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色素对冠心病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杜荣增 任雨笙 +3 位作者 王咏梅 黄高忠 廖德宁 吴宗贵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9-370,共2页
为探讨茶色素对体内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观察了 6 5例冠心病患者口服茶色素后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改变。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受检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水平 ,采用酶标法测定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发现 ,... 为探讨茶色素对体内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观察了 6 5例冠心病患者口服茶色素后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改变。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受检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水平 ,采用酶标法测定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发现 ,服药前冠心病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基础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与服药前相比 ,服药 4周后茶色素组和维生素E组病人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升高 (P <0 .0 5 ) ,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 (P <0 .0 5 ) ;服药 8周后 ,茶色素组和维生素E组病人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进一步升高 (P <0 .0 1 ) ,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进一步下降 (P <0 .0 1 ) ;服药前茶色素组、维生素E组及安慰剂组 3组患者之间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以上提示 ,冠心病患者的抗氧化能力低下 ,茶色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能抑制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茶色素的抗氧化作用 冠状动脉疾病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茶色素对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杜荣增 任雨笙 +2 位作者 黄高忠 廖德宁 吴宗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茶色素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 (TAC)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的影响。方法  6 1例患者随机分为维生素E组、茶色素组和安慰剂组 ,另取 2 5例体检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各组血浆TAC水平和红细胞SOD活力... 目的 探讨茶色素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 (TAC)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的影响。方法  6 1例患者随机分为维生素E组、茶色素组和安慰剂组 ,另取 2 5例体检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各组血浆TAC水平和红细胞SOD活力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结果 服药前三组EH患者血浆TAC水平和红细胞SOD活力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与服药前相比 ,服药 4周后 ,茶色素组、维生素E组患者的血浆TAC水平和红细胞SOD活力升高 (P <0 .0 5 ) ,服药 8周后 ,茶色素组和维生素E组患者血浆TAC水平和红细胞SOD活力进一步增高 (P <0 .0 1) ,而安慰剂组患者服药前后血浆TAC水平和红细胞SOD活力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EH患者的抗氧化能力较低 ,茶色素和维生素E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能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 ,推测对阻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有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抗氧化作用 茶色素 维生素E
下载PDF
球囊血管成形术对血浆TNF-α、ET水平及局部血管组织ET-IR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杜荣增 吴宗贵 +2 位作者 黄佐 黄高忠 张国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通过建立兔髂动脉粥样硬化 (AS)模型 ,观察球囊血管成形术 (BA )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水平及局部血管组织 ET免疫反应性 (ET- IR)的影响。 方法 :2 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经高脂饲料喂养至少 8周造成AS,然后进... 目的 :通过建立兔髂动脉粥样硬化 (AS)模型 ,观察球囊血管成形术 (BA )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水平及局部血管组织 ET免疫反应性 (ET- IR)的影响。 方法 :2 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经高脂饲料喂养至少 8周造成AS,然后进行髂动脉 BA ,18只兔获得成功。检测了 BA前、即刻及 2 4h后血浆 ET和 TNF-α水平 ,ET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TNF-α采用生物活性法测定。同时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评价血管组织 ET- IR。 结果 :BA前后即刻 :血浆 ET水平 (pg/ml)分别为 76 .4± 13.5 8和 92 .6 7± 11.38(P<0 .0 5 ) ;2 4h后恢复至扩张前水平 77.13± 12 .87(P>0 .0 5 ) ;而血浆 TNF-α水平 (U /m l)分别为 31.35± 6 .2 3和 5 6 .2 6± 7.37(P<0 .0 5 )。 2 4h后血浆 TNF-α水平 (33.41± 6 .79)与扩张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 5 )。BA后局部髂动脉血管壁 ET- IR较未经 BA的髂动脉明显增加。