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超灵敏无标记电化学适配子生物传感器对蛋白质的检测研究
1
作者 杜衍 陈朝贵 +3 位作者 李冰凌 周明 汪尔康 董绍俊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256-256,共1页
适配子由于其对目标靶分子的选择性高,亲和力强,且具有易体外合成与修饰并可以反复变性复性等特性,被广泛的用于生物分子的识别和检测上。由于蛋白质大的分子量和高的电荷密度,一旦当它们被固定到电极表面,便会引起较大的电化学信... 适配子由于其对目标靶分子的选择性高,亲和力强,且具有易体外合成与修饰并可以反复变性复性等特性,被广泛的用于生物分子的识别和检测上。由于蛋白质大的分子量和高的电荷密度,一旦当它们被固定到电极表面,便会引起较大的电化学信号的改变。大多数的无标记电化学检测是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使用的电化学探针一般存在于电解质中,而用伏安法测定来自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探针的无标记适配子传感器却很少见。传统的层层组装(LBL)技术可以简单方便的实现电极表面探针的修饰与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交流阻抗法 电化学检测 生物传感器 组装技术 适配子 无标记 蛋白质 超灵敏
下载PDF
基于脂质体的纳米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韩旭 丁冠宇 +5 位作者 董青 李云辉 杨秀云 李丹 杜衍 汪尔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5-744,共10页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细胞,用以修正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导致的疾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外源基因在细胞中高效、持续地表达是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这与载体的选择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脂质体纳米复合物作为基因载体受到人...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细胞,用以修正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导致的疾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外源基因在细胞中高效、持续地表达是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这与载体的选择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脂质体纳米复合物作为基因载体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其具有功能多样、易于修饰、生物相容性好、转染效率高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脂质体的结构特点,并对磁性纳米、金纳米、量子点、壳聚糖、上转换纳米与脂质体的复合物作为基因载体进行综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基因载体 纳米材料
下载PDF
功能化金纳米星作为药物载体用于乳腺癌光热和化疗的协同治疗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冠宇 杜宝吉 +6 位作者 韩旭 董青 李云辉 杜衍 汪尔康 杨秀云 李丹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93-1200,共8页
采用一步合成法将氯金酸(HAuCl_4)与pH=7.4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缓冲溶液合成尺寸约为25 nm的星形金纳米颗粒(金纳米星),其吸收峰位于750 nm。通过Au-S键将16-巯基十六烷基酸(C_(16)H_(32)O_2S)修饰于金纳米星表面,然后负载抗肿... 采用一步合成法将氯金酸(HAuCl_4)与pH=7.4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缓冲溶液合成尺寸约为25 nm的星形金纳米颗粒(金纳米星),其吸收峰位于750 nm。通过Au-S键将16-巯基十六烷基酸(C_(16)H_(32)O_2S)修饰于金纳米星表面,然后负载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DOX),所得材料的吸收峰红移至800 nm,同时在480 nm处出现DOX特征吸收峰。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对其进行包覆,以增加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吸收峰红移至806 nm,粒径也显著增大,说明BSA被成功包覆于载药纳米材料表面。将上述载药纳米复合材料与乳腺癌细胞(MCF-7)孵育,考察其光热治疗与化疗的协同治疗效果。细胞活力实验结果表明,单纯的激光照射对细胞存活率基本没有影响;加入未负载DOX的金纳米复合物,并经过激光照射后,相对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为85%;只加入同浓度的DOX并经过激光照射后,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为70%;加入负载DOX的金纳米复合材料并经过激光照射后,细胞存活率仅为对照组的25%。上述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载药纳米复合材料可对乳腺癌进行光热治疗与化疗的协同治疗,提高对乳腺癌的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星 盐酸阿霉素 光热治疗与化疗 协同治疗
下载PDF
商品化血糖仪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便携式体外分子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于佳雪 王昶 +2 位作者 杨媚婷 杜衍 刘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8-506,共9页
