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前臂骨折术后尺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杜胜虎 杨杰 +2 位作者 黄祥祥 冯永增 郭晓山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7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术后出现尺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可能原因。方法: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对弹性髓内钉治疗闭合性儿童前臂双骨折术后出现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男性;年龄3-14岁,平均...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术后出现尺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可能原因。方法: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对弹性髓内钉治疗闭合性儿童前臂双骨折术后出现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男性;年龄3-14岁,平均9.4岁;骨折均累及尺桡骨干中1/3,其中2例患者既往曾有相同部位骨折史。高能量损伤3例,摔伤2例。其中4例患者予行切开复位,1例行闭合复位。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并采用Daruwalla及Price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5倒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19个月,平均11.4个月。4例出现尺骨延迟愈合,1例出现不愈合。其中3例单纯取出内固定继续保守治疗,2例予更换固定方式继续治疗,所有骨折达到骨性愈合,未发生钉道感染或皮肤激惹等并发症。根据Daruwalla及Priee评定标准,优3例,良2例。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进行该手术时需严格遵循手术操作规范,把握适应证,同时需要根据具体病例情况,有选择地应用,避免术后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儿童 骨折 不愈合
下载PDF
脊髓脱细胞支架对大鼠脊髓缺损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君毅 张宜家 +6 位作者 杜胜虎 余方正 卢颖枫 李培丰 王志斌 梅劲 王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目的用振荡法制备脊髓脱细胞支架修复同种异体大鼠脊髓缺损,观察术后大鼠行为学及组织再生情况。为脊髓缺损后修复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将30只SD大鼠脊髓分别用50 ml 3%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和2%脱氧胆酸钠溶液在摇床上... 目的用振荡法制备脊髓脱细胞支架修复同种异体大鼠脊髓缺损,观察术后大鼠行为学及组织再生情况。为脊髓缺损后修复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将30只SD大鼠脊髓分别用50 ml 3%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和2%脱氧胆酸钠溶液在摇床上做振荡处理,对比处理前后细胞残留情况及组织的空间结构,了解支架本身的组织构成。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单纯脊髓缺损组和支架移植组。切除单纯脊髓缺损组和支架移植组大鼠腰椎9~10节段,移植脱细胞支架至支架移植组大鼠。术后饲养12周,期间进行行为学评分观察,分别在4、8及12周时取大鼠损伤部位的脊髓进行HE染色及神经再生相关蛋白免疫荧光检测。结果通过HE、Masson、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脱细胞处理后的脊髓脱细胞支架上神经细胞及轴突彻底清除,保留了脊髓细胞外基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支架保留一定多孔网状支架结构。脱细胞支架在体实验中,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显示,移植有脱细胞支架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单纯损伤组大鼠。组织学HE染色显示,脱细胞支架能够填补缺损的脊髓节段,加快损伤脊髓的修复过程。免疫荧光显示,支架移植组大鼠的损伤部位有一定轴突再生。结论脊髓脱细胞支架保留了细胞外基质并具有一定空间结构,能够一定程度加快脊髓缺损修复,对神经再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再生 脊髓损伤 脱细胞脊髓支架 轴突再生 苏木素-伊红染色 大鼠
下载PDF
尺骨鹰嘴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义星 郭晓山 +1 位作者 池永龙 杜胜虎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使用影像学的方法测量成人尺骨鹰嘴相关参数,为术中尺骨鹰嘴骨折的复位及滑车切迹弧度的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拍摄左右两侧肘关节侧位片,使用PACS影像系统测量软件,测量男女尺骨鹰嘴宽度(a)、滑车切迹纵径... 目的使用影像学的方法测量成人尺骨鹰嘴相关参数,为术中尺骨鹰嘴骨折的复位及滑车切迹弧度的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拍摄左右两侧肘关节侧位片,使用PACS影像系统测量软件,测量男女尺骨鹰嘴宽度(a)、滑车切迹纵径(b)、鹰嘴深度(c)以及开口角(α)。结果男性尺骨鹰嘴宽度、滑车切迹纵径、鹰嘴深度均明显大于女性(P<O.05);而比值t(b/c)与开口角在男女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参数男女性左右两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影像学测量的方法,能精确测量尺骨鹰嘴的一些重要参数,可为术中尺骨鹰嘴骨折的复位及滑车切迹弧度的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鹰嘴 影像学测量 骨折 复位
