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淮安“山阳诗群”的生成与质实诗风的建构
1
作者 丛海霞 《中国韵文学刊》 2023年第1期75-80,共6页
潘德舆倡导的“质实”理念既充分传承了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又符合彼时社会动乱、人心思变的社会趋势,更是勾连起淮安文化融通南北的节点。该理念得到了鲁一同、吴昆田、丁晏、王锡祺、高士魁、丁寿祺、徐登鳌、杨庆之、孔继镕、刘湘云... 潘德舆倡导的“质实”理念既充分传承了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又符合彼时社会动乱、人心思变的社会趋势,更是勾连起淮安文化融通南北的节点。该理念得到了鲁一同、吴昆田、丁晏、王锡祺、高士魁、丁寿祺、徐登鳌、杨庆之、孔继镕、刘湘云等人的大力支持。由此,以潘德舆为中心,以“质实观”为创作纲领,以地缘、学缘、血缘等为纽带,形成了共同追求“质实”诗风的诗人群体——山阳诗群。山阳诗群主要通过两大途径建构起质实诗风:一是将社会时事纳入叙述视野,极大地抬高诗歌反映社会、记录历史的价值;二是将目光聚焦于民生疾苦,拓宽诗言志及针砭时弊的现实作用。此类作品的集体出现既是宏观经世致用思潮对诗歌的重大冲击,也是微观山阳诗群在质实观影响下的集体亮相。综合而言,山阳诗群的发现有利于准确定位清代后期淮安文学在整个清代文学史上的坐标,其质实诗风的建构是对乾嘉学派和性灵诗派后期出现严重弊端的一种反思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阳诗群 质实诗风 潘德舆 淮安诗歌
下载PDF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诗词分布及其特点
2
作者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2期67-70,共4页
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诗词分布特点,可以更准确认知编者的良苦用心。选源层面,统编版教材扩大了唐宋以外朝代的体量,让学生体会更丰富多元的古诗词风貌,形成科学... 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诗词分布特点,可以更准确认知编者的良苦用心。选源层面,统编版教材扩大了唐宋以外朝代的体量,让学生体会更丰富多元的古诗词风貌,形成科学立体的诗词文化体系。体裁层面,提升词曲的比重,有力破除重诗轻词的文体偏见。诗词风格层面,推崇刚健硬朗一类的作品,助力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总而言之,认知教材的独特优势有助于把握教学重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继而指导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版教材 诗词分布 选编特点
下载PDF
论卢前《中兴鼓吹》的词史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大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2期68-73,共6页
卢前以"天下兴亡、匹夫责在"的豪情壮志和"诗有史,词亦有史"的文体观,创作出抗战文学史不应忽视的重要词集《中兴鼓吹》。内容上,它刻画抗战时事最为完整深刻,尤其对中华民族抗日英雄事迹的歌颂成为其开拓新词境的... 卢前以"天下兴亡、匹夫责在"的豪情壮志和"诗有史,词亦有史"的文体观,创作出抗战文学史不应忽视的重要词集《中兴鼓吹》。内容上,它刻画抗战时事最为完整深刻,尤其对中华民族抗日英雄事迹的歌颂成为其开拓新词境的重要特质,使词承担起发扬民族精神,激起抗战情绪这一时代使命;艺术风格上,它"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用旧技巧写出新意境",一洗词坛严守四声、靡弱不振的"病态"现状,使词坛掀起慷慨悲壮的稼轩雄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前 《中兴鼓吹》 抗战词坛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南社词人及其词风 被引量:3
4
作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4-20,共7页
