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陵江沿线古城“山-水-城”景观特征研究
1
作者 杜春兰 陈丹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4,共9页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第二大支流,空间上连接南北丝绸之路,是巴蜀地区重要的文化廊道。在典型山地曲流环境中,其沿线古城蕴含了丰富的山水营建智慧。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行政建制三方面梳理了嘉陵江沿线古城的形成基础,并以上、中、下...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第二大支流,空间上连接南北丝绸之路,是巴蜀地区重要的文化廊道。在典型山地曲流环境中,其沿线古城蕴含了丰富的山水营建智慧。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行政建制三方面梳理了嘉陵江沿线古城的形成基础,并以上、中、下游8个古城为例,通过历史文献系统梳理及结合GIS平台的历史地图空间转译,提炼其“山-水-城”景观特征。具体为“宏观格局把控”方面“巴蜀要冲,控扼形胜”的城市选址、“襟江带河,群山四望”的山水格局、“江山聚结,生气聚集”的风水脉络;“中微观空间结构塑造”方面“迎山接水,不拘一格”的城市空间结构、“依形江山,因地制宜”的城市功能营建;以及“沿江山集群,南北人文关联”的“跨尺度风景审美经营”等在地特征,以期为巴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西南山地宜居城乡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嘉陵江流域 古城 “山-水-城” 景观特征 巴蜀文化走廊
下载PDF
川盐古道风景系统的构成及其与盐业古镇关系的探讨
2
作者 杜春兰 杨璧沅 《建筑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33-42,共10页
川盐古道作为极具特色的盐文化遗产走廊,既是川东盐业发展、古代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活动等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与自然环境对话的历史见证。文章通过厘清川盐古道历史文化资源的位置及其与山水环境的关系,深入探索古道历史文化空间体系,为... 川盐古道作为极具特色的盐文化遗产走廊,既是川东盐业发展、古代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活动等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与自然环境对话的历史见证。文章通过厘清川盐古道历史文化资源的位置及其与山水环境的关系,深入探索古道历史文化空间体系,为理解和保护这一独特遗产提供新的视角。古道远郊分布着亭、台、寺、塔等特色景观资源,近郊有盐业古镇和盐运码头,古镇内部形成以盐业为核心的城镇布局特征。川盐古道运输网络使远郊、近郊、城内景观相互串联,构建起完整的遗产视廊。文章从川盐古道风景系统的角度审视盐业古镇的现状,以期为盐业古镇及盐文化遗产线路上的特色景观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盐古道 风景系统 特色景观资源 遗产走廊 盐业古镇
下载PDF
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以重庆两江四岸区域为例
3
作者 李波 张钰姣 杜春兰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21,共8页
【目的】崖壁作为山地城市重要的地域性景观之一,在城市意象、社会生活和相关城市职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崖壁景观的地位和角色也逐渐发生变化。崖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于城市及其本身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崖壁景观... 【目的】崖壁作为山地城市重要的地域性景观之一,在城市意象、社会生活和相关城市职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崖壁景观的地位和角色也逐渐发生变化。崖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于城市及其本身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崖壁景观的系统性认知比较匮乏。【方法】以崖壁景观分布集中的重庆两江四岸区域为例,综合运用实地调查、史料梳理、ArcGIS空间分析等手段对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特征及保护利用途径进行深入调查和讨论。【结果】两江四岸区域崖壁景观在总体空间分布上呈现依附山形地势与滨江临水两大特征;在空间形态上可划分为自然崖壁、人工介入崖壁,人工崖壁3种类型,自然崖壁生境类型丰富多样,人工介入崖壁和人工崖壁则相对单一;崖壁景观提供了多元复合的功能空间,是重要的人文景观载体。【结论】从崖壁空间功能转型、周边资源整合利用和自然生境保育3个方面提出崖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山地城市崖壁景观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崖壁景观 崖壁空间 崖壁生境 景观特征 山地城市 重庆两江四岸
下载PDF
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学课程沉浸式教学改革研究
4
作者 李波 杜春兰 +1 位作者 胡俊琦 王艺芳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3期115-122,共8页
生态学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适宜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生态学知识与专业设计的有机结合。从生态学课程教学现状出发,重点探讨了沉浸式体验的教学介入途径和教学模式设计。沉浸式教学具有... 生态学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适宜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生态学知识与专业设计的有机结合。从生态学课程教学现状出发,重点探讨了沉浸式体验的教学介入途径和教学模式设计。沉浸式教学具有场景虚拟化、情景智能化、角色平等化、过程交互性等特征,对于克服生态学课程在传统教学方法中的问题与不足具有显著优势。生态学课程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由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以及教学支持系统组成能够良性循环发展的系统架构。目前,生态学课程的沉浸式教学模式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还需要从软硬件条件、知识传播的正确性与准确性、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学课程 沉浸式教学 扩展现实