下载PDF
旋转皮瓣在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吕诗卉 李培丰 +3 位作者 王健 郭海雷 陶克 杜胜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旋转皮瓣在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9例会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资料,8例为会阴部Paget′s病广泛切除后软组织缺损,1例为严重尿道狭窄治疗后软... 目的探讨旋转皮瓣在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9例会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资料,8例为会阴部Paget′s病广泛切除后软组织缺损,1例为严重尿道狭窄治疗后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4 cm×1.5 cm~30 cm×35 cm,均采用旋转皮瓣修复创面,对于面积过大患者采用旋转皮瓣覆盖重要部位结合自体皮肤以及人工皮肤覆盖剩余创面。尿道狭窄患者采用游离口腔黏膜重建尿道结合旋转皮瓣覆盖治疗。供区直接缝合或自体皮肤移植。结果术后9例患者受区皮瓣均存活,供区愈合。随访9~15个月,皮瓣存活良好,皮肤色泽接近正常,供区创面愈合良好。8例Paget′s病患者未见复发,其中1例大面积扩创患者会阴部皮瓣覆盖区域恢复良好,植皮区小范围慢性溃疡形成。尿道狭窄患者皮瓣恢复可,阴茎外形良好,未见尿道狭窄、尿瘘、窦道等。结论旋转皮瓣在会阴部软组织缺损中治疗效果明确,适用于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 旋转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Paget′s病 尿道狭窄
原文传递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杰 孙辽军 +3 位作者 杜胜虎 黄祥祥 陈华 郭晓山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04-906,共3页
目的探讨导致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13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其年龄、BMI指数、受伤机制、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大初始移... 目的探讨导致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13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其年龄、BMI指数、受伤机制、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大初始移位(对位及旋转)。采用均值比较或卡方检验对以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明确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BMI指数、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大初始移位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大初始移位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伤后肿胀高峰期、GartlandⅢ型骨折、初始移位大的患儿闭合复位失败机率高,选择复位及固定方式时应仔细考虑这些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MR(3.0T)3D-SPACE-STIR增强扫描在臂丛节后神经源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健 王溯源 +3 位作者 余方正 倪晓 杜胜虎 劳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MR(3.0T)三维快速自旋回波短时反转恢复序列成像(3D-SPACE-STIR)增强扫描显示臂丛节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自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们对12例怀疑臂丛节后神经源性肿瘤患者行MRI(3.0T)常规检查及3D-SPACE-S... 目的 探讨应用MR(3.0T)三维快速自旋回波短时反转恢复序列成像(3D-SPACE-STIR)增强扫描显示臂丛节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自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们对12例怀疑臂丛节后神经源性肿瘤患者行MRI(3.0T)常规检查及3D-SPACE-STIR平扫和增强扫描,将3D-SPACE-STIR平扫和增强的原始图像分别进行最大信号投影(MIP)重建,最大限度显示臂丛神经根、干、股、束结构,观察节后臂丛神经源性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信号强度、边缘是否光滑、与近侧段和远侧段臂丛神经的关系以及有无神经卡压征象等.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瘤组织病理检查,术后6个月再次行MRI(3.0T)常规检查及3D-SPACE-STIR平扫和增强扫描复查.结果 12例臂丛节后神经源性肿瘤病变在增强扫描的3D-SPACE-STIR中均显示清晰,其中上干5例,中干2例,下干1例,外侧束3例,后束1例,肿瘤体积最大5.4 cm× 4.2 cm× 4.3 cm,最小2.4 cm× 1.2 cm×1.3 cm.神经鞘瘤10例,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鞘瘤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高信号(稍高信号),信号高于神经纤维束,肿瘤与神经纤维延续,而神经纤维瘤呈梭形或纺锤形稍高信号或者混杂高信号.术后6个月臂丛节后神经增强3D-SPACE-STIR扫描重建图像表现为不均匀稍高信号,神经纤维连续性完整.结论 MR(3.0T) 3D-SPACE-STIR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臂丛节后神经根、干、股、束部位的肿瘤病变,重建图像表现为高信号或者稍高信号,能为臂丛节后神经源性肿瘤定位及定性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短时反转恢复序列成像
