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油二酯安全性评价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楠 王秀秀 +5 位作者 贾敏 许利丽 杜方岭 宗爱珍 尤艳莉 徐同成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9-197,共9页
甘油二酯(DAG)是一种功能性油脂,在降血脂、减少内脏脂肪、抑制体重增加等方面有重要作用。DAG有3种异构体,其中1,3-DAG分子结构特异,具有与传统油脂不同的代谢途径、吸收和消化能力,可以抑制体脂积聚和降低餐后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和... 甘油二酯(DAG)是一种功能性油脂,在降血脂、减少内脏脂肪、抑制体重增加等方面有重要作用。DAG有3种异构体,其中1,3-DAG分子结构特异,具有与传统油脂不同的代谢途径、吸收和消化能力,可以抑制体脂积聚和降低餐后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和葡萄糖水平。然而,目前DAG的制备存在底物利用率低和副产物产量较大等问题。文章综述了DAG的制备、纯化工艺及检测技术,重点介绍了DAG制备过程中副产物的综合再利用,总结了近年DAG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价(如缩水甘油酯、氯丙醇酯等)及代谢的研究进展,并且对DAG体内体外、急性慢性毒性以及致癌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DAG在化工、医药以及食品方面的应用,旨在为DAG副产物综合利用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二酯 制备 副产物 安全性
下载PDF
热榨花生粕中淀粉液化预处理工艺研究
2
作者 张愉 宗爱珍 +2 位作者 徐同成 杜方岭 李倩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2,共5页
通过热榨花生粕预处理方法的筛选及工艺优化,促进淀粉液化,提高热榨花生粕中淀粉的利用率。比较了生物酶法、浸提法及蒸汽爆破法预处理花生粕后液化液中还原糖含量,发现在pH为2.0的条件下浸提处理花生粕还原糖含量最高。进一步选取料液... 通过热榨花生粕预处理方法的筛选及工艺优化,促进淀粉液化,提高热榨花生粕中淀粉的利用率。比较了生物酶法、浸提法及蒸汽爆破法预处理花生粕后液化液中还原糖含量,发现在pH为2.0的条件下浸提处理花生粕还原糖含量最高。进一步选取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3个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浸提法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g/mL)、浸提时间10 h、浸提温度50℃,在此条件下还原糖含量可达13.31 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榨 花生粕 预处理 液化 淀粉利用率
下载PDF
多糖在短链脂肪酸代谢和慢性病调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雅施 徐翠菊 +6 位作者 张愉 谢真 宗爱珍 刘丽娜 杜方岭 李延琪 徐同成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8期47-53,共7页
目的:综述肠道菌群通过利用多糖产生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以及SCFAs对机体的作用,为多糖和SCFAs在营养学上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概述多糖对SCFAs的作用,总结SCFAs对机体一些疾病的改善作用。结果:多糖作... 目的:综述肠道菌群通过利用多糖产生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以及SCFAs对机体的作用,为多糖和SCFAs在营养学上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概述多糖对SCFAs的作用,总结SCFAs对机体一些疾病的改善作用。结果:多糖作为碳源被肠道微生物消化利用,通过生成SCFAs在人体健康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结论:多糖的消化利用与SCFAs代谢和调控慢性疾病密切相关,期待对多糖在SCFAs代谢和慢性病改善方面的应用研究有正向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作用机制 慢性病
下载PDF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制备优化及性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汶静 宗爱珍 +5 位作者 李子松 王爱月 干昭波 杜方岭 贾敏 徐同成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8-166,共9页
以乳清蛋白、菊粉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乳化温度、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喷雾干燥进样速度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中... 以乳清蛋白、菊粉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乳化温度、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喷雾干燥进样速度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制备工艺。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及粒度分析仪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进行结构及性质分析,并进行贮藏稳定性及体外消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61.00℃、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5.00℃,喷雾干燥进样速度15.00 mL/min,在此条件下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6.25%;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呈表面较光滑椭球状,其结构完整、粒径大小均一,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溶解性、热稳定性;经过氧化动力学分析,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符合一级氧化动力学模型,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释放率可达84.53%,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微胶囊化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由液态转化为固体粉末方便加工运输,提高贮藏稳定性延长货架期,同时在胃肠道中达到缓释的效果,拓宽其在食品工业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微胶囊 喷雾干燥 理化性质 体外模拟消化
