-响应性药物递送系统,为ONFH的精准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对国内外智能响应性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根据各种材料的响应原理及ONFH的修复特点,探讨活性氧响应性、剪切应力响应性、光/磁响应性等多种智能响应性材料在ONFH精准修复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ONFH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响应性材料 股骨头坏死 修复异质性 精准修复 应用展望
下载PDF
同种异体腓骨植骨术后股骨头早期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10
作者 黄艺轩 郭铭滨 +5 位作者 麦健斌 袁鑫玮 席洪钟 宋伟 杜斌 刘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2-1280,共9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腓骨植骨术(AFG)后早期股骨头发生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AFG治疗的68例(75髋)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股骨头是...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腓骨植骨术(AFG)后早期股骨头发生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AFG治疗的68例(75髋)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股骨头是否发生塌陷进展将75髋分为稳定组(n=40)与进展组(n=35)。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发病部位、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日本骨坏死调查委员会(JIC)分型、中日友好医院(CJFH)分型、前外侧柱硬化带HU值(ⅠSHU)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发生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预测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价值。结果75髋中,术后股骨头发生塌陷进展35髋(46.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RCO分期、JIC分型和ⅠSHU是AFG术后股骨头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RCOⅢA分期、JIC C2分型是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ⅠSHU是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RCO分期、JIC分型、ⅠSHU单项及联合预测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敏感度为0.850、0.725、0.800、0.775,特异度为0.486、0.657、0.743、0.914,曲线下面积(AUC)为0.668、0.725、0.811、0.896。结论ⅠSHU与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存在相关性,ARCOⅢA分期、JIC C2分型和ⅠSHU是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硬化带 异体腓骨植骨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姜黄素增强的纤维素光敏抗菌膜制备及其对鲜猪肉的保鲜性能
11
作者 张宇婷 陈岩 +1 位作者 智秀娟 杜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9-246,共8页
本研究制备含有姜黄素且具有良好力学性能、耐水性、光敏抗菌性和高氧气阻隔性的纤维素薄膜(cellulose-curcumin-film,C-Cu_(x)-F)(x=0、0.1、0.5和1)。由于姜黄素与纤维素分子链的强相互作用,姜黄素可以显著提高纤维素薄膜的力学性能... 本研究制备含有姜黄素且具有良好力学性能、耐水性、光敏抗菌性和高氧气阻隔性的纤维素薄膜(cellulose-curcumin-film,C-Cu_(x)-F)(x=0、0.1、0.5和1)。由于姜黄素与纤维素分子链的强相互作用,姜黄素可以显著提高纤维素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抗水性。姜黄素掺杂含量显著影响纤维素薄膜的透氧性(P<0.05),随着姜黄素含量的增加,薄膜氧气透过率逐渐减小。在室温23℃条件下,当姜黄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5%和1%时,纤维素膜的透氧率分别为(29.71±1.66)、(4.79±0.13)、(3.52±0.45)cm^(3)/(m^(2)·d)与(0.90±0.09)cm^(3)/(m^(2)·d)。在0%~0.5%范围内,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增强,姜黄素的加入可显著降低纤维素薄膜的透水率(P<0.05)。由于姜黄素的光敏作用产生单线态氧,纤维素薄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光敏抗菌作用,而且抗菌性能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60 mW/cm^(2)的白光照射10 min后,薄膜C-Cu1-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约为(61.00±1.73)%,照射20 min达到(91.67±1.53)%。在冷鲜猪肉的包装保鲜中,薄膜C-Cu1-F能显著抑制鲜猪肉总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降低菌落总数(P<0.05),对微生物和生物胺的产生有明显抑制作用。综上,该薄膜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而且对鲜猪肉具有保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薄膜 姜黄素 光敏抗菌效果 鲜肉保鲜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灼热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12
作者 宋伟 吴尧昆 +4 位作者 刘成林 黄艺轩 席洪钟 刘锌 杜斌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2期49-54,共6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膝骨关节炎的终极方法,疗效确切。患膝灼热是TKA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TKA术后患膝灼热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从西医学和中医学角度对TKA术后患膝灼热的病因及...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膝骨关节炎的终极方法,疗效确切。患膝灼热是TKA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TKA术后患膝灼热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从西医学和中医学角度对TKA术后患膝灼热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关节炎 灼热 皮肤温度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与白介素-6的相关性优于传统的炎症指标 被引量:145
