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南西北部莱州地区新生代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6
1
作者 杨一增 龙群 +3 位作者 胡焕婷 HIEU Pham Trung NGUYEN Thi Bich Thuy 陈福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9-911,共13页
越南西北部莱州地区出露的新生代煌斑岩岩脉对理解特提斯造山带东段的深部岩石圈特征和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报道莱州地区煌斑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其岩石成因。该地区煌斑岩属于钙碱性,钾质-超钾质... 越南西北部莱州地区出露的新生代煌斑岩岩脉对理解特提斯造山带东段的深部岩石圈特征和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报道莱州地区煌斑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其岩石成因。该地区煌斑岩属于钙碱性,钾质-超钾质煌斑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表明,莱州地区煌斑岩与哀牢山断裂带碱性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但与海南和越南南部火山岩存在明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煌斑岩具有高的87Sr/86Sr比值、低143Nd/144Nd比值和高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特征。岩石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指示,形成煌斑岩的地幔源区可能经历过流体交代作用或沉积物组分的加入。低208Pb*/206Pb*比值暗示地幔源区富集事件是近期发生的,可能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印支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西北部 新生代 煌斑岩 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金成矿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差异:古太平洋板块回撤的响应
2
作者 杨一增 陈福坤 +2 位作者 李双庆 龙群 张元朔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5-,共1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资料表明中国东部岩石圈之下确实存在古太平洋板块的残片,并到达重力梯度带附近(如,Huang and Zhao,2006),那么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事件对中国东部岩石圈的影响程度和方式是什么。据原始定义,埃达克岩是来自于洋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资料表明中国东部岩石圈之下确实存在古太平洋板块的残片,并到达重力梯度带附近(如,Huang and Zhao,2006),那么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事件对中国东部岩石圈的影响程度和方式是什么。据原始定义,埃达克岩是来自于洋壳的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其岩石类型为中酸性岩石,缺失基性端元,矿物组合以斜长石和角闪石为主;主量元素Si O2≥56%,富Na2O,Mg O<3%(很少>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板块 金成矿 重力梯度带 岩石类型 埃达克岩 原始定义 地质资料 主量元素 矿物组合 岩石圈
下载PDF
丹凤地区秦岭岩群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北秦岭地体中-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和早古生代变质作用的记录 被引量:78
3
作者 杨力 陈福坤 +2 位作者 杨一增 李双庆 祝禧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89-1603,共15页
秦岭岩群被认为是出露于北秦岭地体内最古老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石,记录了北秦岭造山带的地壳形成和演化历史。本文报道丹凤-西峡地区五件秦岭岩群片麻岩锆石U-Pb年龄结果,限定其形成和变质时代,探讨北秦岭地体的构造归属。定年结果表明,... 秦岭岩群被认为是出露于北秦岭地体内最古老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石,记录了北秦岭造山带的地壳形成和演化历史。本文报道丹凤-西峡地区五件秦岭岩群片麻岩锆石U-Pb年龄结果,限定其形成和变质时代,探讨北秦岭地体的构造归属。定年结果表明,岩浆成因锆石颗粒的年龄集中在1400~1600Ma左右和850~950Ma左右,记录两期主要岩浆活动。6粒锆石具有变质成因特征,低Th/U比值(<0.03),206Pb/238U年龄变化在510~465Ma之间,加权平均值477±18Ma。这一古生代变质叠加时代与北秦岭地体南北缘高压变质作用时代基本一致,说明秦岭岩群遭受到北秦岭造山带俯冲-碰撞造山过程的变质作用。秦岭岩群主要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基底岩石缺乏早元古代和太古代岩浆活动的记录。在岩浆作用时代上,北秦岭地体与广泛发育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作用的扬子陆块北缘有差别,也不同于晚太古代-早元古代的华北陆块南缘,可能是中-新元古代形成的独立微陆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群 片麻岩 锆石年龄 新元古代 构造属性
下载PDF
微区-微量样品Rb-Sr同位素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6
4
作者 祝禧艳 陈福坤 +1 位作者 杨一增 胡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5-332,共8页