原文传递
伸肌支持带成形在桡骨远端骨折背侧钢板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卓高豹 温新 +6 位作者 徐灵凤 张怀保 倪晓 杜胜虎 金永龙 邱海胜 王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Z”形伸肌支持带成形、伸肌腱浅置在桡骨远端骨折背侧钢板固定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我们采用“Z”形伸肌支持带成形、伸肌腱浅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移位骨折患者23例,其中单纯背侧钢... 目的探讨“Z”形伸肌支持带成形、伸肌腱浅置在桡骨远端骨折背侧钢板固定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我们采用“Z”形伸肌支持带成形、伸肌腱浅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移位骨折患者23例,其中单纯背侧钢板18例,掌侧+背侧钢板5例。术中用“Z”形切开的伸肌支持带成形后分隔肌腱钢板,并将第3,4或第2,3,4伸肌间室肌腱浅置。随访术前术后腕关节影像学指标、患腕患指活动度、握力、Gartland~Werley评分、DASH评分以及肌腱断裂等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7-34个月,平均14.4个月。腕关节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改善,患腕患指活动度恢复良好,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为73.9%,DASH评分为18.3,无肌腱断裂、弓弦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桡骨远端背侧钢板固定后,“Z”形伸肌支持带成形覆盖钢板并肌腱浅置,有利于避免肌腱激惹、断裂,不会造成弓弦畸形及伸腕伸指角度丢失,是治疗该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背侧入路 伸肌支持带
原文传递
Acutrak螺钉在新鲜舟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杜胜虎 张怀保 +5 位作者 余方正 温新 朱君毅 卓高豹 邱海胜 王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Acutrak螺钉治疗新鲜舟骨骨折的方法并评估其近期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们采用Acutrak螺钉治疗11例新鲜舟骨骨折患者。按照Herbert分型,B1型1例,B2型6例,B3型2例,B4型2例。手术经掌侧入路7例,背侧入路3例... 目的探讨Acutrak螺钉治疗新鲜舟骨骨折的方法并评估其近期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们采用Acutrak螺钉治疗11例新鲜舟骨骨折患者。按照Herbert分型,B1型1例,B2型6例,B3型2例,B4型2例。手术经掌侧入路7例,背侧入路3例,掌背侧联合入路1例。B4型2例因伴有舟月分离,在切开复位固定的同时进行了舟月韧带重建。术后采用拇人字短臂石膏固定2—3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7-15周,平均11.4周。腕关节功能按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6例,良3例,可2例。结论Acutrak无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舟骨骨折固定牢靠,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 骨折 内固定 螺钉
原文传递
单纯外侧穿针和交叉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雷涛 张建军 +2 位作者 黄祥祥 杜胜虎 孙辽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705-710,共6页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经皮单纯外侧克氏针固定与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数据库,收集经皮闭合复位单纯外侧克氏针固定与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经皮单纯外侧克氏针固定与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数据库,收集经皮闭合复位单纯外侧克氏针固定与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RevMan5.1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521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的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的几率高于单纯外侧克氏针固定(RR=0.30,95%C10.10~0.89,P:0.03)。两种固定方式在放射学结果、Flynn肘关节功能结果和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外侧克氏针固定与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总体疗效相当,但是单纯外侧克氏针固定明显减少了患儿尺神经损伤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Meta-analysis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左上臂桡神经颗粒细胞瘤MRI表现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温新 卓高豹 +3 位作者 余方正 杜胜虎 张怀保 王健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44-645,共2页
患者 女,19岁.因发现左上臂渐进性增大肿块3个月余,于2016年8月4日入院.体检:左上臂中下段可扪及约4 cm×2 cm大小肿块,质软、活动度欠佳、轻压痛,压之虎口区感觉稍麻木,腕关节及掌指关节背伸及屈曲活动正常,肌力正常.
