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神演义》哪吒莲花化身故事考源 被引量:7
1
作者 杜萌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84-86,共3页
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哪吒莲花化身故事是由几个佛教故事原型演化、组合、变形而成的 ,而道教因素的介入是故事流变过程中至为重要的一环。在作品中 ,哪吒由佛教护法神原型转变为道童灵珠子 ,莲花化身的施法者由原来的佛陀换成... 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哪吒莲花化身故事是由几个佛教故事原型演化、组合、变形而成的 ,而道教因素的介入是故事流变过程中至为重要的一环。在作品中 ,哪吒由佛教护法神原型转变为道童灵珠子 ,莲花化身的施法者由原来的佛陀换成了太乙真人 ,毗沙门天王托塔奉佛的原始含义也被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吒 佛教 道教
下载PDF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论与布列松的“电影书写”论之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杜萌若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55-158,共4页
布莱希特把绝大多数的传统戏剧形容为“美食戏剧”,激烈对抗从亚里士多德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雄踞欧洲剧坛两千余年的移情———共鸣理论,提出以间离效果为核心的叙述体戏剧的新主张。布列松严格区分了“电影书写”与“电影”的概念内涵... 布莱希特把绝大多数的传统戏剧形容为“美食戏剧”,激烈对抗从亚里士多德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雄踞欧洲剧坛两千余年的移情———共鸣理论,提出以间离效果为核心的叙述体戏剧的新主张。布列松严格区分了“电影书写”与“电影”的概念内涵,认为只有前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主义”的核心,布莱希特认为它完全可以代替情感共鸣成为艺术享受的根基。布列松理想的“电影书写”中的影像和声音是自在自为的,模特儿在行动,在说话,可他没有也不需要演技,他并不是另一个人,仍是他自己。布莱希特与布列松在表演理论上的重大分歧其实是两人关于艺术本质和功用问题迥异理解的具体体现。布莱希特倡导演出和观剧中的“间离效果”,着眼点并非仅仅在于戏剧艺术本身,而是蕴涵着引导正确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政治功用的。布列松是艺术宗教的信徒,在他那里,如果说艺术有什么功用的话,那便是令我们在一瞬间感知到“实在”的神秘与无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希特 间离效果 布列松 电影书写 模特儿
下载PDF
《威尼斯商人》中的现实与童话 被引量:7
3
作者 杜萌若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4-69,共6页
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以写实手法描绘了威尼斯的现实世界,与之形成映衬的是贝尔蒙特的童话世界,在两个看似异质而悬隔的世界中,生活的假面性皆无处不在。体现出一种将现实主义与童话传奇、社会写实与诗意玄想并置对照且渗透互介... 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以写实手法描绘了威尼斯的现实世界,与之形成映衬的是贝尔蒙特的童话世界,在两个看似异质而悬隔的世界中,生活的假面性皆无处不在。体现出一种将现实主义与童话传奇、社会写实与诗意玄想并置对照且渗透互介的独特创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现实 童话 假面
下载PDF
王羲之“推张迈钟”论 被引量:1
4
作者 杜萌若 《书画世界》 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
一、“钟张”与“钟张系”从汉末到东晋,书法的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于是就有了“钟张”与“二王”,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这四个人合力开启了书法史正式意义上的“创世纪”。
关键词 王羲之 书法史 王献之 合力
下载PDF
《伊利昂纪》的整一性核心问题
5
作者 杜萌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2-127,共6页
阿喀琉斯的愤怒是《伊利昂纪》情节整一性的核心,这似乎已成关于这部荷马史诗主题的一种常识性认识。事实上,《伊利昂纪》真正的主人公是伊利昂,在这部史诗浓墨重彩描绘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尽苦难中,伊利昂必然陷落的命运无疑是最深重... 阿喀琉斯的愤怒是《伊利昂纪》情节整一性的核心,这似乎已成关于这部荷马史诗主题的一种常识性认识。事实上,《伊利昂纪》真正的主人公是伊利昂,在这部史诗浓墨重彩描绘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尽苦难中,伊利昂必然陷落的命运无疑是最深重、最令人悲慨的。伊利昂的灵魂和象征是它的英雄赫克托尔,赫克托尔是《伊利昂纪》中出场次数最多的人物,是伊利昂战场上无可争议的核心人物,他的悲剧结局已经决定性地宣告了伊利昂必将陷落的命运。阿喀琉斯的愤怒只是《伊利昂纪》结构组织的引子,整部史诗的悲剧高潮和情节整一性的核心聚焦于赫克托尔之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昂纪 整一性 阿喀琉斯 赫克托尔
下载PDF
王羲之影响的焦虑
6
作者 杜萌若 《书画世界》 2012年第1期61-67,97,共7页