利用微钻取样技术和微量样品Rb-Sr同位素分析方法,本文对出露在东秦岭造山带的中生代合峪花岗岩的自形钾长石巨晶进行微区-微量样品Rb-Sr同位素组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钾长石斑晶具有显著的Rb/Sr比值和Sr同位素组成变化,斑晶和基质钾... 利用微钻取样技术和微量样品Rb-Sr同位素分析方法,本文对出露在东秦岭造山带的中生代合峪花岗岩的自形钾长石巨晶进行微区-微量样品Rb-Sr同位素组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钾长石斑晶具有显著的Rb/Sr比值和Sr同位素组成变化,斑晶和基质钾长石均构成年龄为132~133Ma的Rb-Sr等时线,代表岩浆的后期冷却时代。钾长石晶体的初始^(87)Sr/^(86)Sr比值由边缘相到中心相没有明显的变化,代表花岗质岩浆结晶阶段的Sr同位素组成,暗示合峪花岗岩的钾长石巨晶为原生成因。以高空间分辨率为特征,微区取样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变质岩和深成岩浆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和成因研究。结合微量样品同位素分析技术,微区-微量样品Rb-Sr同位素方法有望在火山岩的成因和年代学方面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取样 RB-SR同位素 钾长石 花岗岩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岩浆作用与成矿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方 陈福坤 +9 位作者 杨晓勇 闫峻 肖益林 秦礼萍 谢建成 黄建 汪方跃 沈骥 邓江洪 杨一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1-556,共6页
燕山期中国东部出现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事件,探明其发生的地球化学动力学背景以及矿床成因机制,对理解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构造格局转变和指导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探索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岩浆作用与成矿机... 燕山期中国东部出现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事件,探明其发生的地球化学动力学背景以及矿床成因机制,对理解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构造格局转变和指导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探索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岩浆作用与成矿机制:(1)下扬子和江南隆起区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研究;(2)中国东部燕山期成矿与不成矿埃达克岩及中-新生代玄武岩研究;(3)东秦岭造山带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研究;(4)不同类型钼矿床的钼同位素研究;(5)中国中东部燕山期富碱侵入岩石/正长花岗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古太平洋构造域 岩浆作用 成矿作用
下载PDF
南秦岭胭脂坝花岗岩成因: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24
6
作者 韦龙猛 杨一增 +2 位作者 张贺 贺剑峰 陈福坤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27-546,共20页
秦岭造山带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是长期复杂造山作用的结果。胭脂坝花岗岩岩体出露于南秦岭宁陕地区五龙岩体群的最东部,是南秦岭早中生代花岗岩的重要组成部分。5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 秦岭造山带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是长期复杂造山作用的结果。胭脂坝花岗岩岩体出露于南秦岭宁陕地区五龙岩体群的最东部,是南秦岭早中生代花岗岩的重要组成部分。5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02.9±3.5)、(201.0±3.0)、(202.1±2.6)、(200.4±5.4)、(^(205).5±3.3)Ma,平均年龄为(201.9±1.5)Ma,属于早中生代五龙岩体群岩浆作用中晚期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成分显示该岩体的主体为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初始Sr同位素组成为0.704 31~0.706 78,ε_(Nd)_(t)值为-5.2^-2.0,初始Pb同位素组成相对高,(N(^(206) Pb)/N(^(204) Pb))_(t)=17.737~18.191,(N(^(207) Pb)/N(^(204) Pb))_(t)=15.511~15.574,(N(^(208)Pb)/N(^(204)Pb))_(t)=37.439~38.071。较高的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说明胭脂坝岩浆源区具有扬子地块的属性;初始Sr同位素组成和ε_(Nd)_(t)值随着SiO2含量的升高呈现出线性变化趋势,说明胭脂坝花岗质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存在围岩物质的同化作用;结合与新元古代火山沉积岩(如耀岭河群、武当群、碧口群)相似的初始Sr-Nd同位素组成,推测胭脂坝岩体的岩浆源区主要是具有扬子地块属性的新元古代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花岗岩 锆石 U-PB年龄 SR-ND-PB同位素 早中生代 南秦岭
下载PDF
滇西腾冲地块勐连花岗岩及暗色包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万鑫 杨一增 +1 位作者 李双庆 陈福坤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3-581,共19页
滇西腾冲地块是东特提斯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发育中生代和新生代岩浆作用。出露于腾冲地块东南部的勐连花岗岩及暗色包体的锆石U-Pb定年显示,勐连花岗岩形成时代为(127±2)Ma,暗色包体为(125±2)Ma。勐连花岗岩主要岩石... 滇西腾冲地块是东特提斯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发育中生代和新生代岩浆作用。出露于腾冲地块东南部的勐连花岗岩及暗色包体的锆石U-Pb定年显示,勐连花岗岩形成时代为(127±2)Ma,暗色包体为(125±2)Ma。勐连花岗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兼具部分S型花岗岩的过铝质特征。虽然暗色包体与花岗岩形成时代基本一致,但是暗色包体的矿物粒度更小,稀土元素总质量分数((305.2~322.8)×10-6)更高,同时具有较高的w(Nb)/w(Ta)值(18.2~19.5)、较低的Pb同位素组成和更亏损的εNd(t)值,表明勐连花岗岩内暗色包体应为异源包体,可能是基性岩浆侵入酸性岩浆中淬冷的产物。勐连花岗岩的全岩Sr-Nd同位素随SiO2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暗示地壳物质混染作用并不显著。Ba-Sr图解显示勐连花岗岩主要经历了斜长石和钾长石的分离结晶过程。二阶段Nd模式年龄(1.37~1.58Ga)和上地壳类似的Pb同位素组成暗示中元古代高黎贡山群是勐连花岗岩的主要物质源区。但与高黎贡山花岗岩相比,更亏损的εNd(t)值暗示勐连花岗岩源区中存在亏损地幔物质的加入。整体上,全岩初始N(87Sr)/N(86Sr)值(0.710 020~0.712 001)和εNd(t)值(-4.6^-2.1)暗示勐连花岗岩与拉萨地块北部岩浆带具有类似的形成环境。结合岛弧特征的构造环境和高w(Nb)/w(Ta)值的异源暗色包体,认为勐连花岗岩及暗色包体的形成可能是中特提斯洋俯冲-碰撞-闭合过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花岗岩 暗色包体 锆石U-PB年龄 早白垩世 SR-ND-PB同位素 腾冲地块 云南