下载PDF
励新致远,力行育人——从重庆大学在《新建筑》的近年发文谈“演变中的建筑学”
5
作者 陈科 杜春兰 《新建筑》 2024年第3期126-129,共4页
通过梳理近年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师在《新建筑》杂志发表的若干文章,从科研、实践和教学3个层面就“演变中的建筑学”展开探讨。在科研方面,学院教师敏锐捕捉热点议题,多次主持学术专栏,从跨学科的多元视角探讨复杂议题;在实践领... 通过梳理近年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师在《新建筑》杂志发表的若干文章,从科研、实践和教学3个层面就“演变中的建筑学”展开探讨。在科研方面,学院教师敏锐捕捉热点议题,多次主持学术专栏,从跨学科的多元视角探讨复杂议题;在实践领域,学院教师积极探索基于特殊结构技术的建筑设计创新和社会转型背景下城乡空间营造实践;对于教育教学,学院教师在回溯重庆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源流的同时,持续探索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建筑教育新理念、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 重庆大学 建筑研究 设计实践 教育教学
下载PDF
隐性叙事:工业遗产景观再生中的设计表达理论建构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晓刚 邢珂 +2 位作者 杜春兰 王宇腾 陈韩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7,共6页
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业文明进程中的特殊记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审美等多重价值。工业遗产景观是工业遗产的价值再现,承载着高度的遗产原真性与多重价值。隐性叙事是深入挖掘工业遗产原真性与激活其潜在价值的重要方式,基于隐性进程... 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业文明进程中的特殊记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审美等多重价值。工业遗产景观是工业遗产的价值再现,承载着高度的遗产原真性与多重价值。隐性叙事是深入挖掘工业遗产原真性与激活其潜在价值的重要方式,基于隐性进程理论的解读与启发,剖析与梳理隐性进程的内在运行机制,从场所价值、主题意义、要素序列、隐性语义和维度价值5个层面提出隐性叙事的设计表达方法,将遗产的“真”进行深入挖掘与高度还原,生成丰富、深刻且具有历史文化原真性的工业遗产景观主题,塑造饱满、富有张力的工业遗产景观性格,激活工业遗产景观潜在的多重价值,实现工业遗产景观的高度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隐性进程 工业遗产景观 叙事性表达 景观再生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管理公平性测度及调控机制研究
7
作者 张引 陈秋瑾 +1 位作者 张雨琦 杜春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8,共6页
社区管理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国家公园社区管理中存在显著的公平性问题,但对此理论认识、定量分析和调控对策不足。基于农户公平感知视角,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相... 社区管理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国家公园社区管理中存在显著的公平性问题,但对此理论认识、定量分析和调控对策不足。基于农户公平感知视角,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测度社区管理公平性,剖析其空间影响因子和规划调控途径。研究发现:1)唐家河社区管理的承认公平较为积极,但程序和分配公平较为消极,在不同行政村和村民小组中存在差异;2)农户学历、年收入及护林员等部分职业会正向影响公平感知,而年龄则负向影响公平感知水平;3)社区管理公平性水平受边界与分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区位交通条件、政策空间分异等空间相关因素影响,提出相应的规划和政策调控途径。首次提出了国家公园社区管理公平性的定量测度方法,揭示社区管理公平性的分异特征及空间影响因素,为其管理和规划优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社区治理 公平感知 规划调控
下载PDF
三峡地区寺庙景观营建智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春兰 周容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4-50,共7页
寺庙是古代城镇生活与社会文化的空间载体。三峡地区的寺庙景观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基因与生态营建智慧。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结合ArcGIS软件、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对三峡地区寺庙的空间分布特征、驱动因素以及成因机制进行解析,... 寺庙是古代城镇生活与社会文化的空间载体。三峡地区的寺庙景观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基因与生态营建智慧。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结合ArcGIS软件、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对三峡地区寺庙的空间分布特征、驱动因素以及成因机制进行解析,提出影响要素之间的互动平衡机制,并归纳“借势”“变通”“善用”“适应”等景观营建智慧,以期为三峡地区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三峡地区 寺庙景观 营建智慧 保护传承
下载PDF
重庆地名时空分布特征及变迁机制研究--以渝中半岛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杜春兰 王一婷 《中国名城》 2023年第11期65-72,共8页
