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爵名释例——西周封建制探索之一 被引量:3
1
作者 束世澂 《学术月刊》 1961年第4期50-57,共8页
在我们看,五等爵是西周封建等级制一套整个体系。王公侯伯子男虽已见于甲骨文,但到了周朝已不是用做原来的义意,所以《荀子·正名篇》说:“爵名从周”。近人王国维首先作翻案文章,提出“古诸侯称王说”,认为古代诸侯在其境內可以称... 在我们看,五等爵是西周封建等级制一套整个体系。王公侯伯子男虽已见于甲骨文,但到了周朝已不是用做原来的义意,所以《荀子·正名篇》说:“爵名从周”。近人王国维首先作翻案文章,提出“古诸侯称王说”,认为古代诸侯在其境內可以称王。继以傅斯年作“论所谓五等爵”,主要根据金文所记各国爵名不一,完全否定五等爵是“班位”,说周代只有宗法制。这两个人表面上是提出学术论文,实际上都是别有用心的。王国维极端仇恨推翻清廷的民国,参加清遗老反动阴谋集团(起初以沈曾植为首,沈死后以罗振玉为首),上策复辟,下策割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封建制 周王 傅斯年 甲骨文 五等 采邑 十七年 古文献 三公
原文传递
有关古史分期一些理論問題——与杨宽同志商榷 被引量:3
2
作者 束世澂 《学术月刊》 1960年第9期28-35,共8页
楊寬同志在最近发表了“論中国古史分期問題討論中的三种不同主張”(見本年八月九日《文汇报》一文),富有启发性。他辨明了“民”、“庶民”、“庶人”的身份不是奴隶,“井田”制度是“村社”土地制度,是我完全同意的。尽管如此,看起来... 楊寬同志在最近发表了“論中国古史分期問題討論中的三种不同主張”(見本年八月九日《文汇报》一文),富有启发性。他辨明了“民”、“庶民”、“庶人”的身份不是奴隶,“井田”制度是“村社”土地制度,是我完全同意的。尽管如此,看起来我們之间对分期問題还是有分歧的。目前还不知道他的分期意見如何,应等待他的全面主張发表以后,經过仔細研讀,再作全面商榷。在本文中,我仅能就楊文所涉及的若干理論問題,提出个人意見,請楊寬同志和讀者指教。过去,我对古史曾有一些誤解,也利用本文可能涉及的地方,进行自我批判和更正。 楊同志的文章,粗粗一看,很令人惊訝,他既否定了西周是封建領主制社会,又否定了西周是古代东方型的奴隶社会,更否定了西周是典型(希腊、罗馬)奴隶制社会。讀了以后,使我徬徨无主,不知是怎么一回事,世界史上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嗎?西周是不是原始社会或資本主义社会呢?显然不是,那怎么办呢?幸而楊同志在結語中說:“西周該是奴隶制社会”,这才使我心上一块石头落了下来。但既說西周是奴隶社会,却又認为西周既不是古代东方型,又不是古典奴隶制型,在我們看,是很难說通的,就从这里談起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东方 奴隶社会 中国古史分期 奴隶制社会 西周 封建制 古典奴隶制 封建社会 土地制度 土地所有权
原文传递
王朝体系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束世澂 《学术月刊》 1961年第8期37-39,共3页
王朝体系,在历史编纂中是一个老问题,最近范老又提出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必要的。试回溯一下:在解放以前,除了少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著作以外,写中国通史的人,废弃了记传、编年、本末等封建时代的史体,改用西方的篇章体,其激进者甚至废... 王朝体系,在历史编纂中是一个老问题,最近范老又提出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必要的。试回溯一下:在解放以前,除了少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著作以外,写中国通史的人,废弃了记传、编年、本末等封建时代的史体,改用西方的篇章体,其激进者甚至废除了历代皇帝的庙号,如不称汉武帝而称刘彻,不称唐高宗而称李治,显示其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但其內容,仍然是满纸帝王将相的历史,把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的反压迫斗争称为叛乱。这都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史学水平,和旧社会是相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战争 农民起义 中国通史 半封建半殖民地 少数民族 新体系 王朝 历史阶段 汉武帝 封建时代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史上封建社会起讫時期的争论 被引量:2
4
作者 束世澂 《历史教学问题》 1959年第2期19-20,共2页
