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输液港植入全程“可视化”的优势 被引量:13
1
作者 韦文姜 李立恒 +4 位作者 杜瑜丹 赵芝香 肖可喜 唐迎红 肖承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55-359,共5页
目的:为临床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易于掌握与标准化的输液港植入方法。方法:搜集我院2014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行输液港植入并资料完整的2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植入方式不同分为"可视化组"(超声引导与X线定位104例... 目的:为临床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易于掌握与标准化的输液港植入方法。方法:搜集我院2014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行输液港植入并资料完整的2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植入方式不同分为"可视化组"(超声引导与X线定位104例)及"盲穿组"(119例)。采用χ2检验,对比分析"可视化组"与"盲穿组"中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误穿动脉次数、气胸例数、导管外血栓例数、夹闭综合征例数、导管位于T5~T7例数、导管内血栓例数、导管内感染例数、港体感染例数及切口裂开例数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可视化组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盲穿组一次穿刺成功率(P=0.016)。可视化组无误穿动脉病例,盲穿组有10例误穿动脉(P=0.007)。可视化组无气胸病例出现,盲穿组有3例气胸,需置管抽气(P=0.25)。可视化组未发现导管外血栓形成,盲穿组中有14例导管外血栓形成(P<0.001)。可视化组104例均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无夹闭综合征,盲穿组119例中有15例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而出现1例夹闭综合征(P=0.126)。可视化组104例导管末端均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T5~T7),盲穿组119例术后X线确定仅有86例导管末端位于T5~T7(P<0.001)。可视化组104例均无导管内血栓形成,盲穿组有11例导管内血栓形成(P=0.001)。可视化组出现2例导管内感染,盲穿组出现12例输液港导管内感染(P=0.012)。可视化组无港体感染,盲穿组出现1例港体感染(P=1.0)。输液港切口裂开不愈合,在盲穿组中出现2例,可视化组中出现1例(P=1.0)。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穿刺保证极高的穿刺成功率,减少了穿刺并发症,同时术中X线定位可保证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实现了输液港植入的全程可视化,不仅使静脉输液港植入简单、精准,而且还可以降低近、远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留置
下载PDF
141例AMI行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 被引量:6
2
作者 肖可喜 唐迎红 +2 位作者 赵芝香 陈洁琼 杜瑜丹 《现代医院》 2013年第9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AMI行PCI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41例AMI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术中62例患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61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通过严密的监测和有效的处理,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 目的探讨AMI行PCI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41例AMI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术中62例患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61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通过严密的监测和有效的处理,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术中出现心室电风暴除颤后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未抢救成功。手术成功率98.4%。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心律、血压等监测,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CI术 再灌注心律失常 监测与护理
下载PDF
“一体化供应和配送”模式应用于导管室耗材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唐迎红 周丽华 +2 位作者 赵芝香 肖可喜 杜瑜丹 《护理学报》 2018年第1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室耗材应用"一体化供应和配送"模式管理的效果。方法运用"一体化供应和配送"管理模式前后,比较导管室库存盘点时间、耗材安全库存率、收费错误率、耗材近效期情况。结果实施"一体化供应和配送&qu... 目的探讨导管室耗材应用"一体化供应和配送"模式管理的效果。方法运用"一体化供应和配送"管理模式前后,比较导管室库存盘点时间、耗材安全库存率、收费错误率、耗材近效期情况。结果实施"一体化供应和配送"模式3个月后,导管室护士用于库存盘点时间由每天>1 h下降至15 min以内;耗材安全库存率由94.42%提高至99.83%;费用收取错误从43台次降低至4台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耗材近效期<3个月由21例降至6例、<1个月由10例降至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室应用"一体化供应和配送"模式管理,能够达到耗材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精准化的管理目标,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耗材 一体化供应和配送 护理管理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不同止血器止血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可喜 唐迎红 +2 位作者 赵芝香 陈洁琼 杜瑜丹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充气式和旋帽式穿刺止血器的临床效果以及病人术后舒适感反馈。[方法]160例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充气式止血器组78例和旋帽式止血器组82例,观察两组止血成功率、穿刺部位...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充气式和旋帽式穿刺止血器的临床效果以及病人术后舒适感反馈。[方法]160例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充气式止血器组78例和旋帽式止血器组82例,观察两组止血成功率、穿刺部位出血、护理难易程度、病人舒适感、局部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护理难易程度、穿刺部位出血及局部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感、手腕活动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充气式止血器和旋帽式止血器均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护理、止血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充气式止血器病人舒适感、手腕活动情况方面优于应用旋帽式止血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止血器 冠状动脉介入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静脉输液港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韦文姜 李立恒 +5 位作者 田作富 赵芝香 肖可喜 杜瑜丹 唐迎红 肖承江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S0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改进措施降低输液港的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输液港植入并资料完整的2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输液港相关感染分为感染组(15例)与非感染组(208例)。对比分析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的导管...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改进措施降低输液港的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输液港植入并资料完整的2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输液港相关感染分为感染组(15例)与非感染组(208例)。对比分析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的导管远端位置非T5~7例数、浅皮囊例数及接受外院护理或转入他科非专业人员护理例数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随访观察实施改进措施后的输液港感染例数。结果植入输液港的感染率为0.28/1000导管日(15/223),感染组中导管远端位置非T5~7例数、浅皮囊例数及接受外院护理或转入他科非专业人员护理例数要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改进措施后的输液港感染率为0.18/1000导管日(2/83)。结论导管远端位于T5~7可降低输液港感染风险,浅皮囊及未经输液港专业培训的护士对输液港进行使用和维护是导致输液港感染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静脉 感染
下载PDF
脊神经后根部分交叉吻合术治疗脑瘫的护理
6
作者 彭湛贤 温娥娣 +3 位作者 陈兴彦 刘丽丽 杜瑜丹 喻海燕 《现代医院》 2009年第12期73-74,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并交叉吻合术治疗脑性瘫痪患者的护理特点和方法。方法49例脑性瘫痪的患者接受了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并交叉吻合术,术前评估掌握相关合并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适当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本组手术患... 目的总结应用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并交叉吻合术治疗脑性瘫痪患者的护理特点和方法。方法49例脑性瘫痪的患者接受了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并交叉吻合术,术前评估掌握相关合并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适当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本组手术患者疗效显著,未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细心的术前准备,配合医生做好术中、术后护理,能充分发挥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并交叉吻合术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脊神经根 双下肢痉挛 护理
下载PDF
DSA引导下臭氧治疗颈椎病的观察及护理
7
作者 赵芝香 肖可喜 +1 位作者 陈洁琼 杜瑜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1期3264-3265,共2页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臭氧治疗颈椎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92例颈椎病患者,在DSA引导下采用12G一次性的酒精针穿刺行臭氧治疗术,针对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及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都能手术成功,经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后,收...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臭氧治疗颈椎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92例颈椎病患者,在DSA引导下采用12G一次性的酒精针穿刺行臭氧治疗术,针对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及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都能手术成功,经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后,收到较好的临床效应,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结论臭氧治疗颈椎病术,重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实施,注重患者康复锻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引导下 臭氧治疗颈椎病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