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欲望的狂欢 感觉的盛宴——穆时英的新感觉小说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杜瑾焕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是以对传统文学模式的反叛姿态独步中国现代文坛的。他在1930年代初中国文学的一系列二元对立范畴中,如乡土题材与都市题材、关注现实与灵魂介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做出了超越性的前卫选择,开辟了一... "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是以对传统文学模式的反叛姿态独步中国现代文坛的。他在1930年代初中国文学的一系列二元对立范畴中,如乡土题材与都市题材、关注现实与灵魂介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做出了超越性的前卫选择,开辟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审美空间:感觉的盛宴,欲望的狂欢。但因为太过超前远离了人们的审美经验而被置于新文学史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新感觉派 现代主义
下载PDF
薛宝钗人格结构的符号学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瑾焕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45-49,共5页
运用符号学美学,将《红楼梦》符码系统中与薛宝钗人格相关的意指长链抽绎出来,人物热切欲求的基本人格及其为达目的施展的心机与手段可清晰显现。薛宝钗人格的显著特征就是表里不一的重度分裂:其表藏愚守拙,安分随时;其里冰雪聪明,伺机... 运用符号学美学,将《红楼梦》符码系统中与薛宝钗人格相关的意指长链抽绎出来,人物热切欲求的基本人格及其为达目的施展的心机与手段可清晰显现。薛宝钗人格的显著特征就是表里不一的重度分裂:其表藏愚守拙,安分随时;其里冰雪聪明,伺机一飞冲天。她一贯压抑生命热情,漠视小人物的生死,显得十分冷漠无情。"山中高士晶莹雪"乃对其人格的精准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宝钗 人格结构 符号学
下载PDF
关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杜瑾焕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04-106,共3页
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产物,其基本内涵包括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作为创造活动的前提,给创造者以精神刺激,激起人强烈的创造欲望,向未知领域和所怀疑的问题自觉主动地发起挑战和进攻,它... 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产物,其基本内涵包括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作为创造活动的前提,给创造者以精神刺激,激起人强烈的创造欲望,向未知领域和所怀疑的问题自觉主动地发起挑战和进攻,它是创造的动力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要从孕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的途径包括:鼓励学生"try",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趣味性,致力于培养"智慧的孩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创新意识 社会文化氛围
下载PDF
论《空山灵雨》的佛学色彩 被引量:2
4
作者 杜瑾焕 《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2002年第1期64-68,共5页
许地山“五四”时期的散文集《空山灵雨》充满了佛学色彩。它体现在“人生即苦”的价值判断 ,人生诸苦包括离乱苦、怨憎苦、情之压抑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生之旅的疲惫苦等 ,若想走出人生苦难 ,最便捷的道路当属宗教救赎 ,即要人们... 许地山“五四”时期的散文集《空山灵雨》充满了佛学色彩。它体现在“人生即苦”的价值判断 ,人生诸苦包括离乱苦、怨憎苦、情之压抑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生之旅的疲惫苦等 ,若想走出人生苦难 ,最便捷的道路当属宗教救赎 ,即要人们宽容、忍耐、自强、奋斗 ,重视自我的精神修养 ,建构新的自主人格 ,在参禅悟道中实现自我的精神超越和解脱。这种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使佛学禅理与艺术追求实现了契合统一 ,明心见性 ,表现出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 ,睿智思辩的思维方式与比喻、象征、暗示等艺术手法的结合 ,创造出优美生动、意味深长的意境、意象和意念 ,最终形成作品玄想空灵的审美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即苦 宗教救赎 人文理想 一切皆空 玄想空灵
下载PDF
精神探索者的孤独掘进——《财主底儿女们》人文解读之一 被引量:1
5
