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束庆文 余海 +6 位作者 叶献词 汪斌 林天增 糜叶俊 程四八 刘太平 钟平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铋剂四联疗法与经典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择403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138例、B组142例、C组123例。A组采用果胶铋200 mg+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铋剂四联疗法与经典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择403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138例、B组142例、C组123例。A组采用果胶铋200 mg+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天,共10 d;B组采用果胶铋200 mg+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天,共14 d;C组采用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天,共14 d。观察三组患者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成本-效果比。结果 A、B、C三组患者Hp根除率分别为83.33%、83.80%、71.54%,A组与B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Hp根除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2.11%、0.81%,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0、2.09、2.04。结论三种治疗方案均未达到Hp根除率>90%的理想方案。但三种方案的比较中含铋剂10 d与14 d四联疗法Hp根除率较高,接近理想方案。含铋剂10 d四联疗法成本-效果比最好,建议临床使用。14 d三联疗法Hp根除率仅达71.54%,远低于理想标准,不建议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根除 疗效 成本效女果分析
下载PDF
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被引量:15
2
作者 束庆文 娄诗金 +6 位作者 刘太平 疏东升 汪全红 潘小龙 蔡善武 金小春 薛刚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呋喃唑酮三联一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20 mg,2次/天)加左氧氟沙星(200mg,2次/天)加呋...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呋喃唑酮三联一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20 mg,2次/天)加左氧氟沙星(200mg,2次/天)加呋喃唑酮(100 mg,2次/天),治疗7天;溃疡患者继用奥美拉唑20 mg,1次/天,3周。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2次/天)加克拉霉素(250 mg,2次/天)加甲硝唑(400 mg,2次/天),治疗7天;溃疡患者维持治疗同上。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Hp,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Hp根除率、溃疡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5%、89.1%、92.9%、21.7%和88.9%、80.0%、93.3%、24.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每例根除Hp费用分别为107.82元、130.07元,治疗组根除Hp期望成本比对照组低41.58元。结论:奥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呋喃唑酮三联一周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可被作为根除Hp一线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疾病 幽门螺杆菌 药物疗法 联合 奥美拉唑 左氧氟沙星 呋喃唑酮
下载PDF
比较左氧氟沙星与阿莫西林在三联疗法中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束庆文 周娜 +4 位作者 蔡善武 疏东升 刘太平 汪全红 徐正富 《安徽医学》 2007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与阿莫西林在三联疗法中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作用。方法选择213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标准剂量的奥美拉唑(20mg,2次/日)加左氧氟沙星(200mg,2次/日),加呋喃唑酮(1...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与阿莫西林在三联疗法中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作用。方法选择213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标准剂量的奥美拉唑(20mg,2次/日)加左氧氟沙星(200mg,2次/日),加呋喃唑酮(100mg,2次/日),治疗7天。对照组采取标准剂量的奥美拉唑(20mg,2次/日)加阿莫西林(1000mg,2次/日)加呋喃唑酮(100mg,2次/日),治疗7天。溃疡患者继用奥美拉唑20mg,1次/日,共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Hp,临床症状变化,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等。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Hp根除率、溃疡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0%、88.0%、100.0%、16.0%和94.2%、83.7%、100.0%、8.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每例根除Hp费用分别为47.975元、38.875元。结论左氧氟沙星与阿莫西林在三联疗法中根除Hp疗效相仿且安全、经济,左氧氟沙星是根除Hp的理想新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方案均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 幽门螺杆菌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束庆文 谢玉珍 +3 位作者 侯亚峰 叶献词 钱爱玲 汪全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08-209,212,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结肠镜和X线透视引导下,对5例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患者实施内镜下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一次性扩张与金属内支架...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结肠镜和X线透视引导下,对5例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患者实施内镜下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一次性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成功,腹痛、肠梗阻等症状均即刻解除,未出现肠道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患者置入支架后生存期为2~30个月。结论: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避免了肠造瘘,具有微创、安全、见效快等优点,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结肠狭窄 结肠梗阻 内镜 扩张 支架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束庆文 叶献词 +3 位作者 钱爱玲 束宽山 汪全红 汪斌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412-1413,共2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MPS对46例53个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检查。结果:息肉22个,间质瘤12个,脂肪瘤4个,异位胰腺3个,囊肿3个,外压性改变3个,食管静脉曲张2个,胃黏膜脱垂2个,胃窦早癌1...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MPS对46例53个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检查。结果:息肉22个,间质瘤12个,脂肪瘤4个,异位胰腺3个,囊肿3个,外压性改变3个,食管静脉曲张2个,胃黏膜脱垂2个,胃窦早癌1个,无病变者1例。部分选择治疗的病灶术后诊断与MPS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MP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安全、简便、无创,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病因学 内镜 隆起性病变