由于群体性活动的停止,"后南社时代"的文学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词更是少有关注。实际上,抗战时期的南社词人不仅勇敢地承担起鼓吹抗战、批评时政等时代赋予文学的艰难使命,还创作出诸多感人肺腑、贴近民生的"词史&... 由于群体性活动的停止,"后南社时代"的文学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词更是少有关注。实际上,抗战时期的南社词人不仅勇敢地承担起鼓吹抗战、批评时政等时代赋予文学的艰难使命,还创作出诸多感人肺腑、贴近民生的"词史"巨制。战争对南社词体风格造成很大冲击,部分词人在原来宗法清真、梦窗的基础上作出适应抗战需要的内部调整,而更多人开始转向稼轩,汇聚成席卷整个词坛的豪放词风。战时南社词人传承了早期"革命文学"、"民族主义"的基本精神,而斗争目标的转变又使他们即时转换词语,扩大叙述视野,丰富创作风格,迅速找到文学政治性与抒情性兼融的基本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学 南社 抗战词 词风
下载PDF
杨芳灿词辑佚及其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丛海霞 《嘉兴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8-51,共4页
《全清词·雍乾卷》收杨芳灿词297首,但尚有遗漏。从《吟翠轩词》《真率斋初稿》《芙蓉山馆词稿》《荆圃唱和集》等辑得漏收词作263首,并在系统梳理杨芳灿词集版本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各词集漏收情况。
关键词 《全清词》 杨芳灿 辑佚 词集梳理 价值分析
下载PDF
论《山阳诗征续编》与淮安文学
6
作者 张敏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531-534,共4页
《山阳诗征续编》不仅是一部地域诗歌选集,其保存的评论、传记等史料还具有重要的文学文献价值。清代淮安文学昌盛,但还未见较为系统的地域诗话著作。《山阳诗征续编》中所收的各种评语、案语、论诗绝句等文学批评史料甚为丰富,其价值... 《山阳诗征续编》不仅是一部地域诗歌选集,其保存的评论、传记等史料还具有重要的文学文献价值。清代淮安文学昌盛,但还未见较为系统的地域诗话著作。《山阳诗征续编》中所收的各种评语、案语、论诗绝句等文学批评史料甚为丰富,其价值至今未引起足够重视。此外,通过对传记及诗歌标题尊称的梳理,可以编织出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洞悉诗承渊源,彰显淮安文学活动的繁盛。《山阳诗征续编》对认识特定时期淮安府的文学地位、文学活动和文学取向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阳诗征续编》 淮安文学 王锡祺 徐嘉
下载PDF
论余一鳌词
7
作者 周成龙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4期71-73,共3页
余一鳌是清代词人之一,一生体弱多病,淡于名利,感一生命途多舛,每发为词章。词的内容大为羁旅行驿之劳顿,天涯倦客之思乡,而且多表达身世愁怨之情。就其词创作特点看,受常州词派影响较大,在技法上常活用前人诗词句,尤其化用李清照词句... 余一鳌是清代词人之一,一生体弱多病,淡于名利,感一生命途多舛,每发为词章。词的内容大为羁旅行驿之劳顿,天涯倦客之思乡,而且多表达身世愁怨之情。就其词创作特点看,受常州词派影响较大,在技法上常活用前人诗词句,尤其化用李清照词句较多。因一生苦难重重,晚年于佛道思想中求解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一鳌 倦客思乡 愁怨
下载PDF
论《山阳诗征续编》与淮安文学
8
作者 张敏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9-32,共4页
清代淮安文学昌盛,但还未见较为系统的地域诗话著作。《山阳诗征续编》中所收的各种评语、案语、论诗绝句等诗话史料甚为丰富,对认识特定时期淮安府的文学地位、文学活动和文学取向意义深远。通过对续编人物传记及诗歌标题尊称的梳理,... 清代淮安文学昌盛,但还未见较为系统的地域诗话著作。《山阳诗征续编》中所收的各种评语、案语、论诗绝句等诗话史料甚为丰富,对认识特定时期淮安府的文学地位、文学活动和文学取向意义深远。通过对续编人物传记及诗歌标题尊称的梳理,还可以编织出庞大而复杂的文学关系网,洞悉诗承渊源谱系,再现文人交游盛世面貌。总之,《山阳诗征续编》所具有的文学文献学价值理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阳诗征续编》 淮安文学 王锡祺 徐嘉
下载PDF
博采众家 创新体例——论清代方志学家杨芳灿
9
作者 《史志学刊》 2016年第2期78-81,共4页