重庆地名作为地方知识体系的历史传承,记载着城市历史演变轨迹,积淀了巴渝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等的人文底蕴,体现了重庆“山-江-城”的空间特征。面对重庆传统地名不断消亡的困境,识别地名文化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母城—... 重庆地名作为地方知识体系的历史传承,记载着城市历史演变轨迹,积淀了巴渝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等的人文底蕴,体现了重庆“山-江-城”的空间特征。面对重庆传统地名不断消亡的困境,识别地名文化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母城——渝中半岛为样本,通过建立地名数据库,采用质性研究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以及数理统计定量分析的方法,总结归纳人地关系下渝中半岛地名的历史变迁、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变迁机制。结果显示:(1)各时期自然景观型地名的空间格局与渝中半岛地形地势具有较强相关性,且随时间推移变化不显著。(2)文化景观型地名分布整体由渝中半岛中部向四周扩散,同历史交通线、宗教寺院、人口分布高度契合。(3)物理环境是否发生大的改变是地名是否存在的重要因素;思想意识的转变以及经济的发展对于地名更迭起到重要推动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地名文化保护方法与建议,以推进重庆渝中半岛地名文化遗产的认知体系建立和保护实践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名 文化遗产 时空分布 格局变迁 变迁机制 渝中半岛
下载PDF
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述评——基于CNKI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晓刚 陈韩 杜春兰 《园林》 2023年第2期94-100,共7页
红色文化遗产是国内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利用对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建设具有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1)当前对红... 红色文化遗产是国内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利用对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建设具有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1)当前对红色文化遗产的研究处在探索阶段,未形成固定的学术流派、学术成果少、作者与机构合作交流少。(2)关于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挖掘研究、保护方式研究、开发利用研究、教育传承研究4方面。(3)未来对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可从促进学科交流,强化利用策略综合性;整合遗产资源,设立遗产专项保护规划;促进价值转化、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三方面进行。通过总结分析国内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程与不足,提出未来重点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为后续该领域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遗产 保护与利用 前沿展望 计量分析 文献分析软件
下载PDF
基于GIS+BIM信息协同的景观参数化设计研究——以山地风景环境道路规划设计实验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星 杜春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45,共7页
构建GIS、BIM协同的景观信息模型是实现精准化景观规划的有效途径。以山地风景环境道路为对象,提出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山地道路选线分析与交互设计方法,实现GIS数据关联BIM模型,构建以地理空间环境信息为基础的... 构建GIS、BIM协同的景观信息模型是实现精准化景观规划的有效途径。以山地风景环境道路为对象,提出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山地道路选线分析与交互设计方法,实现GIS数据关联BIM模型,构建以地理空间环境信息为基础的BIM景观信息模型,从而提升规划设计精细化程度与精准化水平,以期为景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维提供信息支撑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GIS BIM 协同设计 参数化设计
下载PDF
西南彝族传统聚落景观的环境适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立揩 桂艳 杜春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33,共7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深处西南腹地的彝族传统聚落也正因城市资本的冲击而发生变化。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访谈和空间分析,对西南彝族传统聚落的周边环境特征及其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了聚落空间特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深处西南腹地的彝族传统聚落也正因城市资本的冲击而发生变化。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访谈和空间分析,对西南彝族传统聚落的周边环境特征及其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了聚落空间特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彝族传统聚落集中分布的凉山、滇中和红河3个地区的空间表征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与地域性环境特征深度耦合,其中凉山地区聚落主要以散居形式适应严酷的生存环境;滇中地区聚落主要沿山脚聚居以避让肥沃的生产耕地;红河地区聚落主要依山体密集布局以回应紧张的用地条件。通过研究,系统梳理了西南彝族传统聚落的环境适应及其空间特征,并为现代聚落的营建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西南彝族 传统聚落 聚落环境 景观要素 环境适应
