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心电图改变及血清Hcy、25-(OH)D变化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邱红艳 何谦 +2 位作者 杜镇鸿 刘飞 王治清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298-302,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H)患者心电图改变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25-羟维生素D[25-(OH)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158例老年S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动... 目的 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H)患者心电图改变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25-羟维生素D[25-(OH)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158例老年S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n=72)和动脉正常组(n=86),比较两组受试者心电图变化及Hcy、25-(OH)D水平,并分析血清Hcy、血清25-(OH)D及心电图变化与SH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的高脂血症构成率、BMI、TC、TG、Hcy、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动脉正常组(P<0.05),HDL-C、25-(OH)D水平低于动脉正常组(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中窦性心动过缓、QRS低电压、矫正QT间期延长、ST-T改变、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构成比高于动脉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12.16μmol/L、25-(OH)D<21.28 mg/L、心电图异常等均是SH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cy、25-(OH)D评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0.741,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2.16μmol/L、21.28 mg/mL。结论 老年SH患者心电图异常率及血清Hcy水平升高,25-(OH)D水平降低,且均是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同型半胱氨酸 25-羟维生素D 心电图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颈部增强CT在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杜镇鸿 邱红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分析颈部增强CT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CT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学检查确诊本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15... 目的分析颈部增强CT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CT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学检查确诊本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153枚,未转移533枚,中央区淋巴结转60.13%;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增强CT诊断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3.61%,诊断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9.26%;增强CT显示本组患者颈部转移淋巴结平均短径高于未转移淋巴结(8.91±2.62 mm vs 8.02±2.51 mm),转移与未转移淋巴结短径>10 mm、明显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病灶内钙化及周围组织侵犯数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对甲状腺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低于颈侧区淋巴结,建议结合超声或MRI检查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增强CT 中央区淋巴结 颈侧区淋巴结 诊断效能
下载PDF
LncRNA LUCAT1靶向调控miR-937-5p/MMP13轴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付堂清 李文忠 +2 位作者 罗仕云 师路 杜镇鸿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14-819,共6页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肺癌相关转录物1(LUCAT1)靶向调控微小RNA-937-5p(miR-937-5p)/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轴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SCLC组织和...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肺癌相关转录物1(LUCAT1)靶向调控微小RNA-937-5p(miR-937-5p)/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轴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SCLC组织和细胞中LUCAT1、miR-937-5p和MMP-1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将A549细胞分为Control组、sh-NC组、sh-LUCAT1组、sh-LUCAT1+anti-miR-937-5P组、sh-LUCAT1+OE-MMP-13组。并进行相应转染处理后,qRT-PCR和蛋白印迹检测转染效率,CCK-8和BrdU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双荧光素酶用于验证LUCAT1、miR-937-5p和MMP-13之间关系。异种移植肿瘤实验用于证实LUCAT1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分为sh-NC组和sh-LUCAT1组。结果 LUCAT1和MMP-13 mRNA在NSCLC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而miR-937-5p表达下调(P<0.05)。敲低LUCAT1在体外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并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P<0.05)。miR-937-5p被预测并被鉴定为LUCAT1的直接靶标,MMP-13被预测并被鉴定为miR-937-5p的靶基因,LUCAT1可通过miR-937-5p调控MMP-13表达(P<0.05)。抑制miR-937-5p或过表达MMP-13可部分逆转敲低LUCAT1在体外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敲低LUCAT1通过靶向miR-937-5p间接下调MMP-13表达,抑制NSCLC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肺癌相关转录物1 微小RNA-937-5p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邱红艳 杜镇鸿 《西藏医药》 2023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CHF)伴室性早搏(PVC)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CHF伴PVC患者,应用单双号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以比索洛尔,治疗组加服厄贝沙...