作者 杜瑾焕 《焦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七月派”小说家路翎创作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之时,正逢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危机时刻。出于从根本上富国强民的美好愿望,他承祚发扬了鲁迅20世纪初确立的救国主张:“立国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注重对民众进行人文启蒙和教育,对... “七月派”小说家路翎创作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之时,正逢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危机时刻。出于从根本上富国强民的美好愿望,他承祚发扬了鲁迅20世纪初确立的救国主张:“立国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注重对民众进行人文启蒙和教育,对造成民众愚昧落后的历史文化残留,即原始蛮力或集体潜意识进行挖掘,其目的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路翎按照胡风所倡导的主观战斗精神的要求,突入人物的灵魂,对其情绪世界和精神状态作了纵深的掘进和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主底儿女们》 解读 集体潜意识 个性解放 自我 路翎 长篇小说 创作方法 悲剧意识
下载PDF
存在探寻者的契若金兰——毕希纳、昆德拉、曹雪芹的身体叙事
6
作者 杜瑾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1-223,共3页
毕希纳、昆德拉和曹雪芹存在于三个不同的时空,但他们以各自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身体的偶在及其终极意义的虚无。超越这种虚无,必须让肉体拉住灵魂的衣角完成文学性的诗学转换。在对身体的态度上,他们有惊人的契合之处。这对我们... 毕希纳、昆德拉和曹雪芹存在于三个不同的时空,但他们以各自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身体的偶在及其终极意义的虚无。超越这种虚无,必须让肉体拉住灵魂的衣角完成文学性的诗学转换。在对身体的态度上,他们有惊人的契合之处。这对我们思考存在、探寻健康合理的生存方式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希纳 昆德拉 曹雪芹 身体叙事
下载PDF
论《红楼梦》的叙述策略及思维模式
7
作者 杜瑾焕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139,共3页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以神话思维方式认知人事的盛衰变迁,对这个充满变数的人世中的人的命运和生存意义等问题进行探寻与追问,并以其诗性智慧创造各种神话,以隐喻的方式表现人类那独特而永恒的天性,从而造就了他那个时代的"神话叙...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以神话思维方式认知人事的盛衰变迁,对这个充满变数的人世中的人的命运和生存意义等问题进行探寻与追问,并以其诗性智慧创造各种神话,以隐喻的方式表现人类那独特而永恒的天性,从而造就了他那个时代的"神话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神话叙述 神话思维
下载PDF
对贾宝玉的另一种解读
8
作者 杜瑾焕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5期47-48,共2页
贾宝玉的性格及行为若用拉康的思想来阐释,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镜像时期、语言阉割时期、主体分裂时期。在第一个时期,贾宝玉实际上是受着人类童年镜像世界的诱惑,把这个虚幻的形象看做是自己的形象,从此形成一个虚幻的自我,并因此产生... 贾宝玉的性格及行为若用拉康的思想来阐释,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镜像时期、语言阉割时期、主体分裂时期。在第一个时期,贾宝玉实际上是受着人类童年镜像世界的诱惑,把这个虚幻的形象看做是自己的形象,从此形成一个虚幻的自我,并因此产生一种认同机制,使得主体永远不能对自我产生正确的认识。在第二个时期,成年后家庭期望过高使其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厌倦、焦虑甚至恐惧情绪使他选择了看似十分荒唐怪异的言语与行为。第三个时期,他自我解压、自由释放又不至于被冷落和遗忘,还能在诗性大观园世界与姐妹丫鬟厮磨一处,独享自由和欢愉。这使他的生命有了一种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度过诗性生活和美丽人生。曹雪芹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用意曲折隐晦,寄寓丰富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康 镜像世界 阉割情结 性身份定位
下载PDF
《红楼梦》的灵异现象和神力描写
9
作者 杜瑾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通过神话架构、神变故事模式及梦幻、谶言、预兆、巫蛊、佛道神力等神秘现象和怪异力量的描绘,曲折隐晦地表达了一个潜在文本:主人公对能够步入仕途经济的经史子集之类经典缺乏兴味,而对《西厢记》《牡丹亭》却兴...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通过神话架构、神变故事模式及梦幻、谶言、预兆、巫蛊、佛道神力等神秘现象和怪异力量的描绘,曲折隐晦地表达了一个潜在文本:主人公对能够步入仕途经济的经史子集之类经典缺乏兴味,而对《西厢记》《牡丹亭》却兴趣盎然,并且大语特语"怪、力、乱、神",从而彰显了人的欲望,推进故事情节,决定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发展和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灵异现象 神力
