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尾声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东甫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4-60,共7页
作为曲学名词的“尾声” ,并非如《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所定义的那样仅限于戏曲范畴 ,也不存在“分为若干段”的尾声。尾声是套曲中位置在全篇之末、有特定名称的一支曲 ,它同时也是一种曲牌名称 ,其作用是从文义及乐章两个方面收结全曲 ... 作为曲学名词的“尾声” ,并非如《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所定义的那样仅限于戏曲范畴 ,也不存在“分为若干段”的尾声。尾声是套曲中位置在全篇之末、有特定名称的一支曲 ,它同时也是一种曲牌名称 ,其作用是从文义及乐章两个方面收结全曲 ,其使用有着自身规律。尾声起源于先秦诗歌中的“乱” ,发展至唱赚及诸宫调中成型 ,终成南北曲之重要构成因素。尾声有数十种名称。北曲与南曲所用尾声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学 尾声 北曲 南曲 性质 套曲 曲牌 散曲
下载PDF
论散曲对古典诗歌传统的颠覆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东甫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5-61,共7页
散曲虽属古诗别体且以诗为远源,然而却全面颠覆古诗传统,主要表现在:颠覆古诗“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颠覆古诗“言志”载道、不涉鄙事的取材传统;颠覆古诗三纲五常臣忠子孝的价值取向传统;颠覆古诗以“雅言”为尚、不取村言粗语、力避... 散曲虽属古诗别体且以诗为远源,然而却全面颠覆古诗传统,主要表现在:颠覆古诗“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颠覆古诗“言志”载道、不涉鄙事的取材传统;颠覆古诗三纲五常臣忠子孝的价值取向传统;颠覆古诗以“雅言”为尚、不取村言粗语、力避直写情爱艳事的语言传统;颠覆古诗含蓄典雅、意在言外的风格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曲 古诗传统 颠覆
下载PDF
从六个方面看诸宫调对北曲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东甫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6-51,共6页
诸宫调对北曲(甚至包括南曲)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诸宫调的宫调全部为南北曲继承,其曲牌大部分为南北曲袭用;南北曲的套曲结构形式来自诸宫调;北曲的用韵特点源自诸宫调;南北曲的衬字和增句这两种遣词用句重要特色在诸宫调中... 诸宫调对北曲(甚至包括南曲)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诸宫调的宫调全部为南北曲继承,其曲牌大部分为南北曲袭用;南北曲的套曲结构形式来自诸宫调;北曲的用韵特点源自诸宫调;南北曲的衬字和增句这两种遣词用句重要特色在诸宫调中可见其渊源;南北曲以通俗诙谐为尚的语言风格主要源于诸宫调;北曲中戏曲曲白相间以演述完整故事的结构模式在诸宫调中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宫调 北曲 影响
下载PDF
晚明文学家张大复四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东甫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42-47,共6页
晚明苏州籍文学家中有两位张大复,一为吴县人,一为昆山人,两人的文学成就各有所长,而部分著述将两人混为一谈。一些辞书认为昆山张大复有二子,并有贡生功名,皆误。吴县张大复创作的戏曲作品应为传奇二十九种、杂剧六种,其中杂剧均佚,传... 晚明苏州籍文学家中有两位张大复,一为吴县人,一为昆山人,两人的文学成就各有所长,而部分著述将两人混为一谈。一些辞书认为昆山张大复有二子,并有贡生功名,皆误。吴县张大复创作的戏曲作品应为传奇二十九种、杂剧六种,其中杂剧均佚,传奇传世者为十一种及少数残曲。吴县张大复的姓名字号是:姓张,名彝宣,字大复,号寒山子,而当今相关著述对其姓名字号的表述几乎无一完全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张大复 生平 著述 姓名字号
下载PDF
论宋代僧诗中的偈颂赞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东甫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1-86,共6页
宋代僧诗是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偈颂赞类作品在宋僧诗中占有主要地位,此类作品源于佛经,但又不能等同于佛经中的偈、颂、赞,其主要内容是以文学手段宣扬佛教教义,其中的临终偈颂尤具特色和代表性。语言极为俚俗,形式灵活多变,是偈颂... 宋代僧诗是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偈颂赞类作品在宋僧诗中占有主要地位,此类作品源于佛经,但又不能等同于佛经中的偈、颂、赞,其主要内容是以文学手段宣扬佛教教义,其中的临终偈颂尤具特色和代表性。语言极为俚俗,形式灵活多变,是偈颂赞类宋僧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僧诗 偈颂赞 内容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志人小说”非小说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东甫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2-67,共6页
由鲁迅先生拟定而为现当代学术界一致认同的中国古代小说类型"志人小说",究其实质不能算作小说,因为无论以古代还是现代的文体标准衡量,此一文体类型都不具备完整的小说特征,而应属笔记野史性质。
关键词 志人小说 非小说
下载PDF
困惑与挑战──对21世纪中国高校教师职业的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东甫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7-83,共7页
