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上海浦兴社区老年人心房颤动现况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杜赞黎
孙冬梅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45-48,57,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浦兴社区老年居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患病率和房颤抗凝药物使用情况。方法:于2018年5-7月对5469名年龄≥65岁的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用手持式心电信号采集装置心电信号,同时采集房颤患者的疾病史及用药情况,并计算CHA2DS2...
目的:了解上海浦兴社区老年居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患病率和房颤抗凝药物使用情况。方法:于2018年5-7月对5469名年龄≥65岁的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用手持式心电信号采集装置心电信号,同时采集房颤患者的疾病史及用药情况,并计算CHA2DS2-VASc及HAS-BLEED评分,分析房颤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口服抗凝药的使用情况。结果:房颤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明显增加;<75岁组男性的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0.89%vs 0.43%,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龄以及血尿酸、总胆红素、血肌酐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是房颤保护因素(P<0.05);107位房颤患者中,有21例患者(19.63%)使用抗凝药。结论:社区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率仍偏低,患者及家属对抗凝治疗认识不足和医师未开处方是患者未使用口服抗凝药的两大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危险因素
口服抗凝药物
社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毫梅
孙冬梅
+3 位作者
徐丽芳
杜赞黎
龙海宁
彭倩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8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36例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与抗凝治疗组,每组118例。普通治疗组接受普通药物治疗,抗凝治疗组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36例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与抗凝治疗组,每组118例。普通治疗组接受普通药物治疗,抗凝治疗组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栓塞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本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抗凝治疗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13.72±2.11)s、凝血酶时间(13.27±1.44)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8.44±0.56)s长于普通治疗组的(11.42±2.52)、(11.67±2.52)、(34.52±1.76)s,纤维蛋白原(3.76±0.42)g/L低于普通治疗组的(4.11±1.50)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1%低于普通治疗组的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治疗组栓塞事件发生率4.2%低于普通治疗组的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可以更好地调整患者凝血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和栓塞的发生率,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高龄患者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应用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浦兴社区老年人心房颤动现况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杜赞黎
孙冬梅
机构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出处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45-48,57,共5页
文摘
目的:了解上海浦兴社区老年居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患病率和房颤抗凝药物使用情况。方法:于2018年5-7月对5469名年龄≥65岁的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用手持式心电信号采集装置心电信号,同时采集房颤患者的疾病史及用药情况,并计算CHA2DS2-VASc及HAS-BLEED评分,分析房颤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口服抗凝药的使用情况。结果:房颤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明显增加;<75岁组男性的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0.89%vs 0.43%,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龄以及血尿酸、总胆红素、血肌酐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是房颤保护因素(P<0.05);107位房颤患者中,有21例患者(19.63%)使用抗凝药。结论:社区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率仍偏低,患者及家属对抗凝治疗认识不足和医师未开处方是患者未使用口服抗凝药的两大原因。
关键词
房颤
危险因素
口服抗凝药物
社区
Keywords
atrial fibrillation
risk factor
oral anticoagulant drug
community
分类号
R541.7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毫梅
孙冬梅
徐丽芳
杜赞黎
龙海宁
彭倩倩
机构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8期110-112,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36例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与抗凝治疗组,每组118例。普通治疗组接受普通药物治疗,抗凝治疗组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栓塞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本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抗凝治疗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13.72±2.11)s、凝血酶时间(13.27±1.44)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8.44±0.56)s长于普通治疗组的(11.42±2.52)、(11.67±2.52)、(34.52±1.76)s,纤维蛋白原(3.76±0.42)g/L低于普通治疗组的(4.11±1.50)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1%低于普通治疗组的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治疗组栓塞事件发生率4.2%低于普通治疗组的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可以更好地调整患者凝血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和栓塞的发生率,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高龄患者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应用疗效
Keywords
New oral anticoagulants
Elderly patients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Application efficacy
分类号
R541.7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上海浦兴社区老年人心房颤动现况研究
杜赞黎
孙冬梅
《上海医药》
CAS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疗效探讨
林毫梅
孙冬梅
徐丽芳
杜赞黎
龙海宁
彭倩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