下载PDF
云南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地域性营建及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琳珺 杜春兰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期167-170,共4页
传统生土材料具有取材便捷,环保节能的优势。云南地区生土建筑数量庞大,红土高原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营建技艺。该文以改进云南地区传统生土建筑营建工艺为研究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梳理云南传统生土民居的种类构造,从材料性... 传统生土材料具有取材便捷,环保节能的优势。云南地区生土建筑数量庞大,红土高原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营建技艺。该文以改进云南地区传统生土建筑营建工艺为研究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梳理云南传统生土民居的种类构造,从材料性能、室内环境、整体安全性三大方面提出对应的优化改造策略,希望在实现生土建筑的使用保护、传承更新的同时,为云南地区的生土建筑保护提供更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土建筑 地域性营建 提升策略
下载PDF
当代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挑战与思考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杜春兰 雷晓亮 刘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时间为序列,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为背景,阐述了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历程。学科经历了一段起步、恢复、猛增的风雨路程,几经转变过后,终于在2011年被调整为一级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学科教育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也出现一些... 以时间为序列,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为背景,阐述了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历程。学科经历了一段起步、恢复、猛增的风雨路程,几经转变过后,终于在2011年被调整为一级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学科教育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也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问题。面对中国的新常态趋势,学科教育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和机遇。从学科教育的建设角度,提出通过响应社会需求热点来提高学科的影响力,以及积极预见未来社会发展来占据学科的引领性,从而形成风景园林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会经济 学科教育 发展思考
下载PDF
一级学科背景下的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8
15
作者 杜春兰 郑曦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2,共7页
自2011年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以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在培养规模、课程体系、教育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内涵清晰化、培养层次化、交叉深度化和合作协同化的学科教育发展特点。在对一级学科成立以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 自2011年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以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在培养规模、课程体系、教育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内涵清晰化、培养层次化、交叉深度化和合作协同化的学科教育发展特点。在对一级学科成立以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概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风景园林教育面临的变化与挑战,整体水平尚存提升空间,学科竞争力还有待加强,并从营造学科环境、服务社会需求、提升质量控制等方面对风景园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教育 一级学科 发展 趋势 挑战 展望
下载PDF
山地城镇景观的复杂性与应对策略研究 以巴渝城镇为例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杜春兰 刘廷婷 毛华松 《风景园林》 2016年第7期80-88,共9页
特殊地貌地理条件下的山地城镇景观,呈现小聚大散的区域城乡空间、组团式分散布局的城镇空间结构、断面形式复杂的建设立地条件等复杂性,差异性特征凸显。以山地城市景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形态、生态、情态及业态4个方面对其差异性特征... 特殊地貌地理条件下的山地城镇景观,呈现小聚大散的区域城乡空间、组团式分散布局的城镇空间结构、断面形式复杂的建设立地条件等复杂性,差异性特征凸显。以山地城市景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形态、生态、情态及业态4个方面对其差异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地城镇景观具有形态立体多维、生态复杂协同、情态多元共存、业态空间复合的显著特征。针对这些差异性特征,从"四态"方面进一步提出了空间组合、生态网络、人文脉络及复合业态的系统性景观优化策略,以建构山地城镇景观的适宜技术路线,为山地城镇景观的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景观 城镇景观 文化景观 场所依赖 场所认同
