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证指南医案》中石斛的运用特色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一点 赵玉清 张立平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6期720-723,共4页
石斛是公认的名贵中药材,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但目前对其临床功效总结甚少,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了《临证指南医案》中石斛的运用规律,并结合古代各医家的论述及现代对石斛药理的研究文献,分析总结了叶天士运用石斛的规律,... 石斛是公认的名贵中药材,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但目前对其临床功效总结甚少,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了《临证指南医案》中石斛的运用规律,并结合古代各医家的论述及现代对石斛药理的研究文献,分析总结了叶天士运用石斛的规律,发现叶天士运用石斛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清养胃阴治伤中、清肺肃金以制阳、通宣胃腑以利气、理水之上源以补肾水之虚、清热生津以护阴。常与麦冬、茯苓、茯神、生地黄、熟地黄、沙参等药物配伍使用。其主治广泛,配伍灵活,值得进一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 功效 配伍
下载PDF
中药多靶点干预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帅 张玲 +3 位作者 赵玉清 杨一点 卞昊宇 张立平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3期353-359,共7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代谢异常聚集发病的临床症候群,发病机制复杂,不及时干预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血管内皮损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因子和主要病理基础。目前西医治疗以针对各组分进行降糖、降...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代谢异常聚集发病的临床症候群,发病机制复杂,不及时干预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血管内皮损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因子和主要病理基础。目前西医治疗以针对各组分进行降糖、降脂、降压和抗凝治疗为主,许多药物存在明显的使用禁忌,联合用药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加重药品不良反应。中医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干预MS血管内皮损伤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持久、副作用小的特点。本文对中药治疗MS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防治MS血管内皮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血管内皮损伤 中药 多靶点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从“一气周流”论述细胞焦亡与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帅 赵玉清 +3 位作者 陈恂 卞昊宇 杨一点 张立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411-1414,1419,共5页
“一气周流”是中医经典理论,其核心思想认为中气(脾胃之气)是整个气机运转的枢纽。脾胃虚弱,肝气郁结,水谷精微运化疏泄失常,日久痰浊瘀血内生,积聚于血管,引起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证实健脾疏肝方剂柴芪汤对代谢... “一气周流”是中医经典理论,其核心思想认为中气(脾胃之气)是整个气机运转的枢纽。脾胃虚弱,肝气郁结,水谷精微运化疏泄失常,日久痰浊瘀血内生,积聚于血管,引起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证实健脾疏肝方剂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及相关血管内皮损伤具有较好改善作用。细胞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过程类似于中医“痰瘀浊毒”的积聚。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细胞焦亡与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为中医经典理论和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血管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理论 焦亡 代谢综合征 血管内皮损伤 中气 气机升降 中医经典理论 脾虚肝郁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呕吐辨治特色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一点 张立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201-1204,共4页
为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对呕吐病的认识、治疗、用药等方面的特色,并为临床辨治呕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研读《临证指南医案》呕吐篇,并结合《临证指南医案》其它篇章中叶天士的相关论述和当代医家的论... 为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对呕吐病的认识、治疗、用药等方面的特色,并为临床辨治呕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研读《临证指南医案》呕吐篇,并结合《临证指南医案》其它篇章中叶天士的相关论述和当代医家的论述,总结了叶天士辨治呕吐的特色。叶氏认为肝木在呕吐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并提出冲脉致吐的观点,临床治疗上,善辨虚实,重视阳气,治疗方法包括暖肝通厥法、苦降辛通法、清上焦以解中焦法、平冲止吐法、通理胃阳法、开泄浊闭法、养阴熄风止吐法,遣方经时兼蓄,用药灵活擅加减,同时亦重视日常调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辨证论治 胃阳 胃病治肝
下载PDF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和隐结构分析探究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类型分布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丽娜·阿新拜 杨一点 +2 位作者 张欢 赵玉清 张立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2-544,共13页
目的通过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中医证候类型分布进行分析,更准确、精细地得出MS患者的证候属性、证候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17年12月—2022年9月收治的695例MS患者的资料,运用潜在类别分析和隐... 目的通过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中医证候类型分布进行分析,更准确、精细地得出MS患者的证候属性、证候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17年12月—2022年9月收治的695例MS患者的资料,运用潜在类别分析和隐结构分析得出中医证候,并利用上述结果对每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确定MS患者中医证候类型。结果本研究纳入的症状及体征共9044频次,排名前10的高频症状、体征分别为口干多饮(77.70%)、乏力(60.58%)、苔腻(59.14%)、视物模糊(54.68%)、脉滑(53.96%)、脉弦(52.09%)、苔白(48.92%)、肢体麻木(43.60%)、苔黄(39.71%)、肢体发凉(36.40%)。依据潜在类别分析结果,确定了695例MS患者的证素要点,病性证素包括气虚、痰湿、湿热、气滞、阴虚、火热、津液伤,病位证素主要在肝、脾、肺、肾,695例患者主要可分为以虚证为主、以实证为主、虚实夹杂3类人群。通过对695例MS患者症状、体征的隐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确立6个基础证候,分别为肝阳上亢证、脾虚湿蕴证、肾阴阳两虚证、热盛伤津证、气虚血瘀证、肝胃郁热证。结合专业知识,对695例MS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在潜在类别分析及隐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二次辨证,最终得到出现频率>1%的证候类型共20个,以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证(12.66%)出现频次最高。结论MS的病机复杂、证候类型分布广泛,但总体来看,以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证最为常见,临床上在分证论治的基础上,也要注意结合应用健脾疏肝、清热化浊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潜在类别分析 隐结构分析 肝郁脾虚证 湿热内蕴证
原文传递
葛根芩连汤临床用药规律及量效关系的现代文献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一点 赵玉清 张立平 《现代中医临床》 2023年第3期99-107,共9页
