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perCT联合穿刺引导下Glubran-2胶肺小结节定位在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张洁 曹景勤 +5 位作者 刘显 来龙祥 王前 张迎春 范冬利 张德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XperCT联合穿刺引导下Glubran-2胶肺小结节定位在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2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单发肺小结节行胸腔镜切除术前在XperCT联合穿刺导航引导下采用Glubran-2胶定位67例患... 目的探讨XperCT联合穿刺引导下Glubran-2胶肺小结节定位在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2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单发肺小结节行胸腔镜切除术前在XperCT联合穿刺导航引导下采用Glubran-2胶定位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结节大小、距脏层胸膜垂直的最大距离、定位技术成功率、穿刺次数、并发症、操作时间、术后病理结果。结果67例患者肺小结节平均最大直径8.7 mm,距脏层胸膜19.4 mm,均顺利完成术前定位,平均穿刺次数1.1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操作时间12.7 min,均获得明确的病理结果。结论XperCT联合穿刺导航引导下Glubran-2胶肺小结节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定位方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导航 Glubran-2胶 肺小结节 定位
下载PDF
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在肺穿刺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梁浩 张洁 +4 位作者 来龙祥 岳衍晓 王前 刘显 曹景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在肺穿刺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治疗的43例DSA导引肺穿刺活检并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封堵止血治疗效果。结果 43例患者肺...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在肺穿刺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治疗的43例DSA导引肺穿刺活检并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封堵止血治疗效果。结果 43例患者肺穿刺活检均成功取得,针道均由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成功封堵。封堵治疗后5 min,43例中仅1例术前表现为中量咯血伴中度出血影患者转为痰中带血,肺内出血影较5 min前稍扩大,其余患者均止血成功,咯血症状消失,肺内出血影与5 min前相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封堵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 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可用于治疗肺穿刺活检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穿刺活检术 明胶海绵 蛇毒血凝酶 出血
下载PDF
Glubran-2胶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出血
3
作者 张洁 曹景勤 +5 位作者 刘显 来龙祥 王前 张迎春 范冬利 张德芬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22-725,共4页
目的观察以Glubran-2胶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Glubran-2胶TAE治疗PTCD后出血的患者,观察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TAE后当日与次日红细胞(RBC)及血红... 目的观察以Glubran-2胶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Glubran-2胶TAE治疗PTCD后出血的患者,观察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TAE后当日与次日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差异;比较TAE前与TAE次日及第2日、TAE前与TAE后第4日谷丙转氨酶(GPT)差异。结果17例均经TAE成功栓塞责任血管,技术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均为100%;均未出现肝脓肿、败血症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TAE后当日与次日,RBC及H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AE前GPT低于TAE后次日及第2日(P<0.05),TAE前与TAE后第4日G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Glubran-2胶行TAE治疗PTCD后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出血 穿刺术 引流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来龙祥 宿娟 +3 位作者 郝法涛 刘珊珊 段留新 刘全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51-353,共3页
血管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静脉血管壁内肌组织的良性肿瘤[1-9],绝大部分发生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其次是头部,表现为皮肤或皮下结节;躯干及内脏器官发病极为罕见[7-9]。发生于肝脏的血管平滑肌瘤,在Pub Med数据库和维普期刊资源... 血管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静脉血管壁内肌组织的良性肿瘤[1-9],绝大部分发生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其次是头部,表现为皮肤或皮下结节;躯干及内脏器官发病极为罕见[7-9]。发生于肝脏的血管平滑肌瘤,在Pub Med数据库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检索到的相关中英文文献仅有5例报道[9-13](表1)。现结合相关文献对收治的1例肝脏血管平滑肌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肌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前载药栓塞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景勤 张洁 +5 位作者 岳衍晓 刘显 来龙祥 张迎春 范冬利 蔡怀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1-534,共4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前以载药栓塞微球(DEB)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3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观察组于DEB-TACE后行TURBT,对照组仅行TU...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前以载药栓塞微球(DEB)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3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观察组于DEB-TACE后行TURBT,对照组仅行TURBT;对比2组TURBT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导尿管置留时间。术后随访24个月,记录术后6个月、24个月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统计无复发生存时间。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TURBT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导尿管置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其术后6个月、24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1.5个月,对照组12.5个月(P=0.058)。结论术前行DEB-TACE可减少TURBT术中出血量,抑制肌层浸润型膀胱癌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载药微球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在脑卒中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宿娟 吕进 +2 位作者 来龙祥 冯巧婵 姜卫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16-218,共3页
脑卒中患者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脑血流灌注下降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1]。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脑缺血再灌注的维持和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发生功能性或神经血管性充血时,通过区域性收缩血管和增加血管活性物质,调... 脑卒中患者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脑血流灌注下降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1]。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脑缺血再灌注的维持和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发生功能性或神经血管性充血时,通过区域性收缩血管和增加血管活性物质,调节再灌注区的脑活动以增加葡萄糖的摄入和氧消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肌细胞 平滑肌 表型 再灌注
下载PDF
肿瘤微创消融新技术——不可逆性电穿孔 被引量:4
7
作者 来龙祥 宿娟 +2 位作者 陈军周 卢昊 周宁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总结肿瘤微创消融新技术——不可逆性电穿孔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不可逆性电穿孔与传统消融技术相比,具有界限清晰、组织选择性好、不受血流热/冷吸除作用影响、消融时间短等优点,在合并其他疾病无... 目的总结肿瘤微创消融新技术——不可逆性电穿孔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不可逆性电穿孔与传统消融技术相比,具有界限清晰、组织选择性好、不受血流热/冷吸除作用影响、消融时间短等优点,在合并其他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晚期不适合行手术切除及直径在3 cm以下的实质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不可逆性电穿孔作为一种肿瘤微创消融新技术,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性电穿孔 肿瘤 消融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不可逆性电穿孔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来龙祥 宿娟 +2 位作者 卢昊 陈军周 周宁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不可逆性电穿孔对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收治的8例晚期肝癌患者(共10个病灶),对其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镜或开腹直视下不可逆性电穿孔治疗,...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不可逆性电穿孔对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收治的8例晚期肝癌患者(共10个病灶),对其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镜或开腹直视下不可逆性电穿孔治疗,分析不可逆性电穿孔对肝癌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37.75±4.65)分比(22.25±2.87)分,P=0.000〕,总胆红素(56.37 mmol/L比150.40 mmol/L,P=0.046)、直接胆红素(58.69 mmol/L比71.60 mmol/L,P=0.012)、谷丙转氨酶〔(52.63±12.14)U/m L比(87.28±27.94)U/m L,P=0.003〕、谷草转氨酶〔(48.45±13.75)U/m L比(74.40±21.09)U/m L,P=0.000〕及甲胎蛋白(82.10 ng/m L比159.20 ng/m L,P=0.042)水平均降低。治疗后1例患者出现上腹部持续疼痛,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胆瘘、出血、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腹部增强CT或MRI检查示:7例肿瘤完全消融,1例肿瘤未完全消融,仍有部分残余。8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3~5个月、(4.0±0.9)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存活,1例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不可逆性电穿孔对晚期肝癌的治疗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中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性电穿孔 超声引导 晚期肝癌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