下载PDF
脂肪酶位置选择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康佳惠子 王秀秀 +5 位作者 贾敏 徐同成 宗爱珍 杜方岭 黄凤洪 尤艳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5-119,共5页
为开发高效、绿色、低成本的脂肪酶应用于结构脂质的制备,从内源性(脂肪酶的来源、基因序列、空间位阻)和外源性(底物空间结构、反应介质、固定化条件及反应pH)两方面讨论了脂肪酶位置选择性的影响因素。脂肪酶催化特异性由内源性因素... 为开发高效、绿色、低成本的脂肪酶应用于结构脂质的制备,从内源性(脂肪酶的来源、基因序列、空间位阻)和外源性(底物空间结构、反应介质、固定化条件及反应pH)两方面讨论了脂肪酶位置选择性的影响因素。脂肪酶催化特异性由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共同决定。改变底物空间结构、反应介质、固定化条件和反应pH,常被用作提高脂肪酶催化性能的处理方式。只有充分考虑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才能充分提高脂肪酶的位置选择性和催化效率。该综述有望为高选择性脂肪酶的开发开辟新的研究方向,为后续结构脂质的高效合成提供启发性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位置选择性 结构脂质
下载PDF
电子束辐射技术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33
6
作者 杜方岭 王志芬 +2 位作者 王守经 胡鹏 张奇志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102-104,共3页
近几年来电子束辐射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综合分析了电子束辐射技术的特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电子束辐射技术 加速器 发展前景
下载PDF
甘薯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杜方岭 王文亮 王守经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年第9期27-28,共2页
本文对甘薯的性质、功能、提取、加工利用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其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甘薯 营养 加工
下载PDF
食用玉米产业化开发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杜方岭 王同燕 +2 位作者 巩东营 韩伟 张永涛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70-71,共2页
以糯玉米、甜玉米为例阐述了我国食用玉米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可行性,分析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玉米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高产、高效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食用玉米 产业化 发展对策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杜方岭 王文亮 王兆华 《农产品加工(下)》 2008年第9期7-9,共3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对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超临界萃取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应用 展望
下载PDF
电子束辐射技术在食品贮藏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方岭 王守经 +2 位作者 胡鹏 张奇志 祝清俊 《农产品加工(下)》 2010年第2期7-8,16,共3页
电子束辐射加工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结合该技术在国内农产品和食品加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综合分析了电子束辐射技术的特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电子束 加速器 辐射技术 发展前景
下载PDF
1994~2002年核桃专业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杜方岭 张毅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5年第4期143-147,共5页
对1994~2002年专业期刊公开发表的核桃文献做了计量分析。总文献量为859篇,其中署名文献有820篇,第一作者525人,主要作者群为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发表论文占总文献量的36.26%。确定了28位核心作者、11种核心期刊。
关键词 核桃、文献、计量分析、核心作者、核心期刊
下载PDF
山东省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林药间作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方岭 王文亮 王志芬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81-82,共2页
阐述了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发展林药间作的必要性、优势和模式,并介绍目前林药间作栽培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林药间作效益的分析,指出发展林药间作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山东 高速公路经化带 林药间作
下载PDF
黄粉虫氨基酸口服液的工艺研究及口感调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方岭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9期94-95,共2页