下载PDF
大别山造山带新县二长花岗岩体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春玥 何俊 +1 位作者 杨一增 陈福坤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46,共15页
大别造山带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交界,出露众多中生代中酸性岩体。文章选取新县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锆石U-Pb同位素定年,以及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研究其地质和地球化学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新县岩体主... 大别造山带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交界,出露众多中生代中酸性岩体。文章选取新县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锆石U-Pb同位素定年,以及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研究其地质和地球化学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新县岩体主体为二长花岗岩,按照其结晶粒度可分为三个岩石单元,形成于133~129 Ma之间,并保存有古元古代继承锆石。岩石具有富硅和富碱特征,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亏损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Ti等高场强元素,无显著的Nb-Ta亏损。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中,具有富集轻稀土、亏损中稀土、弱富集重稀土元素等特征,并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表明岩浆源区可能为角闪石稳定区域,而非加厚下地壳的石榴子石稳定区,推测岩浆形成于加厚地壳的伸展减薄环境。其全岩εNd(t)值为-20.8^-18.4,二阶段模式年龄值为2.61~2.43 Ga,表明岩浆源区主要由古老的地壳物质构成,如崆岭群和陡岭群。对比新县岩体与邻区千鹅冲、宝安寨等Mo矿床赋矿岩石可以看出,两者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组成特征,暗示着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或属于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 新县二长花岗岩 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胆固醇结石病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多态性 被引量:7
9
作者 奉典旭 韩天权 +5 位作者 陈胜 杨一增 蒋渝 张圣道 胡海 姜湘范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基因第18外显子(dTA)n多态位点与胆固醇结石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多态位点,分析该多态位点在131例胆囊结石病人和79例对照者中的分布,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变...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基因第18外显子(dTA)n多态位点与胆固醇结石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多态位点,分析该多态位点在131例胆囊结石病人和79例对照者中的分布,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法显色分析。结果发现:(1)胆固醇结石组的C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为0.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7(P<0.01);(2)胆固醇结石组BB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13(P<0.005),而CC、BC型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DL受体基因第18外显子(dTA)n多态位点的改变可能与胆固醇结石病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低密度脂蛋白 受体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慢病毒介导的KLF5转染对RKO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赖东明 周泉波 +4 位作者 李文滨 褚忠华 曾育杰 陈双 杨一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56-1558,共3页
目的构建Kruppel—likefactor5(KLF5)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结肠癌RKO细胞中,观察KLF5对结肠癌细胞RKO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小肠黏膜中扩增出KLF5基因编码区1374bp的片段,随后将扩增KLF5片段... 目的构建Kruppel—likefactor5(KLF5)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结肠癌RKO细胞中,观察KLF5对结肠癌细胞RKO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小肠黏膜中扩增出KLF5基因编码区1374bp的片段,随后将扩增KLF5片段插入慢病毒转移载体pCDH-CMV-KLF5-EFl-copGFP,构建KLF5-pCDH—CMV—KLF5-EFl-copGFP。在脂质体介导下将构建成功的重组慢病毒转染人胚肾细胞株(293T)包装生产慢病毒,测定病毒滴度,感染结肠癌RKO细胞。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KLF5mRNA和蛋白的表达。随后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转染组进行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转染前后RKO细胞增殖的变化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成功合成KLF5-pCDH—CMV—KLF5-EFl-copGFP并转染入RKO细胞中。RT—PCR以及Westernblot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KLF5-pCDH—CMV-KLF5-EFl-copGFP成功在RKO细胞中得到合成和表达。同时高表达的KLF5可以明显抑制RKO细胞的增殖(P〈0.05)。另外KLF5可以明显抑制RKO细胞的迁移能力(50.26±2.17比25.12±2.27,t=17.66,P〈0.05)和侵袭能力(45.48±1.53比22.134-2.25,t=3.37,P〈0.05)。结论KLF5可以有效抑制结肠癌RKO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慢病毒 Kruppel—like FACTOR 5