杨芳灿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方志学家,编有《灵州志迹》、《四川通志》等,现从《芙蓉山馆志序存稿》中发现数条材料,证明嘉庆《南溪县志》亦为其所作。在编撰地方志上,芳灿博采众家,融通古今,注重体例架构的精细与创新。他将杂传分入职官... 杨芳灿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方志学家,编有《灵州志迹》、《四川通志》等,现从《芙蓉山馆志序存稿》中发现数条材料,证明嘉庆《南溪县志》亦为其所作。在编撰地方志上,芳灿博采众家,融通古今,注重体例架构的精细与创新。他将杂传分入职官、人物志的方法,解决了杂传人物褒贬问题;将艺文志散入其他门类,解决艺文志长篇累牍及与经籍志重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芳灿 《灵州志迹》 《四川通志》 《南溪县志》
下载PDF
古代“秘书”参谋职能探析
10
作者 《办公室业务》 2016年第23期19-20,共2页
秘书是一个能够追溯到殷商时期的古老职业,主要为领导出谋划策,处理各种大小事务,更像谋士、谏臣,其参与政治的职能也更为明显。本文以古代秘书为例,探究他们是如何发挥其参谋职能,借此为现代秘书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古代 秘书 参谋 职能
下载PDF
杨基词简论
11
作者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7-39,共3页
杨基是明初著名词人,明清以来评论家对其词作成就多有肯定。杨基词的内容主要有:一是羁旅行役、天涯漂泊的生活词;二是清新雅令、俊逸风流的咏物词;三是比兴抒怀、感情真挚的言情词。艺术上主要表现为:清新俊逸,自然美丽;抚今痛昔,凄婉... 杨基是明初著名词人,明清以来评论家对其词作成就多有肯定。杨基词的内容主要有:一是羁旅行役、天涯漂泊的生活词;二是清新雅令、俊逸风流的咏物词;三是比兴抒怀、感情真挚的言情词。艺术上主要表现为:清新俊逸,自然美丽;抚今痛昔,凄婉缠绵;运用比喻和叠词,以及笔调委婉含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基 思想内容 艺术表现
下载PDF
抗战时期北京“雅言”词人群的创作观念及写作策略
12
作者 丛海霞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43-49,共7页
在日伪政府“和平文学”的鼓噪下,沦陷区出现新文学衰落、旧体文学鼎盛的格局。《雅言》是此期北京一带影响最大、集聚传统文人最多、成就亦最高的旧文学刊物。它并不是伪政府的喉舌,然迫于政治压力,所刊诗文亦多脱离现实、流于虚浮。... 在日伪政府“和平文学”的鼓噪下,沦陷区出现新文学衰落、旧体文学鼎盛的格局。《雅言》是此期北京一带影响最大、集聚传统文人最多、成就亦最高的旧文学刊物。它并不是伪政府的喉舌,然迫于政治压力,所刊诗文亦多脱离现实、流于虚浮。“词录”部分也出现配合政治趋势的雅化现象。但部分词人,巧以雅化为遮掩,行比兴寄托之实,传达家国沦陷的现实悲愤。从而构建起华丽辞藻表象下空虚与质实并存的文学空间。这既是政治高压下的生存策略,也是对和平文学的变相反驳。《雅言》文人创作的复杂形态揭示了沦陷区文学叙述的现实困境,雅词创作的成功则彰显出旧文学艺术范式的丰富性和情感内涵的深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言》 北京词坛 沦陷时期 词体雅化 反抗策略
下载PDF
抗战时期天津玉澜词社考论
13
作者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35-642,648,共9页
玉澜词社是抗战时期活跃于天津一带的词学社团。当下人们对它的基本认识与实际情形还有较大差距。基于天津各类报刊中发现的新文献,修正了该词社的存在时间是1940年6月至1943年2月,并考订出各类社集活动19次,确立词社核心人物是向迪琮,... 玉澜词社是抗战时期活跃于天津一带的词学社团。当下人们对它的基本认识与实际情形还有较大差距。基于天津各类报刊中发现的新文献,修正了该词社的存在时间是1940年6月至1943年2月,并考订出各类社集活动19次,确立词社核心人物是向迪琮,重要参与者是杨寿枬、王伯龙、姚灵犀、王寰如、王禹人、赵琴轩等。向迪琮强调词之抒情性,主张师法北宋,该理念得到了其他社员的积极拥护,也激发了社友的创作热情。尽管沦陷区言说语境比较复杂,但玉澜词社仍能借助别有深意的历史素材和写作策略,间接表达“学舞刑天”的反抗心声,具有重要的词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澜词社 天津文坛 向迪琮 费宫人
下载PDF
抗战时期“以诗为词”的接受与创新——以章士钊、林思进、苏鹏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25-32,共8页