结论 :BA后血浆 ET、TNF-α水平升高及局部血管壁 ET- IR增加可能与局部血管内膜损伤有关 ,提示 ET、TNF-α可能参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类 肿瘤坏死因子 球囊血管成形术 ET-IR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ACEI对充血性心衰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杜荣增 任雨笙 +1 位作者 黄高忠 吴宗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1-611,620,共2页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 ACEI 血浆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依那普利 培哚普利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TCA后冠脉循环TNF-α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杜荣增 吴宗贵 +2 位作者 黄佐 黄高忠 张国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对冠脉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生物活性法检测 PTCA前后冠状窦 (CS)及股动脉 (AO)血浆 TNF-α水平。 结果 :与 PTCA前相比 ,术后即刻 AO血浆 TNF-α水平升高 [...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对冠脉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生物活性法检测 PTCA前后冠状窦 (CS)及股动脉 (AO)血浆 TNF-α水平。 结果 :与 PTCA前相比 ,术后即刻 AO血浆 TNF-α水平升高 [(15 .86± 3.75 ) U / ml对 (4 1.32± 4.36 ) U / ml,P<0 .0 1],而术后即刻 CS血浆 TNF-α水平升高更为显著 [(16 .72± 4.14) U/ ml对 (96 5 .6 1± 6 .2 5 ) U / ml,P<0 .0 1]。术后 2 4h AO血浆 TNF-α[(18.32± 5 .12 ) U / ml]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 5 )。结论 :术后血浆 TNF-α活性增高可能与 PTCA时冠状动脉内膜损伤有关 ,TNF-α是否参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再狭窄 冠心病 PTCA冠脉循环
下载PDF
茶色素及维生素E对冠心病患者血浆vWF、oxLDL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杜荣增 任雨笙 +2 位作者 王咏梅 黄高忠 吴宗贵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本文观察了65例冠心病(CHD)患者口服茶色素及维生素E(VitE)后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改变,并探讨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65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随机给予口服茶色素(375mg/d)、VitE(100mg/d)和... 目的:本文观察了65例冠心病(CHD)患者口服茶色素及维生素E(VitE)后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改变,并探讨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65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随机给予口服茶色素(375mg/d)、VitE(100mg/d)和安慰剂(粒/天),时间8周。采用酶标法测定血浆vWF和oxLDL。结果:服药前3组CHD患者血浆vWF和oxLD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服药前相比,服药4周后,茶色素组、VitE组病人的血浆vWF和oxLDL水平下降(P<0.05);服药8周时,血浆oxLDL水平在茶色素组和VitE组患者均可见进一步下降(P<0.01),而血浆vWF水平则有所不同,茶色素组进一步下降(P<0.01),VitE组病人未见进一步下降,与服药4周时相当(P<0.05);服药前茶色素组、VitE组及安慰剂组3组患者的血浆vWF和oxLD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HD患者存在内皮功能不全和动脉血栓形成倾向,茶色素和VitE具有改善内皮功能不全、抑制动脉血栓形成和抑制LDL氧化作用,因而对阻止动脉粥样硬化(AS)的进一步发展可能起到有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色素 维生素E 冠心病 血浆 VWF OXLDL
下载PDF
实验性兔髂动脉再狭窄血管内皮素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杜荣增 张国元 +1 位作者 吴宗贵 倪灿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兔髂动脉再狭窄(RS)组织内皮素(ET)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探讨ET与RS的关系。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兔经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至少6周,采用血管内皮剥脱术造成髂动脉粥样硬化(AS)性狭窄,15只兔经球囊血管成形... 目的:观察兔髂动脉再狭窄(RS)组织内皮素(ET)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探讨ET与RS的关系。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兔经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至少6周,采用血管内皮剥脱术造成髂动脉粥样硬化(AS)性狭窄,15只兔经球囊血管成形术获得了成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评价RS动脉壁组织ET免疫反应性。结果:RS髂动脉血管壁内皮素免疫反应性(ET-IR)较未经血管内皮剥脱术的对侧髂动脉壁ET-IR明显增加。结论:ET在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收缩及RS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冠心病 并发症 动脉再狭窄 PTCA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服ACEIs后血浆ox-LDL、vWF及TAC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杜荣增 任雨笙 +3 位作者 廖德宁 黄佐 黄高忠 吴宗贵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6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口服培哚普利和依那普利后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总抗氧化能力(TAC)的改变,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对体内氧化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6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口服培哚普利和依那普利后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总抗氧化能力(TAC)的改变,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对体内氧化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7例CHF患者随机给予依那普利或培哚普利治疗8周后,观察血浆ox-LDL、vWF及TAC水平的改变。