我相信,梁武帝的品评是精确的,"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我相信,唐太宗的裁断是公正的,"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我相信,在绝对的意义上,王羲之是书法王国中唯一的王,或者,移用宗教意味的表述,... 我相信,梁武帝的品评是精确的,"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我相信,唐太宗的裁断是公正的,"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我相信,在绝对的意义上,王羲之是书法王国中唯一的王,或者,移用宗教意味的表述,王羲之是书法之城中的上帝。基耶洛夫斯基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影响的焦虑 尽善尽美 梁武帝 唐太宗 书法 国中 移用
下载PDF
王羲之行书结构法
7
作者 杜萌若 《书画世界》 2011年第5期72-75,共4页
17.解构 "解构"是法国现代思想家德里达提出的déconstruction概念的汉译对应,所谓"解构"在思想史上是指对某种已设定的稳定结构模式的拆解。假借于书学领域,我们用它来描述对字体常规间架结构的拆解。如果把字体常规间架结构... 17.解构 "解构"是法国现代思想家德里达提出的déconstruction概念的汉译对应,所谓"解构"在思想史上是指对某种已设定的稳定结构模式的拆解。假借于书学领域,我们用它来描述对字体常规间架结构的拆解。如果把字体常规间架结构比作"七宝楼台"的话,那么,"解构"之后的表象便成了"七宝楼台"拆碎下来,不成片断,王羲之行书中,这种打碎了的结构形散而神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行书 结构法 间架结构 结构模式 解构 德里达 思想家
下载PDF
“轻”还是“重”——张传旭在十字路口
8
作者 杜萌若 《书画世界》 2010年第5期53-59,97,共7页
张传旭,山东莒南人。1996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1999年获书法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师从欧阳中石、王世征、刘守安等诸位先生。现任教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王羲之研究所所长。发表论文近30篇,... 张传旭,山东莒南人。1996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1999年获书法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师从欧阳中石、王世征、刘守安等诸位先生。现任教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王羲之研究所所长。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著述《楚文字形体研究》《黄庭坚》,主编、编写各类书法教材20余种,出版个人书法作品集《青李集》。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文艺研究》《中国书法》《书法导报》等媒体均对张传旭的书法创作、书法研究进行过报道与专题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路口 “重” 《中国书法》 书法文化 首都师范大学 《书法导报》 硕士学位 山东大学
下载PDF
王羲之行书笔法(四)
9
作者 杜萌若 《书画世界》 2011年第4期76-79,共4页
唐太宗为《晋书》撰《王羲之传论》,评王书有云:“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王羲之行书点画之间的呼应贯通笔随势动,势到而笔到,为有形之连属牵带:势到而笔不到,则笔断而意连,尤具含蓄蕴藉之风致。而王羲之行书用笔的一大特质... 唐太宗为《晋书》撰《王羲之传论》,评王书有云:“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王羲之行书点画之间的呼应贯通笔随势动,势到而笔到,为有形之连属牵带:势到而笔不到,则笔断而意连,尤具含蓄蕴藉之风致。而王羲之行书用笔的一大特质正在于断续无踪,不主故常,断笔停顿处多意在飞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行书 笔法 《晋书》 含蓄蕴藉 唐太宗
下载PDF
王献之行书笔法(二)
10
作者 杜萌若 《书画世界》 2012年第2期75-78,共4页
5.直笔王羲之《何如帖》"白不审尊体"片段(图5—1),用笔刚断,锋势看起来是一拓直下的,直来直去,简洁明快,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修饰和润色。同样的这几个字,在王献之《消息帖》中再次显形时(图5—2),
关键词 王献之 笔法 行书 王羲之 用笔
下载PDF
王献之行书笔法(四)
11
作者 杜萌若 《书画世界》 2012年第4期80-82,共3页
13.隶笔 王献之《授衣帖》“感”字的“戈钩”抛出了一道怪异的弧线(图13—1),它的波浪式外抛流程显然与“戈钩”的惯常内抛线路(图13—2)大相径庭。请尝试着转动视角,从西南方向东北方尽可能平行地观察这道弧线,然后再恢复正... 13.隶笔 王献之《授衣帖》“感”字的“戈钩”抛出了一道怪异的弧线(图13—1),它的波浪式外抛流程显然与“戈钩”的惯常内抛线路(图13—2)大相径庭。请尝试着转动视角,从西南方向东北方尽可能平行地观察这道弧线,然后再恢复正常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献之 笔法 行书 “感” 弧线
下载PDF
王羲之行书章法
12
作者 杜萌若 《书画世界》 2011年第6期73-76,共4页
21.片段性 王羲之行书在章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片断性。一个片断完成后,一般有比较明显的停顿意味,然后下一个片断再独立开始,往往并不顾及与上一片断的连贯性。这样,就形成了清晰的段落组,在节奏上产生时断时续的跳跃感,字间离合变幻... 21.片段性 王羲之行书在章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片断性。一个片断完成后,一般有比较明显的停顿意味,然后下一个片断再独立开始,往往并不顾及与上一片断的连贯性。这样,就形成了清晰的段落组,在节奏上产生时断时续的跳跃感,字间离合变幻不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章法 行书 片断性 连贯性
