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臭氧和PM_(2.5)对慢阻肺死亡影响及气温修饰效应
被引量:
16
1
作者
周骥
付世华
+5 位作者
彭丽
杨丹丹
杨丝絮
周弋
许建明
叶晓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904-5911,共8页
采用广义相加模型评估臭氧和细颗粒物(PM_(2.5))暴露对2008~2017年上海浦东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的超额危险度(ER)和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污染集中在4~6月,PM_(2.5)污染集中在12月、1~2月,10a间臭氧浓度逐年增...
采用广义相加模型评估臭氧和细颗粒物(PM_(2.5))暴露对2008~2017年上海浦东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的超额危险度(ER)和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污染集中在4~6月,PM_(2.5)污染集中在12月、1~2月,10a间臭氧浓度逐年增加,PM_(2.5)有小幅下降;在最大滞后效应下,臭氧每增加10μg/m^(3),ER和YLL分别为1.34%(95%CI:0.57%~2.12%)和54.98(95%CI:16.36~106.41)人·a;PM_(2.5)每增加10μg/m^(3),两者分别为2.66%(95%CI:1.54%~3.79%)和130.92(95%CI:42.47~274.28)人·a;臭氧对男性和<85岁人群影响显著,PM_(2.5)对女性和≥85岁人群影响显著;暖季时臭氧暴露相关的COPD死亡风险更高,冷季时PM_(2.5)暴露相关的COPD死亡风险更高.臭氧和PM_(2.5)致COPD死亡的影响可能因气温水平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PM_(2.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死亡
效果修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象因素和百度指数在手足口病预报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骥
彭丽
+3 位作者
付世华
叶晓芳
杨丹丹
杨丝絮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5期24-29,共6页
目的 结合手足口病关键字的百度指数与手足口病病例监测数据,建立手足口病预测模型。方法 基于气象因素和百度指数,利用上海市浦东地区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手足口病发病数据,构建3种预测模型,使用解释偏差和赤池信息准则比较3...
目的 结合手足口病关键字的百度指数与手足口病病例监测数据,建立手足口病预测模型。方法 基于气象因素和百度指数,利用上海市浦东地区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手足口病发病数据,构建3种预测模型,使用解释偏差和赤池信息准则比较3种模型的拟合优度。利用交叉验证的方法,通过计算残差平方和和调整后的R^(2),反映预测值与实际观察值之间的差异情况、评估预报模型的性能。结果 2012-2016年,上海市浦东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3 005例,平均每周(241.39±170.95)例,对比3种模型的拟合结果,模型2的拟合效果最佳,其手足口病病例的预测指标优于模型3和模型4的。结论 与气温和相对湿度相比,百度指数的预测时效性更强,利用气象数据和百度指数可以提高手足口病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气象要素
百度指数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最高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周建丁
马玉霞
+3 位作者
杨丝絮
虞志昂
马秉吉
张志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2-378,共7页
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半参数的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星期几效应、长期趋势、气象要素等混杂因素后,分析2009~2012年北京市日最高气温与四类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探讨日最高气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考虑了不同年龄和性别...
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半参数的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星期几效应、长期趋势、气象要素等混杂因素后,分析2009~2012年北京市日最高气温与四类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探讨日最高气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考虑了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分层以及0~6d的滞后效应.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存在0~1d滞后效应,男性急诊人次均要高于女性;日最高气温每上升1°C,男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急诊人次分别增加2.10%和2.14%,女性肺炎、哮喘和支气管炎急诊人次分别增加2.00%、4.21%和2.95%.对性别而言,日最高气温每上升1°C,小于15岁人群支气管炎急诊人次增加3.60%;15~59岁人群支气管炎急诊人次增加2.16%;对60~74岁年龄段急诊人次无显著统计学意义;≥75岁人群肺炎和哮喘急诊人次分别增加2.69%和8.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最高气温
呼吸系统疾病
时间序列
广义相加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温联合PM_(2.5)对小鼠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付世华
周骥
+2 位作者
叶晓芳
杨丹丹
杨丝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43-3348,共6页
为研究低温联合PM_(2.5)加重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将哮喘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温组、PM_(2.5)组和低温联合PM_(2.5)暴露组(n=8),饲养于相应环境(4周).检测细胞因子(IL-4、IL-6、IL-13、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氧化应激指标(...