黄粉虫是一种蛋白质含量丰富的优质昆虫蛋白资源,水解黄粉虫蛋白不仅氨基酸种类齐全,而且具有独特的香味和鲜味,适宜制成营养丰富且有保健功能的复合氨基酸口服液。本试验选取蜂蜜、白砂糖、柠檬酸进行调味,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各因... 黄粉虫是一种蛋白质含量丰富的优质昆虫蛋白资源,水解黄粉虫蛋白不仅氨基酸种类齐全,而且具有独特的香味和鲜味,适宜制成营养丰富且有保健功能的复合氨基酸口服液。本试验选取蜂蜜、白砂糖、柠檬酸进行调味,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对产品口感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A>C>B,即蜂蜜>柠檬酸>白砂糖。且其最佳配比组合为A2B3C1,即蜂蜜5%、白砂糖8%、柠檬酸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氨基酸口服液 工艺
下载PDF
木霉突变体T1010变异特性分析
14
作者 杜方岭 王未名 +2 位作者 陈建爱 裘纪莹 王同燕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6-49,共4页
木霉突变体T1010与出发菌株实验比较,其生长速度、产孢量、菌丝重量分别提高13.62%、48.52%、29.03%;T1010对培养液中氨态氮的吸收率比出发菌株T32提高37.09%,T1010对无机磷的吸收率比出发菌株提高15.17%,T1010对K+吸收率比出发菌株高16... 木霉突变体T1010与出发菌株实验比较,其生长速度、产孢量、菌丝重量分别提高13.62%、48.52%、29.03%;T1010对培养液中氨态氮的吸收率比出发菌株T32提高37.09%,T1010对无机磷的吸收率比出发菌株提高15.17%,T1010对K+吸收率比出发菌株高16.49%,在pH值为7.34的培养液中培养3d后,T1010的pH值为5.77,出发菌株的pH值为6.67;突变体T1010对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吸收能力比出发菌株提高19.64%,突变体T1010利用培养液中的氨基酸量较少,比出发菌株降低18.26%。拮抗作用结果显示,T1010对病菌瓜萎蔫镰刀菌抑制作用、覆盖作用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87.45%、5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突变体 变异特性
下载PDF
科研院所实施人才强院的探索
15
作者 杜方岭 陈令梅 +1 位作者 林香青 刘韶青 《科学与管理》 2005年第4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科研院所 农业科学院 人才 科技事业发展 80年代 协调发展 山东省 农科院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方岭 《农产品加工(下)》 2008年第11期33-34,46,共3页
介绍了几种植物提取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实用新技术,分析了这些新技术在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中的研究现状,并对它们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提取新技术 有效成分
下载PDF
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方略
17
作者 杜方岭 陈令梅 林香青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 专业技术人员 知识分子 改革创新 人才培养 能力水平 教育工作 持续发展
下载PDF
山东省苹果汁加工废弃物开发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方岭 《农产品加工(下)》 2009年第1期60-62,共3页
介绍了国内外苹果汁加工废弃物的开发利用现状,阐明了苹果汁加工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的意义。苹果汁加工废弃物可以用来生产饲料、果胶和柠檬酸等副产品。对苹果汁加工废弃物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其高附加值产品亟待开发。
关键词 苹果汁 废弃物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我国花生油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21
19
作者 周垂钦 祝清俊 +2 位作者 段友臣 杜方岭 廖伯寿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8,共4页
关键词 花生油 产业 植物蛋白资源 植物油脂 喜温作物 工业发展
下载PDF
蓝莓叶中可萃取多酚和不可萃取多酚提取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程安玮 杜方岭 +3 位作者 王文亮 陶海腾 刘丽娜 徐同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395-1398,共4页
【目的】探讨萃取溶剂种类、体积比及溶剂pH对蓝莓叶中可萃取多酚和不可萃取多酚含量的影响,为工业化提取蓝莓叶中的多酚奠定基础。【方法】以蓝莓叶为材料,采用两步萃取法提取可萃取多酚,采用甲醇—硫酸加热水解法分离不可萃取多酚,并... 【目的】探讨萃取溶剂种类、体积比及溶剂pH对蓝莓叶中可萃取多酚和不可萃取多酚含量的影响,为工业化提取蓝莓叶中的多酚奠定基础。【方法】以蓝莓叶为材料,采用两步萃取法提取可萃取多酚,采用甲醇—硫酸加热水解法分离不可萃取多酚,并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可萃取多酚和不可萃取多酚含量。【结果】无论是以甲醇还是乙醇为萃取溶剂,蓝莓叶中总可萃取多酚含量(TEPP)均以萃取剂/H2O的体积比为50∶50、pH2的处理最高;不可萃取多酚含量(NEPP)变化趋势与总可萃取多酚相反,以萃取剂/H2O的体积比为50∶50、pH2处理的含量最低。各处理的总多酚含量相差不大,均在82.00mg/g以上。提取因素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步萃取获得的可萃取多酚含量(EPP1)主要受pH影响;各单因素和复合因素均能显著影响可萃取多酚的第二步萃取,但对蓝莓叶中总多酚的提取无显著影响;复合因素对不可萃取多酚的提取亦无显著影响。【结论】萃取溶剂pH值对蓝莓叶中多酚的提取率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蓝莓叶中可萃取多酚和不可萃取多酚的含量基本相同,其总多酚的平均含量为85.49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叶 可萃取多酚 不可萃取多酚 提取 萃取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