“以诗为词”的理念在抗战时期产生激烈反响,得到章士钊、林思进、苏鹏等人的积极回应。章士钊词评论犀利、诡奇夸张,然存在一味追求表情达意而轻视词体本色的不足,这是“以诗为词”创作者的普遍困境。林思进词对此有所规避,他在剖析大... “以诗为词”的理念在抗战时期产生激烈反响,得到章士钊、林思进、苏鹏等人的积极回应。章士钊词评论犀利、诡奇夸张,然存在一味追求表情达意而轻视词体本色的不足,这是“以诗为词”创作者的普遍困境。林思进词对此有所规避,他在剖析大后方民生疾苦时,巧用比兴之法,既情笺锦瑟,又启人深思。苏鹏则更进一步,其词不仅史料价值丰富,且一腔热血贯穿始末,更擅长虚实结合,形成气韵浑厚、境界高深的文学气象。林思进、苏鹏二人以娴熟技法,掩盖了“以诗为词”理念下粗率直白、有损词体当行本色的缺陷,是对抗战词坛稼轩风大潮下诗词合流、有失雅驯的及时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词坛 以诗为词 章士钊 林思进 苏鹏
下载PDF
论抗日根据地“三大诗社”的创作理念、成就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丛海霞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3-151,160,共10页
囿于党史掌故和文化制度的传统视角,人们对根据地“三大诗社”的功能定位及文学价值认识得不够清晰“。三大诗社”不仅纠正了部分人民对共产党形象的误解,还成功团结起根据地的士绅阶层,进一步壮大了抗日队伍。诗社成员秉持破除新旧偏... 囿于党史掌故和文化制度的传统视角,人们对根据地“三大诗社”的功能定位及文学价值认识得不够清晰“。三大诗社”不仅纠正了部分人民对共产党形象的误解,还成功团结起根据地的士绅阶层,进一步壮大了抗日队伍。诗社成员秉持破除新旧偏见、强调民族旨归、追求通俗易懂的先进理念,在创作层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具体是:其一,聚焦“反扫荡”历程,可补史书之缺;其二,多角度展示根据地人民的真实生态;其三,批判污浊现象,警醒愚昧民众。与其他文学社团相比“,三大诗社”不仅拓展了根据地文学的表现空间,还是建构抗战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沦陷区、国统区诗词形成了鼎足而三的宏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学 怀安诗社 湖海艺文社 燕赵诗社
下载PDF
论卢前词及其词学观念 被引量:1
16
作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66,共10页
卢冀野从新文学转向旧文学,更多的是受吴梅、于右任、易君左等人的影响。其交游经历以及环境突变又影响了词作风格的转变。早期词情婉转,典雅工整,然不免有模仿之痕;抗战时期,倡导以韵体文学发扬民族精神,词风一变为雄豪悲壮,《中兴鼓... 卢冀野从新文学转向旧文学,更多的是受吴梅、于右任、易君左等人的影响。其交游经历以及环境突变又影响了词作风格的转变。早期词情婉转,典雅工整,然不免有模仿之痕;抗战时期,倡导以韵体文学发扬民族精神,词风一变为雄豪悲壮,《中兴鼓吹》成为宣传抗战的有力文本。卢冀野的词学观念是抬高词体社会功能,让词承担起书写时代、鼓吹抗战的历史使命,途径就是借苏辛转移词坛风会。他模仿苏辛,以朴素的字面、坚实的技术,表达自然随性之情;同时"以曲为词",试图实现词曲互通,完成词体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冀野 《中兴鼓吹》 改革词体 转移风会
下载PDF
抗战时期旧体诗词复兴因素论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86-292,共7页
抗战时期旧体诗词呈现出全面复兴的态势。从外部看,复兴的契机是文艺界开始团结并利用“旧形式”宣传抗战,使旧体诗词重新获得正统文学的合法地位。又因自五四以来不断被压缩的前期处境,旧体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私有化,不再受政治宣传的... 抗战时期旧体诗词呈现出全面复兴的态势。从外部看,复兴的契机是文艺界开始团结并利用“旧形式”宣传抗战,使旧体诗词重新获得正统文学的合法地位。又因自五四以来不断被压缩的前期处境,旧体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私有化,不再受政治宣传的掣肘,呈现出比新文学更加自由的样态。从内部看,一方面旧体诗词丰富的叙述策略满足了战争中不同群体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作为复兴主力军的传统文人在文学生产、社团活动、刊刻传播等层面表现得十分活跃。内外因素的结合,不仅使原本四面楚歌的旧体诗词成功突围,还取得了堪与新诗并驾齐驱的创作成就。探析复兴因素不但有利于揭示抗战时期旧体诗词的独特价值,而且有利于看清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学 旧体诗词 复兴因素 传统文人
下载PDF
论江苏南闸民歌之文化价值、传承现状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4-20,共7页