为研究低温联合PM_(2.5)加重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将哮喘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温组、PM_(2.5)组和低温联合PM_(2.5)暴露组(n=8),饲养于相应环境(4周).检测细胞因子(IL-4、IL-6、IL-13、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转录因子(相关孤核受体RORγt、叉头蛋白Foxp3)水平,流式检测Th17和Treg细胞数量差异.结果表明,联合暴露组小鼠支气管炎症细胞浸润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IL-6、IL-17和TGF-β水平均较高,CAT水平较低,以联合暴露组影响最显著.联合暴露组Th17细胞比例最高,Treg细胞比例最低,RORγt水平显著高于低温组和PM_(2.5)组.方差分析发现联合暴露对IL-4、IL-13、IL-17、MDA及RORγt的升高有交互作用.低温联合PM_(2.5)可能通过促进RORγt表达,使Th17/Treg极化而加剧肺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低温
PM_(2.5)
炎症反应
TH17/TRE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温与PM_(2.5)协同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丝絮
彭丽
+3 位作者
叶晓芳
杨丹丹
张亚杰
周弋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60-666,共7页
【目的】探讨气温与细颗粒物(PM_(2.5))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影响的协同效应。【方法】收集了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2018年心脑血管死亡病例以及同期大气污染和气象要素数据。采用以Poisson回归为基础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建立独立效应、...
【目的】探讨气温与细颗粒物(PM_(2.5))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影响的协同效应。【方法】收集了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2018年心脑血管死亡病例以及同期大气污染和气象要素数据。采用以Poisson回归为基础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建立独立效应、双变量二元响应模型以及污染物分层模型,定量评估气温与PM_(2.5)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协同作用。【结果】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关联性曲线呈现“U”型,最适温度在18.9℃。PM_(2.5)浓度每上升10μg·m^(-3),心脑血管疾病总人群、男性、女性、<75岁和≥75岁人群的死亡风险分别升高0.60%(95%CI:0.30%~0.91%)、0.77%(95%CI:0.34%~1.20%)、0.46%(95%CI:0.05%~0.86%)、0.66%(95%CI:0.03%~1.30%)和0.59%(95%CI:0.26%~0.92%)。随着PM_(2.5)浓度等级的升高,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逐渐增大,PM_(2.5)浓度在>150μg·m^(-3)时影响最显著,不同季节的敏感性人群存在差异。【结论】PM_(2.5)浓度等级在轻度污染及以上时会加大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PM_(2.5)
心脑血管疾病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疾病相对危险度的影响
被引量:
10
6
作者
杨丝絮
马玉霞
+1 位作者
周建丁
周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52-1559,共8页
探讨上海市主要大气污染PM_(10)、PM_(2.5)、NO_2和O_3的日平均浓度变化以及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疾病的影响.本文汇总了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上海市大气污染、气象要素,以及感冒日就诊人数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Possion半参数广...
探讨上海市主要大气污染PM_(10)、PM_(2.5)、NO_2和O_3的日平均浓度变化以及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疾病的影响.本文汇总了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上海市大气污染、气象要素,以及感冒日就诊人数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Possion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通过平滑样条函数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及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分析上海市大气污染物与居民健康的暴露-反应关系,并按年龄进行分层分析,定量评估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日就诊人数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结果表明,上海市大气污染物PM_(10)、NO_2、O_3、PM_(2.5)浓度每增加一个IQR,感冒疾病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1.024 0(1.023 3~1.024 6)、1.020 6(1.020 1~1.021 2)、0.939 3(0.938 4~0.940 2)、1.008 0(1.006 9~1.008 6),大气污染物PM_(10)、NO_2、O_3、PM_(2.5)浓度每增加10μg·m^(-3),感冒日就诊人数分别增加0.5%、1.0%、-2.0%、0.2%.在多污染模型中,在引入其他污染物后,NO_2和PM_(2.5)的结果较单污染模型是基本减小的,PM_(10)和O_3的结果是基本增大的.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疾病的发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时间序列
感冒
就诊人数
相对危险度
原文传递
题名
臭氧和PM_(2.5)对慢阻肺死亡影响及气温修饰效应
被引量:
16
1
作者
周骥
付世华
彭丽
杨丹丹
杨丝絮
周弋
许建明
叶晓芳
机构
上海市气象局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研究所
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904-591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05087)。
文摘
采用广义相加模型评估臭氧和细颗粒物(PM_(2.5))暴露对2008~2017年上海浦东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的超额危险度(ER)和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污染集中在4~6月,PM_(2.5)污染集中在12月、1~2月,10a间臭氧浓度逐年增加,PM_(2.5)有小幅下降;在最大滞后效应下,臭氧每增加10μg/m^(3),ER和YLL分别为1.34%(95%CI:0.57%~2.12%)和54.98(95%CI:16.36~106.41)人·a;PM_(2.5)每增加10μg/m^(3),两者分别为2.66%(95%CI:1.54%~3.79%)和130.92(95%CI:42.47~274.28)人·a;臭氧对男性和<85岁人群影响显著,PM_(2.5)对女性和≥85岁人群影响显著;暖季时臭氧暴露相关的COPD死亡风险更高,冷季时PM_(2.5)暴露相关的COPD死亡风险更高.臭氧和PM_(2.5)致COPD死亡的影响可能因气温水平而异.