中国高校教师职业在21世纪将发生重大变化:高校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职称将不再评定而是聘定;教师总体收入将大增但个体差距拉大;兼职及短期失业将成为习见之事。此种新形势将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从... 中国高校教师职业在21世纪将发生重大变化:高校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职称将不再评定而是聘定;教师总体收入将大增但个体差距拉大;兼职及短期失业将成为习见之事。此种新形势将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从思想品德、文化知识、智能、心理、体质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方能在新的挑战和竞争中立足并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师职业 中国高校 思想品德 挑战 文化知识 重大 收入 失业 自由职业者
下载PDF
中国词史上最为奇特的词集——读《兵要望江南》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东甫 《阅读与写作》 2009年第11期36-37,共2页
在中国词史上,有这么一部词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它都是真正独一无二、最为奇特的,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然而,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任何文学史著作、包括专门的词文学史著作提到过它,更不要说给它应有的地位与评价了。——它就... 在中国词史上,有这么一部词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它都是真正独一无二、最为奇特的,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然而,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任何文学史著作、包括专门的词文学史著作提到过它,更不要说给它应有的地位与评价了。——它就是唐人易静的《兵要望江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词集 奇特 词史 中国 文学史 著作
下载PDF
说清末“新”小说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东甫 《阅读与写作》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这里所说的“清末‘新’小说”,和一般所谓“晚清新小说”有区别。当然,它也是晚清新小说的一部分,但其所称对象有特定性:特指书名中有“新”字的作品。
关键词 新小说 “新” 清末 特定性 晚清
下载PDF
秦似传略
10
作者 杨东甫 《社会科学家》 1987年第6期64-73,共10页
秦似,原名王缉和,又名王扬,曾用过茹雯、碧珊、土根、姜一等三十几个笔名,系蜚声中外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的长子。一九一七年十月十五日,秦似生于广西博白县岐山坡村一个世代读书人的小康家庭。应当说,这个家庭对于秦似的喜好文学是有一... 秦似,原名王缉和,又名王扬,曾用过茹雯、碧珊、土根、姜一等三十几个笔名,系蜚声中外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的长子。一九一七年十月十五日,秦似生于广西博白县岐山坡村一个世代读书人的小康家庭。应当说,这个家庭对于秦似的喜好文学是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他六岁入本村小学,十岁入博白县立高小,十四岁入博白县初中。这时开始学习旧诗词格律,并接触了一些新文艺作品。初中时候,秦似已表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远比其他学生扎实的基础。这当然也得力于他家那个藏书甚多的小阁楼、那个地方是他童年时的天堂。一九三三年夏末,秦似考入广西玉林高中。读了一个学期,经过当局所谓“甄别试”后,他所在的班级团“不合格”而被解散。就在这个学期,秦似开始了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似 杂文 传略 桂林 公刘 造反派 广西 《野草》 香港 聂绀弩
下载PDF
说曲三题——读《徐朔方说戏曲》札记
11
作者 杨东甫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9-45,共7页
“散曲”是包含“小令”(非“只曲”)和“套数”两种基本子类的曲学概念 ,此称于史可征 ,合乎逻辑 ;“散套”与“剧套”差异甚大 ,分类不仅合理而且必要 ,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王实甫《西厢记》创作于金哀宗元年之说 ,包括王实甫为金代... “散曲”是包含“小令”(非“只曲”)和“套数”两种基本子类的曲学概念 ,此称于史可征 ,合乎逻辑 ;“散套”与“剧套”差异甚大 ,分类不仅合理而且必要 ,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王实甫《西厢记》创作于金哀宗元年之说 ,包括王实甫为金代作家的说法 ,不能成立 ;南戏非源于温州说缺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实甫 小令 散曲 《西厢记》 曲学 南戏 徐朔方 合理 札记 概念
下载PDF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体例“五不当”论
12
作者 杨东甫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8-64,共7页
中国曲学史上篇幅最大、极富盛名的曲谱著作《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体例不当、内容杂乱的毛病,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又一体"与衬字并列不当;例曲选取不当;曲牌收录不当;例曲标示不当;擅改宫调曲牌名称不当。
关键词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体例 不当
下载PDF
“周星”考
13
作者 杨东甫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5-48,共4页
