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厄洛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和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杜紫燕 王淅凤 +3 位作者 李凌云 嵇成红 施敏骅 余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2-665,690,共5页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CC827、A549、H1299增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肺癌HCC827、A549、H1299细胞株分为对照组(CON组)、溶剂对照组(DMSO组)和厄洛替尼处理组,采用CCK-8法检测厄洛替尼对细胞增殖的抑...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CC827、A549、H1299增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肺癌HCC827、A549、H1299细胞株分为对照组(CON组)、溶剂对照组(DMSO组)和厄洛替尼处理组,采用CCK-8法检测厄洛替尼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表达。结果:厄洛替尼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HCC827、A549、H1299细胞增殖,增殖抑制率由高到低分别为HCC827、A549、H1299,3株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8.72、32.09、87.46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厄洛替尼显著上调LC3-Ⅱ及Beclin-1表达(P<0.05);厄洛替尼诱导HCC827、A549、H1299细胞株自噬,且其诱导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厄洛替尼选择性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并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洛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自噬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呼吸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以胸腔穿刺术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杜紫燕 施敏骅 +4 位作者 钱兰红 姚春 李冰青 蔡雪艳 李凌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9期110-112,共3页
选择2019年1—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规范化培训的60名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30名规培生采用思维导图+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30名规范化培训医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进行出科胸腔穿刺... 选择2019年1—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规范化培训的60名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30名规培生采用思维导图+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30名规范化培训医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进行出科胸腔穿刺术技能考核,实验组规范化培训医生胸腔穿刺术平均91.56±0.47分,对照组规范化培训医生胸腔穿刺术平均87.34±0.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思维导图能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胸腔穿刺术水平,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胸腔穿刺术
下载PDF
20例肺动脉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杜紫燕 朱晓良 +1 位作者 施敏骅 胡华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41-543,545,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动脉栓塞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存在危险因素,呼吸困难和胸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动脉血气分析、血D-二聚体、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动脉栓塞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存在危险因素,呼吸困难和胸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动脉血气分析、血D-二聚体、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栓塞症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同位素核素灌注扫描、螺旋CT具有无创和高敏感性的特点,肺动脉造影是最为可靠的辅助检查。结论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误诊,临床工作中应增强对肺动脉栓塞症的诊断意识,结合适当的辅助检查手段,以期达到早期诊断、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热疗在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杜紫燕 胡华成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5年第4期150-153,共4页
肿瘤热疗是通过物理方法加热组织以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手段。它是肺癌综合治疗中一种新的重要的方法,目前临床应用中已展现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热疗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热疗 肺癌
下载PDF
第三代化疗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进展
5
作者 杜紫燕 胡华成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6年第5期185-187,F0003,共4页
10余年来,随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药物研究的深入研发,第三代化疗药物相继问世,临床应用收到良好的疗效。本文就其在NSCLC化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疗法 联合
下载PDF
TRAIL和抗肿瘤药物协同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施敏骅 余勇 +4 位作者 钱斌 连一新 陈锐 杜紫燕 胡华成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0-192,213,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体外诱导非小细胞肺癌渊亡的效果及和抗肿瘤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用20-160ng/ml浓度范围的rhTRAIL单独及联合阿霉素、顺铂和紫醇处理体外培养的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8h后测定细胞...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体外诱导非小细胞肺癌渊亡的效果及和抗肿瘤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用20-160ng/ml浓度范围的rhTRAIL单独及联合阿霉素、顺铂和紫醇处理体外培养的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8h后测定细胞Caspase 3的活性变化,并于24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处理对NCI—H460细胞核形态的影响。结果经药物处理8h后NCI-H460细胞的Caspase3活性提高,24h后各处理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核固缩、碎裂等形态学改变,联合用药组上述变化更明显,细胞凋亡率更高。结论TRAIL可以有效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的体外凋亡,其效果与作用浓度呈正相关;TRAIL和常用抗肿瘤药物有协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死亡受体配体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运用标准化病人辅助留学生呼吸内科临床实践中的教学与体会 被引量:9
