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杏仁蛋白质的特性与深加工利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阿楠 张春红 +1 位作者 纪淑娟 岳喜庆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X期23-24,共2页
我国杏仁蛋白质资源日益丰富,但其深加工利用环节薄弱。该文在分析杏仁蛋白质的特性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植物蛋白的利用研究,综述了我国杏仁蛋白深加工的主要方向,以促进杏仁蛋白加工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 杏仁 蛋白质 氨基酸组成 深加工
下载PDF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建设新思路 被引量:3
2
作者 杜阿楠 郑煜焱 +2 位作者 洛雪 孙希云 魏宝东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10期83-84,共2页
课程建设需要随社会环境和学生素质变化而变化,信息化时代给知识的获得带来了极大便利,要适应这个潮流,并将其融入到"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的建设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动力。综述在激发学生主动学... 课程建设需要随社会环境和学生素质变化而变化,信息化时代给知识的获得带来了极大便利,要适应这个潮流,并将其融入到"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的建设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动力。综述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方面的教学方法,为建设"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探索更好的思路,并且为建构食品专业系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式学习 项目教学 系统建构
下载PDF
创新型教学方法在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杜阿楠 郑煜焱 冯旭桥 《农产品加工(下)》 2014年第1期75-76,共2页
食品质量的管理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包括食品及其原料复杂的特性,诸如种类的多样性、受限的货架期、潜在的安全危害以及大量的生化、物化的特性等,所以食品质量管理学是有关食品知识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如何能够较好地进行此门... 食品质量的管理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包括食品及其原料复杂的特性,诸如种类的多样性、受限的货架期、潜在的安全危害以及大量的生化、物化的特性等,所以食品质量管理学是有关食品知识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如何能够较好地进行此门课程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综述在食品质量管理学中应用广泛的教学方法,并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管理学 教学方法 创新型
下载PDF
胡萝卜花色香肠的研制 被引量:8
4
作者 武俊瑞 乌日娜 +4 位作者 岳喜庆 曹志军 张和平 皮钰珍 杜阿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196,200,共3页
将胡萝卜浓缩汁添加到肉馅中,研制成橙色的新型花色香肠制品。通过测定香肠的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确定了胡萝卜花色香肠的最佳配方和加工工艺条件。
关键词 花色 香肠 胡萝卜
下载PDF
米诺环素完全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纪淑娟 郭德超 杜阿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05-308,共4页
研究制备能有效用于米诺环素(MNC)残留检测的完全抗原。采用戊二醛合成法和重氮化合成法,将米诺环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分别制备MNC完全抗原MNC-BSA。经红外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两种物质已经偶联,两种完全抗原的平均偶联比分... 研究制备能有效用于米诺环素(MNC)残留检测的完全抗原。采用戊二醛合成法和重氮化合成法,将米诺环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分别制备MNC完全抗原MNC-BSA。经红外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两种物质已经偶联,两种完全抗原的平均偶联比分别为9.9和5.9。采用戊二醛法合成的完全抗原免疫兔,检测抗血清效价为1:16000,表明合成的完全抗原可以作为免疫原用于制备抗体及检测时的包被原进行ELISA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牛血清白蛋白 偶联 完全抗原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的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春强 武俊瑞 +1 位作者 杜阿楠 魏宝东 《农产品加工(下)》 2018年第2期85-86,共2页
为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引入"食品添加剂"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及时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3种方法展开实践。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
下载PDF
改良重氮法合成米诺环素人工抗原及结果鉴定
7
作者 纪淑娟 曹维 杜阿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5-589,共5页
