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和超声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刘晓凤 许细红 +1 位作者 杜瑞宾 张惠娟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超声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均接受DBT、超声、DCEMRI检查...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超声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均接受DBT、超声、DCEMRI检查,并利用BI-RADS进行良恶性鉴定,分析3种检查影像上良恶性乳腺肿瘤的形态特征;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各项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80例乳腺肿瘤患者中,病理检测良性42例(52.50%),恶性38例(47.50%);DCE-MRI诊断准确度高于DBT、超声检查(P<0.05),而DBT、超声诊断的准确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诊断灵敏度高于DBT、超声检查(P<0.05),而DBT、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T、超声、DCE-MRI诊断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超声及DCE-MRI检查均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DCE-MRI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和灵敏度,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 超声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瘤
下载PDF
软组织病变的影像学诊断(15例分析)
2
作者 杜瑞宾 郑晓红 林列兴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290-292,共3页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黄疸病因的X射线造影分析
3
作者 杜瑞宾 王少凡 吴建民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黄疸 X射线造影检查 肝胆疾病 诊断
下载PDF
5例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影像学分析
4
作者 杜瑞宾 王少凡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54-54,共1页
目的 提高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  5例滑膜骨软骨瘤病均拍膝关节正侧位片 ,2例再行螺旋 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 (MPR)、表面阴影显示 (SSD)。结果  X线平片能很好显示骨化和钙化结节的位置、数目、形态、大小及与骨关... 目的 提高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  5例滑膜骨软骨瘤病均拍膝关节正侧位片 ,2例再行螺旋 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 (MPR)、表面阴影显示 (SSD)。结果  X线平片能很好显示骨化和钙化结节的位置、数目、形态、大小及与骨关节的关系。CT扫描中病灶不受组织结构重叠的影响 ,显示关节腔内悬垂体、游离体的情况及未钙化的结节。结论  CT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 影像学诊断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109例小儿溃疡病的X线所见
5
作者 杜瑞宾 林列兴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小儿溃疡病 X射线检查
下载PDF
回顾性心电编辑在心律不齐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沈衍富 殷磊 +6 位作者 郑小梅 马明平 吴晓兰 苏家威 郑天辉 林列兴 杜瑞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1-676,共6页
目的探讨回顾性心电编辑技术在心律不齐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律不齐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图像,需要心电编辑的使用插入、忽略、删除、R波偏移4种方法对其进行心... 目的探讨回顾性心电编辑技术在心律不齐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律不齐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图像,需要心电编辑的使用插入、忽略、删除、R波偏移4种方法对其进行心电编辑。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分段原则,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无需编辑组、需要编辑组中的心电编辑前后冠状动脉各段成像质量进行评分(1~4分)。结果无需心电编辑组的图像质量总评分为3.42±0.20。需要心电编辑组编辑前的图像质量评分为2.39±0.37,编辑后为3.22±0.24;编辑前后的图像质量评分及各个节段心电编辑前后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电编辑可明显减少甚至消除心律不齐导致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伪影,改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 心律失常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心电扫描技术
下载PDF
髓外浆细胞瘤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17
7
作者 童永秀 张玮 +2 位作者 杜瑞宾 马明平 包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髓外浆细胞瘤(EMP)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资料与方法收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EMP患者6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6例患者肿瘤分别位于上颌窦、面颊部、双侧扁桃体、肩胛肌、肾脏...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髓外浆细胞瘤(EMP)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资料与方法收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EMP患者6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6例患者肿瘤分别位于上颌窦、面颊部、双侧扁桃体、肩胛肌、肾脏和睾丸。各部位病灶具有以下特点:①孤立的软组织肿块,边界较清楚。② CT/MRI表现:CT示肿瘤内部密度均匀,呈中等密度;MRI示病灶信号均匀,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表现为扩散受限;增强扫描呈中度-明显强化,强化较均匀。③可伴有病变邻近部位骨质破坏和病变区周围淋巴结肿大。结论 CT、MRI检查在EMP诊断、治疗及随访等方面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双源CT术前定量分析肺动脉闭锁患者固有肺动脉及体肺侧支 被引量:12
8
