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阶潜增长模型标度方法及其可比的一阶潜增长模型
1
作者 温忠麟 王一帆 +3 位作者 杜铭诗 俞雅慧 张愉蕙 金童林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72-1382,共11页
潜增长模型(LGM)是分析纵向数据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在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受到重视。多指标测量的变量,既可以用合成分数建立单变量LGM(一阶LGM),也可以用指标建立潜变量LGM(二阶LGM)。简述了二阶LGM标度方法(包括尺度指标法和... 潜增长模型(LGM)是分析纵向数据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在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受到重视。多指标测量的变量,既可以用合成分数建立单变量LGM(一阶LGM),也可以用指标建立潜变量LGM(二阶LGM)。简述了二阶LGM标度方法(包括尺度指标法和效应编码),提出了有可操作性的潜变量标准化标度方法和合成分数的一阶LGM标准化模型。系统总结了二阶LGM标度方法及其可比的一阶LGM建模,并用多指标变量的实测数据进行示例。推荐使用效应编码法对二阶LGM进行标度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增长模型 合成分数 标度方法 尺度指标 效应编码 潜变量标准化
下载PDF
短期专注冥想改善非冥想者的正念、状态焦虑与选择性注意 被引量:3
2
作者 邓雅捷 彭彩妮 +6 位作者 李晓乐 杨乐天 杜铭诗 彭君媛 陈幸明 王晓丽 党彩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9-655,共7页
目的:探讨短期专注冥想对非冥想者正念、状态焦虑和选择性注意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2名大学生,并随机分为训练组(n=22)、背景信息匹配的对照组(n=20);训练组进行30分钟的专注冥想,对照组进行相同时间的自由休息;干预前后,两组都... 目的:探讨短期专注冥想对非冥想者正念、状态焦虑和选择性注意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2名大学生,并随机分为训练组(n=22)、背景信息匹配的对照组(n=20);训练组进行30分钟的专注冥想,对照组进行相同时间的自由休息;干预前后,两组都完成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正念问卷和测试选择性注意的GoNoGo程序实验;最后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在正念、状态焦虑和选择性注意维度上,前测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训练组的正念后测显著高于前测(t=-4.237,P<0.05)、状态焦虑后测显著低于前测(t=2.819,P<0.05)、选择性注意后测显著低于前测(Go条件RT均值:t=2.959,P<0.05;Go条件RT标准差:t=2.703,P<0.05);而对照组这4个指标的前后测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短期专注冥想可以改善非冥想者的正念、状态焦虑和选择性注意,它对提升人的知情状态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想 专注冥想 正念 状态焦虑 选择性注意 GoNoGo
下载PDF
父母婚姻冲突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情绪不安全感的中介作用与AVPR1B基因多态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莎 杜铭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5-950,共6页
目的:探讨情绪不安全感在父母婚姻冲突与大学生攻击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以及AVPR1B基因多态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婚姻冲突量表,攻击量表以及情绪不安全感量表,对广州市某工科院校1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婚姻... 目的:探讨情绪不安全感在父母婚姻冲突与大学生攻击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以及AVPR1B基因多态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婚姻冲突量表,攻击量表以及情绪不安全感量表,对广州市某工科院校1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婚姻冲突与大学生情绪不安全感、攻击行为(r=0.40,0.37;P<0.01)显著正向相关,情绪不安全感在父母婚姻冲突与大学生攻击性间起中介作用(β=0.34,P<0.001),AVPR1B基因多态性在此中介路径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β=0.23,0.30;P<0.01)。对调节作用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父母婚姻冲突-情绪不安全感-大学生攻击性的间接路径在AA纯合基因型个体中的效应更强(β=0.44,P<0.001)。结论:父母婚姻冲突通过情绪不安全感间接影响大学生攻击行为,同时大学生的AVPR1B基因多态性对父母冲突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冲突 攻击行为 情绪不安全感 大学生 基因调节作用
下载PDF
物质资本与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关系:感知压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嘉琪 杜铭诗 刘莎 《心理学进展》 2020年第8期1136-1144,共9页
目的:探讨物质资本与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关系,并分析感知压力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为制定有效改善大学生睡眠状况的干预措施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某医科大学5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 目的:探讨物质资本与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关系,并分析感知压力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为制定有效改善大学生睡眠状况的干预措施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某医科大学5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物质资本量表、感知压力量表等进行调查。结果:受试大学生PSQI总分为(5.88 &#177;2.83),约22%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问题(PSQI ≥ 8);物质资本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感知压力,同时物质资本负向预测大学生睡眠问题,感知压力正向预测大学生睡眠问题。Bootstrap检验中介效应95%置信区间不包含零,说明感知压力在物质资本与睡眠问题间中介效应显著,其效应值为−0.08,中介效应量占总效应57.14%。结论:物质资本与感知压力是大学生睡眠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升家庭物质资本及降低感知压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资本 感知压力 睡眠质量 大学生