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CHF)伴室性早搏(PVC)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CHF伴PVC患者,应用单双号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以比索洛尔,治疗组加服厄贝沙坦,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心肌酶谱指标和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并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SD、LVEDD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DH、CK、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QRS时限值、QTc间期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3.64%vs 5.46%)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采用比索洛尔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CHF伴PVC疗效显著,可调节患者心功能,改善心肌酶与心电图异常指标,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 比索洛尔 厄贝沙坦 心肌酶 心电图指标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杜镇鸿 邱红艳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2038-2043,共6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可疑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114例,统计颈侧区淋巴结数量分布情况、转移分布情况和...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可疑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114例,统计颈侧区淋巴结数量分布情况、转移分布情况和跳跃性转移累及颈侧区情况,分析PTC患者临床特征与其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14例可疑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最终确诊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者95例,其中11例患者为跳跃性转移。95例颈侧区淋巴结阳性患者中共检出1983个淋巴结,Ⅲ区淋巴结分布最多,占73.68%,其次是IV区,占64.21%,再次为Ⅱ区,占54.74%,Ⅴ区淋巴结分布最多少,仅为12.63%。95例PTC患者中单区累及32例,占33.68%,双区累及41例,占43.16%,三区累及13例,占13.69%,四区累及9例,占9.47%。PTC病灶位于上极时,单区受累3例,双区受累1例,三区受累0例;PTC病灶位于中极时,单区受累2例,双区受累2例,三区受累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C颈侧区淋巴结在多发病灶、双侧、侵及被膜、肿瘤直径越大和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转移率更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C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P<0.05)。结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分区由高到底依次为Ⅲ区、Ⅳ区、Ⅱ区和Ⅴ区,以多区受累为主,跳跃性转移率较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颈侧区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以及微卫星不稳定性与Rb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浩林 彭昌兵 +1 位作者 杜镇鸿 魏贤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错配修复蛋白(MMRP)表达情况以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视网膜母细胞瘤(Rb)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的手术切除的散发性结直肠癌标本6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及组织芯片检测MMRP... 目的研究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错配修复蛋白(MMRP)表达情况以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视网膜母细胞瘤(Rb)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的手术切除的散发性结直肠癌标本6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及组织芯片检测MMRP和Rb蛋白的表达情况,将4种MMRP(MLH1、PMS2、MSH2和MSH6)中1种以上表达阴性定为MSI。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的MMRP表达情况,MSI和Rb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MSI和Rb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LH1阳性54例,阴性6例;PMS2阳性52例,阴性8例;MSH2阳性59例,阴性1例;MSH6阳性58例,阴性2例;MSI患者10例(16.67%)。Rb蛋白阴性表达25例(41.67%),阳性表达35例(58.33%)。MSI与年龄、肿瘤部位、Dukes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组织类型存在相关性(P<0.05),Rb蛋白表达与组织类型、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大体分型存在相关性(P<0.05)。MSI与Rb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27,P<0.001)。结论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存在MMRP缺失,并且MLH1、PMS2缺失表达较MSH2和MSH6多见。MSI和Rb蛋白与散发性结直肠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且二者呈正相关,可能参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错配修复蛋白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微卫星不稳定性
下载PDF
过表达环状RNA La相关蛋白4(circ_LARP4)抑制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及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聆宇 李文忠 +2 位作者 罗仕云 杜镇鸿 李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4-250,共7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环状RNA La相关蛋白4(circ_LARP4)对MCF-7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pcDNA-circ_LARP4质粒转染MCF-7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_LARP4表达水平。过表达circ_LARP4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实时荧光... 目的探讨过表达环状RNA La相关蛋白4(circ_LARP4)对MCF-7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pcDNA-circ_LARP4质粒转染MCF-7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_LARP4表达水平。过表达circ_LARP4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I-67抗原(ki67)、p21、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显微镜下观测肿瘤细胞成球体积,Transwell^(TM)检测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OCT4)、性别决定区Y框高迁移率族蛋白2(S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ELISA检测MCF-7细胞上清液iNOS和IL-1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rc_LARP4过表达组circ_LARP4表达上调,细胞增殖倍数降低,ki67表达下调,p21表达上调,肿瘤细胞成球体积较小,OCT4和SOX2表达降低,侵袭细胞数减少,VEGF和N-cadherin表达降低,E-cadherin表达增高,iNOS和IL-1β水平降低。结论过表达circ_LARP4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干细胞样特性,并下调iNOS和IL-1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La相关蛋白4(circ_LARP4) MCF-7细胞 恶性增殖 侵袭能力
下载PDF