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何时开始,到何时止,现在史学界都有争论.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并提出个人意见以供参考.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何时开始的问题,主要的有三种学说.第一种学说,以范文澜先生为代表,主张中国的封建社会从西周开始.他引用诗经上的... 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何时开始,到何时止,现在史学界都有争论.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并提出个人意见以供参考.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何时开始的问题,主要的有三种学说.第一种学说,以范文澜先生为代表,主张中国的封建社会从西周开始.他引用诗经上的西周史料证明西周的生产关系不同于希腊罗马的奴隶制.西周的农民有自已独立的经济,其身份不是奴隶.西周社会的基本生产者既不是奴隶,那就不是奴隶社会而是封建社会.说详他所著的中国通史简编.范说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封建社会 封建制 中国历史 西周史 奴隶社会 依附关系 生产关系 古代东方 中国通史 基本生产
原文传递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被引量:2
5
作者 束世澂 《历史教学问题》 1957年第3期1-7,共7页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一般是从封建土地所有制进到地主土地所有制;随着封建制晚期资本主义关系的发生和成长,出现近代自由土地私有制的萌芽,而这种自由土地私有制的最终形成则在社会发展的下一阶段.公社所有制,除了古典形态不适合于封建...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一般是从封建土地所有制进到地主土地所有制;随着封建制晚期资本主义关系的发生和成长,出现近代自由土地私有制的萌芽,而这种自由土地私有制的最终形成则在社会发展的下一阶段.公社所有制,除了古典形态不适合于封建制外,亚细亚形态、日耳曼形态,都可以在封建社会中继续存在;并且它们的存在对于封建制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在封建制下,公社已被最终地改造,替封建土地所有制服务了.分别讨论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制 土地私有制 土地制度 封建社会 生产力 农村公社 公社所有制 古典奴隶制 土地所有权
原文传递
关于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几个基本問題——与贺昌羣先生商榷—— 被引量:1
6
作者 束世澂 《历史研究》 1960年第6期62-66,共5页
最近讀了賀昌羣先生的"关于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問題的一些意見"一文,觉得还有一些根本問題需要提出来談一談,請賀先生和讀者指教。 (一) 賀文說: "列宁亦曾提到关于中国封建的土地国有制。
关键词 土地国有制 土地制度 封建社会 土地占有制 土地所有权 列宁主义 封建制度 土地国有化 克思主义 私有土地
原文传递
清官的特点及其評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束世澂 《学术月刊》 1966年第1期4-7,共4页
在《海瑞罢官》的討論中,对于清官問題,大家有了进一步的认識,有些观点已趋一致;有些問題还待专題研究。本文仅对学术界有分歧意见的两个問題提出个人意见,
关键词 清官 海瑞 封建社会 特点 奴隶社会 封建制度 专题研究 社会生产 幻想 分歧意见
原文传递
曹魏田制考实 被引量:1
8
作者 束世澂 《学术月刊》 1959年第9期35-43,共9页
曹魏田制,渊源两汉,而重点不同。西晋的占田制和课田制,就是曹魏田制的继续。后来北魏到唐的均田制,又和西晋田制有因袭关系。可以说,从汉末到唐中叶六百年间,土地制度大的改变开始于曹操。但在曹操评价的讨论中,一般只重视曹魏的屯田制... 曹魏田制,渊源两汉,而重点不同。西晋的占田制和课田制,就是曹魏田制的继续。后来北魏到唐的均田制,又和西晋田制有因袭关系。可以说,从汉末到唐中叶六百年间,土地制度大的改变开始于曹操。但在曹操评价的讨论中,一般只重视曹魏的屯田制,而未注意占田制之存在于曹魏。这正是曹魏田制的主要方面,它下开西晋、北魏正在于此。因作此篇,以为补苴,并供商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曹魏 中郎将 屯田制 土地制度 郡县 主要方面 均田制 西晋 流民
原文传递
西藏社会性质的分析——古史分期问题研究的一个参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束世澂 《学术月刊》 1959年第6期48-50,共3页