7
作者 余勇 杜紫燕 +3 位作者 施敏骅 朱晓良 钱斌 徐迅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1期121-122,共2页
随着国际间医学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践阶段是搭建医学理论知识学习与临床执业的桥梁,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必要环节。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医学教育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医学对医学留学生教学... 随着国际间医学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践阶段是搭建医学理论知识学习与临床执业的桥梁,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必要环节。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医学教育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医学对医学留学生教学的需要。为提高留学生呼吸内科学临床教学的质量,我们探索性地运用标准化病人辅助留学生的临床培训与考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留学生医学教学提供了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临床教学 呼吸内科
下载PDF
PBL在留学生临床医学呼吸病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施敏骅 徐迅 +2 位作者 钱斌 杜紫燕 邢玉斐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16期153-154,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国内医学教育影响力的提高,接受海外留学生的医学院校也逐渐增多。苏州大学自2004年起招收以南亚各国为主的医学留学生。
关键词 PBL 临床医学 呼吸病 教学
下载PDF
对来华医学留学生教学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连一新 徐跃华 +2 位作者 施敏骅 杜紫燕 钱亚娟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第11期77-77,89,共2页
来华留学生的人数近年来飞速增长,留学生教育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水平已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杆。目前西医专业来华留学生的总规模已居各专业第二位。通过对来华医学留学生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来华医学留学... 来华留学生的人数近年来飞速增长,留学生教育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水平已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杆。目前西医专业来华留学生的总规模已居各专业第二位。通过对来华医学留学生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来华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医学留学生 教学方法 PBL SP
下载PDF
VEGF、HIF-1在急性肺栓塞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10
作者 陈婷 朱晓良 杜紫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773-4774,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急性大鼠肺栓塞(APE)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变化。方法采用体外制备血栓经颈静脉注入法建立APE模型,分别在造模成功后1、6、12、24 h取出大鼠肺组织,并提取大鼠肺组织的总蛋白,...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急性大鼠肺栓塞(APE)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变化。方法采用体外制备血栓经颈静脉注入法建立APE模型,分别在造模成功后1、6、12、24 h取出大鼠肺组织,并提取大鼠肺组织的总蛋白,应用免疫组化学法测定VEGF、HIF-1表达水平,并以同批正常大鼠为对照组观察比较模型组VEGF、HIF-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APE模型制造完成,VEGF、HIF-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74,t2=5.137,均P<0.05),表达强度与时间呈正相关,在模型制作12 h时升高最为显著,并且HIF-1α和VEGF在各个时间点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0.800,P<0.05)。结论大鼠APE模型肺组织中HIF-1其表达显著增高,同时其下游基因VEGF也呈增高变现,因此两者均可作为治疗靶点,而HIF-1表达可能起到启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
下载PDF
南极磷虾粉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紫燕 徐杰 +3 位作者 熊菁晶 李学敏 李兆杰 薛长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7-271,277,共6页
为探讨4℃和40℃条件下,光照、氧气条件对南极磷虾粉贮藏性的影响,将南极磷虾粉储藏于8种不同条件下,以色差、总虾青素、硫代巴比妥酸、游离脂肪酸、吡咯含量为指标,分析其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4℃贮藏温度下,南极磷虾粉... 为探讨4℃和40℃条件下,光照、氧气条件对南极磷虾粉贮藏性的影响,将南极磷虾粉储藏于8种不同条件下,以色差、总虾青素、硫代巴比妥酸、游离脂肪酸、吡咯含量为指标,分析其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4℃贮藏温度下,南极磷虾粉的各指标变化均不显著。而在40℃贮藏温度下,有氧条件下光照组氧化降解最多,总虾青素、TBARS、吡咯分别达(14.46±2.40)nmol/g、(56.33±2.29)mg/kg、(168.00±1.43)μg/g;有氧条件下避光组水解酸败最多,FFA的含量最大为7.92%。结论:贮藏于低温环境下有利于虾粉的品质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粉 贮藏 温度 光照 品质变化
下载PDF
血清p53抗体联合CEA、CYFRA21-1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杜紫燕 余勇 +3 位作者 张增利 李凌云 邢玉斐 施敏骅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与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辅助肺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在57例肺癌(肺癌组)和4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53抗体,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与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辅助肺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在57例肺癌(肺癌组)和4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53抗体,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和CYFRA21-1。结果肺癌组血清p53抗体、CEA和CYFRA2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53抗体、CEA、CYFRA21-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814、0.779。p53抗体、CEA和CYFRA21-1的诊断界点分别为1.150U/ml、3.095ng/ml、3.240ng/ml,敏感性分别为45.61%、66.67%、68.42%,特异性分别为87.50%、87.50%、85.00%。三项联合检测的AUC为0.902,敏感性为89.47%,特异性为100%。CEA与CYFAR21-1呈正相关(r=0.555,P<0.05)。结论血清p53抗体为独立的肺癌生物标记物,与CEA、CYFRA21-1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抗体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片段 肺癌
原文传递