circPTK2调控miR-619-5p对食道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8
作者 付堂清 李文忠 +2 位作者 罗仕云 师路 杜镇鸿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778-1785,共8页
目的:探讨circPTK2调控miR-619-5p对食道癌(EC)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EC组织和细胞系(OE19、KYSE-450、KYSE-520、TE-13)中circPTK2、miR-619-5p的表达。TE-13细胞随机分组为对照组、si-NC、si-circPTK2组、miR-NC组、... 目的:探讨circPTK2调控miR-619-5p对食道癌(EC)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EC组织和细胞系(OE19、KYSE-450、KYSE-520、TE-13)中circPTK2、miR-619-5p的表达。TE-13细胞随机分组为对照组、si-NC、si-circPTK2组、miR-NC组、miR-619-5p组、si-circPTK2+anti-NC组和si-circPTK2+anti-miR-619-5p组,细胞活力分析采用细胞计数盒-8(CCK-8)进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NA pull-down实验验证circPTK2和miR-619-5p互作。采用异种移植瘤实验研究circPTK2在体内的作用。结果:EC组织和细胞中circPTK2表达上调,miR-619-5p表达下调(P<0.05)。下调circPTK2表达或过表达miR-619-5p可抑制细胞的生长、侵袭、迁移和EMT(P<0.05)。miR-619-5p是circPTK2的靶点。抑制miR-619-5p可逆转circPTK2下调对EC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MT的影响(P<0.05)。此外,抑制miR-619-5p表达可以部分恢复circPTK2下调对肿瘤生长的影响(P<0.05)。结论:circPTK2通过海绵吸附miR-619-5p促进EC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PTK2 miR-619-5p 食道癌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CEA、CA19-9水平变化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黄秋菊 青春 杜镇鸿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第12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成都363医院核医学科在2016-01至2016-10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为乳...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成都363医院核医学科在2016-01至2016-10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为乳腺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女性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检测患者及对照者血清CEA、CA19-9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CEA、CA19-9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EA、CA19-9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乳腺癌组治疗前的CA19-9(10.48±3.47)U/ml及CEA(40.12±30.08)g/L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CA19-9(4.68±2.24)U/ml与CEA(12.91±4.75)g/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18,P<0.001;t=9.930,P<0.001)。CEA单独检测的灵敏度为88.3%、特异度为71.1%,CA19-9单独检测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51.4%,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7.6%,特异度为69.7%,均高于两种标记物单独检测数值。乳腺癌患者术后各时间点CA19-9、CEA浓度水平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血清CEA、CA19-9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可有效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乳腺癌 治疗
下载PDF
经胸壁入路与低位小切口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疗效比较研究
10
作者 刘晓菊 姚芮 +1 位作者 杜镇鸿 李文忠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比较经胸壁入路与低位小切口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遴选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壁入路组(行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组(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 目的比较经胸壁入路与低位小切口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遴选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壁入路组(行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组(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经倾向性匹配评分法排除基线资料混杂因素影响,最后两组各纳入84例患者。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围手术期指标、疼痛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发症等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胸壁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小切口组(P<0.05),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小切口组(P<0.05);术后3 d、1周,胸壁入路组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评分较术后1 d均显著降低,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胸壁入路组患者术后1 d、3 d的SF-MPQ评分显著低于小切口组(P<0.05);术后1个月,胸壁入路组患者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显著低于小切口组(P<0.05)。结论经胸壁入路与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均具有较好效果,但经胸壁入路手术切口更小,疼痛程度更低,切口美观度更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胸壁入路 低位小切口 手术后并发症 应激反应 美观度
原文传递
电阻抗谱技术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镇鸿 朱精强 +2 位作者 魏涛 黄秋实 朱信心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995-1000,共6页
目的总结电阻抗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甲状腺癌诊断方面的最新进展。方法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电阻抗谱技术在甲状腺癌诊断上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和分析。结果电阻抗谱是一种人体功能性成像技术,其测量结果客观,不易受人为因素影响,能... 目的总结电阻抗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甲状腺癌诊断方面的最新进展。方法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电阻抗谱技术在甲状腺癌诊断上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和分析。结果电阻抗谱是一种人体功能性成像技术,其测量结果客观,不易受人为因素影响,能有效诊断早期甲状腺癌,并能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互补,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手术。结论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上,电阻抗谱技术有望成为诊断早期甲状腺癌的一种新技术,并作为一种辅助性临床诊断方法辅助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谱 甲状腺癌 介电常数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原文传递
