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唑来膦酸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杜鑫冲 王军 +2 位作者 王燕波 杨新明 林琳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OVCF行PKP患者118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碳酸钙D3...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OVCF行PKP患者118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碳酸钙D3片和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第3天加用唑来膦酸静脉滴注,均随访1年。结果术后1,6,12个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C端肽(CTX-1)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同时间点(P <0.05),椎体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伤椎椎体高度比均较术前显著升高,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 <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1年内,治疗组和对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相当(11.86%比16.95%,P> 0.05);治疗组再次骨折发生率为3.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25%(P <0.05)。结论唑来膦酸用于OVCF行PKP后辅助治疗疗效较好,可有效调节患者的骨代谢,增加骨密度,利于伤椎恢复,改善疼痛,减轻功能障碍,降低再次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唑来膦酸 骨代谢 疗效
下载PDF
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的效果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杜鑫冲 王军 +3 位作者 赵御森 李化光 马朋朋 杨新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8期80-85,共6页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93例,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93例,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对照组给予后路经伤椎跨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2周、3个月、6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3、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以及术后内固定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3及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术后3和6个月低于术后2周,术后6个月低于术后3个月(P<0.01)。术后2周、3及6个月,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内固定失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改善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患者伤椎功能、维持术后伤椎高度及降低内固定失败率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 压缩性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 跨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 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预后
下载PDF
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矢状曲度及活动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杜鑫冲 王军 +3 位作者 马朋朋 杨毅鹏 杨新明 张鑫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矢状曲度及活动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腰椎不稳并腰痛患者60例(观察组)、单纯腰痛患者57例(对照组)、体检正常无腰痛病史者56例(健康组),三组性别、年龄构成无统计学差异。测量三组治疗前腰椎椎矢状曲... 目的探究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矢状曲度及活动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腰椎不稳并腰痛患者60例(观察组)、单纯腰痛患者57例(对照组)、体检正常无腰痛病史者56例(健康组),三组性别、年龄构成无统计学差异。测量三组治疗前腰椎椎矢状曲度以及活动度;比较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矢状曲度及活动度;治疗后6个月比较观察组不同疗效患者ODI评分、矢状曲度以及腰椎活动度。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腰椎矢状曲度大于健康组和对照组,腰椎活动度小于健康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腰椎活动度小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ODI评分、腰椎矢状曲度及活动度均改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疗效较佳者ODI评分和腰椎矢状曲度均小于疗效不佳者,腰椎活动度大于疗效不佳患者(P均<0.05)。结论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矢状曲度及活动度出现异常改变,此异常改变可作为评价腰椎不稳手术患者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定 腰椎矢状曲度 腰椎活动度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经关节突减压融合联合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杜鑫冲 王军 +3 位作者 李化光 王燕波 杨毅鹏 张培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9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经关节突减压融合联合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目的探究并分析经关节突减压融合联合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关节突减压融合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关节突减压融合联合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12个月和24个月腰椎整体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邻近上一椎间活动度、邻近上一椎间高度和腰椎功能评分(ODI)。结果术前两组整体腰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2个月和24个月两组腰椎活动度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腰椎整体活动度均明显增加,但观察组腰椎整体活动度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手术节段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2个月和24个月两组手术节段活动度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手术节段活动度增加幅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增加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上一椎间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一椎间活动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上一椎间活动度均明显增加,且对照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12个月和24个月两组上一椎间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术后1个月和术后12个月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关节突减压联合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能有效增加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腰椎活动度,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变 疼痛 腰椎活动度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