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闸民歌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表现力。它既是一幅朴素真实、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图卷,又巧妙熔铸“以赋为歌”与“场上之曲”两大技法,实现了文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当下南闸民歌正面临传承人老龄化... 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闸民歌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表现力。它既是一幅朴素真实、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图卷,又巧妙熔铸“以赋为歌”与“场上之曲”两大技法,实现了文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当下南闸民歌正面临传承人老龄化、文化水平不高、职业弱化、后继乏人等现实困境。基于此,需要从文献整理、经典萃取、经济援助、教育互动等角度拓宽传承路径,并依托白马湖公园,构建互利共赢的生态关系。总之,立足地域文化是南闸民歌的本质属性,也是调节坚守本色与创新发展之间的重要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闸民歌 文化价值 传承路径
下载PDF
雍园词人的群体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87-94,共8页
雍园词群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于重庆一带的词学团体。早期成员关系的互动,职业身份的统一,以及迁徙漂泊的共同经历,使雍园词人以群体形式进入研究视野,而更本质的共性特征还是“诗有史,词亦有史”的文体意识,以及严守声律、强调情境等基... 雍园词群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于重庆一带的词学团体。早期成员关系的互动,职业身份的统一,以及迁徙漂泊的共同经历,使雍园词人以群体形式进入研究视野,而更本质的共性特征还是“诗有史,词亦有史”的文体意识,以及严守声律、强调情境等基本词学观念。此理念指导下的《雍园词钞》既是一部具有高艺术水准的作品集,也是一部凝练厚重的心灵史,更是抗日斗争史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园词钞》 抗战词坛 群体特征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国学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文教资料》 2020年第33期101-103,共3页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国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首先,必须将品德教育作为国学教育的核心目标;第二,整合国学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国学德育教育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地域传统文化体验资源,实现国学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qu...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国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首先,必须将品德教育作为国学教育的核心目标;第二,整合国学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国学德育教育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地域传统文化体验资源,实现国学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第三,搭建国学教育交流的新平台,从研究内容到活动形式,全面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第四,改革当下国学教育的评价机制,形成知识修养与品德修养相辅相成的多维评价体系。以上系列举措,能够全面拓展地方高师中文专业国学教育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国学教育 实施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