作者 殷磊 吕滨 +7 位作者 韩磊 白桦 金敬琳 徐仲英 张戈军 杜瑞宾 蒋世良 戴汝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术前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患者肺动脉及体肺侧支发育的价值。方法 20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患者同期接受DSCT、心血管造影(CA)和超声心动图检查(ECHO),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3种检查对各...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术前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患者肺动脉及体肺侧支发育的价值。方法 20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患者同期接受DSCT、心血管造影(CA)和超声心动图检查(ECHO),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3种检查对各种心脏畸形的检出率;着重对照同一患者肺动脉和体肺侧支相同位置的DSCT和CA测量值,并分别计算相应McGoon比值、肺动脉指数(PAI)和总体新生肺动脉指数(TNPAI)比值,对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组患者各种心脏畸形共55处,其中DSCT检出52处(94.55%),ECHO检出43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体肺侧支DSCT检出14例(共37支),CA检出13例(32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肺动脉融合部DSCT检出16例,CA检出10例(P=0.047);DSCT和CA测量肺动脉、体肺侧支及膈水平胸主动脉直径的定量比较具有高度相关性(r=0.95~0.98,P<0.01);相应McGoon比值(DSCT:1.18±0.60;CA:1.23±0.64)、PAI[DSCT:(130.96±99.38)mm2/m2;CA:(140.91±107.87)mm2/m2]和TNPAI[DSCT:(160.31±125.62)mm2/m2;CA:(169.14±122.81)mm2/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无需获取压力等血流动力学资料的情况下,DSCT结合多普勒超声能够初步取代CA,成为肺动脉闭锁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MRI特征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10
9
作者 俞顺 方主亭 +2 位作者 包强 苏家威 杜瑞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MRI平扫和动态增强特征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SNN的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SNN患者的MRI征象,对病灶数目、形状、大小、部位、边界,以及MRI平扫和增强后信号、强化方式进行评价,并...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MRI平扫和动态增强特征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SNN的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SNN患者的MRI征象,对病灶数目、形状、大小、部位、边界,以及MRI平扫和增强后信号、强化方式进行评价,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发现10个病灶,平扫T1WI示7个病灶呈稍低信号,3个呈等信号;T2WI示2个病灶呈稍高信号,8个呈等信号,其中2个等信号及1个稍高信号病灶内见点状或小斑片状高信号;DWI示5个呈病灶呈等信号,5个呈稍高信号。10个病灶增强扫描后内部均未见强化,在门静脉及延迟期呈明显低信号,边界及形态显示清楚,边缘强化。病理表现:肝脏SNN中央为凝固性坏死物质,外周的薄层纤维包膜中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及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节周围的肝细胞基本正常。结论 MRI平扫和动态增强能较好地反映SNN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SNN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孤立性坏死结节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和MRI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肖桂卿 张玮 +2 位作者 邹松 彭俊铭 杜瑞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763-1765,1770,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原发性淋巴瘤的CT和MRI及临床表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表现,肿物边缘清楚,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扫描中度强化;MRI表现肿块T...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原发性淋巴瘤的CT和MRI及临床表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表现,肿物边缘清楚,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扫描中度强化;MRI表现肿块T1WI低、等信号,T2WI大部分呈稍低信号,部分呈稍高及等信号,DWI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大部分均匀强化,小部分不强化或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较好诊断价值。老年患者出现无痛性的睾丸肿大,要首先考虑到睾丸淋巴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睾丸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反晕征在不同肺部疾病中的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童永秀 张彩霞 +2 位作者 张玮 张惠娟 杜瑞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反晕征(RHS)在不同肺部疾病中的特征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收集肺部CT图像中可见RHS病灶的28例患者,分析其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①诊断:28例患者中,肺结核12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9例,真菌感染4... 目的探讨反晕征(RHS)在不同肺部疾病中的特征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收集肺部CT图像中可见RHS病灶的28例患者,分析其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①诊断:28例患者中,肺结核12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9例,真菌感染4例,肺腺癌2例,肺栓塞1例。②征象:12例肺结核RHS内可见结节,16例RHS病灶内未见结节。9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病灶具有反复、游走性的特点。1例肺腺癌RHS见于放射治疗后。③病灶数量:单发RHS病灶7例,多发RHS病灶21例。④伴发征象:除RHS外,其他影像表现包括树芽征12例、微结节影15例、磨玻璃影10例、纤维条索影7例、实变影15例、小叶间隔增厚9例、空洞征1例、胸膜改变22例、胸腔积液4例等。结论RHS可见于多种疾病,但在不同肺部疾病中具有各自的特点,结合其他肺部CT征象及相关临床资料,可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结核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DTI检测正常人皮质脊髓束发育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玮 余庆华 +4 位作者 林圣美 吴少杰 杜瑞宾 包强 邹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28-1631,共4页
