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除雷达木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的方法及输血疗效评估对比
1
作者 张警丹 孙佳丽 +3 位作者 杜瑞辉 李鹏 孙丽妲 李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探讨DARA-Fab片段处理经抗CD38单克隆抗体雷达木(daratumumab,DARA)治疗后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输血相容性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比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方法评估其输血疗效。方法将DARA使用Pierc... 目的探讨DARA-Fab片段处理经抗CD38单克隆抗体雷达木(daratumumab,DARA)治疗后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输血相容性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比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方法评估其输血疗效。方法将DARA使用PierceFab制备试剂盒制备成DARA-Fab片段后,确认不同体积(5、10、15、30μL)DARA-Fab片段对于抗筛细胞和抗体鉴定细胞的中和效果;DARA-Fab片段和明确相应抗原的抗筛细胞与对应的单抗试剂为试验组,以添加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孵育后离心;各选取20名经DARA治疗后的MM患者,分别使用DARA-Fab封闭RBC表面抗原和与DTT破坏红细胞表面抗原的方法来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对其输血前后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2种配血方法。结果15、30μL DARA-Fab片段与抗筛细胞与混有DARA的血清孵育离心后结果为阴性,5、10μL DARA-Fab结果为阳性,15μL DARA-Fab处理抗体鉴定细胞(2、3、4、5、7、9、11)后为阴性,抗体鉴定细胞(1、6、8、10、12)经30μL DARA-Fab片段处理后,结果为阴性;添加DARA-Fab的实验组对MNS系统、Duffy、Kidd、Kell、Lewis、Rh血型系统和对照组结果一致;DARA-Fab片段这20名患者输注RBC后Hb(hemoglobin,Hb)(73.90±1.90)(g/L)比输血前(63.60±1.58)明显提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患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μmol/L)(16.25±3.54 vs 17.87±3.57)、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μmol/L)(6.31±2.32 vs 7.10±2.80)和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9.94±1.38 vs 10.77±1.22)输注前后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DTT处理方法与DARA-Fab片段封闭方法的输血前后Hb差值(10.75±1.04 vs 10.30±0.98)、TBil差值(3.31±1.47 vs 3.31±0.55)、DBIL差值(2.76±1.24 vs 2.60±0.83)和I-Bil差值(1.97±0.40 vs 2.82±0.53)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ARA-Fab片段可通过封闭RBC表面CD38抗原,来去除DARA对红细胞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干扰,这种封闭方法对于红细胞临床常见血型系统的抗原无影响,且通过这种配血方法实验室指标输血疗效明显,与DTT方法的输血疗效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木 多发性骨髓瘤 输血 二硫苏糖醇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
2
作者 张恩远 耿晓星 +3 位作者 汪淑芹 杜瑞辉 张爱红 高春英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346-347,共2页
卵巢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死亡率已居妇科肿瘤之首。在卵巢肿瘤中,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始终存在着争议。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我院临床资料,就其概念、发病率、年龄、临床表现,尤其是... 卵巢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死亡率已居妇科肿瘤之首。在卵巢肿瘤中,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始终存在着争议。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我院临床资料,就其概念、发病率、年龄、临床表现,尤其是病理特点与治疗、预后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发病率 卵巢上皮性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影像检查新技术:全身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科民 安刚 +5 位作者 唐红 王晓雪 赵云晴 蒋晗 杜瑞辉 孙洪砚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检验全身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评估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效能。方法:对2019-02-2019-06在我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且接受全身数字X线摄影(DR)检查的共40例患者行全身LDCT复查(间隔不超过30 d),在病灶识别、D-S临床分期、辐射剂... 目的:检验全身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评估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效能。方法:对2019-02-2019-06在我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且接受全身数字X线摄影(DR)检查的共40例患者行全身LDCT复查(间隔不超过30 d),在病灶识别、D-S临床分期、辐射剂量、检查时长、患者耐受度、意外发现方面进行两两比较(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LDCT与DR检出全身平均溶骨性病灶个数分别为69.9 vs 31.2,DR总漏诊率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肩胛骨、颈椎、锁骨、胸椎、肋骨、腰椎、胸骨、骨盆依次为DR漏诊率>50.0%的部位。共6例(15.0%)患者D-S临床分期不一致(LDCT vs DR)。LDCT与DR的有效辐射剂量(ED)、检查时长、耐受度分别为9.4 mSv vs 3.6 mSv,3.5 min vs 16.6 min,100%好vs 65%中、35%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股骨髓腔浸润(85.0%)、肱骨髓腔浸润(72.5%)、肋骨骨折(35.0%)、髓外浸润(17.5%)依次为LDCT常见的重要意外发现。结论:LDCT在溶骨性病灶识别、D-S临床分期、检查时长、患者耐受度、意外发现方面均明显优于DR,且辐射剂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病 低剂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