原文传递
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赖东明 张育超 +4 位作者 张建龙 杨斌 江志鹏 杨一增 陈双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13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应用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本组13例患者中,死亡1例,其余12例行确定性关腹,... 目的探讨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13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应用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本组13例患者中,死亡1例,其余12例行确定性关腹,暂时性腹腔关闭平均11.6(7~48)d;确定性腹腔关闭后,切口的愈合时间为(15.3±8.4)d。出现切口疝1例。结论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是治疗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暂时性腹腔关闭 腹内压
原文传递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胆固醇结石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奉典旭 韩天权 +5 位作者 陈胜 杨一增 蒋渝 张圣道 胡海 姜湘范 《外科》 1997年第3期128-131,共4页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基因第18外显子(dTA)n多态位点与胆固醇结石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多态位点,对扩增产物进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法显色分析。结果:分析该多态位点在131例胆囊结石病人和79...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基因第18外显子(dTA)n多态位点与胆固醇结石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多态位点,对扩增产物进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法显色分析。结果:分析该多态位点在131例胆囊结石病人和79例对照者的分布,发现:(1)胆固醇结石组的C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为0.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7(P<0.01);(2)胆固醇结石组BB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13(P<0.005),而CC、BC型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DL受体基因第18外显子(dTA)n多态位点的改变可能与胆固醇结石病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受体 胆固醇 多态性 胆结石
原文传递
胆囊结石患者血清中胃动素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金淑莲 杨一增 +2 位作者 苏宏 余昌中 华益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4-345,共2页
选择胆囊结石患者30例,排除同时患有胃肠道疾患于术前、术后第1、3、5天抽取空腹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其胃动素水平。结果发现:胆囊结石病人血清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程1年内明显高于10年以上患者。胃... 选择胆囊结石患者30例,排除同时患有胃肠道疾患于术前、术后第1、3、5天抽取空腹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其胃动素水平。结果发现:胆囊结石病人血清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程1年内明显高于10年以上患者。胃动素能促进胆囊排空,收缩oddi氏括约肌,对胆汁排泄起双重作用。提示胃动素可能参与胆囊结石形成过程中胆囊运动机能紊乱的发生,为胆结石防治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有价值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胃动素 血清
原文传递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与开发的应对措施
14
作者 程涌泉 陈雨路 +1 位作者 杨一增 黄玉凤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39-I0039,共1页
受限于资金来源,部分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仅仅只是停留在日常维护上,对自然保护区开发中的环境监测、科学研究以及环境教育等方面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全。生态旅游业的出现为自然保护区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使得自然保护区有足够的资... 受限于资金来源,部分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仅仅只是停留在日常维护上,对自然保护区开发中的环境监测、科学研究以及环境教育等方面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全。生态旅游业的出现为自然保护区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使得自然保护区有足够的资金配备环境保护设施以及落地自然保护区开发工作。《生态旅游学》一书将生态旅游的理论知识总体介绍,包括生态旅游的概念、形成、特征、资源、类别以及评价等等,额外介绍一些可持续生态旅游以及相关文化知识,为大专院校从事该专业的教学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从事生态旅游行业的科研工作者、开发者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设施 融资渠道 自然保护区 面面俱全 环境监测 日常维护 科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