下载PDF
试论穆旦诗中的现代自我形象
10
作者 杜瑾焕 《焦作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35-36,73,共3页
穆旦特殊的人生经历、极端的生死体验和西南联大的诗学教育,使他成为最具异质性、叛逆性和现代性的人,同时也是最痛苦和孤寂的人。但他以自己的人格书写了一个现代灵魂承担的民族的、时代的、现实的沉重和苦难。这个现代自我对生命状态... 穆旦特殊的人生经历、极端的生死体验和西南联大的诗学教育,使他成为最具异质性、叛逆性和现代性的人,同时也是最痛苦和孤寂的人。但他以自己的人格书写了一个现代灵魂承担的民族的、时代的、现实的沉重和苦难。这个现代自我对生命状态有着切肤的感受,触摸到传统历史文化血脉中留存的因袭和重负,这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理性叙事个体,具有理性反思力量和自我启蒙精神,有着现代知识分子本位与独立思考文化立场的自觉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现代自我 痛苦受难 理性反思 本位坚守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为大众文化辩护
11
作者 杜瑾焕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7-70,共4页
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同质性和"互文性",大众文化是历史叙述的后现代文本。作为一种话语,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了现代主义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结构后,成为一种以大众文化... 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同质性和"互文性",大众文化是历史叙述的后现代文本。作为一种话语,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了现代主义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结构后,成为一种以大众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作者从哲学基础、美学倾向、艺术追求、文化态度和价值立场五个层面考量,认为后现代主义无疑是一种大众文化的辩护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大众文化 解构 辩护
下载PDF
《红楼梦》题旨的现象学解读
12
作者 杜瑾焕 毋培怡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2期24-27,共4页
用现象学哲学和现象学文学批评理论解读《红楼梦》题旨,曹雪芹笔下虚无缥缈的太虚幻境乃生命之原乡,大观园是“石头”幻形入世受享富贵温柔的地方。它们昭示着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也即《红楼梦》题旨:虚无、梦幻、色... 用现象学哲学和现象学文学批评理论解读《红楼梦》题旨,曹雪芹笔下虚无缥缈的太虚幻境乃生命之原乡,大观园是“石头”幻形入世受享富贵温柔的地方。它们昭示着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也即《红楼梦》题旨:虚无、梦幻、色空。理性乃设定人存在价值和意义的基础,是诗意栖居的前提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现象学批评 《红楼梦》题旨
下载PDF
西方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与新时期小说内容的拓展
13
作者 杜瑾焕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24-27,共4页
西方传统哲学不适当地突出了人而遗忘了存在,现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主要内涵就是将哲学定位为关注人类自身的存在,回答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中国新时期的诸如意识流、先锋、新写实及女性主义等小说流... 西方传统哲学不适当地突出了人而遗忘了存在,现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主要内涵就是将哲学定位为关注人类自身的存在,回答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中国新时期的诸如意识流、先锋、新写实及女性主义等小说流派受其影响,开始了对曾经的和当下的中国人生存状态、精神世界的关注、思考与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 生存论转向 新时期小说
下载PDF
暧昧的身体 荒谬的体验——对卫慧作品的后现代解读
14
作者 杜瑾焕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11-15,共5页
若用后现代哲学解读卫慧作品,身体不过是前意识层面现象学意义上的身体,性行为体现了一种特别的性欲意向,一种爱欲知觉。从存在论意义上来说,性关系是一个身体寻找另一个身体、以确认人与人的共在关系。卫慧的身体叙事文本,完成了新时... 若用后现代哲学解读卫慧作品,身体不过是前意识层面现象学意义上的身体,性行为体现了一种特别的性欲意向,一种爱欲知觉。从存在论意义上来说,性关系是一个身体寻找另一个身体、以确认人与人的共在关系。卫慧的身体叙事文本,完成了新时期文学由"宏大叙事"到"个体叙事"再到"身体叙事"的叙事革命,在100年内实现了中国女性由个性解放到身体解放的现代神话。但由于远离我国当下的文化语境,不可避免地遭到主流意识形态和精英文化的围剿与唾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慧 后现代语境 身体叙事