13
作者 杜斌 陈德昌 +1 位作者 潘家绮 李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74-477,共4页
目的 :确定全身性感染患者的传统炎症指标〔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CRP)〕及降钙素原 (PCT)与白介素 6 (IL 6 )水平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共有 5 1例患者入选。临床发生全身性感染或全身性炎症... 目的 :确定全身性感染患者的传统炎症指标〔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CRP)〕及降钙素原 (PCT)与白介素 6 (IL 6 )水平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共有 5 1例患者入选。临床发生全身性感染或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后 2 4小时内测定血清 PCT、IL 6和 CRP,同时记录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最高体温。结果 :PCT与血清 IL 6水平密切相关。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 C) ,PCT对 IL 6水平 (以 5 0 0 ng/ L 和 10 0 0 ng/ L 作为临界值 )的预测能力最强 (分别为 0 .6 85和 0 .85 8) ,体温 (分别为 0 .6 6 2和 0 .792 )和 CRP(分别为 0 .6 2 5和 0 .72 7)的预测能力中等 ,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的预测能力最差。 P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也最高。结论 :与传统的炎症指标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体温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PCT
下载PDF
10kV系统中切除并联电容器时的重燃过电压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杜斌 赵峰 +2 位作者 高亚栋 杜鹏 施围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电力系统中使用真空断路器切除无功补偿用并联电容器时,容易产生重燃过电压,严重影响并联电容的安全运行。笔者对10kV系统中切除并联电容器时所产生的重燃过电压进行了模拟计算,着重分析了影响重燃过电压大小的因素,并研究了利用MOA对... 电力系统中使用真空断路器切除无功补偿用并联电容器时,容易产生重燃过电压,严重影响并联电容的安全运行。笔者对10kV系统中切除并联电容器时所产生的重燃过电压进行了模拟计算,着重分析了影响重燃过电压大小的因素,并研究了利用MOA对并联电容器进行过电压保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燃过电压 并联电容器 真空断路器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下载PDF
锆石Hf和全岩Nd同位素填图研究进展:以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杜斌 王长明 +5 位作者 贺昕宇 杨立飞 陈晶源 石康兴 罗政 夏锦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55-2570,共16页
近年来,区域性的Nd-Hf同位素填图正成为探索岩石圈结构和演化,制约陆块边界位置和壳-幔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金属成矿作用耦合关系的重要研究方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的拉萨地体以及澳大利亚太古宙尤冈克拉通,包括地体地壳性质与... 近年来,区域性的Nd-Hf同位素填图正成为探索岩石圈结构和演化,制约陆块边界位置和壳-幔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金属成矿作用耦合关系的重要研究方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的拉萨地体以及澳大利亚太古宙尤冈克拉通,包括地体地壳性质与空间变化规律、成矿系统约束和区域找矿潜力等方面。本文以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为例,使用克里格插值法在MAPGIS平台完成同位素等值线图,基此解析三江地区岩石圈结构以及大规模成矿作用。Nd-Hf同位素填图支持昌宁-孟连缝合带为冈瓦纳和泛华夏古陆的分界。昌宁-孟连缝合带划分了两个εNd(t)同位素明显不同的异常区,缝合带以西表现为古老地壳基地组成,而缝合带以东部表现为较年轻的地体。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中不同类型与岩浆岩有关的发矿床大多汇聚在同位素边界处,这些同位素边界可能代表着地体边界或缝合带、岩浆弧。沿金沙江-哀牢山缝合带分布的斑岩型或斑岩-矽卡岩型Cu-(Mo)矿床,具有高εHf(t)正值和较高εNd(t)负值的特征,对应始新世钾质斑岩及有关的矿化。在腾冲-保山地块、义敦岛弧和临沧次地块,具有低εHf(t),低εNd(t)值岩浆岩分布特征,主要形成与过铝质花岗岩型有关的锡-钨矿床。因此,我们认为区域尺度的同位素填图对研究岩石圈结构和演化、解剖壳-幔相互作用机理、解析深部动力学机制和成矿机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区域成矿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Hf同位素填图 板块边界 金属矿床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
下载PDF
miR-146a抑制酪氨酸酶基因家族在小鼠黑色素细胞中表达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杜斌 许冬梅 +5 位作者 张亚玲 范瑞文 刘学贤 于秀菊 赵宇军 董常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7,共7页