目的采用DTI检测正常人皮质脊髓束(CST)在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发育的规律。方法采集120名头部MRI无异常的门诊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颅脑DTI数据,按年龄分为10组,每组12名(男、女各6名),测量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CST的FA值... 目的采用DTI检测正常人皮质脊髓束(CST)在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发育的规律。方法采集120名头部MRI无异常的门诊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颅脑DTI数据,按年龄分为10组,每组12名(男、女各6名),测量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CST的FA值及ADC值,比较不同年龄组间FA值及ADC值差异,分析FA值和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组间大脑脚、内囊后肢、半卵圆中心CST的FA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A值随年龄增长先升高后降低,ADC值先降低后升高。≤18岁受检者FA值与年龄呈正相关,ADC值与年龄呈负相关,>18岁受检者FA值与年龄呈负相关,ADC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DTI可反映CST微结构变化,未成年阶段随年龄增长FA值升高、ADC值下降,成年阶段随年龄增长FA值下降、ADC值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皮质脊髓束 年龄
下载PDF
腹部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永贵 刘娟 +3 位作者 吴连伟 许晓金 郭岗 杜瑞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790-1794,共5页
目的探讨并制定上腹部规范化磁共振检查方案及其磁共振技术质控标准。方法分别选取随机组250例,平扫50例,平扫后马上增强200例,优化组250例,平扫42例,平扫后马上增强208例,从预约、准备、摆位及定位、序列的规范化、附加技术的应用、诊... 目的探讨并制定上腹部规范化磁共振检查方案及其磁共振技术质控标准。方法分别选取随机组250例,平扫50例,平扫后马上增强200例,优化组250例,平扫42例,平扫后马上增强208例,从预约、准备、摆位及定位、序列的规范化、附加技术的应用、诊断信息的满足情况等五个方面共30个项目入手细化工作,并将所得影像信息进行评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优化组评分项目达标率明显高于随机组,且各评分项目的平均值也整体高于随机组,除了D10,且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了C5、D4、D6、D8、D9、D10、E3、E4、E5。各评分大项目也高于随机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优化组及随机组AA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27±0.097)分、30分、21分;(22.08±0.168)分、28分、15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腹部磁共振规范化扫描,优化了检查流程及图像质量,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磁共振成像 规范化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肝窦阻塞综合征6例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6
14
作者 俞顺 方主亭 +2 位作者 包强 苏家威 杜瑞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61-863,共3页
肝窦阻塞综合征(SOS)是由于肝窦内皮细胞损害导致肝窦流出道阻塞所引起的肝内窦性门静脉高压征,中央静脉等肝内小静脉内皮细胞也可同时受累。SOS较少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及MRI表现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双玉 包强 +1 位作者 孙维路 杜瑞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52-754,共3页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s)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嵴起源的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起源于外周神经系统者称为外周性原始外胚层肿瘤(pPNETs)。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s)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嵴起源的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起源于外周神经系统者称为外周性原始外胚层肿瘤(pPNETs)。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改变,文献报道多为个案或小样本分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4例pPNET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胚瘤 原始 外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韧带样纤维瘤病MRI特征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德周 俞顺 +2 位作者 包强 苏家威 杜瑞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6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韧带样纤维瘤病(DF)的MRI特点,重点分析MRI特征影像及其病理基础,评价MRI在D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韧带样纤维瘤病的MRI表现(14个病灶均行MRI增强及延迟扫描),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探讨MRI特征... 目的探讨韧带样纤维瘤病(DF)的MRI特点,重点分析MRI特征影像及其病理基础,评价MRI在D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韧带样纤维瘤病的MRI表现(14个病灶均行MRI增强及延迟扫描),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探讨MRI特征影像的病理基础。结果 14例均为单发病灶(腹外型7例、腹壁型4例、腹内型3例),其中有2例为术后复发,肿瘤沿着肌肉长轴生长。T1WI呈等或稍低于肌肉的信号,T2WI呈高于肌肉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以延迟强化为明显,病灶内可见条状或带状T1WI及T2WI低信号,增强后未见强化。14例病灶内均未见坏死、囊变及瘤周水肿。病理组织学上肿瘤由不同比例的成纤维细胞、纤维组织和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密集区域T2WI信号增高,而肿瘤内胶原纤维区域在T1WI、T2WI均为低信号。肿瘤内见较多血管壁完整的毛细血管,这是病灶延迟强化的病理基础。结论病灶内可见T1WI、T2WI均呈带状低信号且增强扫描不强化以及病灶延迟强化是DF的特征性MRI表现。MRI可以很好评估肿瘤侵犯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DF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样纤维瘤病 磁共振成像 病理
下载PDF