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0
12
作者 朱精强 汪洵理 +13 位作者 魏涛 黄秋实 李志辉 龚日祥 龚艳萍 文乐斌 朱信心 马宇 刘枫 邹秀和 杜镇鸿 陈强 孙映荷 陈海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992-994,共3页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卡纳琳,以下简称纳米碳)为纳米级碳颗粒制成的混悬液,颗粒直径为150nm,具有高度的淋巴系统趋向性,是我国唯一批准上市的淋巴结示踪剂。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为20~50nm,而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间隙为120~50...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卡纳琳,以下简称纳米碳)为纳米级碳颗粒制成的混悬液,颗粒直径为150nm,具有高度的淋巴系统趋向性,是我国唯一批准上市的淋巴结示踪剂。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为20~50nm,而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间隙为120~500nm,且基膜发育不全,故注射到组织内的纳米碳颗粒不进入血管,可迅速进人淋巴管或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进入毛细淋巴管,滞留、聚集在淋巴结,使淋巴结黑染。纳米碳作为一种淋巴结示踪剂,早已广泛应用于胃癌及乳腺癌手术中以指导淋巴结的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 甲状腺癌 甲状旁腺 喉返神经 淋巴结示踪剂
原文传递
136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23
13
作者 朱信心 魏涛 +9 位作者 龚日祥 李志辉 黄秋实 邹秀和 汪洵理 杜镇鸿 孙映荷 刘枫 文乐斌 朱精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52-457,共6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初次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6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骨型52例...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初次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6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骨型52例(38,23%),肾型17例(12.50%),骨。肾型7例(5.15%),生化型24例(17.65%),合并其他临床表现者36例(26.47%)。术前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值为(106.20±88.88)pmol/L(6.91~390pmol/L),血钙值为(3.12±0.66)mmol/L(2.15~5.77mmol/L)。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彩超和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放射性核素双时相显像(99Tcm-MIBI)定位诊断与手术发现符合率分别为75.00%及85.29%,联合CT检查三者符合率为86.76%。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病变129例(94.85%),甲状旁腺癌7例(5.15%)。良性病变中甲状旁腺腺瘤119例(92.25%),其中单发114例(95.80%),多发腺瘤或甲状旁腺瘤合并甲状旁腺增生5例(4.20%);甲状旁腺增生10例(7.75%),其中8例为甲状旁腺不典型增生或增生活跃。124例(91.18%)患者术后3d内PTH降至正常上限以下。124例(91.18%)获随访,随访时间6~1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12例(8.82%)失访。术后6个月有2例(1.47%)甲状旁腺癌患者肿瘤复发,其余病例无复发。3例(2.21%)甲状旁腺癌患者分别于术后18,19及23个月死亡,其中2例死于甲状旁腺癌全身转移,1例死于心血管意外。结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多样,手术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旁腺癌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2000~2012年期间华西医院甲状腺疾病构成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邹秀和 孙映荷 +7 位作者 朱信心 黄秋实 李志辉 龚日祥 苟菊香 刘枫 杜镇鸿 朱精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987-991,共5页
目的探讨2000~2012年期间华西医院行初次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的构成变化,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2年期间华西医院行初次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病理学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探讨2000~2012年期间华西医院行初次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的构成变化,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2年期间华西医院行初次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病理学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了964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男1893例,女7749例,男:女=1:4.09。男性患者中甲状腺癌的比例高于女性(P=0.02)。其中,〈45岁男性患者中甲状腺癌的比例高于女性(P〈0.01),而≥45岁男性和女性患者甲状腺癌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2000~2012年期间,甲状腺癌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比例大体呈增高趋势;桥本甲状腺炎的比例及其中合并甲状腺癌的比例均大体呈增高趋势;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甲状腺腺瘤的比例大体呈下降趋势。结论近年来,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中甲状腺癌特别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比例大体呈增高趋势,需予以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癌 比例 变化
原文传递
14例异位甲状腺疾病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秋实 魏涛 +2 位作者 朱信心 杜镇鸿 朱精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探讨异位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减少对该疾病的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0年期间笔者所在医院14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异位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4例中男4例,女10例;5例有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异位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减少对该疾病的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0年期间笔者所在医院14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异位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4例中男4例,女10例;5例有临床症状;8例为术前明确诊断,6例为术后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病变为恶性4例,良性10例。