下载PDF
童年不良经历与男性阿片类药物成瘾严重程度的关系:基于累积风险框架
5
作者 刘莎 何艺思 +3 位作者 郑婷 孙扬彪 杜铭诗 古孟祥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26-530,共5页
目的对吸毒人员童年不良经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探讨其对药物成瘾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某戒毒所共200名男性戒毒人员,采用阿片成瘾严重程度量表与童年不良经历国际版问卷,并对吸毒者的首次吸毒年龄、... 目的对吸毒人员童年不良经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探讨其对药物成瘾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某戒毒所共200名男性戒毒人员,采用阿片成瘾严重程度量表与童年不良经历国际版问卷,并对吸毒者的首次吸毒年龄、吸毒年限以及毒品滥用种类进行调查。结果童年不良经历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情感忽视、精神虐待和社区暴力,99.37%吸毒者报告至少经历一种童年不良经历,超过半数报告5种以上童年不良经历。毒品滥用种类超过1种、经历过家庭暴力与家庭监禁的吸毒者成瘾严重程度显著高于毒品滥用种类不超过1种、未经历过家庭暴力与家庭监禁的吸毒者。以报告0~4种童年不良经历的吸毒者为参照组,报告5种童年不良经历的吸毒者成瘾严重程度增加3.65~5.00倍,报告6~7种童年不良经历的吸毒者成瘾严重程度增加5.48~5.50倍,报告8~12种童年不良经历的吸毒者成瘾严重程度增加5.84~6.00倍。结论童年不良经历是男性吸毒者成瘾严重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多种童年不良经历对成瘾严重程度的预测具有累加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不良经历 男性药物成瘾者 成瘾严重程度
原文传递
在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对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中介效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莎 杜铭诗 潘国卷 《预防医学》 2021年第9期865-868,共4页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对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中介效应,为大学生手机依赖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1月选择广州医科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和匹兹堡睡...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对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中介效应,为大学生手机依赖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1月选择广州医科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睡眠质量对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中介效应。结果发放问卷575份,回收有效问卷573份,回收有效率为99.65%。检出手机依赖115人,检出率为20.07%;有睡眠质量问题203人,检出率为35.43%;孤独感得分为(48.03±6.07)分,高度孤独405人,占70.68%。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睡眠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299、0.385,P<0.05);孤独感与睡眠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553,P<0.05)。手机依赖和睡眠质量均正向预测孤独感,手机依赖正向预测睡眠质量,且睡眠质量和性别对孤独感具有交互效应(均P<0.05)。男生睡眠质量对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中介效应为0.290 (95%CI:0.186~0.400),女生为0.131 (95%CI:0.084~0.187)。结论在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对手机依赖与孤独感有中介效应,男生是手机依赖负面影响的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孤独感 睡眠质量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况的交叉滞后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热依汗姑·吐尔逊 杜铭诗 刘莎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1年第5期647-649,653,共4页
目的考察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广州市249名大学生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进行3个月的追... 目的考察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广州市249名大学生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进行3个月的追踪调查,利用二元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1睡眠质量与T2焦虑(r=0.18,P<0.01)、T2抑郁(r=0.27,P<0.01)呈正相关。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T1睡眠质量后,T1焦虑(β=0.17)、T1抑郁(β=0.18)对T2睡眠质量预测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控制了T1焦虑、T1抑郁后,T1睡眠质量对T2焦虑(β=0.09,P>0.05)、T2抑郁(β=0.01,P>0.05)预测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对睡眠质量有预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交叉滞后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