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激素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丕斌 胡侦明 +2 位作者 劳汉昌 张宝华 杨庆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620-621,共2页
目的 :探讨骨折愈合过程中雌激素对骨形态发生蛋白 4(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4,BMP 4)基因表达的影响 ,了解BMP 4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 4组。OVXE1组为卵巢切除后 1d开始雌激素替代治疗 ;OVXE2组... 目的 :探讨骨折愈合过程中雌激素对骨形态发生蛋白 4(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4,BMP 4)基因表达的影响 ,了解BMP 4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 4组。OVXE1组为卵巢切除后 1d开始雌激素替代治疗 ;OVXE2组为骨折后雌激素替代组 ;OVX组为雌激素缺乏组 ;SO组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动物在一侧胫骨中段造成骨折模型 ;各组动物分别在骨折后 1、2、3、4、5、6、7、14、2 8d处死取材 ;标本制成石蜡切片 ,用地高辛标记的BMP 4cDNA探针进行原位核酸分子杂交 ;实验结果经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各组动物骨折后 1~ 3d ,骨折周围血肿及组织内BMP 4mRNA检测为阳性 ,从第 4d开始为阴性。OVX组的BMP 4mRNA表达较任何一组都明显增多 (P <0 .0 5 ) ;SO组及OVXE1组最少。结论 :BMP 4主要在骨折愈合早期起作用。雌激素对BMP 4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将BMP 4基因的表达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可能是雌激素调节骨折愈合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骨折愈合 骨形态发生蛋白 杂交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加组合肌皮瓣治疗大粗隆部重度褥疮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晓芳 杨丕斌 +1 位作者 邹天南 孙先润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374,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加组合肌皮瓣治疗大粗隆部严重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加组合肌皮瓣治疗5例7侧大粗隆部重度褥疮患者的手术情况及疗效。结果所有肌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3个月,大粗隆...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加组合肌皮瓣治疗大粗隆部严重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加组合肌皮瓣治疗5例7侧大粗隆部重度褥疮患者的手术情况及疗效。结果所有肌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3个月,大粗隆部皮瓣柔软抗压。结论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控制感染后利用肌瓣填充无效腔、肌皮瓣修复大粗隆部皮肤缺损,修复后大粗隆部皮肤具有良好的抗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溃疡 引流术 外科皮瓣
下载PDF
脊椎结核伴角状后凸畸形11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晓芳 孙先润 +2 位作者 邹天南 杨丕斌 王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全脊椎切除前方垫高逐步矫形治疗脊椎结核角状后凸畸形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脊柱结核伴角状后凸畸形病例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9~59岁;病变位于胸椎2例,胸腰段7例,腰椎2例;术前矢状位cobb角36~11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全脊椎切除前方垫高逐步矫形治疗脊椎结核角状后凸畸形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脊柱结核伴角状后凸畸形病例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9~59岁;病变位于胸椎2例,胸腰段7例,腰椎2例;术前矢状位cobb角36~110°,并神经功能损害9例,Frankel分级D级6例,C级3例,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全脊椎切除基础上,多次换棒椎体前方垫高逐步矫形的方法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240~360min,术中出血900~2500mL,脊髓短缩≤1cm,脊柱恢复到生理曲度,平均cobb角矫正67.9°神经功能获得1级以上的改善。结论:对脊柱结核并角状后凸畸形的患者一期行后路病灶清除,在内固定下行全脊椎切除矫形的治疗效果满意,前方垫高逐步矫形是手术安全的关键,钛网周围的颗粒植骨可以促进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 胸椎 腰椎 结核
下载PDF
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在非急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晓芳 邹天南 杨丕斌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对治疗非急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5月~2011年2月收治的42例,病程为1~360个月,平均11个月的非急性骨髓炎患者,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配合下,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内的炎性物质后填入载有万古... 目的探讨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对治疗非急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5月~2011年2月收治的42例,病程为1~360个月,平均11个月的非急性骨髓炎患者,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配合下,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内的炎性物质后填入载有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观察局部伤口情况。结果 41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获得随访38例,随访6~36个月,平均8.6个月,人工骨吸收,无复发病例。结论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是治疗非急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硫酸钙 骨替代物
下载PDF
腰椎间盘手术致右髂总动脉损伤伴多器官功能衰竭一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廖永兴 杨召 杨丕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4期303-303,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手术 多器官功能衰竭 髂总动脉损伤 手术损伤 大血管
下载PDF