目的挖掘葛根芩连汤的主治病证分布、药物加味规律及量效关系,为葛根芩连汤现代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对其主治病证、处方组成及剂量进行统计,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挖掘用药规律及量效关系... 目的挖掘葛根芩连汤的主治病证分布、药物加味规律及量效关系,为葛根芩连汤现代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对其主治病证、处方组成及剂量进行统计,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挖掘用药规律及量效关系。结果葛根芩连汤主治人群包括成人和小儿,主治病证主要为泄泻病、小儿泄泻、消渴病,给药方式主要包括口服和灌肠。成人内服时加味药物按频次高低依次为茯苓、白术、木香、白芍、陈皮等,成人灌肠时加味药物按频次高低依次为地榆、槐花、白芍、白术、败酱草等,小儿内服时加味药物按频次高低依次为茯苓、白术、苍术、车前子、六神曲等。用药大多随症加减,原方药物剂量以葛根10~15 g(小儿5~10 g),黄芩6~10 g(小儿3~6 g),黄连6~10 g(小儿3~6 g),甘草6~10 g(小儿2~6 g)常见。葛根芩连汤主治病证与药物剂量之间存在量效关系,治疗2型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炎时,葛根常用量分别为30 g、10~15 g、10~15 g,黄芩常用量分别为12~20 g、6~10 g、6~10 g,黄连常用量分别为6~10 g、6~10 g、6~10 g,甘草常用量分别为5~15 g、6~10 g、6 g。葛根芩连汤现代应用最多的比值为5∶3∶3∶2,2味药之间的比值不同可影响主治病证。结论葛根芩连汤用药规律及量效关系分析可为临床实践及进一步药理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量效关系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作者身份与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力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凤芝 张雯 +6 位作者 杨一点 张弛 张玮玮 文君 倪胜楼 席宁 周蕾 《现代中医临床》 2018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现代中医临床》杂志作者身份与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力的关系。方法选取《现代中医临床》2014—2016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作者姓名、性别、职称、学位为作者身份的指标,以论文数和基金论文数为科研产出力的指标,以论文... 目的分析并探讨《现代中医临床》杂志作者身份与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力的关系。方法选取《现代中医临床》2014—2016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作者姓名、性别、职称、学位为作者身份的指标,以论文数和基金论文数为科研产出力的指标,以论文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为学术影响力的指标,采用SPSS 20. 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作者身份与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力的关系。结果在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力方面,性别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称作者之间的论文被引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两两比较发现,副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5),其他职称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位作者的基金论文数和被引次数、下载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两两比较发现,博士与硕士学位论文下载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博士与学士学位的基金论文数、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 000,0. 002,0. 000)。硕士与学士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身份作者与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力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对期刊编辑组稿与选择稿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 身份 科研产出力 学术影响力 现代中医临床
原文传递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用药规律及证素分布文献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一点 杜宏波 《现代中医临床》 2018年第5期26-30,共5页
目的探索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临床用药规律及其证素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文献来源,统计2007年1月—2016年12月间符合要求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剂,运用SPSS Statistics 20. 0和SPSS Model... 目的探索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临床用药规律及其证素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文献来源,统计2007年1月—2016年12月间符合要求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剂,运用SPSS Statistics 20. 0和SPSS Modeler 15. 0分析其用药规律及证素分布。结果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为甘草、白术、茯苓、柴胡、半夏、陈皮、枳壳、党参、白芍、厚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种类为理气药、补气药、消食药、化湿药、清热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位在胃、脾,同时涉及肝,主要的病性证素为气滞、气虚、热、阳虚、血瘀。常用的药对是柴胡和川芎、柴胡和郁金、白术和莱菔子、白术和枳实、白术和麦芽,常用的角药为柴胡—白芍和枳壳、白术—麦芽和六神曲、白术—麦芽和茯苓、白术—山楂和陈皮、柴胡—香附和白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本方为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枳壳、白芍、柴胡、陈皮、厚朴、半夏。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位主要在胃、脾,同时与肝相关,病性多为气滞、气虚和热,夹有阳虚和血瘀,用药以理气、补气为主,导滞清热化湿为辅,其基本方为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枳壳、白芍、柴胡、陈皮、厚朴、半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 数据分析 用药规律 证素
原文传递
核苷(酸)类物预防肿瘤患者伴HBV感染化疗后病毒再激活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9
作者 赵玉清 宋莹莹 +1 位作者 杨一点 张立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69-1277,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核苷(酸)类物预防肿瘤患者伴HBV感染化疗后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不同核苷(酸)类物预防肿瘤患者伴HBV感染化疗...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核苷(酸)类物预防肿瘤患者伴HBV感染化疗后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不同核苷(酸)类物预防肿瘤患者伴HBV感染化疗后病毒再激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6月7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3个RCT,包括3269例患者,涉及7种干预措施:在化疗基础上分别联用恩替卡韦(ETV)、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替诺福韦酯(TDF)、拉米夫定+恩替卡韦(LAM+ETV)、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LAM+ADV)。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低再激活率的疗效方面,ETV、LAM、ADV、LdT、TDF、LAM+ETV、LAM+ADV均优于空白对照。ETV、LAM、ADV降低再激活率的水平低于LAM+ETV。曲线下面积排在前三位的药物组合分别是LAM+ETV(94.8%)、LdT(80.7%)、LAM+ADV(58.0%)。结论当前证据显示,LAM+ETV、LdT、LAM+ADV预防肿瘤患者伴HBV感染化疗后病毒再激活的疗效更优。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乙肝病毒 再激活 核苷(酸)类物 随机对照试验 网状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