关键词
臭氧
PM_(2.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死亡
效果修饰
Keywords
ozone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death
effect modification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象因素和百度指数在手足口病预报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骥
彭丽
付世华
叶晓芳
杨丹丹
杨丝絮
机构
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研究所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5期24-29,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dz1200402)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创新基金资助项目(M2020014)
文摘
目的 结合手足口病关键字的百度指数与手足口病病例监测数据,建立手足口病预测模型。方法 基于气象因素和百度指数,利用上海市浦东地区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手足口病发病数据,构建3种预测模型,使用解释偏差和赤池信息准则比较3种模型的拟合优度。利用交叉验证的方法,通过计算残差平方和和调整后的R^(2),反映预测值与实际观察值之间的差异情况、评估预报模型的性能。结果 2012-2016年,上海市浦东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3 005例,平均每周(241.39±170.95)例,对比3种模型的拟合结果,模型2的拟合效果最佳,其手足口病病例的预测指标优于模型3和模型4的。结论 与气温和相对湿度相比,百度指数的预测时效性更强,利用气象数据和百度指数可以提高手足口病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气象要素
百度指数
预测模型
Keywords
hand-foot-mouth disease
meteorological factor
Baidu index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R122.1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最高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周建丁
马玉霞
杨丝絮
虞志昂
马秉吉
张志薇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2-378,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17-69)
文摘
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半参数的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星期几效应、长期趋势、气象要素等混杂因素后,分析2009~2012年北京市日最高气温与四类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探讨日最高气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考虑了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分层以及0~6d的滞后效应.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存在0~1d滞后效应,男性急诊人次均要高于女性;日最高气温每上升1°C,男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急诊人次分别增加2.10%和2.14%,女性肺炎、哮喘和支气管炎急诊人次分别增加2.00%、4.21%和2.95%.对性别而言,日最高气温每上升1°C,小于15岁人群支气管炎急诊人次增加3.60%;15~59岁人群支气管炎急诊人次增加2.16%;对60~74岁年龄段急诊人次无显著统计学意义;≥75岁人群肺炎和哮喘急诊人次分别增加2.69%和8.05%.
关键词
日最高气温
呼吸系统疾病
时间序列
广义相加模型
Keywords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respiratory diseases
time series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分类号
X1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5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联合PM_(2.5)对小鼠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付世华
周骥
叶晓芳
杨丹丹
杨丝絮
机构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43-334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05087)。
文摘
为研究低温联合PM_(2.5)加重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将哮喘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温组、PM_(2.5)组和低温联合PM_(2.5)暴露组(n=8),饲养于相应环境(4周).检测细胞因子(IL-4、IL-6、IL-13、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转录因子(相关孤核受体RORγt、叉头蛋白Foxp3)水平,流式检测Th17和Treg细胞数量差异.结果表明,联合暴露组小鼠支气管炎症细胞浸润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IL-6、IL-17和TGF-β水平均较高,CAT水平较低,以联合暴露组影响最显著.联合暴露组Th17细胞比例最高,Treg细胞比例最低,RORγt水平显著高于低温组和PM_(2.5)组.方差分析发现联合暴露对IL-4、IL-13、IL-17、MDA及RORγt的升高有交互作用.低温联合PM_(2.5)可能通过促进RORγt表达,使Th17/Treg极化而加剧肺部炎症.