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杜紫燕 余勇 +1 位作者 钱兰红 施敏骅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哮喘严重程度判定中的价值。方法检测99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哮喘组,按病情又分为轻、中、重三组)和30名健康人(对照组)用力1秒呼气率(FEV1%),进行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计数,并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哮喘严重程度判定中的价值。方法检测99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哮喘组,按病情又分为轻、中、重三组)和30名健康人(对照组)用力1秒呼气率(FEV1%),进行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计数,并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7水平。结果哮喘组FEV1%明显低于对照组[(87.60±6.90)%、(68.50%±4.60)%、(48.30±5.90)%vs.(99.80±5.40)%](P<0.01)。哮喘组外周血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8.27±2.35)pg/ml、(40.36±2.33)pg/ml、(77.45±4.01)pg/ml vs.(14.05±3.08)pg/ml](P<0.01)。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IL-17与FEV1%、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0.38、0.77,P<0.01、P<0.05、P<0.01)。结论 IL-17通过募集炎症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参与了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IL-17可作为哮喘患者临床病情判定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17 中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沈久成 孙丽 +2 位作者 王婧 杜紫燕 陈锐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665-1670,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重叠综合征(OS)患者心肺功能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治疗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进行睡眠监测检查,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重叠综合征(OS)患者心肺功能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治疗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进行睡眠监测检查,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149例患者分成OS组56例和COPD组93例,对两组的睡眠监测参数、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OS患者心肺功能的临床特征及与AHI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OPD组相比,OS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预计值)、pH值[M(Q_(1),Q_(3))]、氧分压(PaO_(2))与血氧饱和度(SaO_(2))下降[(49.46±12.98)%比(54.38±11.72)%,(47.86±14.78)%比(57.78±15.81)%,7.37(7.34,7.39)比7.40(7.39,7.41),(80.75±10.20)比(84.28±8.43)mmHg(1 mmHg=0.133 kPa),(94.46±2.52)%比(95.74±2.28)%],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M(Q_(1),Q_(3))]升高[55.00(45.50,60.00)比44.00(40.00,48.00)mmHg](均P<0.05)。OS组肺动脉压及血浆NT-proBNP水平[M(Q_(1),Q_(3))]均高于COPD组[38.90(28.60,49.05)比28.60(24.95,32.60)mmHg,434.00(273.75,631.00)比136.00(86.00,205.00)pg/ml](均P<0.05)。AHI与PaCO_(2)、肺动脉压、NT-proBNP及急性加重次数呈正相关(r=0.496、0.544、0.628、0.446,均P<0.05),与FEV_(1)/FVC、FEV_(1)%预计值、pH值、PaO_(2)及SaO_(2)呈负相关(r=-0.309、-0.346、-0.410、-0.289、-0.267,均P<0.05)。结论OS患者出现更严重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肺功能损伤,其NT-proBNP及肺动脉压水平较COPD患者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重叠综合征 肺动脉压 氨基末端脑钠尿肽
原文传递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评估方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郭云 杜紫燕 +2 位作者 王振 祁佳丽 杨文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及其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CAP患者136例,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肺部感染评价量表(CPIS)和肺炎严... 目的研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及其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CAP患者136例,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肺部感染评价量表(CPIS)和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价患者病情程度,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29例和存活组107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老年CAP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死亡组老年CAP患者CD_(4)^(+)和CD_(4)^(+)/CD_(8)^(+)低于存活组,WBC、CRP、PCT、APACHEⅡ、CPIS及PSI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4)^(+)、CD_(4)^(+)/CD__(8)^(+)预测老年CAP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7和0.788,低于APACHEⅡ、PSI评分,高于WBC、CRP和PCT等炎症指标。结论老年CA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存在明显异常,且与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和全身健康状态紧密相关,测量CD_(4)^(+)/CD__(8)^(+)可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分型
原文传递
DNA修复基因ERCC1多态性与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增利 朱晓良 +5 位作者 陈婷 余勇 杜紫燕 周童 邢玉斐 施敏骅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21期2524-2526,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多态性与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7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ERCC1基因多态性分布,分析ERCC1 118多态性与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一线含铂...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多态性与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7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ERCC1基因多态性分布,分析ERCC1 118多态性与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一线含铂方案化疗疗效及总体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总体有效率25%,中位总体生存期为17个月。ERCC1 118多态性与短期疗效无相关性(P>0.05)。与携带ERCC1 118C/C野生纯合基因型患者相比,携带ERCC1118T突变等位基因的患者生存期更长(19个月vs.16个月)(P<0.05)。结论 ERCC1 118T突变等位基因可能与晚期肺腺癌接受含铂方案化疗后的生存时间延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基因 基因多态性 肺腺癌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原文传递