分别采用重氮法、戊二醛法及改良重氮法将米诺环素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原,3种方法的偶联比分别为5∶1,10∶1和15∶1;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凝胶电泳对改良重氮法合成的人工抗原进行鉴定,成功合成了人工抗原;将改良重... 分别采用重氮法、戊二醛法及改良重氮法将米诺环素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原,3种方法的偶联比分别为5∶1,10∶1和15∶1;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凝胶电泳对改良重氮法合成的人工抗原进行鉴定,成功合成了人工抗原;将改良重氮法合成的人工抗原MNC-BSA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及其特异性。结果表明: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均在1∶12800以上,为研究制备米诺环素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改良重氮法 人工抗原 鉴定
下载PDF
高校食品类专业课教学重点判定树理论的构建与应用
8
作者 郑煜焱 王春艳 +2 位作者 杜阿楠 郑艳 孙仁艳 《轻工科技》 2016年第12期162-163,165,共3页
在高校食品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通过具体实例分析高校教师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凸显课程重点,进行专业课教学中重点判定树的构建和应用,从而使学生由点到面地掌握整个知识体系,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 在高校食品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通过具体实例分析高校教师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凸显课程重点,进行专业课教学中重点判定树的构建和应用,从而使学生由点到面地掌握整个知识体系,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专业课 重点 判断树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重组亚油酸异构酶产酶条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斯璇 刘瑛 +6 位作者 时旭 史海粟 杜阿楠 武俊瑞 岳喜庆 乌日娜 洛雪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4-179,330,共7页
共轭亚油酸(CLA)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具有减肥、抗癌、抗动脉粥状硬化和抗糖尿病等诸多生理活性。为了获得活性CLA高产,本文将突变的亚油酸异构酶克隆到大肠杆菌中表达,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产酶条件为发酵时间18 h、IPTG诱导浓度0.2mmo... 共轭亚油酸(CLA)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具有减肥、抗癌、抗动脉粥状硬化和抗糖尿病等诸多生理活性。为了获得活性CLA高产,本文将突变的亚油酸异构酶克隆到大肠杆菌中表达,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产酶条件为发酵时间18 h、IPTG诱导浓度0.2mmol/L、20%装液、培养基初始p H7、诱导前菌体生物量OD600=0.4、LA浓度0.5mg/m L、离子浓度0.02%;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重组大肠杆菌培养条件提高生产亚油酸异构酶的能力,根据响应面法实验结果分析显示,发酵时间、诱导前生物量和LA浓度对重组亚油酸异构酶的表达有显著影响且均为正效应。三个影响因素最佳组合为发酵时间19.5h、诱导前生物量OD600=0.47和LA浓度0.57 mg/mL,此时预测亚油酸异构酶催化LA转化为CLA最大量为143.33μg/m L。验证显示,发酵CLA的产量为141.75±0.14μg/m L,与预测产量相符;通过优化设计,提高了1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亚油酸异构酶 响应面法 生物转化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的电转化条件 被引量:3
10
作者 洛雪 时旭 +4 位作者 史海粟 杜阿楠 陈茜 乌日娜 武俊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69,共5页
为了获得高产活性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的嗜热链球菌并开发功能性发酵乳,研究甘氨酸浓度、菌体生物量、电极缓冲液、电压、质粒浓度对电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菌体生长与甘氨酸质量浓度呈现负相关,... 为了获得高产活性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的嗜热链球菌并开发功能性发酵乳,研究甘氨酸浓度、菌体生物量、电极缓冲液、电压、质粒浓度对电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菌体生长与甘氨酸质量浓度呈现负相关,质量浓度为10 g/L时电转化效率最高。电转化效率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菌体生物量、转化电压和质粒浓度的增加,OD600=0. 8、电压1. 8 k V、质粒质量浓度为1. 0 g/L时电转化效率最高;电转缓冲液bufferⅡ(0.5 mol/L蔗糖,1 mmol/L柠檬酸铵; p H 6.0)表现出较好的转化效率。优化嗜热链球菌的电转化条件,提高其转化率,为乳酸菌的高效转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为生产具有CLA生理功能的发酵乳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电转化 转化效率
下载PDF
软质干酪凝乳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皮钰珍 王淑琴 +1 位作者 杜阿楠 武俊瑞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研究探讨了软质干酪生产过程中原料乳的比重、CaCl2的添加量、凝乳酶质量浓度以及pH值对其凝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乳比重为1.029g/mL、CaCl2的添加量为0.02%、凝乳酶质量浓度为2.5g/L牛乳、pH值为5.8时可以制作出风味柔和、组... 研究探讨了软质干酪生产过程中原料乳的比重、CaCl2的添加量、凝乳酶质量浓度以及pH值对其凝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乳比重为1.029g/mL、CaCl2的添加量为0.02%、凝乳酶质量浓度为2.5g/L牛乳、pH值为5.8时可以制作出风味柔和、组织状态细腻的软质干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质干酪 凝乳特性 凝乳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