一期经腹直肌旁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晓芳 刘伟 +1 位作者 邹天南 杨丕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5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腰骶段脊椎结核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26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18~56岁,平均29岁,病灶累及部位:L3~L42例,L4~L54例,L3~L513例,L4、5~S15例,L5~S12例,术前采用5联正规抗结核治疗10~14d,所有病例均采用... 目的探讨腰骶段脊椎结核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26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18~56岁,平均29岁,病灶累及部位:L3~L42例,L4~L54例,L3~L513例,L4、5~S15例,L5~S12例,术前采用5联正规抗结核治疗10~14d,所有病例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矫形内固定、椎板间同种异体骨植骨,一期经腹直肌旁腹膜外前入路病灶清除取自体髂骨植骨术,平均手术时间230min,术中平均出血600ml。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术后1周腰部支架保护下下床活动。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无窦道形成,18例获得随访3~36个月,平均9.8个月,全部患者植骨愈合,腰骶部疼痛缓解,受损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核无复发。结论对保守治疗无效的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经腹直肌旁腹膜外前路彻底清除病灶植骨融合,后路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手术安全,对腹壁肌肉破坏少,固定可靠,术后可以早期下床活动,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腰骶椎 病灶清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控制呼吸经腹膜后入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32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晓芳 邹天南 +1 位作者 杨丕斌 孙先润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6期62-64,共3页
目的讨论胸腰段爆裂骨折前路手术中防治胸膜破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2例T12~L2爆裂骨折,椎管占位>50%的患者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麻醉,在控制呼吸的情况下,切除12肋经腹膜后前方入路进入对骨折椎体进行次全切除,获得椎管前方的彻底减... 目的讨论胸腰段爆裂骨折前路手术中防治胸膜破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2例T12~L2爆裂骨折,椎管占位>50%的患者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麻醉,在控制呼吸的情况下,切除12肋经腹膜后前方入路进入对骨折椎体进行次全切除,获得椎管前方的彻底减压后,置入肽网并进行前路钉板或钉棒的内固定。结果采用此技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32例,术中发生胸膜破损3例,其中1例术后放置了高位胸管,术后36h拔出,与未采用控制呼吸前入路手术比较,胸膜破损率有显著差异,所有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无肺部并发症,获得随访19例,术后3~18个月,ASIA分级有I~III级的提高,无内置物松动断裂发生。结论在控制呼吸下经腹膜后入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可以明显减少手术中对胸膜的损伤并降低术中修补胸膜的难度,减轻了前路手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其顺利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前路手术 呼吸
下载PDF
氨甲环酸的局部应用对减少腰椎后路融合术术后出血量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飞 杨丕斌 +3 位作者 刘思波 甄涛 何忠宝 李宏键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2期215-217,221,共4页
目的评估氨甲环酸切口内局部应用对减少腰椎后路融合术术后出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7年2月81例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初次行腰椎后路单节段及双节段融合手术的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分为氨甲环酸组(A组)39... 目的评估氨甲环酸切口内局部应用对减少腰椎后路融合术术后出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7年2月81例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初次行腰椎后路单节段及双节段融合手术的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分为氨甲环酸组(A组)39例,对照组(B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组术毕后切口内注射氨甲环酸注射液(100 m L:1 g),B组不使用,术后夹闭引流管2 h。比较术后24小时及总引流量,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发病率。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腰椎融合节段数、术前血液学、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A组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B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病例。结论术毕切口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显著减少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失血量,且不增加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术后失血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腰椎后路融合
下载PDF
低龄儿童四肢多发骨折的治疗
9
作者 赵晓芳 邹天南 杨丕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低龄儿童多发骨折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15例,年龄在3.5~7岁伴有多发四肢骨折,根据患儿全身情况进行早期、分次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5年,骨折愈合时间:5~10周,1例发生肱骨髁上骨折漏诊,留...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低龄儿童多发骨折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15例,年龄在3.5~7岁伴有多发四肢骨折,根据患儿全身情况进行早期、分次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5年,骨折愈合时间:5~10周,1例发生肱骨髁上骨折漏诊,留有70°的肘内翻畸形,下肢骨折肢体有8~22mm的增长,所有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分次进行多发骨折手术治疗,对低龄儿童多发骨折可以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得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多发骨折 手术内固定
下载PDF
卵巢切除对胫骨骨折愈合超微结构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伟 胡侦明 +3 位作者 张宝华 劳汉昌 杨庆秋 杨丕斌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12期1840-1841,共2页