关键词
哮喘
低温
PM_(2.5)
炎症反应
TH17/TREG
Keywords
asthma
cold stress
PM_(2.5)
inflammatory response
Th17/Treg
分类号
X5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温与PM_(2.5)协同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丝絮
彭丽
叶晓芳
杨丹丹
张亚杰
周弋
机构
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气候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出处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60-666,共7页
基金
上海市气象局重大科研项目(ZD201904)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CSF201908)
+1 种基金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PWRd2019-11)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1DZ1202300)。
文摘
【目的】探讨气温与细颗粒物(PM_(2.5))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影响的协同效应。【方法】收集了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2018年心脑血管死亡病例以及同期大气污染和气象要素数据。采用以Poisson回归为基础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建立独立效应、双变量二元响应模型以及污染物分层模型,定量评估气温与PM_(2.5)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协同作用。【结果】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关联性曲线呈现“U”型,最适温度在18.9℃。PM_(2.5)浓度每上升10μg·m^(-3),心脑血管疾病总人群、男性、女性、<75岁和≥75岁人群的死亡风险分别升高0.60%(95%CI:0.30%~0.91%)、0.77%(95%CI:0.34%~1.20%)、0.46%(95%CI:0.05%~0.86%)、0.66%(95%CI:0.03%~1.30%)和0.59%(95%CI:0.26%~0.92%)。随着PM_(2.5)浓度等级的升高,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逐渐增大,PM_(2.5)浓度在>150μg·m^(-3)时影响最显著,不同季节的敏感性人群存在差异。【结论】PM_(2.5)浓度等级在轻度污染及以上时会加大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气温
PM_(2.5)
心脑血管疾病
交互作用
Keywords
temperature
PM_(2.5)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synergetic effect
分类号
R12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疾病相对危险度的影响
被引量:
10
6
作者
杨丝絮
马玉霞
周建丁
周骥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52-1559,共8页
基金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QXJK2016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lzujbky-2017-69)
文摘
探讨上海市主要大气污染PM_(10)、PM_(2.5)、NO_2和O_3的日平均浓度变化以及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疾病的影响.本文汇总了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上海市大气污染、气象要素,以及感冒日就诊人数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Possion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通过平滑样条函数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及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分析上海市大气污染物与居民健康的暴露-反应关系,并按年龄进行分层分析,定量评估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日就诊人数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结果表明,上海市大气污染物PM_(10)、NO_2、O_3、PM_(2.5)浓度每增加一个IQR,感冒疾病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1.024 0(1.023 3~1.024 6)、1.020 6(1.020 1~1.021 2)、0.939 3(0.938 4~0.940 2)、1.008 0(1.006 9~1.008 6),大气污染物PM_(10)、NO_2、O_3、PM_(2.5)浓度每增加10μg·m^(-3),感冒日就诊人数分别增加0.5%、1.0%、-2.0%、0.2%.在多污染模型中,在引入其他污染物后,NO_2和PM_(2.5)的结果较单污染模型是基本减小的,PM_(10)和O_3的结果是基本增大的.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疾病的发生有影响.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时间序列
感冒
就诊人数
相对危险度
Keywords
air pollution
time series
cold
daily hospital visits
relative risk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12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臭氧和PM_(2.5)对慢阻肺死亡影响及气温修饰效应
周骥
付世华
彭丽
杨丹丹
杨丝絮
周弋
许建明
叶晓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象因素和百度指数在手足口病预报模型中的应用
周骥
彭丽
付世华
叶晓芳
杨丹丹
杨丝絮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最高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影响研究
周建丁
马玉霞
杨丝絮
虞志昂
马秉吉
张志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低温联合PM_(2.5)对小鼠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
付世华
周骥
叶晓芳
杨丹丹
杨丝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气温与PM_(2.5)协同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研究
杨丝絮
彭丽
叶晓芳
杨丹丹
张亚杰
周弋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3
1
原文传递
6
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疾病相对危险度的影响
杨丝絮
马玉霞
周建丁
周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