DNA修复基因XRCC3多态性与晚期肺腺癌患者含铂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增利 陈婷 +5 位作者 朱晓良 余勇 杜紫燕 周童 邢宇斐 施敏骅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92-2394,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3多态性与晚期肺腺癌患者含铂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探针结合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7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XRCC3基因多态性分布,分析XRCC3 241多态性与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一线含铂方案化疗疗效及...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3多态性与晚期肺腺癌患者含铂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探针结合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7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XRCC3基因多态性分布,分析XRCC3 241多态性与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一线含铂方案化疗疗效及总体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 7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总体有效率25.7%,中位生存时间为17个月。XRCC3241多态性与疗效无显著相关性。与携带XRCC3 241野生纯合基因型(Thr/Thr)患者相比,携带XRCC3 241Met突变等位基因的患者生存期延长(P<0.05)。结论 XRCC3 241Met等位基因可能与晚期肺腺癌接受含铂方案化疗后的生存时间延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XRCC3基因 肺腺癌
原文传递
孤立性肺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及良恶性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4
18
作者 王欣 徐跃华 +4 位作者 杜紫燕 钱亚娟 徐中华 陈锐 施敏骅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和CT影像学特征与其病理诊断结果的关联,建立SPN良恶性预测的数学模型。方法选取372例经手术切除并获取明确病理诊断的肺结节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史、病理结果)和C...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和CT影像学特征与其病理诊断结果的关联,建立SPN良恶性预测的数学模型。方法选取372例经手术切除并获取明确病理诊断的肺结节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史、病理结果)和CT影像学特征(结节位置、是否为磨玻璃结节、结节长径、钙化征、血管集束征、气管充气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将病例分为建模组(268例)和验证组(104例)。利用建模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结节良恶性的模型。将验证组的数据代入该模型进行验证,并和经典模型(Mayo模型、VA模型、李运模型)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预测价值。结果建模组268例肺结节中,良性112例(41.8%),恶性156例(5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史、结节长径、磨玻璃结节、毛刺征是预测SPN良恶性的独立因素(P〈0.05),SPN良恶性预测模型为p=ex/(1+ex),x=-4.8029-0.743×性别+0.057×年龄+1.306×肿瘤史+1.305×磨玻璃结节+0.051×结节长径+1.043×毛刺征。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与Mayo模型(0.696)、VA模型(0.634)、李运模型(0.68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史、磨玻璃结节、结节长径、毛刺征是预测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用来预测SPN良恶性,效力不劣于其他经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肺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HPLC-MS/MS法测定人血中15种胆汁酸浓度及不同抗凝剂对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屈昱晨 俞蕴莉 +5 位作者 王猛猛 张全英 周文佳 杜紫燕 虞培娟 高华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85-1193,共9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15种胆汁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并分析不同抗凝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血浆样本采用乙腈沉淀蛋白;采用Xterra RP18(4.6 mm×1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10 mmol·L^-1醋...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15种胆汁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并分析不同抗凝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血浆样本采用乙腈沉淀蛋白;采用Xterra RP18(4.6 mm×1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10 mmol·L^-1醋酸按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进样10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三重四极杆质谱仪于负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检测(MRM)。在该测定方法下,比较血清、肝素锂抗凝血浆及EDTA-K2抗凝血浆中15种胆汁酸的测定浓度。结果:15种胆汁酸在定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10%,低、中、高浓度提取回收率为71.2%~93.5%。用该方法同时检测血清、肝素锂抗凝血浆及EDTA-K2抗凝血浆中15种胆汁酸时,6名体检者血清、肝素锂抗凝血浆及EDTA-K2抗凝血浆中胆汁酸RE范围分别为-12.11%~4.67%、-13.08%~2.08%和-0.26%~15.46%。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适用于人血中15种胆汁酸浓度的测定。建议使用血清或肝素锂抗凝血浆开展胆汁酸分型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液质联用 方法学验证 分型检测 抗凝剂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多效蛋白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建平 余勇 +1 位作者 杜紫燕 施敏骅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多效蛋白(PT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肺癌组织标本92例(肺癌组);其中,鳞癌46例(鳞癌组),腺癌31例(腺癌组),小细胞癌15例(小细胞癌组);良性病变肺组织标本15例(对照组)。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N的...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多效蛋白(PT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肺癌组织标本92例(肺癌组);其中,鳞癌46例(鳞癌组),腺癌31例(腺癌组),小细胞癌15例(小细胞癌组);良性病变肺组织标本15例(对照组)。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N的表达。结果 PTN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的胞浆和胞膜。肺癌组PTN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小细胞癌组PTN表达高于鳞癌组和腺癌组(P<0.05)。PTN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量与肿瘤的TNM分期(P<0.05)、病理类型(P<0.05)及肿瘤分化程度(P<0.05)密切相关。结论 PTN在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异常增高,有可能成为新的肺癌诊断及预后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多效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