"周星"一词,《辞源》、《汉语大词典》释为"岁星"、"指十二年",引白居易文、周亮工诗等为例,片面而有误。此词在古文献中之意义,除了上引两辞书所列义项(但辞书所引例多误)外,尚有下列义项:一、"一... "周星"一词,《辞源》、《汉语大词典》释为"岁星"、"指十二年",引白居易文、周亮工诗等为例,片面而有误。此词在古文献中之意义,除了上引两辞书所列义项(但辞书所引例多误)外,尚有下列义项:一、"一年。"二、"岁月,年华。"三、"一岁(用于表示年龄)。"四、"星名"(非"岁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星 考释
下载PDF
清代通俗小说之托名寓意笔法——以四种作品为例
14
作者 杨东甫 《阅读与写作》 2011年第1期38-40,共3页
清代一些通俗小说,作者有意在所涉人名、物名上多下功夫,采用各种方式,赋予这些人名、物名以某种寓意,以表达好恶情感,或喻示题旨倾向,或意在创新觅奇眩人眼目。而读者并不能直接从作者所拟人名物名中看到这些意思,作者也并不加... 清代一些通俗小说,作者有意在所涉人名、物名上多下功夫,采用各种方式,赋予这些人名、物名以某种寓意,以表达好恶情感,或喻示题旨倾向,或意在创新觅奇眩人眼目。而读者并不能直接从作者所拟人名物名中看到这些意思,作者也并不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小说 寓意 清代 作品 笔法 作者 人名 名物
下载PDF
成语熟语语源考
15
作者 杨东甫 《阅读与写作》 2010年第9期26-27,共2页
辞书所收词语,不管是词还是成语、熟语、谚语、歇后语等,其书证应尽可能引用时代最早者,这是常识。但是,王涛等编《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温端政等《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这两种颇有影响... 辞书所收词语,不管是词还是成语、熟语、谚语、歇后语等,其书证应尽可能引用时代最早者,这是常识。但是,王涛等编《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温端政等《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这两种颇有影响的大型辞书未能完全做到此点。这里举一些例子,为这些辞书的若干词条提供时代更早的书证。此外,还有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成语、俗语,这些大型辞书居然未收,甚为不妥。这里亦就所见略作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成语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熟语 语源 大型辞书 使用频率 歇后语 书证
下载PDF
一种另类明代白话小说集——《劝惩绣像奇谈》评介
16
作者 杨东甫 《阅读与写作》 2010年第7期9-10,共2页
《劝惩绣像奇谈》,乃日本人服部抚松所编辑、点评的一种中国明代白话小说选集,于明治十六年(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由日本东京九春社出版。书名下尚有“一编”之后缀,所谓“一编”者,大约编者原有续编的计划,然未知是否实施。
关键词 劝惩 白话 明代 小说集 评介 小说选集 日本东京 日本人
下载PDF
历代进士考试之比较
17
作者 杨东甫 《阅读与写作》 2009年第7期35-37,共3页
明朝来华的有名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他的《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一卷第五章《关于中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学位的运用》中如此描述中国的“学位”考试:
关键词 《利玛窦中国札记》 考试 进士 历代 人文科学 意大利人 自然科学 传教士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不落夫家婚俗的道德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东甫 黄权才 卢斯飞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78-86,共9页
本文以广西少数民族“不落夫家”这一传统婚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历史、现状和形成原因,并对其作出道德评价,认为这一婚俗尽管在历史上某些特定前提下曾有一定合理性,但它不具有正面、积极、普遍意义的道德教化功能,其负面影响占主... 本文以广西少数民族“不落夫家”这一传统婚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历史、现状和形成原因,并对其作出道德评价,认为这一婚俗尽管在历史上某些特定前提下曾有一定合理性,但它不具有正面、积极、普遍意义的道德教化功能,其负面影响占主流,在今天尤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悖。因此应予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少数民族 婚姻习俗 道德评价 “不落夫家”
全文增补中
宋代僧诗中的临终偈颂
19
作者 杨东甫 《阅读与写作》 2010年第3期37-39,共3页
《佛光大辞典》(台湾佛光出版社1988年出版,星云大师监修)“偈”条谓:“有广、狭二义。广义之偈,包括十二部教中之伽陀与祗夜,两者均为偈颂之体,然两者之意义互异。……狭义之偈则单指梵语之gatha,音译佛陀、伽他、偈陀、偈他... 《佛光大辞典》(台湾佛光出版社1988年出版,星云大师监修)“偈”条谓:“有广、狭二义。广义之偈,包括十二部教中之伽陀与祗夜,两者均为偈颂之体,然两者之意义互异。……狭义之偈则单指梵语之gatha,音译佛陀、伽他、偈陀、偈他,意译讽诵、偈颂、造颂、孤起颂、不重颂偈、颂、歌谣。”据此,偈本是佛经之一种。佛教传人中国之后,偈又成为佛教徒专用的一种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诗 宋代 出版社 佛教徒 佛光 歌谣 诗体
下载PDF
广西名胜古迹对联摭谈
20
作者 杨东甫 《阅读与写作》 2010年第5期39-40,共2页
桂林山水甲天下,尽人皆知;但广西的山水名胜、人文古迹所在多有,不少景区景点,其奇特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就连桂林也未必能胜,这一点却不见得人人都了解。
关键词 名胜古迹 广西 对联 桂林山水 人文资源 景区景点 风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