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血浆vWF和ox-LDL采用酶标法测定,血浆TAC水平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两组CHF患者基础血浆ox-LDL、vW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浆TA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服药4周后,依那普利组和培哚普利组血浆ox-LDL、vWF水平下降(P<0.05),8周后进一步下降(P<0.01);而血浆TAC水平在4周时升高(P<0.05),8周时进一步升高(P<0.01)。结论ACEIs如依那普利和培哚普利能提高CHF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以及降低血栓形成倾向,从而对阻断CHF的恶性循环起到有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培哚普利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T与心血管病 被引量:16
9
作者 杜荣增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5-89,共5页
肌钙蛋白T是肌钙蛋白调节复合物(亚单位I、C、T)的原肌凝蛋白——结合蛋白,位于收缩单位的细肌丝上,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心肌肌钙蛋白T是心脏特异性抗原,其释放入血循环是心肌细胞损伤的敏感和高度特异的标志,对某些... 肌钙蛋白T是肌钙蛋白调节复合物(亚单位I、C、T)的原肌凝蛋白——结合蛋白,位于收缩单位的细肌丝上,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心肌肌钙蛋白T是心脏特异性抗原,其释放入血循环是心肌细胞损伤的敏感和高度特异的标志,对某些心血管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T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 诊断
下载PDF
右室起搏升级为双室起搏后心功能改善1例报告
10
作者 杜荣增 钱骏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1期66-67,共2页
患者男性,78岁。反复胸闷,乏力9年。患者于入院前9年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胸闷,心慌,无明显胸痛,无黑朦,未曾晕厥,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无耳鸣耳聋。曾入院治疗,临床诊断:"①老年退行性心脏病;
关键词 心功能改善 双室起搏 右室起搏 退行性心脏病 反复胸闷 恶心呕吐 耳鸣耳聋 临床诊断
下载PDF
367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及临床随访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培晶 严金川 +5 位作者 任国庆 侯建民 杜荣增 梁仪 吕凤珍 钱骏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56-357,360,共3页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 并发症 起搏功能异常 囊袋血肿 随访
下载PDF
左旋卡尼汀对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浆肉碱浓度及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咏梅 殷仁富 +2 位作者 杜荣增 吴宗贵 梅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左旋卡尼汀(L—carnitine,L—CN)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浆游离肉碱(free carnitine,FC)浓度、血糖及血黏度的影响。方法:用L—CN针剂治疗20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DM+EH),并以20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EH)为对照,... 目的:探讨应用左旋卡尼汀(L—carnitine,L—CN)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浆游离肉碱(free carnitine,FC)浓度、血糖及血黏度的影响。方法:用L—CN针剂治疗20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DM+EH),并以20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EH)为对照,测定治疗前后血浆FC浓度及血糖和血黏度的变化。结果:DM+EH患者治疗前血浆FC浓度[(50.59±13.41)μmol/L]低于EH患者[(63.32±1 5.23)μmol/L,P<0.05],经L-CN治疗后升高至(105.74±55.83)μmol/L,与治疗前相比,相差非常显著(P<0.01)。在L—CN治疗后血糖及血黏度也有所下降,并以全血低切黏度下降明显(P<0.05)。结论: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浆FC下降,外源性L-CN的补充可明显提高血浆FC浓度,降低血糖和血黏度,对改善糖尿病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卡尼汀 糖尿病 高血压 患者 血浆 肉碱浓度 血糖 影响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时钙调素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任雨笙 杜荣增 +3 位作者 黄佐 潘晓明 樊民 吴宗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0-622,共3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钙调素含量变化的作用。方法:应用3H- TdR掺入法和磷酸二酯酶法,观察不同浓度(1、10、20、30、40ng/ml)PDGF-BB对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钙调素 含量变化的...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钙调素含量变化的作用。方法:应用3H- TdR掺入法和磷酸二酯酶法,观察不同浓度(1、10、20、30、40ng/ml)PDGF-BB对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钙调素 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时间效应。结果:不同浓度PDGF-BB作用后,处于静止状态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增加,并呈 现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在40ng/ml浓度时DNA的合成达到高峰(P<0.01)。平滑肌细胞在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后,细胞内钙调 素含量逐渐增加,在9h时出现一个短暂的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不同浓度PDGF-BB作用后,钙调素含量增加,并呈现出明显的 浓度依赖关系,30ng/ml浓度时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PDGF可促进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增 加钙调素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诱导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钙调素