关键词 左上臂 MRI表现 颗粒细胞瘤 桡神经 掌指关节 渐进性 中下段 活动度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伴或不伴后髁骨折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祥祥 杜胜虎 +1 位作者 杨杰 郭晓山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伴或不伴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1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15例;年龄18。65岁,平均40.7岁;骨折按Dubberley分类标准分...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伴或不伴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1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15例;年龄18。65岁,平均40.7岁;骨折按Dubberley分类标准分型:IA型11例,IB型5例,ⅡA型1例,ⅡB型2例,ⅢA型1例,ⅢB型1例。不伴后髁骨折(DubbedeyA型)13例,伴后髁骨折(DubbedeyB型)8例,所有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末次随访时记录肘关节伸屈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及肘关节外翻稳定性,并采用影像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定疗效。结果18例患者术后获3.73个月(平均36.0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平均屈曲活动度(116.40±28.5。)较健侧(148.1。±5.5。)小,患侧伸直活动度(25.3。±17.4。)较健侧(一1.4。±2.30)大,患侧伸屈活动度(91.10±36.6。)较健侧(149.4。±6.4。)小,以上项目两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PS评分为60~100分,平均90.8分;优9例,良7例,一般2例。14例患者随访超过6个月,其中7例肱骨小头伴后髁骨折患者肘关节伸屈活动度(91.4。±17.5。)较7例不伴后髁骨折患者(117.90±24.00)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现1例异位骨化,1例内固定不确切,3例创伤性关节炎及1例严重的关节僵硬。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可改善肘关节屈曲、伸直及伸屈活动度。若伴后髁骨折更易引起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术中应尽量解剖复位肱骨小头后髁部分,坚强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骨折固定术 活动范围 关节
原文传递
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测在腕管综合征术前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12
作者 卓高豹 徐灵凤 +9 位作者 余方正 朱君毅 倪晓 金永龙 卢颖枫 杜胜虎 蔡莉莉 张怀保 邱海胜 王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测(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 examination,SWME)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术前筛查、分型及术后感觉评估中的应用。方法自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我们前瞻性收集了56例97腕通... 目的探讨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测(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 examination,SWME)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术前筛查、分型及术后感觉评估中的应用。方法自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我们前瞻性收集了56例97腕通过症状及电生理检查确诊的CTS患者的一般资料,Levine评分、SWME、神经传导速度等,行腕管切开减压术后随访或保守治疗。使用美国North Coast Medical单丝测量5指末节感觉阈值,单丝从细到粗取等级1~20为感觉阈值(SW)。拇指至小指分别记为D1~D5,阈值取34,5,设定10种筛查CTS的方法。结果电生理分型轻中重度各21,46,30腕,感觉阈值取3,4,5,10种筛查CTS方法的阳性率均随电生理分型显著升高。筛查CTS的标准设定为:SW(D1或D2或D3)≥4,或SW(D1+D2+D3)≥9,阳性率分别为78.35%,76.29%。SW(D1+D2+D3)与远端运动电位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感觉电位潜伏期(distal sensory latency,DS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conduction velocity,SNCV),Levine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正中神经支配手指SW与同部位静止两点分辨觉(static two-point discrimination,82 PD),动态两点分辨觉(moving two-point discrimination,M2PD)存在显著相关。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轻中重度CTS最佳截断点为SW(D1+D2+D3)≤11,12~18,≥19,诊断轻度CTS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71、68.42%、66.67%、68.04%,重度为0.82、56.67%、92.54%、81.44%。行腕管减压术68腕,随访6个月以上47腕,正中神经支配手指SW术后较术前均显著改善,SW(D1+D2+D3)只有在中重度CTS患者中获得显著改善。结论SWME能够评估CTS患者术前,术后感觉障碍程度,尤其是中重度CTS患者,可以作为筛查,分型指标,诊断重度CTS准确度高于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诊断技术和方法 感觉阈 单丝检测
原文传递
改良渐进性屈指支具治疗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晓克 林静静 +5 位作者 倪晓 卓高豹 金永龙 杜胜虎 余方正 王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渐进性屈指支具(国家发明专利号:201610777015.8)治疗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的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们共收治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患者32例(97指),其中16例(48指)予常规康复+佩戴渐进性屈指支具治疗(A组)... 目的探讨改良渐进性屈指支具(国家发明专利号:201610777015.8)治疗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的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们共收治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患者32例(97指),其中16例(48指)予常规康复+佩戴渐进性屈指支具治疗(A组),16例(49指)予常规康复+佩戴改良渐进性屈指支具治疗(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的主、被动关节活动度(AROM、PROM),视觉模拟评分(VAS),明尼苏达手功能灵巧度测试(MMDT),上肢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单丝测试(SWME)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ROM、PROM、VAS、MMDT-PT、MMDT-TT、DASH、SWM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ROM、PROM明显增加,MMDT-PT、MMDT-TT明显缩短,DASH、VAS明显降低,SWME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B组AROM、PROM明显大于A组,MMDT-PT、MMDT-TT明显短于A组,DASH、VAS明显低于A组,SWME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改良渐进性屈指支具比传统渐进性屈指支具在治疗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中能更好地改善患指功能,治疗过程更加舒适,更易提高患手灵巧度以及日常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关节 康复 支具 3D打印
