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肿瘤“瘀毒”病机理论诠释
被引量:
21
1
作者
姜涛
朱爱松
+4 位作者
杨丹倩
鲁军
楼招欢
徐楚韵
张光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29-231,239,共4页
[目的]通过对"瘀毒"病机理论的诠释,为中医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方法]通过查阅肿瘤相关中医学文献,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探讨"瘀毒"理论中"瘀"和"毒"的含义及成因,对&qu...
[目的]通过对"瘀毒"病机理论的诠释,为中医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方法]通过查阅肿瘤相关中医学文献,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探讨"瘀毒"理论中"瘀"和"毒"的含义及成因,对"瘀毒"理论进行诠释,并提出相应治疗策略。[结果]肿瘤"瘀毒"病机理论中的"瘀"指的是体内物质淤积、阻滞的状态,多由正虚和邪实共同导致。"毒"指的是具有强烈致病性,容易导致疾病恶化的致病因素,多由"瘀"蕴久而生。在微观层面,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及其组分的改变是"瘀毒"的典型特征。根据"瘀毒"理论,匡扶正气,求本溯源;探寻邪实,不忘瘀血;瘀毒同治,通达机变是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结论]"瘀毒互结"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核心,依据"瘀毒"理论衍生的治则治法可以指导肿瘤的治疗,值得同道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瘀毒
病因病机
瘀血
癌毒
肿瘤微环境
治疗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精准医学的理论形成和内涵剖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黄建波
余洁茹
+1 位作者
杨丹倩
张光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0,共4页
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和精准医疗是近年来医学界讨论的重要焦点,随着人类健康意识的提升,预防性、个体化和精准化显得更加重要,三者的核心是精准医学。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寒热温凉的气候轴、地理特征的方位轴、时序变化的时间轴和四...
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和精准医疗是近年来医学界讨论的重要焦点,随着人类健康意识的提升,预防性、个体化和精准化显得更加重要,三者的核心是精准医学。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寒热温凉的气候轴、地理特征的方位轴、时序变化的时间轴和四维内容的空间轴,离不开"天人合一"和"五运六气"思想,而这些正是中医精准医学的理论源流,中医学标准化是观天、观地、察物和察人事宏观大实验的背景下产生的,天地物人之间的趋同性和自身的一致性是中医精准医学核心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精准医学
天人合一
五运六气
趋同性
一致性
原文传递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探讨钱塘医派的兴衰起落与历史价值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丹倩
徐楚韵
+1 位作者
姜涛
张光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1-353,356,共4页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杭州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因素、文化对钱塘医派的学术特点的影响及钱塘医派的兴衰起落。认为钱塘医派尊经崇古却不泥古,兼容并包,是杭州历史上唯一发展起来的医学流派。其留下大量学术价值极高的著作...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杭州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因素、文化对钱塘医派的学术特点的影响及钱塘医派的兴衰起落。认为钱塘医派尊经崇古却不泥古,兼容并包,是杭州历史上唯一发展起来的医学流派。其留下大量学术价值极高的著作,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医派
中医学术流派
历史地理学
原文传递
古代中医咒术治病特点及其原理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佳豪
黄建波
+3 位作者
何睦
余洁茹
杨丹倩
张光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853-4855,共3页
中医著作中的咒术滥觞于吸收了中国上古巫祝之术的道教咒术,同时吸纳了部分佛教梵文咒语。中医咒术持咒的主体即可为医家,也可为患者自身。咒术并不等于迷信,咒术之所以长期存在,是因为在咒术治病表象之下暗含着某些科学成分。古代医家...
