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4~2005年大学学生消化性溃疡发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倪群 刘有恃 +3 位作者 杜有生 周红 虞朝辉 厉有名 《浙江预防医学》 2006年第11期78-78,F0004,共2页
关键词 发病情况分析 消化性溃疡 大学学生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回顾性分析 复合溃疡 内镜检查
下载PDF
深化改革,强化职能,把创建文明图书馆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
作者 杜有生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10,共7页
此稿是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杜有生同志在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创建文明图书馆活动经验交流会上的报告。根据记录整理。
关键词 图书馆馆长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活动 文明图书馆 图书馆事业 以文补文 新水平 两个文明 深化改革 图书馆工作者
下载PDF
752例胃镜检查及临床分析
3
作者 刘倩倩 杜有生 周红 《浙江预防医学》 1999年第S1期104-105,共2页
目前胃镜的普及应用,使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更具有科学性.胃镜下不但可以观看到上消化道粘膜的变化,而且还可以取材做病理活检及HP检查.现就本院752例胃镜检查资料,结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 胃镜检查 临床分析 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 胆汁返流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 病理活检 上消化道疾病 胃粘膜 HP阳性
下载PDF
慢性胃炎患者家庭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莎 杜有生 +1 位作者 周红 龚兴国 《浙江医学》 CAS 1998年第5期307-308,共2页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并与消化性溃疡、胃癌发病有关。但HP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目前尚不明确,笔者试图以纤维胃镜检查的高校教职工为线索,对其子女进行HP感染调查,以期从家庭角度探讨HP的可能传播途径。
关键词 胃炎 慢性 儿童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泪小管前壁部分切除联合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扩张型泪小管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兴存 张广峰 +3 位作者 杜有生 杨海青 尤兆山 朱立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2期2073-2076,共4页
目的:分析在慢性扩张型泪小管炎治疗中泪小管前壁部分切除联合逆行置管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某院眼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扩张型泪小管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平衡最小指数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分析在慢性扩张型泪小管炎治疗中泪小管前壁部分切除联合逆行置管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某院眼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扩张型泪小管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平衡最小指数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泪小管切开引流术治疗,研究组予以泪小管前壁部分切除联合逆行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积分、泪液炎性因子及预后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泪小管周围红肿、溢泪积分和各项泪液炎性因子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泪小管周围红肿、溢泪积分、TNF-α和IL-6指标均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泪小点开放、泪小点撕裂和泪小管红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泪小管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扩张型泪小管炎治疗中,泪小管前壁部分切除联合逆行置管术的疗效显著,有利于降低泪液炎性因子水平,且较为安全可靠,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前壁切除 扩张型 逆行置管 泪小管炎
下载PDF
泪小管前壁部分切除与泪小管切开治疗慢性扩张型泪小管炎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王兴存 朱立强 +3 位作者 杜有生 杨海青 尤兆山 张广峰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802-805,共4页
泪小管炎是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泪小管慢性炎症,约占泪道疾病的2%,最常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放线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1-5])。临床上易被误诊为结膜炎、麦粒肿及泪囊炎等,致确诊周期较长,病情迁延难愈,泪小管受炎症长期、... 泪小管炎是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泪小管慢性炎症,约占泪道疾病的2%,最常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放线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1-5])。临床上易被误诊为结膜炎、麦粒肿及泪囊炎等,致确诊周期较长,病情迁延难愈,泪小管受炎症长期、慢性刺激而扩张膨胀。当前国内外治疗泪小管炎主要采用泪小管切开、泪道冲洗逆行挤压、KTP激光、全泪道硅胶管植入等方法^([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炎 扩张型 泪小管前壁切除 泪小管切开 泪道置管术 逆行
下载PDF
研究飞行员罹患颈椎疾病的因素及康复治疗的效果
7
作者 张广峰 赵雁波 +1 位作者 杜有生 王兴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32-34,共3页
对飞行员罹患颈椎疾病的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1~12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86例飞行员为研究主体,通过双盲抽签的方式加以分组,即对照组(n=93)与观察组(n=93),分别采取常规康复及综合康复治疗,对比2组患... 对飞行员罹患颈椎疾病的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1~12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86例飞行员为研究主体,通过双盲抽签的方式加以分组,即对照组(n=93)与观察组(n=93),分别采取常规康复及综合康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取得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及颈椎曲度评分。另外通过1:1配比选取186例未合并颈椎病的飞行员并将其纳入非颈椎病组,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患颈椎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在年龄及飞行时间等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97.85%VS84.95%)(P<0.05);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颈椎曲度评分变化显著,呈下降及提升趋势,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飞行员患颈椎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及飞行时间等,及时开展全面有效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颈椎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颈椎疾病 相关因素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