下载PDF
CD64的表达水平在川崎病诊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光中 杜荣增 廖德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82-1083,共2页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主要危害为其心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冠状动脉损害。川崎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20%-25%的患儿会发生心血管损害,导致冠脉扩张、冠脉瘤、冠状...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主要危害为其心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冠状动脉损害。川崎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20%-25%的患儿会发生心血管损害,导致冠脉扩张、冠脉瘤、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CD64 冠脉扩张 心血管损害 出疹性疾病 KAWASAKI 急性发热 江滨医院心内科 心血管并发症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根据QT间期优化双腔心脏起搏器房室延迟的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廖德宁 薛迪中 +7 位作者 牛晓萍 王小涛 张家友 顾兴建 杜荣增 黄佐 黄高忠 吴宗贵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51-653,共3页
目的 观察双腔心脏起搏器 (DDD)不同房室延迟 (AVD)时心功能与体表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 ,探讨根据体表心电图QT间期优化AVD的可行性。方法  19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起搏器患者 ,男10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为 (6 6 .79± 15 .... 目的 观察双腔心脏起搏器 (DDD)不同房室延迟 (AVD)时心功能与体表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 ,探讨根据体表心电图QT间期优化AVD的可行性。方法  19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起搏器患者 ,男10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为 (6 6 .79± 15 .5 2 )岁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不同AVD起搏时心排量 (CO)、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舒张末期内径 (LVESd/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等 ,同时单盲测量不同AVD起搏时 12导联心电图的QT间期。心房起搏频率预设为 75次 /min ,AVD自 90ms起以 30ms步长依次递增至 2 40ms。结果 随着AVD的递增 ,心功能和QT间期随之改善和延长 ,达峰值后又逐渐下降。超声心功能最佳时所对应的AVD与QT间期最大时所对应的AVD的差异无显著性 [分别为 (15 8.80± 13.6 4)ms和 (16 3.30± 30 .41)ms,P >0 .0 5 ];QT间期最大时所对应的心功能各参数与最佳超声心功能各参数相似 [CO分别为(6 .2 9± 1.75 )L/min和 (6 .5 0± 1.5 4)L/min ;LVEF分别为 (6 5 .89± 10 .80 ) %和 (6 7.0 4± 11.19) %;P值均 >0 .0 5 ];QT间期值与CO呈显著正相关性 (r =0 .70 ,P <0 .0 5 )。结论 QT间期随不同AVD时的心功能变化而变化 ,通过测量体表心电图QT间期可进行AVD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 双腔心脏起搏器 房室延迟 心功能 体表心电图
下载PDF
国产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9
16
作者 黄高忠 王丽娟 +3 位作者 吴宗贵 顾兴建 杜荣增 张亚文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目的 评价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 (氯沙坦 )平行对照。 6 1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服用坎地沙坦酯片或氯沙坦片各 1片 ,1次 /d ,必要时增加剂量 1次。总疗程 8周。结... 目的 评价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 (氯沙坦 )平行对照。 6 1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服用坎地沙坦酯片或氯沙坦片各 1片 ,1次 /d ,必要时增加剂量 1次。总疗程 8周。结果 氯沙坦组治疗前的血压为 (14 6 .2±11.6 ) / (10 0 3± 3.3)mmHg,治疗后的血压为 (130 3± 9.8) / (85 .7± 8 0 )mmHg,血压下降幅度为(16 0± 11.8) / (14 .6± 6 .8)mmHg;坎地沙坦酯组治疗前的血压为 (14 3.4± 11.2 ) / (10 0 6± 4 .1)mmHg,治疗后的血压为 (130 4± 11.2 ) / (86 .3± 8 0 )mmHg,血压下降幅度为 (13 0± 8.7) / (14 .3±6 .5 )mmHg。两组治疗后血压降低幅度均有统计学意义 ,主要降幅均在前 2周。组间无差异。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坎地沙坦酯和氯沙坦降压显效率分别为 6 0 7%和 6 0 0 % ,总有效率分别为82 .1%和 76 .7% ,组间无差别。不良事件坎地沙坦酯和氯沙坦组为头晕各 2例和 1例 ,血生化等实验室指标无异常改变。结论 国产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 ,本文无 1例出现咳嗽 ,耐受性良好 ,适用于长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坎地沙坦酯片 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安全性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6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家友 廖德宁 +3 位作者 赵学 顾兴建 杜荣增 任雨笙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516-517,共2页