从报刊上所揭露的事实,看到西藏领主们对农民、牧民的迫害异常残酷,极似奴隶主残害奴隶,因此有人怀疑西藏是奴隶社会。还有一种最离奇的说法,如李有义所著“今日的西藏”一书,竟说:西藏的社会原来是封建社会,现在正向奴隶社会转化。这... 从报刊上所揭露的事实,看到西藏领主们对农民、牧民的迫害异常残酷,极似奴隶主残害奴隶,因此有人怀疑西藏是奴隶社会。还有一种最离奇的说法,如李有义所著“今日的西藏”一书,竟说:西藏的社会原来是封建社会,现在正向奴隶社会转化。这种说法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现在我们对西藏社会性质应加以研究,把它确定下来,以廓清种种迷惑,是有必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区分社会性质,是用生产关系来决定的。一个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社会 古史分期 地方政府 土地所有权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生产关系 社会性质 封建土地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
原文传递
曹魏屯田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束世澂 《学术月刊》 1959年第8期40-41,共2页
在曹操问题讨论中,大家都提到曹魏屯田而估价很纷歧,使我深感科学研究必须先弄清事实。曹魏屯田,有兵屯有民屯,兵屯起于西汉,而民屯则是曹操所创,剥削率百分之五十,这是众所周知的。现在各种纷歧的推论正是在于民屯——曹魏称典农,“典... 在曹操问题讨论中,大家都提到曹魏屯田而估价很纷歧,使我深感科学研究必须先弄清事实。曹魏屯田,有兵屯有民屯,兵屯起于西汉,而民屯则是曹操所创,剥削率百分之五十,这是众所周知的。现在各种纷歧的推论正是在于民屯——曹魏称典农,“典农”倒底是怎么一回事? 魏末(咸熙元年),“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陈留王纪》),过去曾有很多人据此以为此时魏废止屯田,又发生不少揣测。我以为要注意“诸典农……”这句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魏 屯田制 曹操 民屯 科学研究 兵屯 郡县 都尉 西汉 问题讨论
原文传递
两税法与建中税制改革 被引量:1
11
作者 束世澂 《历史教学问题》 1958年第2期1-6,共6页
(1)新唐書述兩稅法有誤 提到兩稅法,大家都根据新唐書食貨志,我們之为欧暘修所誤了。欧氏的根据是旧唐書楊炎傅,但楊炎傳所述是楊炎的建議,被原則上采用了,而实行的办法并不和揚炎的建議完全一致。再加上欧氏不明税法源委,含糊共詞說: ... (1)新唐書述兩稅法有誤 提到兩稅法,大家都根据新唐書食貨志,我們之为欧暘修所誤了。欧氏的根据是旧唐書楊炎傅,但楊炎傳所述是楊炎的建議,被原則上采用了,而实行的办法并不和揚炎的建議完全一致。再加上欧氏不明税法源委,含糊共詞說: “至德宗相楊炎,作兩稅法:夏輸無过六月,秋輸無过十一月,置兩稅使以总之。量出制入。户無主客以居者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为差。商賈稅三十之一,与居者均役。田稅視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定。……歲斂錢二千五十余万緡……”这里面存在不少問題。“量出制入”是楊炎的意見。我們知道,“量出为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制改革 两税法 食货志 均田制 户税 唐代 封建社会 德宗 征税 改革税制
原文传递
不能歌颂改良、让步,也不能完全否定改良、让步
12
作者 束世澂 《学术月刊》 1966年第4期35-36,共2页
从經典著作看来,改良、改革和让步所指的是同一事物。列宁曾指出,“改良是統治阶級的让步”,在阶級社会中,改良是被迫的、是具有“两面性”的(詳拙作《論改良、改革和让步》)。这些指示,对于今天我們討論让步政策有重大意义。过去一般... 从經典著作看来,改良、改革和让步所指的是同一事物。列宁曾指出,“改良是統治阶級的让步”,在阶級社会中,改良是被迫的、是具有“两面性”的(詳拙作《論改良、改革和让步》)。这些指示,对于今天我們討論让步政策有重大意义。过去一般史学界的錯誤(包括我所編的讲义在內),在于不分敌我,对历史上統治阶級如汉高祖、唐太宗多所頌扬。最坏的是,有人竟把汉唐之治以及若干历史上帝王将相看做历史的“光明面”,好象除了这些人,历史就是黑漆一团了。照这种立场、观点,就不免成为封建主义的看护妇、地主阶級的走狗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让步 完全否定 历史上 重大意义 封建主义 唐太宗 列宁 汉高祖 革命斗争
原文传递
关于《道德经》中道和物的关系——和关锋、林聿时同志商榷
13
作者 束世澂 《学术月刊》 1962年第3期54-57,共4页