下载PDF
窥视心灵景观的探险——《财主底儿女们》人文解读之三
15
作者 杜瑾焕 《焦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4-16,共3页
路翎在《财主底儿女们》中强调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与挖掘,因而对小说叙事视角做了多形态的实验开拓:心理直接陈述、心态直呈、意识流、人物视点交叉移位。
关键词 《财主底儿女们》 解读 叙事视角 小说 路翎 人物心理 心态 意识流
下载PDF
心灵的英雄交响史诗——《财主底儿女们》人文解读之二
16
作者 杜瑾焕 《焦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路翎不囿于阶级论的阈限,把笔触伸进各阶层人物的非理性世界,探寻造成其本能欲望冲动,糊涂的英雄心愿和炽烈的占有欲、支配欲的深层动因,及其对国民精神人格构筑的优劣影响。由于人物对人生形式、价值追求各有不同的理解与实现途径,因... 路翎不囿于阶级论的阈限,把笔触伸进各阶层人物的非理性世界,探寻造成其本能欲望冲动,糊涂的英雄心愿和炽烈的占有欲、支配欲的深层动因,及其对国民精神人格构筑的优劣影响。由于人物对人生形式、价值追求各有不同的理解与实现途径,因而作品呈现出“复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主底儿女们》 解读 非理性 个人英雄主义 小说 中国 路翎
下载PDF
素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师基本素质构成
17
作者 罗明洲 陈志英 +2 位作者 鹿守富 杜瑾焕 梁振杰 《焦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5-29,共5页
本课题从目前中学所展开的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从四个大的方面探讨了素质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第一,“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整体教育观念;第二,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祟高的精神境界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能力;第三,较为完备的... 本课题从目前中学所展开的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从四个大的方面探讨了素质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第一,“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整体教育观念;第二,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祟高的精神境界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能力;第三,较为完备的专业知识和较为渊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构成;第四,过硬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多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中学 语文教师 素质 教育观念 以人为本 思想品德 教育能力 专业知识
下载PDF
纳博科夫的“千千心结”与白日呓语——对《洛丽塔》的文本解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瑾焕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108,共4页
艺术之于创作者个人的功利就是以想象性的完成来补救心理上的缺失。纳博科夫少年时代的情感风暴促使他创作了《洛丽塔》。对人的迷狂状态的正视和认定,即使是罪恶的迷狂,也是一种生命的抚慰。《洛丽塔》将人的癫狂纳入叙述方式,成为其... 艺术之于创作者个人的功利就是以想象性的完成来补救心理上的缺失。纳博科夫少年时代的情感风暴促使他创作了《洛丽塔》。对人的迷狂状态的正视和认定,即使是罪恶的迷狂,也是一种生命的抚慰。《洛丽塔》将人的癫狂纳入叙述方式,成为其小说精神及生命意志的表达,并从中得到一种"审美福祉"或"审美狂喜",从而对读者的阅读习惯、鉴赏能力与审美趣味,甚至对人类的理性精神也持一种嘲弄和反讽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 洛丽塔 审美福祉
原文传递
尼采的叛逆精神与纳博科夫的小说理念
19
作者 杜瑾焕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122,共4页
尼采与纳博科夫都是欧洲贵族中注重精神生活的文化精英式人物,他们各自的因缘际遇与其后来对人类存在及文化现象的思考有很大关联。用整个灵魂感受存在,尼采哲学和纳博科夫的小说不约而同地对过往的一切人类文化思想和价值表示了质疑,... 尼采与纳博科夫都是欧洲贵族中注重精神生活的文化精英式人物,他们各自的因缘际遇与其后来对人类存在及文化现象的思考有很大关联。用整个灵魂感受存在,尼采哲学和纳博科夫的小说不约而同地对过往的一切人类文化思想和价值表示了质疑,甚至主张重新评估和全面的颠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叛逆精神 纳博科夫 小说理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