下载PDF
王羲之行书笔法(二)
13
作者 杜萌若 《书画世界》 2011年第2期73-76,共4页
5实笔连绵 王羲之行书尺牍中时见字间连绵的形态,上字与下字衔接时多出以实笔,上字末笔出锋时并不骤然抽锋轻提,而是保持着笔毫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在不经过明显轻重转换的情况下直接过渡到下字的起笔入锋。
关键词 王羲之 行书 笔法 统一性 稳定性
下载PDF
中印神猴因缘
14
作者 杜萌若 《紫禁城》 2016年第1期62-77,共16页
在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中,存在着一个奇异的猴国。关于《罗摩衍那》的主体情节、唐代玄奘所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中言其“唯明二事”:“一明逻伐孥”(现通译“罗波那”)将私多(现通译“悉多”)去,二明逻摩(现通译“罗摩... 在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中,存在着一个奇异的猴国。关于《罗摩衍那》的主体情节、唐代玄奘所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中言其“唯明二事”:“一明逻伐孥”(现通译“罗波那”)将私多(现通译“悉多”)去,二明逻摩(现通译“罗摩”)将悉多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摩衍那》 因缘 中印 史诗
下载PDF
“二王”的张力
15
作者 杜萌若 《紫禁城》 2015年第5期130-137,共8页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共同统治了书法的王国,在这王国中他们被称作“二王”。
关键词 张力 王羲之 王献之 国中
下载PDF
王羲之的“影响的焦虑”与王羲之影响的焦虑
16
作者 杜萌若 《书画世界》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孙过庭《书谱》云:"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本文从"影响的焦虑"视角出发,致力于呈现王羲之对于张芝、钟繇以及王献之对于王羲之关系中爱、压抑感、竞争欲望、独立意志奇妙混合的精神现... 孙过庭《书谱》云:"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本文从"影响的焦虑"视角出发,致力于呈现王羲之对于张芝、钟繇以及王献之对于王羲之关系中爱、压抑感、竞争欲望、独立意志奇妙混合的精神现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的焦虑” 中庸 王羲之
下载PDF
王羲之行书笔法(三)
17
作者 杜萌若 《书画世界》 2011年第3期70-73,共4页
9.空际摆宕 王羲之有一种魔术般的抖笔技巧,本来平正的常规间架,经他凌空一抖,便在空际散落开来,线条像柳枝般莫名地摆宕,波挑翻转,风起云涌,打开一片片奇幻的充满透明感的魔力空间。
关键词 王羲之 笔法 行书
下载PDF
王羲之的笔阵
18
作者 杜萌若 《书画世界》 2005年第5期60-66,共7页
东晋不是一个诗的时代,弥漫空际的玄风扑灭了风骚比兴的火焰,永和九年的兰亭禊集上王谢诸贤曲水流觞、即席而赋的都属于当时流行的"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钟嵘<诗品序>)的玄言诗,不过是韵语形式的哲理论... 东晋不是一个诗的时代,弥漫空际的玄风扑灭了风骚比兴的火焰,永和九年的兰亭禊集上王谢诸贤曲水流觞、即席而赋的都属于当时流行的"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钟嵘<诗品序>)的玄言诗,不过是韵语形式的哲理论文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笔阵 初月帖
下载PDF
“清”复义说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安祖 杜萌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9-94,共6页
在中国文艺批评史上,"清"是一个具有多层面丰富义蕴的核心审美概念,本文对"清"的概念的多重义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辨析,澄清了目前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诸多错误认识,揭示出"清"概念复义性问题... 在中国文艺批评史上,"清"是一个具有多层面丰富义蕴的核心审美概念,本文对"清"的概念的多重义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辨析,澄清了目前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诸多错误认识,揭示出"清"概念复义性问题在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义性 风骨
下载PDF
略说佛典中的金翅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萌若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3期99-100,共2页
略说佛典中的金翅鸟杜萌若金翅鸟为印度古代神话中的鸟禽之长、毗湿奴天(Vishnu)的坐骑,梵名Garuda,音译迦楼罗、迦娄罗、揭路茶、迦留罗等①。魏晋以降,随着佛教的传播进入中土②。《苻子》所云先秦时人已论及此鸟,... 略说佛典中的金翅鸟杜萌若金翅鸟为印度古代神话中的鸟禽之长、毗湿奴天(Vishnu)的坐骑,梵名Garuda,音译迦楼罗、迦娄罗、揭路茶、迦留罗等①。魏晋以降,随着佛教的传播进入中土②。《苻子》所云先秦时人已论及此鸟,是受了中古学界“格义”风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翅鸟 《摩诃婆罗多》 《说岳全传》 《庄子·逍遥游》 大鹏 《一切经音义》 敦煌变文 佛典翻译文学 宫廷与民间 略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