下载PDF
重庆抗战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杜春兰 李燕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4,共5页
重庆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其抗战遗址是全国最具地域特色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不仅延续了重庆的历史文脉,而且也丰富了城市人文景观。然而,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其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却令人堪忧... 重庆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其抗战遗址是全国最具地域特色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不仅延续了重庆的历史文脉,而且也丰富了城市人文景观。然而,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其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如何处理好历史遗址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对促进抗战遗址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重庆抗战遗址的价值及保护和利用现状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如何保护好有价值的抗战遗址和合理的再利用这些遗址的方法与措施,从而赋予抗战遗址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抗战遗址 保护 再利用
下载PDF
景观规划在大遗址保护展示中的运用——以洛阳隋唐城大遗址保护展示规划研究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杜春兰 姚威丽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42,共5页
通过对大遗址及大遗址保护展示概念和现状的分析,指出国内大遗址保护面临的问题,强调大遗址保护展示中的整体环境观理念。通过大遗址保护规划和景观规划结构图示的剖析,进一步揭示景观规划如何在大遗址保护展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针对... 通过对大遗址及大遗址保护展示概念和现状的分析,指出国内大遗址保护面临的问题,强调大遗址保护展示中的整体环境观理念。通过大遗址保护规划和景观规划结构图示的剖析,进一步揭示景观规划如何在大遗址保护展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针对洛阳隋唐城大遗址进行了保护展示规划的研究,探讨了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法和措施,如功能调整、景观环境设计、游览策划、视听系统、重要节点控制等,以求为整体理念下的大遗址保护展示增添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大遗址 保护展示 景观规划
下载PDF
巴蜀女性纪念园林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杜春兰 刘廷婷 +1 位作者 蒯畅 富婷婷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80,共6页
女性名人纪念园林是巴蜀历史名人纪念园的一大特殊类型,或端整严肃,或秀美雅致,诠释了巴蜀女性的刚柔并济与纵横才情。旨在通过对典型巴蜀女性名人与女性纪念园林的研究,解析巴蜀女性纪念园中女性特质与园林特质的对应关系,加深对巴蜀... 女性名人纪念园林是巴蜀历史名人纪念园的一大特殊类型,或端整严肃,或秀美雅致,诠释了巴蜀女性的刚柔并济与纵横才情。旨在通过对典型巴蜀女性名人与女性纪念园林的研究,解析巴蜀女性纪念园中女性特质与园林特质的对应关系,加深对巴蜀地区风土人情、园林风貌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巴蜀女性 纪念园林 刚柔并济 因人成景
下载PDF
血糖监测仪性能评价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春兰 王秀丽 董解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3期1426-1427,14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糖监测仪的性能及影响其测定的有关因素。方法使用强生稳步倍加型血糖监测仪及血糖仪配套试纸所测毛细血管全血糖(CBG)结果,与同时收集并在美国强生Vitros 250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上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所测的静脉血浆糖(VPG)... 目的探讨血糖监测仪的性能及影响其测定的有关因素。方法使用强生稳步倍加型血糖监测仪及血糖仪配套试纸所测毛细血管全血糖(CBG)结果,与同时收集并在美国强生Vitros 250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上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所测的静脉血浆糖(VPG)结果比较,并且对血糖仪的总重复性、同一血标本不同体积、贫血标本、不同抗凝剂标本等进行了摸索,探讨对血糖仪测定的影响。结果(1)CBG与VP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糖仪的精度较好,总重复性变异系数(CV)为1.6%;(3)标本体积在10~50μL,测定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氟化钠对血糖仪测定有负干扰,结果偏低;(5)使用者的熟练程度对结果无明显影响,熟练者与非熟练者测定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测定CBG简便、快速、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床旁监测或家庭使用,并可用于糖尿病的筛选普查、急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监测仪 毛细血管全血糖 静脉血浆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