中医著作中的咒术滥觞于吸收了中国上古巫祝之术的道教咒术,同时吸纳了部分佛教梵文咒语。中医咒术持咒的主体即可为医家,也可为患者自身。咒术并不等于迷信,咒术之所以长期存在,是因为在咒术治病表象之下暗含着某些科学成分。古代医家一般遇"疾病轻浅""医药难得""尚巫而不能药者""久治不愈"等情况才运用咒术治病,与故弄玄虚、欺骗百姓的"江湖术士"迥异。咒术处方常配合汤液、中药符箓、艾灸等治疗并要求患者忌口。对于咒术的神秘力量暂且不谈,咒术治病的效力可以由其背后掺杂的中药治疗和中医情志疗法作为保证,其治病原理归结于"移精变气",与现代心理治疗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咒术
治病特色
心理医疗
移精变气
情志疗法
祝由
原文传递
辨三焦利卫气理论探源
被引量:
16
5
作者
姜涛
朱爱松
+2 位作者
徐楚韵
杨丹倩
张光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86-1288,共3页
卫气是中医学中重要的人体之气,关于其与三焦的关系,有“卫出上焦”“卫出下焦”等多种说法。文章通过分析认为,卫气本于中焦,成于下焦,散于上焦,行于三焦,上述“出”字不可片面理解,可解释为发出、化生、长成、上传、宣散等多种含义。...
卫气是中医学中重要的人体之气,关于其与三焦的关系,有“卫出上焦”“卫出下焦”等多种说法。文章通过分析认为,卫气本于中焦,成于下焦,散于上焦,行于三焦,上述“出”字不可片面理解,可解释为发出、化生、长成、上传、宣散等多种含义。依据卫气与三焦的特殊关系,引申出补中焦,固下焦,调上焦和畅三焦来治疗卫气相关病证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出上焦
卫出下焦
卫气
三焦
卫气虚损
原文传递
《金匮要略》泻心汤证“心气不定”考辨
被引量:
3
6
作者
吴佳豪
何睦
+1 位作者
杨丹倩
张光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404-4406,共3页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云:"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对于该条文的理解,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运用他校法结合梁代陶弘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相关...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云:"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对于该条文的理解,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运用他校法结合梁代陶弘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相关条文对"心气不定"进行了考辨,发现古书传抄抑或版印,因年代久远,腐蚀虫蛀,"足"与"定"二字极易变更,"足"为"定"之讹,因形近而误,"心气不足"应为"心气不定",指症状而言,而不是病机,"心气不定"即心中不安,甚或烦悸、怔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心汤
心气不足
心气不定
辅行诀
金匮要略
原文传递
从中医之“鬼”论中医学的演进与特色
被引量:
2
7
作者
姜涛
朱爱松
+2 位作者
杨丹倩
徐楚韵
张光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3-2226,共4页
"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医学中多次出现,中医之"鬼"虽保留了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含义,但赋予了其更多的中医内涵。通过借用人们对"鬼"的不同看法以及"鬼"的各种特点,中医更多地用&qu...
"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医学中多次出现,中医之"鬼"虽保留了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含义,但赋予了其更多的中医内涵。通过借用人们对"鬼"的不同看法以及"鬼"的各种特点,中医更多地用"鬼"来暗指一类致病复杂、易乱情志、易传染、症状飘忽不定、预后较差的特殊病邪。这一过程是"鬼"由虚无缥缈的意识层面到具体化医学层面的转变过程,也是中医学从神学转变到医学的过程。基于此,可以洞察出中医学是具有时代特征、多学科交融、不断进步的一门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鬼
病因
邪气
多学科
文化
原文传递
试从“七郁”病机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
12
8
作者
秦楚峰
夏梦幻
+2 位作者
杨丹倩
薛丹
朱爱松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594-1597,共4页
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朱震亨所构建的"六郁"病机理论密切相关。通过解析郁、六郁与情郁的内涵,探析朱震亨"六郁"学说,认为其中含有气、血、痰、火、湿、食、情七种郁滞,故提出"七郁"概念。通过冠心病...