下载PDF
Coflex非融合固定术对腰椎不稳患者腰椎曲度与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杜鑫冲 王军 +3 位作者 马朋朋 杨毅鹏 杨新明 张鑫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Coflex非融合固定术对腰椎不稳患者腰椎曲度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单纯慢性下腰痛患者51例(单纯下腰痛组)、腰椎不稳患者68例(腰椎不稳组)、查体健康者41例(健康对照组),均拍腰椎正侧位X片,对比三组腰椎矢状曲度及腰椎活动... 目的探讨Coflex非融合固定术对腰椎不稳患者腰椎曲度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单纯慢性下腰痛患者51例(单纯下腰痛组)、腰椎不稳患者68例(腰椎不稳组)、查体健康者41例(健康对照组),均拍腰椎正侧位X片,对比三组腰椎矢状曲度及腰椎活动度差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腰椎不稳组均分为融合术组、非融合术组,分别采用融合术及Coflex非融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两组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矢状曲度及腰椎活动度。结果腰椎不稳组矢状曲度高于其他两组,腰椎活动度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健康对照组、单纯下腰痛组矢状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下腰痛组腰椎活动度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非融合术组治疗优良率高于融合术组(P<0.05)。术前非融合术组与融合术组ODI值、腰椎矢状曲度、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值、腰椎矢状曲度较术前降低(P均<0.05),腰椎活动度较术前升高(P<0.05),且非融合术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 Coflex非融合固定术可缓解腰椎不稳患者关节退变,改善腰椎矢状曲度与活动度,效果优于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 腰椎退行性病变 腰椎矢状曲度 腰椎活动度 非融合固定术 融合术
下载PDF
腰椎布鲁杆菌脊柱炎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短节段内固定术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杜鑫冲 杨新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评估一期进行病灶清除及椎间植骨融合短节段内固定术对于腰椎布鲁杆菌脊柱炎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3年6月,对35例布鲁杆菌脊柱炎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隙植骨融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所有患... 目的评估一期进行病灶清除及椎间植骨融合短节段内固定术对于腰椎布鲁杆菌脊柱炎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3年6月,对35例布鲁杆菌脊柱炎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隙植骨融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为单间隙病变,累及两椎体。男25例,女10例;年龄18~65岁,平均40.8岁。L2~3椎体4例,L3~4椎体13例,L4~5椎体18例。35例患者术前至少经过一疗程正规药物治疗。术前均行腰椎X线、CT扫描及MRI检查,按影像学结果拟定病椎椎弓根钉的进钉角度,通过术前术后腰背部和下肢神经疼痛缓解VAS评分、自主生活能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以及实验室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指标作为临床评价标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2 h(2.6~4.2h),出血量平均380 m L(200~650 m L),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局部窦道形成,无脊髓、马尾或神经根及血管损伤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自主生活能力逐步提高,VAS评分及ODI指数术后各时间点与前一个时间点及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ESR、CRP、RBP转为正常的病例逐步增多,其术后转阴率即正常率与前一个时间点及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时间7~11个月,平均8.4个月。随访24~36个月,平均27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内置物松动、移位及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应用有效的药物控制前提下,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病脊柱炎是可行的,且具有缓解疼痛、治愈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提高自主生活能力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布鲁杆菌脊柱炎 病灶清除术 内固定术
下载PDF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娜 杜鑫冲 +1 位作者 于永强 李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激素治疗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98例重度UC患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用于治疗,根据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三组,比较三组患... 目的探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激素治疗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98例重度UC患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用于治疗,根据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三组,比较三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UC患者GC治疗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 GC治疗第5~7天完全缓解29例,占29.59%;部分缓解45例,占45.92%;无效24例,占24.49%。GC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98例患者入院时腹泻次数≥10次/d、病程〉5年、吸烟饮酒、既往有重症发作、治疗第3天大便次数〉6次、治疗第3天仍有明显血便、低白蛋白血症、血小板计数升高可能与GC治疗效果不佳有关。内镜学形态特征显示,三组间广泛黏膜擦伤和深凿样溃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患者严重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和部分缓解组(P〈0.05)。结论 GC治疗存在部分缓解的反应类型。入院时腹泻次数≥10次/d、病程〉5年、吸烟饮酒、既往有重症发作、治疗3 d内大便次数、治疗第3天大便次数〉6次、治疗第3天仍有明显血便、低白蛋白血症、血小板计数升高、内镜下发现严重病变对GC治疗的反应性差,可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糖皮质激素 因素