为解决当前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检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成本高、操作繁琐、误诊率高等问题,在此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生物传感平台用于HBV基因的超灵敏检测,可检出低至2 copies/μL的HBV基因。首次通过设计针对HBV检测序列的环介导等温... 为解决当前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检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成本高、操作繁琐、误诊率高等问题,在此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生物传感平台用于HBV基因的超灵敏检测,可检出低至2 copies/μL的HBV基因。首次通过设计针对HBV检测序列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反应,实现了在40 min之内对HBV基因型单拷贝基因的检测。然后,通过在磁球上固定LAMP产物的捕获探针FP(F-Probe),同时在与FP部分互补的FPc(Complementary probe of F-Probe)链上修饰耐热蔗糖转化酶(Inv)构成Inv-FPc信号探针,Inv-FPc与FP杂交后组成信号转导探针。HBV基因的LAMP扩增产物与信号转导探针发生核酸链置换反应,使Inv-FPc信号探针脱离信号转导探针,磁性分离后溶液中的Inv-FPc信号探针可催化蔗糖转化为葡萄糖,最后通过血糖仪进行信号输出,即可间接实现对HBV基因的超灵敏检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生物传感平台在10~500 nmol/L浓度范围内对HBV基因片段具有良好的信号响应。选用诺如病毒基因对传感器的检测特异性进行验证,其信号与背景信号几乎一致。最后,通过对含10%体积分数人血清中的HBV基因进行检测,传感器依然展现了良好的“是/否”的特异性信号响应。为HBV的分子诊断提出一种新思路,所提出的新式传感器有望应用于HBV的现场即时(point-of-care,POC)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血糖仪 乙型肝炎病毒 现场即时诊断
下载PDF
“建筑是一个思想的范畴”——读《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被引量:1
5
作者 杜衍 《中华建设》 2011年第3期68-68,共1页
"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建筑,因此不通过建筑就无法真正欣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建筑文化讲座》,汉宝德著)。西方人非常重视建筑,早就把它视为三大美术之一,而“我国的读书人对于字画是本行,对戏... "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建筑,因此不通过建筑就无法真正欣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建筑文化讲座》,汉宝德著)。西方人非常重视建筑,早就把它视为三大美术之一,而“我国的读书人对于字画是本行,对戏剧是观众,对建筑是外行”。你不把它当艺术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艺术价值,相反,分布在各地的幸存古建筑如同一个个藏在深闺的美人等待我们去发现、去领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文化 讲座 范畴 艺术价值 西方人 古建筑 民族
下载PDF
“革命”还是“混沌”?——读《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
6
作者 杜衍 《中华建设》 2010年第11期86-86,共1页
不到30年,中国成为了全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其城市与建筑最现实具象地反映了发展速度。作为一种应时的总结,上世纪末、改革开放30年纪念以及今年,全国各建筑院校都出产过一些进行当代建筑回颗的专业论文.然而.评论我们可见的历... 不到30年,中国成为了全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其城市与建筑最现实具象地反映了发展速度。作为一种应时的总结,上世纪末、改革开放30年纪念以及今年,全国各建筑院校都出产过一些进行当代建筑回颗的专业论文.然而.评论我们可见的历史总是很困难的.一直也没有针对这个过渡时期、逻辑清晰且带有批判的眼光的专著进入公众视野。直到“出口转内销”的《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填补了这个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 混沌 经济发展 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 专业论文 当代建筑 建筑院校
下载PDF
建筑新时代的诞生——读《走向新建筑》
7
作者 杜衍 《中华建设》 2011年第8期54-54,共1页
1920年,夏尔·爱德华和他的两个朋友创办了一本叫《新精神》的杂志。除了请了一些当时的前卫建筑师和艺术家写零星文章,杂志上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他们自己写的,为了让作者显得更多,他们每个人都用多个笔名。
关键词 新建筑 艺术家 建筑师 杂志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杜衍 张生来 张文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3-785,共3页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一种罕见、极具侵袭性的疾病,预后往往不良,总体生存时间仅以月计。有近半数患者诊断时已经处于局部晚期、或伴有远处转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一种罕见、极具侵袭性的疾病,预后往往不良,总体生存时间仅以月计。有近半数患者诊断时已经处于局部晚期、或伴有远处转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免疫治疗方式,已在多种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疗效。本文旨在对PD-1/PD-L1生物学作用、药物进展及在甲状腺未分化癌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有助于为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免疫疗法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