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朱震亨所构建的"六郁"病机理论密切相关。通过解析郁、六郁与情郁的内涵,探析朱震亨"六郁"学说,认为其中含有气、血、痰、火、湿、食、情七种郁滞,故提出"七郁"概念。通过冠心病各阶段的症状表现分层次探讨"七郁"病机与冠心病的联系,发现情郁、气郁是冠心病形成期的病机特征;食郁、湿郁、火郁是冠心病稳定期的病机特征;痰郁、血郁是冠心病活动期的病机特征,从而阐明冠心病和中医学郁滞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六郁
七郁
朱震亨
情志郁滞
原文传递
题名
肿瘤“瘀毒”病机理论诠释
被引量:
21
1
作者
姜涛
朱爱松
杨丹倩
鲁军
楼招欢
徐楚韵
张光霁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29-231,23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445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YFC1708700、2019YFC1708701、2019YFC1708702)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C03072)。
文摘
[目的]通过对"瘀毒"病机理论的诠释,为中医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方法]通过查阅肿瘤相关中医学文献,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探讨"瘀毒"理论中"瘀"和"毒"的含义及成因,对"瘀毒"理论进行诠释,并提出相应治疗策略。[结果]肿瘤"瘀毒"病机理论中的"瘀"指的是体内物质淤积、阻滞的状态,多由正虚和邪实共同导致。"毒"指的是具有强烈致病性,容易导致疾病恶化的致病因素,多由"瘀"蕴久而生。在微观层面,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及其组分的改变是"瘀毒"的典型特征。根据"瘀毒"理论,匡扶正气,求本溯源;探寻邪实,不忘瘀血;瘀毒同治,通达机变是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结论]"瘀毒互结"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核心,依据"瘀毒"理论衍生的治则治法可以指导肿瘤的治疗,值得同道借鉴。
关键词
肿瘤
瘀毒
病因病机
瘀血
癌毒
肿瘤微环境
治疗策略
Keywords
tumor
stasis-toxi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blood stasis
cancer tox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reatment strategy
分类号
R2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精准医学的理论形成和内涵剖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黄建波
余洁茹
杨丹倩
张光霁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0,共4页
文摘
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和精准医疗是近年来医学界讨论的重要焦点,随着人类健康意识的提升,预防性、个体化和精准化显得更加重要,三者的核心是精准医学。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寒热温凉的气候轴、地理特征的方位轴、时序变化的时间轴和四维内容的空间轴,离不开"天人合一"和"五运六气"思想,而这些正是中医精准医学的理论源流,中医学标准化是观天、观地、察物和察人事宏观大实验的背景下产生的,天地物人之间的趋同性和自身的一致性是中医精准医学核心内涵。
关键词
中医学
精准医学
天人合一
五运六气
趋同性
一致性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cision medicine
Heaven and man are united as one
Five movements and six climates
Convergence
Consistency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探讨钱塘医派的兴衰起落与历史价值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丹倩
徐楚韵
姜涛
张光霁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1-353,356,共4页
文摘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杭州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因素、文化对钱塘医派的学术特点的影响及钱塘医派的兴衰起落。认为钱塘医派尊经崇古却不泥古,兼容并包,是杭州历史上唯一发展起来的医学流派。其留下大量学术价值极高的著作,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钱塘医派
中医学术流派
历史地理学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古代中医咒术治病特点及其原理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佳豪
黄建波
何睦
余洁茹
杨丹倩
张光霁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853-4855,共3页
文摘
中医著作中的咒术滥觞于吸收了中国上古巫祝之术的道教咒术,同时吸纳了部分佛教梵文咒语。中医咒术持咒的主体即可为医家,也可为患者自身。咒术并不等于迷信,咒术之所以长期存在,是因为在咒术治病表象之下暗含着某些科学成分。古代医家一般遇"疾病轻浅""医药难得""尚巫而不能药者""久治不愈"等情况才运用咒术治病,与故弄玄虚、欺骗百姓的"江湖术士"迥异。咒术处方常配合汤液、中药符箓、艾灸等治疗并要求患者忌口。对于咒术的神秘力量暂且不谈,咒术治病的效力可以由其背后掺杂的中药治疗和中医情志疗法作为保证,其治病原理归结于"移精变气",与现代心理治疗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
中医咒术
治病特色
心理医疗
移精变气
情志疗法
祝由
Keywords
TCM incantation
Treating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Removing essence and changing qi
Emotional therapy
Zhuyou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辨三焦利卫气理论探源
被引量:
16
5
作者
姜涛
朱爱松
徐楚韵
杨丹倩