下载PDF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 被引量:4
6
作者 束庆文 夏飞 +5 位作者 刘太平 汪全红 章安庆 钱爱玲 徐正富 叶献词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11期1369-137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患者行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置管成功6例,置管成功率75%。成功的6例中血清总胆...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患者行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置管成功6例,置管成功率75%。成功的6例中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288.5±104.6)μmol.L-1下降为术后1周的(132.7±92.4)μmol.L-1,其中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程度≥1/2术前水平4例,<1/2术前水平2例。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2例。术后37 d死亡1例,术后不到1个月随访期1例。其余生存期超过3月4例,超过6月3例。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创伤小、经济、安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恶性梗阻 支架 内镜 治疗
下载PDF
安达芬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束庆文 江继发 +3 位作者 宋有良 娄诗金 龚维舜 桂宏亮 《安徽医学》 1999年第3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安达芬对慢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细胞免疫功能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测定16例正常献血员及34例慢乙肝患者安达芬治疗前后的外周血中CD3+、CD4+、Ct8+、SIL-2R、TNF-a值,慢乙肝患者安达芬治疗前后HBVDNA... 目的:探讨安达芬对慢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细胞免疫功能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测定16例正常献血员及34例慢乙肝患者安达芬治疗前后的外周血中CD3+、CD4+、Ct8+、SIL-2R、TNF-a值,慢乙肝患者安达芬治疗前后HBVDNA、HBVM的改变。结果:慢乙肝患者CD3+、CD4+减少,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SIL-2R与TNF-α水平升高。安达芬治疗后CD8+、SIL-2R与TNF-α水平下降,CD4+/CD8+比值上升。安达芬治疗前或治疗过程中CD8+、SIL-2R、TNF-α水平低或下降明显CD4+/CD8比值高或上升明显者,HBeAg和HBVDNA阴转率高。结论:安达芬能提高慢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慢性 乙型肝炎 T细胞亚群 SIL-2R
下载PDF
安达芬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束庆文 江继发 +3 位作者 宋有良 娄诗金 龚维舜 桂宏亮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95-97,共3页
为探讨国产基因重组α-2b干扰素(安达芬)在调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以及细胞免疫功能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我们观察了应用安达芬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为探讨国产基因重组α-2b干扰素(安达芬)在调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以及细胞免疫功能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我们观察了应用安达芬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达芬 慢性乙型 细胞免疫功能 肝炎患者 临床疗效 细胞亚群 肝炎病毒DNA 外周血 T淋巴 NK细胞活性
下载PDF
内镜下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1
9
作者 束庆文 娄诗金 +2 位作者 黄艺 徐政富 朱英夫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吻合口狭窄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3例食管贲门吻合口狭窄患者 ,在内镜及X线透视下 ,插入导丝并越过狭窄段 ,以沙氏探条扩张器由细至粗渐扩至 10~ 15mm。恶性狭窄与食管贲门癌术... 目的 :探讨内镜下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吻合口狭窄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3例食管贲门吻合口狭窄患者 ,在内镜及X线透视下 ,插入导丝并越过狭窄段 ,以沙氏探条扩张器由细至粗渐扩至 10~ 15mm。恶性狭窄与食管贲门癌术后瘢痕狭窄或术后复发患者 ,在扩张结束后行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33例中 18例行扩张治疗 ,扩张 1~ 2次者 17例 ,1例扩张 4次 ;15例行扩张和内支架置入治疗 ,均 1次扩张与置管成功。术后狭窄程度按Stooler分级下降Ⅱ级者 2 8例 ,Ⅰ级者 4例 ,未下降者 1例。术中、术后无剧烈疼痛、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及吻合口狭窄近期疗效良好 ,安全性较高。治疗成功的前提是导丝通过狭窄段 ,保证是固定好导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内镜术 扩张术 支架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束庆文 娄诗金 +1 位作者 江继发 宋有良 《中原医刊》 1998年第3期20-21,共2页
为探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分为保肝药物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32例(治疗组);保肝药物治疗27例(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比对照组具有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 为探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分为保肝药物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32例(治疗组);保肝药物治疗27例(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比对照组具有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提高HBeAg的阴转率、抗HBe阳转率,HB-VDNA阴转率;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细胞,降低CD+8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乙型肝炎 药物疗法 华蟾素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硝苯吡啶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7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束庆文 娄诗金 +2 位作者 王传兰 张湘生 任其浩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药物疗法 硝苯吡啶 雷尼替丁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束庆文 《中国医药》 2009年第7期499-500,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23例经ERCP诊断与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ERCP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8例,胆管癌及肝门部癌致胆总管重度狭窄3例,胰头癌...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23例经ERCP诊断与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ERCP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8例,胆管癌及肝门部癌致胆总管重度狭窄3例,胰头癌致胆总管下段重度狭窄1例,胆总管无异常1例。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相比,诊断符合率为94.1%(16/17)。其中行取石治疗17例,鼻胆管引流2例,胆总管塑料内支架置入3例。