咽及颈部淋巴瘤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殷磊 杜瑞宾 李恒国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探讨咽和颈部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例经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咽和颈部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CT和(或)MRI资料,详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本文20例中9例表现为腭扁桃体肿大伴颈部淋巴结肿大;4例表现... 目的:探讨咽和颈部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例经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咽和颈部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CT和(或)MRI资料,详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本文20例中9例表现为腭扁桃体肿大伴颈部淋巴结肿大;4例表现为咽旁间隙肿块并向四周铸型生长;5例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其中4例向下一直延伸至上纵隔内;2例表现为颈部单发肿块。18例肿块密度、信号均匀,无明显坏死,轻度强化;2例可见少许坏死囊变,密度不均匀。结论:咽和颈部淋巴瘤CT和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当出现咽淋巴环肿块、咽旁间隙内铸型生长的肿块及伴有身体其它部位(如纵隔)的淋巴结肿大,对淋巴瘤的诊断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肿瘤 头颈部肿瘤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MSCT诊断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敏 马明平 +4 位作者 殷磊 范建忠 蔡瑞萍 王双玉 杜瑞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5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选择最佳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或影像学证实的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均行B超、IVU、MSCT平扫(其中14例行三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选择最佳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或影像学证实的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均行B超、IVU、MSCT平扫(其中14例行三期增强),7例行MRU检查。结果:15例中,MSCT诊断14例,其中1例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漏诊,诊断准确率93.3%;IVU诊断10例,诊断准确率66.7%;MRU诊断6例,1例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漏诊,诊断准确率85.7%;B超诊断13例,2例上部肾发育不良误诊为肾囊肿,诊断正确率86.7%。结论:常见影像学方法各有优缺点,以B超结合MSCT三期扫描诊断最佳,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有助于正确认识此病,提高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囊肿 三期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RI在软腭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玮 林圣美 +5 位作者 童永秀 吴少杰 杜瑞宾 包强 马明平 郭国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4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软腭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软腭占位性病变的MRI影像学征象,将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2检验和Kappa检验进行分析,并计算其敏感性、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结... 目的探讨MRI对软腭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软腭占位性病变的MRI影像学征象,将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2检验和Kappa检验进行分析,并计算其敏感性、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结果 26例软腭占位病理诊断中,良性15例,以血管瘤及多形性腺瘤多见,恶性11例,以鳞癌多见。良性占位性病变MRI典型表现为肿块边界清晰,信号较均匀,坏死少见,偶见钙化,增强扫描常较均匀强化,囊肿无强化;恶性占位性病变MRI典型表现为肿块境界不清,外形不规则或呈分叶状,信号不均匀,中心易坏死,常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增强后常不均匀强化,坏死区无强化。MRI诊断与病理诊断吻合度较高(2=0.766,P<0.05),术前影像诊断软腭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0.9%、86.7%、88.5%、77.6%。结论术前MRI检查对软腭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腭 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鉴别
下载PDF
CT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胃癌切除术后胃肠道瘘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明平 刘进生 +2 位作者 王增林 周东升 杜瑞宾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7期841-844,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胃癌切除术后胃肠道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2月共17例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及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引流管交替冲洗引流或持续冲洗引...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胃癌切除术后胃肠道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2月共17例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及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引流管交替冲洗引流或持续冲洗引流,并结合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在CT引导下顺利置入引流管,7例置入单根引流管,10例置入两根引流管。16例(94%)经过引流结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4-12周后CT复查原积液逐渐吸收、消失,消化道碘水造影显示胃空肠吻合口瘘及食管空肠吻合口瘘闭合,CT扫描显示十二指肠残端瘘残端周围积液腔吸收、消失。16例随访3~6个月胃肠道瘘无复发,1例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经穿刺引流及再次手术后仍死于严重感染。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引流管结合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是胃癌切除术后胃肠道瘘的有效治疗手段,尤其是多根引流管结合生理盐水冲洗引流可能有助于提高引流效果,促进瘘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瘘 经皮穿刺引流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