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弱饱和土夹层对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伟华 赵成刚 杜楠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58-3963,3970,共7页
震害调查表明,当地下结构处于非均匀场地、软土层或在结构侧边存在软土夹层等复杂地质环境条件时,地下结构更易遭到损坏。因此,将对含有软弱饱和土夹层场地中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结合已有的单相介质和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分... 震害调查表明,当地下结构处于非均匀场地、软土层或在结构侧边存在软土夹层等复杂地质环境条件时,地下结构更易遭到损坏。因此,将对含有软弱饱和土夹层场地中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结合已有的单相介质和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方法,考虑了土层中存在软弱夹层的情况,把软弱夹层模拟为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建立了适用于含软弱饱和土夹层场地中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有限元方法;进行建模数值计算,分别给出了3条具有不同频谱特性的实际地震记录以P波形式入射下地铁车站结构关键位置的地震动响应,并分析了软弱夹层的位置、厚度等因素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动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软弱夹层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动响应具有非常不利的放大作用,且当软夹层位于地铁车站中部时,放大作用最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软弱夹层 地铁车站结构 动力响应分析 显式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下穿施工影响下既有隧道和地层的位移解析解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剑晨 刘运亮 +2 位作者 张顶立 白海卫 杜楠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678-683,共6页
在既有隧道下进行浅埋隧道开挖会引起地层产生位移,继而导致既有隧道变形。由于既有隧道与地层刚度差别巨大,常规的解析法无法计算存在不同刚度的地层位移场。基于镜像法,采用当层法对既有隧道刚度进行等效,建立综合考虑新建隧道-岩土体... 在既有隧道下进行浅埋隧道开挖会引起地层产生位移,继而导致既有隧道变形。由于既有隧道与地层刚度差别巨大,常规的解析法无法计算存在不同刚度的地层位移场。基于镜像法,采用当层法对既有隧道刚度进行等效,建立综合考虑新建隧道-岩土体-既有隧道三者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以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双井站区间下穿既有1号线区间工程为例,采用该计算方法,研究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地层及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变形吻合较好,解析解能很好的解释既有隧道对地层变形的阻隔和扩散作用。研究成果为下穿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及地层沉降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越工程 既有隧道 地层变形 解析解
下载PDF
新建工程穿越既有地铁项目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白海卫 宋守信 +1 位作者 王剑晨 杜楠馨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2-108,120,共8页
风险承灾体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是风险分析和控制的关键。将新建工程、围岩介质和既有地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分析系统的风险因素和脆弱性特性,首次在穿越工程领域提出承灾体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方法。选用暴露度、适应度和敏感度三要素作为脆... 风险承灾体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是风险分析和控制的关键。将新建工程、围岩介质和既有地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分析系统的风险因素和脆弱性特性,首次在穿越工程领域提出承灾体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方法。选用暴露度、适应度和敏感度三要素作为脆弱性评价的一级评价指标,并结合工程实践和文献成果,选取新建工程特性、既有地铁特性和应急预案等11 项指标作为脆弱性评价的二级评价指标。基于突变理论的基本原理,建立脆弱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同时对脆弱性指数的计算结果进行数学调整,使其更符合传统的评价概念,并结合工程实践,划分脆弱性等级,有利于穿越工程的分级管控。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应用,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穿越工程 风险 脆弱性 突变理论
下载PDF
暗挖法组合运用整环拆除盾构管片的实例解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丽 张小伟 杜楠馨 《岩土工程技术》 2016年第4期166-169,共4页
地铁建设作为一项大型长距离线性工程项目,工期风险在近年来日渐突出,加站、减站、缓建车站屡见不鲜,因此各种工法的组合运用,灵活解决由于方案调整带来的新问题,从而在满足运营功能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工期,是目前多条地铁线路亟待解决的... 地铁建设作为一项大型长距离线性工程项目,工期风险在近年来日渐突出,加站、减站、缓建车站屡见不鲜,因此各种工法的组合运用,灵活解决由于方案调整带来的新问题,从而在满足运营功能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工期,是目前多条地铁线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六里桥站—马官营站(缓建)—莲花桥站区段为工程实例,详细解读了在盾构先行掘进、实现洞通铺轨之后,通过工法的组合运用实施既有隧道管片拆除、暗挖施工风道的方案研究及实施方法。对于同类工程实施及暗挖施工缓建车站的可行性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法组合 暗挖拆除管片
下载PDF
北京地区浅埋暗挖法下穿施工既有隧道变形特点及预测 被引量:87
5
作者 王剑晨 张顶立 +3 位作者 张成平 房倩 苏洁 杜楠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7-956,共10页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造成的扰动不可避免。正确分析及可靠预计既有隧道变形成为目前地下工程建设的热点问题。在预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位移的经验法中,Peck公式最简便,应用也最为广泛。搜集北京地...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造成的扰动不可避免。正确分析及可靠预计既有隧道变形成为目前地下工程建设的热点问题。在预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位移的经验法中,Peck公式最简便,应用也最为广泛。搜集北京地区10个近接下穿工程23组数据,对既有隧道实测变形进行拟合,发现绝大多数符合Peck公式分布规律。拟合得到地层损失率为0.116%~1.183%,沉降槽宽度系数为0.93~6.76。讨论新建隧道施工工法、辅助施工方法、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的埋深、既有隧道刚度、新建隧道双洞间距、变形缝位置等因素对经验参数的影响,给出经验参数的修正公式。将经验参数修正公式与Peck公式相结合,为北京地区受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影响的既有隧道变形提供一个简便、快捷的预测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对未来北京同类工程和其他地区近接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同时对丰富同类工程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既有隧道 PECK公式 变形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