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的体外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洁 陈莉莉 +1 位作者 杜星颜 刘加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0期9431-9436,共6页
背景:人β-防御素在皮肤的固有免疫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由于其广谱的抗菌活性,从而成为抗感染临床研究中的热点。目的:观察原代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在浓度梯度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刺激下,其免疫分子β-防御素及Toll样受体的表达情况。方... 背景:人β-防御素在皮肤的固有免疫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由于其广谱的抗菌活性,从而成为抗感染临床研究中的热点。目的:观察原代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在浓度梯度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刺激下,其免疫分子β-防御素及Toll样受体的表达情况。方法:取8例30岁以下患者包皮组织,分别原代培养获取角质形成细胞,并采用浓度梯度肿瘤坏死因子α(10,50,100,150,200μg/L)进行刺激,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β-防御素1,2,3及Toll样受体2,4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对β-防御素1,2,3基因表达均有明显诱导作用,且在150μg/L时达到最大效应(P<0.05),相对于对照组分别出现明显的升高,而在200μg/L时又出现明显降低,呈现出浓度依赖性趋势。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后,Toll样受体2,4的表达规律类似于β-防御素。结果可见肿瘤坏死因子α对体外培养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有显著的免疫诱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组织工程 Β-防御素 TOLL样受体 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人牙龈上皮细胞诱导分泌β-防御素的信号通路研究
2
作者 杜星颜 陈莉莉 +1 位作者 陈洁 刘加荣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6期13-17,41,共6页
目的研究牙龈上皮细胞在炎症因子IL-1β,TNF-α诱导下分泌β-防御素1,2,3的信号通路。方法取30岁以下因拔除第三磨牙或助萌需切除的牙龈,原代培养人牙龈上皮细胞,并用10μmol/L MAPK抑制剂SB203580或NF-κB抑制剂BAY 11-7082孵育2 h,而... 目的研究牙龈上皮细胞在炎症因子IL-1β,TNF-α诱导下分泌β-防御素1,2,3的信号通路。方法取30岁以下因拔除第三磨牙或助萌需切除的牙龈,原代培养人牙龈上皮细胞,并用10μmol/L MAPK抑制剂SB203580或NF-κB抑制剂BAY 11-7082孵育2 h,而后用150 ng/ml IL-1β或TNF-α诱导抑制剂孵育过的细胞24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β-防御素1,2,3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MAPK或NF-κB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人牙龈上皮细胞经炎症因子IL-1β,TNF-α诱导后,HBD-1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但HBD-2的表达量明显降低,MAPK抑制剂使牙龈上皮细胞在IL-1β和TNF-α诱导下分泌HBD-2的量分别下降81%和76%,NF-κB抑制剂使牙龈上皮细胞在IL-1β和TNF-α诱导下分泌HBD-2的量分别下降93%和95%;两种抑制剂对HBD-3的表达量表现出不同效应,MAPK抑制剂使牙龈上皮细胞在IL-1β和TNF-α诱导下分泌HBD-3的量分别下降65%和66%,而NF-κB抑制剂对HBD-3的表达量无明显影响。结论人牙龈上皮细胞较稳定的分泌HBD-1,不受外界炎症因子及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影响。MAPK和NF-κB信号通路在HBD-2的诱导分泌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MAPK信号通路与HBD-3的诱导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龈上皮细胞 IL-1Β TNF-Α Β-防御素 信号通路
下载PDF
Clinical Effect of Tip-Edge plus Appliance in Children with Angle Ⅱ1 Malocclusion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璐璐 陈莉莉 +2 位作者 杜星颜 高振洋 刘洪臣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6期886-891,共6页
The effects of Tip-Edge plus appli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Angle Ⅱ1 malocclusion and the mechanism were investigated. Fifty-two Angle Ⅱ1 children, aged from 12.3-14.2 years, with mandibu- lar retrusion in permanent ... The effects of Tip-Edge plus appli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Angle Ⅱ1 malocclusion and the mechanism were investigated. Fifty-two Angle Ⅱ1 children, aged from 12.3-14.2 years, with mandibu- lar retrusion in permanent dentition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Tip-Edge plus appliance. Lateral cephalometric films tak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The arithmetic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were calculated for each variable. Paired t-test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t treatment chang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treatment time was 16 months. Normal overjet and overbite were established with retroclination of upper incisors and proclination of lower incisors. U1-NA was decreased by 15.4° (P〈0.01). ANB and Y axial angle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Soft tissue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FCA