近读关锋、林聿时两位的“《道德经》中的道和物的关系”一文(以下简称关文),感到有可商之处,特提出愚见来请教。一、“道”不是脱离物而独立存在的关文说:“作为宇宙本体的‘道’和物都是对立的,处于相反的地位的”,“道则是脱离物而... 近读关锋、林聿时两位的“《道德经》中的道和物的关系”一文(以下简称关文),感到有可商之处,特提出愚见来请教。一、“道”不是脱离物而独立存在的关文说:“作为宇宙本体的‘道’和物都是对立的,处于相反的地位的”,“道则是脱离物而独立存在的”。愚见正好相反。如关文所引: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二十五章)是道有“周行”和“独立”的两面。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三十四章)道是无处不到的。道者万物之奥!(六十二章)道是万物之主。道既无处不到、无处不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本体 道德经 独立存在 中道 非物质 相反 三生万物 无名 世俗 玄德
原文传递
土地制度原理述略
14
作者 束世澂 《学术月刊》 1961年第6期41-42,共2页
杨志玖同志近作“如何体会经典作家关于东方土地制度的理论”一文,对士地制度之谜澄清不少,但还有余蕴,特作此篇。土地制度,就是土地所有权的形态。随着社会发展,土地所有权有各种不同的历史形态;但论其性质只有两种:公有、私有。它所... 杨志玖同志近作“如何体会经典作家关于东方土地制度的理论”一文,对士地制度之谜澄清不少,但还有余蕴,特作此篇。土地制度,就是土地所有权的形态。随着社会发展,土地所有权有各种不同的历史形态;但论其性质只有两种:公有、私有。它所呈现的各种形态,也不是天花乱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所有权 集体所有制 国有土地 农村公社 土地私有制 国有制 共有制 历史形态 奴隶制国家
原文传递
对“生产力的性质”問題的几点意見
15
作者 束世澂 《学术月刊》 1960年第4期46-49,共4页
以我所知,平心同志对馬克思列宁主义的钻研,有多年的素养。他对生产力这一个問題的研究,也已有三四年之久,对这一問題,做了系統的、深入的、踏实的研究。这种学习精神是应当肯定的。在他做了系統、深入的研究以后,提出关于生产力的若干... 以我所知,平心同志对馬克思列宁主义的钻研,有多年的素养。他对生产力这一个問題的研究,也已有三四年之久,对这一問題,做了系統的、深入的、踏实的研究。这种学习精神是应当肯定的。在他做了系統、深入的研究以后,提出关于生产力的若干論点,主要的是提出“生产力的二重性”这一个問題。这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經典著作中沒有說过的,它的提出,在平心同志是从經典著作中推闡出来的,是否正确,可能是基本正确部分不正确;也可能是基本不正确部分正确,尚待討論。但这个問题的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 列宁主义 性质 社会属性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生产力 二重性 两重性 学习精神
原文传递
隋唐宋时代城市的发展
16
作者 束世澂 《历史教学问题》 1959年第3期20-23,共4页
如毛主席所指出,在中国三千年封建时代中,"虽有交换的发展,但是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的作用".个人体会这一经典指示,是说明从西周到鸦片战前的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商业交换的发展是有的,所起的作用也有一些,但没有发生决定的作... 如毛主席所指出,在中国三千年封建时代中,"虽有交换的发展,但是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的作用".个人体会这一经典指示,是说明从西周到鸦片战前的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商业交换的发展是有的,所起的作用也有一些,但没有发生决定的作用.这决定的作用指的是改变封建经济本质的作用.我们研究古史上的经济发展时,应当不夸大、不缩小,紧密地掌握这一历史实际.隋唐以后,商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交换 商业城市 发展 行会 草市 封建时代 隋唐 唐代 农村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史的特点——函授生学习指导
17
作者 束世澂 《历史教学问题》 1958年第12期34-36,共3页