张光霁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86-1288,共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No.2018YFC1708700,No.2018YFC1708701,No.2019YFC1708702)。
文摘
卫气是中医学中重要的人体之气,关于其与三焦的关系,有“卫出上焦”“卫出下焦”等多种说法。文章通过分析认为,卫气本于中焦,成于下焦,散于上焦,行于三焦,上述“出”字不可片面理解,可解释为发出、化生、长成、上传、宣散等多种含义。依据卫气与三焦的特殊关系,引申出补中焦,固下焦,调上焦和畅三焦来治疗卫气相关病证的治疗原则。
关键词
卫出上焦
卫出下焦
卫气
三焦
卫气虚损
Keywords
Defensive qi out of the upper jiao
Defensive qi out of the lower jiao
Defensive qi
Sanjiao
Deficiency of defensive qi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金匮要略》泻心汤证“心气不定”考辨
被引量:
3
6
作者
吴佳豪
何睦
杨丹倩
张光霁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404-4406,共3页
文摘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云:"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对于该条文的理解,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运用他校法结合梁代陶弘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相关条文对"心气不定"进行了考辨,发现古书传抄抑或版印,因年代久远,腐蚀虫蛀,"足"与"定"二字极易变更,"足"为"定"之讹,因形近而误,"心气不足"应为"心气不定",指症状而言,而不是病机,"心气不定"即心中不安,甚或烦悸、怔忡。
关键词
泻心汤
心气不足
心气不定
辅行诀
金匮要略
Keywords
Xiexin Decoction
Insufficiency of heart qi
Instability heart qi
Fuxing Jue
Jingui Yaolue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中医之“鬼”论中医学的演进与特色
被引量:
2
7
作者
姜涛
朱爱松
杨丹倩
徐楚韵
张光霁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3-2226,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No.2019YFC170800,No.2019YFC170801,No.2019YFC170802)。
文摘
"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医学中多次出现,中医之"鬼"虽保留了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含义,但赋予了其更多的中医内涵。通过借用人们对"鬼"的不同看法以及"鬼"的各种特点,中医更多地用"鬼"来暗指一类致病复杂、易乱情志、易传染、症状飘忽不定、预后较差的特殊病邪。这一过程是"鬼"由虚无缥缈的意识层面到具体化医学层面的转变过程,也是中医学从神学转变到医学的过程。基于此,可以洞察出中医学是具有时代特征、多学科交融、不断进步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
中医
鬼
病因
邪气
多学科
文化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host
Cause of disease
Pathogen
Multidisciplinary
Culture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试从“七郁”病机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
12
8
作者
秦楚峰
夏梦幻
杨丹倩
薛丹
朱爱松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594-1597,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708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4417)。
文摘
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朱震亨所构建的"六郁"病机理论密切相关。通过解析郁、六郁与情郁的内涵,探析朱震亨"六郁"学说,认为其中含有气、血、痰、火、湿、食、情七种郁滞,故提出"七郁"概念。通过冠心病各阶段的症状表现分层次探讨"七郁"病机与冠心病的联系,发现情郁、气郁是冠心病形成期的病机特征;食郁、湿郁、火郁是冠心病稳定期的病机特征;痰郁、血郁是冠心病活动期的病机特征,从而阐明冠心病和中医学郁滞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冠心病
六郁
七郁
朱震亨
情志郁滞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ix constraints
seven constraints
ZHU Zhenheng
constraint and stagnation of emotion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肿瘤“瘀毒”病机理论诠释
姜涛
朱爱松
杨丹倩
鲁军
楼招欢
徐楚韵
张光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医精准医学的理论形成和内涵剖析
黄建波
余洁茹
杨丹倩
张光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原文传递
3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探讨钱塘医派的兴衰起落与历史价值
杨丹倩
徐楚韵
姜涛
张光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4
古代中医咒术治病特点及其原理研究
吴佳豪
黄建波
何睦
余洁茹
杨丹倩
张光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5
辨三焦利卫气理论探源
姜涛
朱爱松
徐楚韵
杨丹倩
张光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6
原文传递
6
《金匮要略》泻心汤证“心气不定”考辨
吴佳豪
何睦
杨丹倩
张光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7
从中医之“鬼”论中医学的演进与特色
姜涛
朱爱松
杨丹倩
徐楚韵
张光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8
试从“七郁”病机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秦楚峰
夏梦幻
杨丹倩
薛丹
朱爱松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