and UL-E were decreased dramatically (P〈0.05), and LL-E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Remarkable soft tissue change was noted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convex facial profile changed to the straight profile. In conclusion, Tip-Edge plus technique can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correct anterior bite and lateral outloo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Edge plus appliance Angle Ⅱ1 malocclusion mandibular retrusion 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s
下载PDF
微型种植钉支抗治疗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东强 杜星颜 +2 位作者 王敏 李春梅 周炼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微型种植钉支抗治疗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疗效及硬组织与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东莞健力口腔医院正畸科收治的60例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原则将所选择病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 目的:观察分析微型种植钉支抗治疗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疗效及硬组织与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东莞健力口腔医院正畸科收治的60例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原则将所选择病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实验组则行微型种植钉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矫治方式干预后的临床效果,以及硬组织与软组织侧貌变化。结果:根据两组数据显示,实验组经治疗后软硬组织侧貌有明显变化,其硬组织SNA、ANB、NP-FH、NA-PA较之对照组水平增高,SNB、OP-FH水平则低于对照组,软组织H角、UL-Snpg、LL-Snpg水平增高,Z角、NLA、UL-Eline与LL-Eline水平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一磨牙、侧切牙、中切牙牙根体积相比对照组更高,其吸收率更低,实验组患者在治疗1、3个月后经检测发现,其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更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钉支抗技术,对改善患者牙齿畸形与软硬组织侧貌有显著作用,且能降低牙根吸收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钉支抗 Ⅲ类错[牙合]畸形 硬组织侧貌 软组织侧貌
下载PDF
青少年Ⅲ类不同垂直骨型下切牙牙槽骨CBCT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炼 徐海涛 +2 位作者 张东强 杜星颜 李春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5期93-96,共4页
目的利用CBCT研究青少年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方法选取东莞健力口腔医院院54例骨性Ⅲ类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组、均角组以及低角组。对三组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进行CBCT对... 目的利用CBCT研究青少年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方法选取东莞健力口腔医院院54例骨性Ⅲ类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组、均角组以及低角组。对三组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进行CBCT对比研究。结果唇、舌侧牙槽骨厚度、总厚度高角组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舌向安全旋转角度及总安全旋转角度低角组高于另外两组,牙根唇向安全旋转角度高角组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少年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下切牙区牙槽骨厚度以及牙根总安全旋转角度有统计学差异,低角组牙根可移动范围最大,高角组最小,正畸矫治方案设计时应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骨性Ⅲ类 垂直骨面型 下切牙区牙槽骨 CBCT 对比
下载PDF
稳定性咬合板对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关节盘影响的MRI评价
6
作者 张东强 周炼 +1 位作者 呙誉东 杜星颜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7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咬合板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伴咬合紊乱患者的疗效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8年7月完成咬合板治疗的患者30例,共42侧关节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开口度、疼痛量表分值、核磁共振评价关节盘形态、长度、位置以... 目的探讨分析咬合板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伴咬合紊乱患者的疗效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8年7月完成咬合板治疗的患者30例,共42侧关节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开口度、疼痛量表分值、核磁共振评价关节盘形态、长度、位置以及双板区T2信号的变化。结果13例开口受限患者治疗后均达到正常开口度;19例伴开口疼痛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咬合板治疗后,关节盘折叠型减少3例、圆型增加2例和均厚型增加1例;关节盘长度、关节盘-髁突角度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节盘长度:t=0.100,P=0.920;关节盘-髁突角度:t=0.420,P=0.680);治疗前后的42侧TMD患者中,双板区T2序列信号降低了12侧,占比28.57%。结论咬合板可能通过去除牙合干扰,改善TMJ内负荷环境,缓解TMD症状,并促进盘后组织向更为稳定的生物结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咬合板治疗 咬合紊乱 颞下颌关节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