目的阐明骨质疏松性胫骨骨折愈合过程超微结构的变化,探索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健康 SD大鼠,随机分卵巢切除( OVX)组和假手术( S)组。 1月后,所有动物作胫骨骨折模型。分别于骨折后不同时间处死取材。通过光镜... 目的阐明骨质疏松性胫骨骨折愈合过程超微结构的变化,探索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健康 SD大鼠,随机分卵巢切除( OVX)组和假手术( S)组。 1月后,所有动物作胫骨骨折模型。分别于骨折后不同时间处死取材。通过光镜观察骨折修复过程中骨痂组织学改变;通过电镜观察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形态及活性。结果 OVX组与 S组在骨痂形成早期骨痂形态、骨痂密度及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有明显差异。结论卵巢切除后,胫骨骨折愈合缓慢。雌激素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骨折愈合 卵巢切除 胫骨骨折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丕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第2期32-32,共1页
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主要就当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途径的建设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以期能对我国基层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畜牧兽医 技术 推广
下载PDF
选择性椎弓根置钉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晓芳 孙先润 +4 位作者 刘伟 邹天南 杨丕斌 高国玺 王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972-1975,共4页
[目的]回顾性观察分析后路选择性椎弓根置钉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6月采用后路选择性椎弓根置钉矫形手术治疗AIS,测量术前和术后胸侧凸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Cobb角,腰侧凸冠状面Cobb角... [目的]回顾性观察分析后路选择性椎弓根置钉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6月采用后路选择性椎弓根置钉矫形手术治疗AIS,测量术前和术后胸侧凸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Cobb角,腰侧凸冠状面Cobb角,顶椎椎体旋转和身高变化。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86min;术中失血量平均800 ml。术中无脊髓、神经及血管损伤,术后无胸腔积液及切口感染。随访2.1~6.4年,平均3.6年。胸侧凸冠状面Cobb角、胸侧凸矢状面Cobb角和冠状腰弯Cobb角分别由术前57.38°±10.93°、29.3°±7.8°、33.03°±7.75°矫正为12.88°±8.79°、17.9°±10.3°和8.85°±3.65°,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末次随访分别为:13.89°±9.36°、19.3°±5.4°和9.06°±3.78°,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顶椎椎体旋转由术前2.83°±1.25°矫正为1.37°±1.13°(P<0.01),末次随访(1.32°±1.04°)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身高平均增长4.45 cm。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失败征象。[结论]后路选择性椎弓根置钉能很好地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但需观察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椎弓根置钉 矫形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原文传递
体外震波仪治疗肌腱末端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晓芳 王刚 +2 位作者 孙先润 邹天南 杨丕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806-1808,共3页
[目的]评价体外震波疗法对肌腱末端病的临床作用。[方法]使用HK.ESWL-VI碎石机对共24例网球肘、跟腱炎、手屈肌腱鞘炎和肩周炎的病人进行了治疗,工作电压10~14 Hz/s,每次冲击800~1 000次,治疗次数1~3次,间隔3~4 d,治疗时间跨度为2... [目的]评价体外震波疗法对肌腱末端病的临床作用。[方法]使用HK.ESWL-VI碎石机对共24例网球肘、跟腱炎、手屈肌腱鞘炎和肩周炎的病人进行了治疗,工作电压10~14 Hz/s,每次冲击800~1 000次,治疗次数1~3次,间隔3~4 d,治疗时间跨度为2周内。使用疼痛评定方法 (VAS)和临床疗效判断标准评定震波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12个月,利用VAS(visual analog scale)疼痛评分法进行评估疼痛,治疗前后VAS评分经x2检验,P<0.05。临床疗效判定,18例病人达到临床治愈;5例病人达到临床显效;1例病人为临床无效。[结论]体外震波治疗具有无创、无副作用等优点,可以用于治疗肌腱末端病,近期效果较好,其远期疗效尚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震波 肌腱末端病 疗效明显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手移植失败1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晓芳 刘伟 +2 位作者 邹天南 陈天星 杨丕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8期7024-7025,共2页
关键词 手/移植 移植 同种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治疗失败 人类
原文传递
椎间盘切除减压棘突间Wallis动态系统置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孙先润 田华 +6 位作者 姚绍平 赵晓芳 刘伟 高国玺 杨丕斌 邹天南 王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8-86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椎间盘切除、棘突间Wallis系统置入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科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21例L3、4、L4、5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统计病人的手术时间、出... [目的]回顾性分析椎间盘切除、棘突间Wallis系统置入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科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21例L3、4、L4、5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统计病人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选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VAS评分及ODI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椎间盘切除、棘突间Wallis系统置入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但宜观察术后腰椎活动度和长远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切除Wallis置入 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