miRNA是在许多生物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与癌症、肿瘤的发生有关。现发现很多miRNA在黑色素生成中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miR-146a是否对黑色素的生成具有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miR-146a通过靶向抑制... miRNA是在许多生物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与癌症、肿瘤的发生有关。现发现很多miRNA在黑色素生成中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miR-146a是否对黑色素的生成具有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miR-146a通过靶向抑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YRP1)的表达而使黑色素生成降低。在小鼠黑色素细胞中分别转染miR-146a mimic和miR-146a抑制剂,通过qRT-PCR与Western印迹分析比较各实验组中TYRP1基因与酪氨酸家族相关基因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2,TYRP2)的表达差异。双荧光报告实验验证TYRP1与miR-146a的靶向关系,双荧光酶活性结果显示,实验组相比对照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说明TYRP1是miR-146a的靶基因之一;q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实验组TYR、TYRP1及TYRP2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黑色素含量,结果显示miR-146a mimic转染组黑色素含量明显下降,而抑制组的黑色素含量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miR-146a通过靶向抑制TYRP1基因的表达,而影响TYR家族成员的表达,调控黑色素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6A 酪氨酸相关蛋白1 酪氨酸酶 酪氨酸相关蛋白2 黑色素 黑色素细胞
下载PDF
西南三江永平卓潘碱性杂岩体源区与形成机制:全岩元素、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联合约束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杜斌 王长明 +5 位作者 杨立飞 石康兴 张端 陈奇 祝佳萱 张淑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6-1396,共21页
永平卓潘碱性杂岩体是三江特提斯新生代钾质岩浆带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兰坪盆地西缘。岩石类型主要为正长辉石岩、辉石正长岩、正长岩以及少量霞石正长岩。岩石化学性质显示高碱、高K_2O/Na_2O比值、低TiO_2和高Al_2O_3的特征。岩体微量... 永平卓潘碱性杂岩体是三江特提斯新生代钾质岩浆带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兰坪盆地西缘。岩石类型主要为正长辉石岩、辉石正长岩、正长岩以及少量霞石正长岩。岩石化学性质显示高碱、高K_2O/Na_2O比值、低TiO_2和高Al_2O_3的特征。岩体微量元素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元素,特别是"Ta-Nb-Ti"负异常更明显,具有典型俯冲带岩浆的特征。稀土总含量都比较高,LREE富集,HLEE相对亏损,Eu负异常不明显或无Eu负异常,(La/Yb)_N值较大介于38.2~80.3之间。对卓潘岩体的正长岩和正长辉石岩2个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年龄分别为33.40±0.38Ma和34.22±0.33Ma。正长辉石岩εHf(t)值介于-10.6~-4.3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在1356~1759Ma之间。卓潘碱性杂岩体不同岩性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基本一致,表明卓潘碱性杂岩体不同类型的岩石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岩体的Nb/U均值为2.95介于俯冲带流体和全球俯冲沉积物之间以及岩体微量元素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Ti、Nb、Ta,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无或弱的负Ce和负Eu异常,暗示了岩浆源区存在俯冲的洋壳或陆壳沉积物的流体或熔融体与岩石圈地幔的交代富集作用。岩浆源区经历晚石炭世-晚二叠世(305~250Ma)古特提斯昌宁-孟连洋和古特提斯金沙江-哀牢山洋双向俯冲,岩石圈地幔发生富集作用并形成富钾的交代岩石圈地幔。在新生代,新特提斯洋岩石圈从印度大陆岩石圈断离,引发交代富集大陆岩石圈地幔拆沉,热的软流圈上涌,熔融交代的富钾岩石圈地幔,岩浆侵位分异形成卓潘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源区 形成机制 拆沉作用 卓潘岩体 兰坪盆地
下载PDF
非离子型微乳液介质-硫酸钡浊度法测定硫酸根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杜斌 王淑仁 +1 位作者 魏琴 徐胜菊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62-664,共3页
本文研究了以微乳液为介质,硫酸钡浊度法测定硫酸根离子的试验条件.以乳化剂OP/正丁醇/正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为介质,使硫酸钡颗粒分散均匀,显著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分析条件易于控制.本法选420nm为测定波长,硫酸根含量在50~500μg/25m... 本文研究了以微乳液为介质,硫酸钡浊度法测定硫酸根离子的试验条件.以乳化剂OP/正丁醇/正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为介质,使硫酸钡颗粒分散均匀,显著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分析条件易于控制.本法选420nm为测定波长,硫酸根含量在50~500μg/25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本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用于水样和水泥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硫酸钡 浊度法 硫酸银
下载PDF
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三甲氧基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痕量铟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斌 吴丹 +2 位作者 魏琴 张慧 欧庆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142,共1页
关键词 苯基荧光酮 分离富集 甲氧基 痕量 巯基棉 光度法 平均 葡聚糖凝胶 含量 共存离子
下载PDF
微乳液介质-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痕量锑 被引量:9
20
作者 杜斌 王淑仁 +1 位作者 魏琴 罗川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70-370,共1页
关键词 光度法 DBH-PF SDG 荧光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