目的观察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效果。方法62例患者起源于左室间隔部IVT以激动标测到最早P电位并且起搏标测形态与VT形态一致为消融靶点;起源于其他部位IVT以激动标测到最早心室激动点并且起搏标测形态与VT... 目的观察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效果。方法62例患者起源于左室间隔部IVT以激动标测到最早P电位并且起搏标测形态与VT形态一致为消融靶点;起源于其他部位IVT以激动标测到最早心室激动点并且起搏标测形态与VT形态一致为消融靶点。结果体表心电图能准确预测IVT的起源;起源于右室流出道36例(58.1%),左室间隔部21例(33.9%),右室流入道4例(6.5%),左室流出道1例(1.5%);消融成功率93.5%(58/62),复发率5.2%(3/58);消融未成功的主要因素为手术中未诱发出IVT;术后出现心包填塞1例。结论RFCA治疗IVT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性 特发性 射频导管消融
下载PDF
Carto-Merge技术指导下肺静脉前庭电解剖隔离的初期经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亮 张家友 +5 位作者 赵学 杜荣增 赵伟 姜其钧 夏阳 廖德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14-1218,共5页
目的:介绍应用Carto-Merge技术将左心房和肺静脉CT三维重建图像与Carto电解剖标测图像相整合,指导肺静脉前庭电解剖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初期经验。方法:对13例阵发性和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应用Carto-Merge技术进行肺静脉前庭电解剖隔离。... 目的:介绍应用Carto-Merge技术将左心房和肺静脉CT三维重建图像与Carto电解剖标测图像相整合,指导肺静脉前庭电解剖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初期经验。方法:对13例阵发性和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应用Carto-Merge技术进行肺静脉前庭电解剖隔离。结果:消融前左心房各壁标测点为(103±13)个;图像融合后,点与面之间的配准距离为(1.8±0.2)mm;环左肺静脉消融点(66±15)个,环右肺静脉消融点(58±20)个;所有患者均达到肺静脉电隔离;手术时间(305±45)min,透视时间(52±18)min;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三维重建后的图像接近真实解剖,与Carto电解剖标测图像的整合图像可帮助术者校正和弥补Carto电解剖图像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O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静脉 心房颤动
下载PDF
甲磺酸多沙唑嗪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宗贵 黄高忠 杜荣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磺酸多沙唑嗪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对 80例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和前瞻性研究。 40例患者随机分到口服多沙唑嗪 (多沙唑嗪组 )或特拉唑嗪 (对照组 ) ,均服药 8周。另 40例口服多沙唑嗪 (开放组 ) ... 目的 :探讨甲磺酸多沙唑嗪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对 80例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和前瞻性研究。 40例患者随机分到口服多沙唑嗪 (多沙唑嗪组 )或特拉唑嗪 (对照组 ) ,均服药 8周。另 40例口服多沙唑嗪 (开放组 ) ,其中 10例口服多沙唑嗪 6个月。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后血压均明显下降 ,在第 4周下降到最大值并稳定到试验结束。心率均略加快 ,但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0 %和 73.7%。开放组总有效率为 90 .0 %。各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异常改变。试验组头晕、心悸、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0 .0 % ,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 :甲磺酸多沙唑嗪片降压作用稳定 ,患者依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药物疗法 甲磺酸多沙唑嗪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促进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内膜钙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洪强 朱杰 +3 位作者 王中群 丁英鹏 张薪茹 杜荣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7-762,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内膜钙化的影响。方法 12只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6只,对照组小鼠予以高脂饮食,干预组小鼠在高脂饮食的基础上在第8周予以静脉注射人重组Angptl...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内膜钙化的影响。方法 12只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6只,对照组小鼠予以高脂饮食,干预组小鼠在高脂饮食的基础上在第8周予以静脉注射人重组Angptl2蛋白,每周一次,持续1个月。两组小鼠高脂饮食喂养至16周龄时处死,测定血清脂质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von Kossa染色观察主动脉钙化,测定血管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判断血管钙化程度;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血管Runx2(核心结合因子α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干预组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壁Runx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小鼠主动脉可见粥样硬化斑块,von Kossa染色斑块内未见明显黑色钙盐沉积,而干预组小鼠主动脉HE染色可见内膜较对照组显著增厚,有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且von Kossa染色斑块灶状黑色钙化团块较对照组显著增强;干预组小鼠主动脉血管壁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ngptl2会使高脂饮食ApoE-/-小鼠主动脉血清TG、TC、LDLC水平及Runx2的表达水平增高,同时增加小鼠主动脉中钙含量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内膜的钙化。Angptl2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内膜的钙化,控制和降低血浆中Angptl2的水平似乎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钙化,从而为临床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APOE^-/-小鼠 内膜钙化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