中国的原始社会的发展,和其他民族沒有什么不同。在古代史上,显然和西欧不同的有兩点:一是国家提早形成,二是中国的奴隶社会的形态和西欧不同。本文打算对这兩点有所闡明。 (一)国家提早形成的原因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影响国家形成的研... 中国的原始社会的发展,和其他民族沒有什么不同。在古代史上,显然和西欧不同的有兩点:一是国家提早形成,二是中国的奴隶社会的形态和西欧不同。本文打算对这兩点有所闡明。 (一)国家提早形成的原因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影响国家形成的研究是有現实意义的,因为我們掌握了国家形成的規律,对于未来的国家消亡的規律是大有启发的。国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它是在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人剝削人的可能、形成了私有制、并且社会分裂为阶級的时候产生的。所以列宁說:“国家之存在,就証明阶級矛盾之不可調和。”一般国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社会 土地私有制 奴隶制 古代东方 原始社会 国家形成 雅典国家 劳动生产率 社会分裂 私有财产
原文传递
介紹修訂本高中中国历史課本第一册
18
作者 束世澂 《历史教学问题》 1958年第7期22-24,共3页
这一期刊物出版的时候,各地中学已經快要放暑假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的大跃进的形势下,已将下学年各年級历史課本加以修訂付印。为了帮助各地中学历史教师們在暑假中备課,我們选刊了下面三篇文章,对新修訂課本的內容作一些重点的介紹... 这一期刊物出版的时候,各地中学已經快要放暑假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的大跃进的形势下,已将下学年各年級历史課本加以修訂付印。为了帮助各地中学历史教师們在暑假中备課,我們选刊了下面三篇文章,对新修訂課本的內容作一些重点的介紹,希望讀者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教学 原始社会 历史教材 封建主义 中学教师 高中 社会主义社会 共同利益 教育出版社 恩格斯
原文传递
论汉以后公有土地分配制的存留——从汉到北魏土地制度演变的说明
19
作者 束世澂 《历史教学问题》 1957年第5期14-20,共7页
东方国家,保持以共有制为基础的公社所有制为时甚久,从原始社会保持到阶级社会.在这种国家中,当其形成私有制以后,公有土地分配制的传统仍能部分延续不绝.因为土地私有者并不能占尽一切土地,而无主的土地仍属公有,则是公有土地分配制可... 东方国家,保持以共有制为基础的公社所有制为时甚久,从原始社会保持到阶级社会.在这种国家中,当其形成私有制以后,公有土地分配制的传统仍能部分延续不绝.因为土地私有者并不能占尽一切土地,而无主的土地仍属公有,则是公有土地分配制可以适应的.中国是这种国家之一,公有土地分配制的存留,在封建时期中曾历时甚久,表现为多种形态.虽在封建社会,全国最高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皇帝可以利用其权力将公地占有,或将公地赏赐臣下,但按照传统习惯,将公有土地分配与人民,仍为常见之事.不属于任何私人所有的土地,在汉代称为"公田",或称"官田".汉代语言,官字的意义与"公"字相同;"官田"这一名称也同于"公田"."公田"的意义,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分配 均田制 公有 私有土地 土地制度 共有制 北魏 土地所有制 屯田制 公社所有制
原文传递
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
20
作者 束世澂 《历史教学问题》 1957年第1期11-15,共5页
土地问题是历史上中心问题之一,无论研究中国史或世界史,对土地制度皆须加以深切探究.不过这一问题是很复杂的,土地制度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逐步演变,文献上有关土地制度的名目繁多:有的是内容实质各有不同;有的是同一事实而有几种不同... 土地问题是历史上中心问题之一,无论研究中国史或世界史,对土地制度皆须加以深切探究.不过这一问题是很复杂的,土地制度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逐步演变,文献上有关土地制度的名目繁多:有的是内容实质各有不同;有的是同一事实而有几种不同的名称,大有使人目迷五色的情况.目前对历史上某些土地制度,各有各的看法,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也更使初学无所适从.本文企图分篇讨论,从理论上探求土地制度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它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及生产力水平,希望提供研究土地问题的一些参考,更希望读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所有权 公社所有制 原始社会 土地问题 家庭公社 农村公社 私有财产 私有土地 古典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