原文传递
无头变径空心螺钉结合微型钢板治疗中青年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方正 张怀保 +5 位作者 陈想想 林愉添 朱君毅 李培丰 王健 杜胜虎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无头变径空心螺钉结合微型钢板治疗中青年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我们共收治21例Mason I型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无头变径空心螺钉结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无头变径空心螺钉结合微型钢板治疗中青年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我们共收治21例Mason I型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无头变径空心螺钉结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率,并测量术后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7例获得完整随访,时间为11~38个月,平均23.9个月。根据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8例,良7例,可2例。术后未发生桡神经损伤、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无头空心螺钉结合微型钢板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但术中仍需重视侧副韧带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桡骨头骨折 无头变径空心螺钉 微型钢板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R尺子测量腕关节活动度的可靠性和同时效度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培丰 林愉添 +4 位作者 朱君毅 余方正 杜胜虎 肖健 王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5-429,共5页
目的评估一款新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R尺子测量主动腕关节活动度的可靠性和同时效度。方法两位临床医生依次采用万能测角仪和AR尺子测量23位受试者的腕关节伸展、屈曲,尺偏,桡偏最大活动度,数据分析由第三人负责。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 目的评估一款新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R尺子测量主动腕关节活动度的可靠性和同时效度。方法两位临床医生依次采用万能测角仪和AR尺子测量23位受试者的腕关节伸展、屈曲,尺偏,桡偏最大活动度,数据分析由第三人负责。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模型(3,k)和(2,k)模型分别用于确定评分员内和评分员间的信度。皮尔逊相关系数(r)评估AR尺子的同时效度。两样本采用配对样本﹔检验检测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万能测角仪和AR尺子均展示了优秀的评分员内可靠性,ICC分别为0.88~0.92;0.87~0.93。另外评分员间可靠性分析,两者评分员之间的信度为好到优,ICC分别为0.79~0.87;0.78~0.81。同时效度分析显示量角器与AR尺子的伸展,屈曲,尺偏和桡偏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8,0.98,0.97和0.90(高度直接关系)。两组样本数据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P值均大于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R尺子和万能测角仪高度相似,可用于测量腕关节活动度,但是使用AR尺子评估有症状的受试者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活动范围 关节 AR尺子 万能测角仪 智能手机
原文传递
新合成查尔酮类衍生物对大鼠同种异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阶段CD4^+/CD8^+T细胞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方正 温新 +5 位作者 丁伟力 朱君毅 杜胜虎 张怀保 卓高豹 王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索新合成查尔酮类衍生物L6H21对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阶段CD4^+/CD8^+T细胞比值的影响。方法取36只健康雄胜SD大鼠的后肢作为供体,取7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受体,建立大鼠后肢异体移植模型。随机分为三组:... 目的探索新合成查尔酮类衍生物L6H21对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阶段CD4^+/CD8^+T细胞比值的影响。方法取36只健康雄胜SD大鼠的后肢作为供体,取7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受体,建立大鼠后肢异体移植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环孢素A组(B组),查尔酮类衍生物L6H21组(C组)。于移植术后1、3、5、7d观察各组大鼠移植后肢的外观变化、排斥反应出现时间。流式细胞仪分选CD4^+、CD8^+T细胞,观察急性排斥反应阶段CD4^+/CD8^+T细胞比值的变化。结果术后A组大鼠平均存活时间为(6.00±0.67)d,B组为f23.62±1.21)d,C组为(25.34±1.70)d。术后第1天,所有组中均未发现CD4^+/CD8^+T细胞比值差异。术后第3天,A组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升高,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虽然CD4^+/CD8^+T细胞比值在所有组中均降低,但B、C组降低更为显著,且C组较B组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合成查尔酮类衍生物L6H21能抑制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阶段CD4^+/CD8^+T细胞比值,并能够延长大鼠移植肢体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同种 动物实验 查尔酮衍生物E6H21 CD4+/CD8+T细胞比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