下载PDF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重建后肱桡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贾永利 左宪宏 +5 位作者 张培楠 杨新明 张鑫 杜鑫冲 阴彦林 宗治国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8期706-70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肱桡关节在肘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ligament,MCL)前束完整组与重建组的生物力学数据,评价通过界面螺钉固定人工肌腱重建MCL前束的疗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人类肘关节作为标本,首先将标本分为对照组(前束完整组... 目的通过比较肱桡关节在肘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ligament,MCL)前束完整组与重建组的生物力学数据,评价通过界面螺钉固定人工肌腱重建MCL前束的疗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人类肘关节作为标本,首先将标本分为对照组(前束完整组)及实验组(前束重建组),每组各20例,然后将压敏胶片(pressure sensitive film,PSF)放到肱桡关节内,当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处于不同屈曲角度(0°、30°、60°、90°)和不同状态(完整及重建)时分别测量肘关节外翻松弛度、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的接触面积及肱桡关节内的压强,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肘关节处于0°、30°、60°、90°时,肘关节外翻松弛度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处于0°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肱桡关节内压强均明显小于肘关节处于屈曲30°、60°、90°时关节内的压强(P<0.05);肘关节处于30°、60°、90°时组内及组间肱桡关节内压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束完整组中,肘关节处于0°位时肱桡关节的受力面积最大(P<0.05),两组其余各角度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肘关节外翻稳定性方面,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的作用十分关键,使用人工肌腱重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可以使肘关节内侧结构迅速恢复至正常状态,不但可以降低肱桡关节内压强,还可以增加肱桡关节接触面积,最终达到降低肱桡关节慢性损伤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内侧副韧带 生物力学 人工肌腱 松弛度
下载PDF
腰椎附件巨大骨软骨瘤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娜 杜鑫冲 王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134-1134,1139,1147,共3页
患者,男性,47岁。主因腰部疼痛3个月,加重伴右下肢疼痛麻木无力1个月于2012年2月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未予重视,自行口服止痛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1个月前活动后突然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同时伴有右... 患者,男性,47岁。主因腰部疼痛3个月,加重伴右下肢疼痛麻木无力1个月于2012年2月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未予重视,自行口服止痛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1个月前活动后突然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同时伴有右下肢无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止痛及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呈进行性加重。查体: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无明显后突及侧弯畸形,L5~S1椎体水平压叩痛(+),向右下肢放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患者首次起床体位性低血压、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立春 张培楠 +4 位作者 冯腾尘 杜鑫冲 张鑫 武亮 梁艳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34期3854-3857,共4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患者首次起床体位性低血压、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月—2021年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120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患者首次起床体位性低血压、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月—2021年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120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2周首次晨起卧立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认知功能、生理功能、社会职能),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记录2组患者干预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2组患者晨起卧立位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均明显高于术前1d(P均<0.05),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d(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认知功能、生理功能、社会职能)均明显高于术前1d(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总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压疮、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66.7%(40/60)、20.0%(12/60)、28.3%(17/60)、10.0%(6/60),观察组分别为91.7%(55/60)、3.3%(2/60)、8.3%(5/60)、0(0/6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改善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患者首次起床体位性低血压,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 起床体位性低血压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紫丁香苷对前交叉韧带横断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乔磊 邸振宇 +3 位作者 乔曼 吴敬峰 及超 杜鑫冲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紫丁香苷对前交叉韧带横断(ACLT)诱导的骨关节炎大鼠病理损伤、炎症反应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醋瑞因组、紫丁香苷25 mg/kg组、紫丁香苷50 mg/kg组和紫丁香苷100 m... 目的探讨紫丁香苷对前交叉韧带横断(ACLT)诱导的骨关节炎大鼠病理损伤、炎症反应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醋瑞因组、紫丁香苷25 mg/kg组、紫丁香苷50 mg/kg组和紫丁香苷100 mg/kg组,每组12只,构建骨关节炎大鼠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并进行Mankin's评分和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OARSI)半定量评分;ELISA检测血清和关节灌洗液中IL-6、TNF-α、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MP-13、Aggrecan、typeⅡcollagen、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损伤,Mankin's评分、OARSI评分较高(P<0.05),血清和关节灌洗液中IL-6、TNF-α、IL-1β水平较高(P<0.05),MMP-13、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Aggrecan、typeⅡcollagen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醋瑞因组、紫丁香苷50 mg/kg组和紫丁香苷100 mg/kg组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Mankin's评分、OARSI评分较低(P<0.05),血清和关节灌洗液中IL-6、TNF-α、IL-1β水平较低(P<0.05),MMP-13、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0.05),Aggrecan、typeⅡcollagen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紫丁香苷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改善ACLT诱导的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紫丁香苷 炎症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大鼠 前交叉韧带横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