发生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8例,并发症总发生率34.8%(8/23)。结论ERCP与MRCP诊断符合率较高,在胰胆管疾病诊断上应首选MRCP。ERCP是一项对胰胆管疾病有较高诊治价值但又有一定风险和较高技术要求的高新微创技术,治疗性ERCP技术有着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括约肌切开术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耐药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束庆文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7期633-635,共3页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抗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束庆文 《中国医药》 2011年第4期503-504,共2页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间质组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食管到肛门的任何部位,以胃和小肠最多见,但并不局限于胃肠区域,已经在肠系膜、网膜、肝脏等处发现了原发灶[1].其初步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确诊依靠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间质组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食管到肛门的任何部位,以胃和小肠最多见,但并不局限于胃肠区域,已经在肠系膜、网膜、肝脏等处发现了原发灶[1].其初步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确诊依靠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CD117蛋白过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临床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肝硬变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回顾性分析
15
作者 束庆文 娄诗金 +1 位作者 卢业清 徐正富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34-34,共1页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对894例肝硬变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0.40%,感染部位多见于消化系统(39.21%)和呼吸系统(37.25%),感染的...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对894例肝硬变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0.40%,感染部位多见于消化系统(39.21%)和呼吸系统(37.25%),感染的细菌以G-杆菌为主。致危因素为老年、并发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或腹水、血浆白蛋白<25g/L等。结论:健全医院感染监测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感染 医原性疾病
下载PDF
胃泌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汪斌 韩真 束庆文 《安徽医学》 2014年第7期869-871,共3页
目的探讨胃泌素(GAS)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结肠癌70例,以癌旁组织为对照组(均经过病理证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GAS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AS在正常组织中和结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 目的探讨胃泌素(GAS)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结肠癌70例,以癌旁组织为对照组(均经过病理证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GAS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AS在正常组织中和结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2.9%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正常组织中GAS呈低表达,在结肠癌组织黏膜中GAS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 结肠癌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献词 束庆文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494-496,共3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数据,为临床判定其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病例Child-Pugh评分、腹...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数据,为临床判定其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病例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重要生化指标、并发症的因素。结果 SBP患者有较高死亡率,死亡组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血肌酐值(Scr)明显高于存活组;腹水白蛋白值、血钠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合并并发症多于存活组。结论 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腹水白蛋白值、低血钠水平、血Scr值及合并并发症等因素均影响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转归,临床医师可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肝硬化 预后
下载PDF
内镜下微波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41例
18
作者 娄诗金 束庆文 +1 位作者 卢业清 陈东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 微波治疗
下载PDF
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新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束庆文 侯亚峰 +2 位作者 叶献词 钱爱玲 金晓春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5,共2页
营养支持在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治疗中已成为重要的基础治疗.对需营养支持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支持的观点已成为共识[1].安全、高效的放置鼻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是实现肠内营养支持的必备条件.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胃... 营养支持在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治疗中已成为重要的基础治疗.对需营养支持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支持的观点已成为共识[1].安全、高效的放置鼻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是实现肠内营养支持的必备条件.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新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肠营养管 放置 胃镜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途径 上消化道肿瘤 基础治疗 急性胰腺炎
原文传递
49例青少年胃癌临床及胃镜诊断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束庆文 娄诗金 +2 位作者 王传兰 任其浩 张湘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7年第3期187-187,共1页
49例青少年胃癌临床及胃镜诊断分析束庆文娄诗金王传兰任其浩张湘生我院1985年3月~1995年2月共行胃镜检查25743人次,胃镜并活检,刷检,冲洗取材送病理证实的胃癌1356人,占受检人次5.27%。其中15~30... 49例青少年胃癌临床及胃镜诊断分析束庆文娄诗金王传兰任其浩张湘生我院1985年3月~1995年2月共行胃镜检查25743人次,胃镜并活检,刷检,冲洗取材送病理证实的胃癌1356人,占受检人次5.27%。其中15~30岁青少年胃癌49例,占同期胃癌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镜 诊断 病例分析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