术后接受TSH抑制治疗4例,其中3例为分化型异位甲状腺癌,1例为单纯异位甲状腺但正常位置甲状腺为乳头状癌;4例良性及1例异位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另外5例良性患者未接受其他治疗。9例患者随访1~10年,平均5.5年,均正常生活;恶性患者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异位甲状腺一般无特殊临床表现,对于舌根至纵隔内的包块,尤其是颈部包块,应仔细检查正常位置是否存在甲状腺,以排除异位甲状腺的可能。彩超、甲状腺核素扫描、甲状腺功能检查、CT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异位甲状腺可发生与正常位置甲状腺一样的病变,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年龄、异位甲状腺类型、位置、大小和病变性质来选择随访观察、手术治疗、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或TSH抑制治疗以及^131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甲状腺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IgG4相关性甲状腺疾病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洵理 黄秋实 +11 位作者 朱信心 杜镇鸿 陈强 邓巧莲 孙映荷 陈锐 魏涛 刘枫 马宇 龚日祥 李志辉 朱精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总结IgG4相关性甲状腺病与IgG4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IgG4相关性甲状腺病的病理特征及其与IgG4关系的相关文献并作综述。结果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类新近被认识的与IgG4淋巴细胞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可单... 目的总结IgG4相关性甲状腺病与IgG4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IgG4相关性甲状腺病的病理特征及其与IgG4关系的相关文献并作综述。结果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类新近被认识的与IgG4淋巴细胞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可单发,也可累及甲状腺及全身多个器官。在桥本甲状腺炎、里德尔甲状腺炎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中均发现了IgG4的表达。结论 IgG4相关性甲状腺病是对甲状腺炎疾病的一种新的认识,对其的了解有助于对甲状腺炎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甲状腺病 IGG4 桥本甲状腺炎 里德尔甲状腺炎 甲状腺乳头状癌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高血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何谦 徐可 +3 位作者 杨雅兰 周春美 刘家开 杜镇鸿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65-69,83,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高血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HFpEF,将合并HFpEF患者纳入研究组(n=96),不合并...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高血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HFpEF,将合并HFpEF患者纳入研究组(n=96),不合并HFpEF患者纳入对照组(n=100),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高血压HFpEF的临床诊断价值。根据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探究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中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期左心室内径(LVDd)、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高于对照组。ROC特征曲线结果显示,IVSTD诊断高血压HFpEF的最佳截断值为0.985 mm,LVDd最佳截断值为4.085 mm,LVPWTD最佳截断值为0.965 mm,LVMI最佳截断值为114.175 g/m2,且四者联合诊断高血压HFpEF的AUC及敏感度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预后不良组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预后良好组,心功能分级、LVMI及心肌能量消耗(MEE)高于预后良好组,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心功能分级、LVEF及MEE是高血压HFpEF患者预后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不合并HFpEF老年高血压患者比较,老年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中IVSTD、LVDd、LVPWTD及LVMI更高,且四项指标联合诊断高血压HFpEF的应用价值较高,同时Hb、心功能分级、LVEF及MEE是高血压HFpE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临床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临床诊断 预后评估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胃肠功能与癌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浩林 杜镇鸿 +1 位作者 彭昌兵 陈旭渊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胃肠功能与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远端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胃肠功能与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远端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癌根治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胃肠功能、癌性疼痛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h、12h、24h研究组患者癌性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腹腔镜辅助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胃肠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癌性疼痛,减少住院时间,利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微创 胃癌 肠道功能 癌性疼痛
原文传递
分层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浩林 彭昌兵 +1 位作者 杜镇鸿 魏贤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探讨分层辅助放化疗治疗方案对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1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观察组术... 目的探讨分层辅助放化疗治疗方案对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1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观察组术前根据TNM分期对符合条件者先予以分层辅助放化疗,再行TME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采用结直肠癌专用生存质量量表(QLQ-CR38)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3年累积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和术后3年,观察组身体形象、性功能、性快感及未来期望等功能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排尿问题、胃肠道反应、化疗副作用、排便问题、造口问题、男性性问题女性性问题及体重下降等症状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分层辅助放化疗结合TME手术对延长直肠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有益,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分层辅助放化疗 生活质量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