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籼粳交错区水稻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杨久 丁鲲 +5 位作者 卢义宣 辜琼瑶 刘晓利 张竹仙 宋建荣 李华惠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1-395,共5页
对32份不同籼粳类型品种在云南省弥勒县籼粳交错区进行产量与11个性状间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每穗实粒数,遗传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分别为r=0.52**,P=1.34625,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其次是结实率(r=0.45**)和... 对32份不同籼粳类型品种在云南省弥勒县籼粳交错区进行产量与11个性状间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每穗实粒数,遗传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分别为r=0.52**,P=1.34625,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其次是结实率(r=0.45**)和千粒重(r=0.34*,P=0.80317)。性状之间谷粒长宽比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r=-0.38*),即谷粒长宽比越大,结实率越低。各性状对产量的作用通径系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每穗实粒数>单株有效穗>千粒重>株高,且这4个因子对单株产量的相对贡献率达到84.998%。因此,选择大穗大粒的品种是提高云南籼粳交错稻作区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兼顾具有适当的有效穗、株高,且谷粒越宽(偏粳)越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稻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经分析
下载PDF
中国软米两系杂交稻云光14号的选育及在毗邻国家的表现 被引量:8
2
作者 杨久 卢义宣 +3 位作者 徐开荣 刘晓利 吴云龙 奎丽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345-348,共4页
云光14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利用光敏核不育系(PGMS)蜀光612s与抗寒优质强恢复系云恢808配组而成的软米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7.65—12.35t/hm^2)、米质优(可达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口感软、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 云光14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利用光敏核不育系(PGMS)蜀光612s与抗寒优质强恢复系云恢808配组而成的软米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7.65—12.35t/hm^2)、米质优(可达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口感软、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0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10月通过越南农业农村发展部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米两系杂交稻 云光14号 毗邻国家
下载PDF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109’选育与繁殖制种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久 刘晓利 +5 位作者 奎丽梅 涂建 辜琼瑶 汪云辉 阳艾章 李社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4-858,共5页
‘云光109’是利用光敏核不育系(PGMS)‘N95076S’与恢复系云粳恢7号组配而成。具有高产(9.0~13.97 t/hm2)、感稻瘟病(9级),抗白叶枯病(3级)。米饭食口性好、米质优、经检测属优质软米杂交粳稻。2011年同时通过云南省和贵州省农作物新... ‘云光109’是利用光敏核不育系(PGMS)‘N95076S’与恢复系云粳恢7号组配而成。具有高产(9.0~13.97 t/hm2)、感稻瘟病(9级),抗白叶枯病(3级)。米饭食口性好、米质优、经检测属优质软米杂交粳稻。2011年同时通过云南省和贵州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编号分别为滇审稻2011008号和黔审稻2011011号;2012年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证。通过2008年至2012年‘云光109’大面积制种实践表明,‘N95076S’在湖北省仙桃市最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16日至8月24日。此时阳光充足、温度高使其容易通过育性转换敏感期,且不育性稳定,确保了杂交种子的纯度,以此确定最佳播种期为6月4日。在仙桃‘N95076S’不育系在9月22日左右转换为可育,因此,对‘云光109’进行繁种需在7月14日播种,9月16日实现抽穗。同时,‘云光109’经过一季制种后,可以通过再生繁殖,实现一季播种制种、繁殖双季,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 '云光109’ 光敏核不育系繁殖 制种 选育
下载PDF
云南两系杂交稻优势生态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久 卢义宣 李自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共6页
农作物杂种优势群或杂种优势生态型研究可有效地指导杂种优势亲本组配和利用。本研究用4个云南不同籼粳生态型恢复系,分别与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测交,通过对父本和F1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在12种杂种优势组配模式中筛选出2个云南两系... 农作物杂种优势群或杂种优势生态型研究可有效地指导杂种优势亲本组配和利用。本研究用4个云南不同籼粳生态型恢复系,分别与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测交,通过对父本和F1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在12种杂种优势组配模式中筛选出2个云南两系杂交稻的杂优配组模式:云南偏籼生态型恢复系与籼型蜀光612s组配,即籼×偏籼配组模式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云南粳生态型恢复系与95076s组配,即粳×粳配组模式,在云南高原稻区由于双亲皆为粳稻,抗寒性强,结实率高,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在籼生态型的亚型内杂种优势表现不相同,培矮64s和蜀光612s与籼生态型测交F1的单株产量无明显竞争优势,但是它们与两系籼型恢复系亚生态型测交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说明云南两系籼型恢复系亚生态型都是培矮64s、蜀光612s的优势生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优势生态型 两系杂交稻 云南
下载PDF
高产软米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云光14号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久 刘晓利 +3 位作者 罗友金 苏中想 周世华 徐开荣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8-69,共2页
用光敏核不育系蜀光 612S与抗寒优质强恢复系云恢 80 8配组而成的云光 14号 ,具有高产、米质优、口感软、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寒性好、适应性强、制种产量较高等特点。 2 0 0 0年 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籼稻 云光14号 选育
下载PDF
Ⅱ优838超高产制种技术总结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久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91-92,共2页
Ⅱ优838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用Ⅱ-32A与辐恢838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耐肥抗倒,适应性广,产量高,后期熟色好,抗性强。1995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1998年水富县种子公司在楼坝镇安排... Ⅱ优838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用Ⅱ-32A与辐恢838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耐肥抗倒,适应性广,产量高,后期熟色好,抗性强。1995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1998年水富县种子公司在楼坝镇安排Ⅱ优838制种20.4hm2,入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技术 Ⅱ优838 超高产 父母本 幼穗分化 磷酸二氢钾 水富县 母本异交结实率 播始历期 三系杂交籼稻
下载PDF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配制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卢义宣 杨久 +1 位作者 刘晓利 谭春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33,共2页
对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和7001S与75个不同类型的恢复系配制的150个两系杂交稻组合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千粒重、穗总粒数等性状具有较强的超父优势和竞争优势,株高、穗长、生育期等... 对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和7001S与75个不同类型的恢复系配制的150个两系杂交稻组合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千粒重、穗总粒数等性状具有较强的超父优势和竞争优势,株高、穗长、生育期等性状表现负向超父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了杂种与父本之间各主要性状的相关关系,讨论了在选育两系杂交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 光敏核不育系 杂交组合 杂种优势 水稻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规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涂建 卢义宣 +4 位作者 罗友金 辜琼瑶 李华惠 杨久 郭咏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1-16,共6页
在云南省水富县自然光温条件下,通过不同海拔分期播种试验,对籼型不育系蜀光612S、蜀光357S、泸光2号、2301S,及粳型核不育系N5088S、N7001S、N95076S、N94S的育性转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籼型还是粳型,育性转换在不同的环境条... 在云南省水富县自然光温条件下,通过不同海拔分期播种试验,对籼型不育系蜀光612S、蜀光357S、泸光2号、2301S,及粳型核不育系N5088S、N7001S、N95076S、N94S的育性转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籼型还是粳型,育性转换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明显,其育性转换规律除了受品种特性主导外,温度对各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光照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育性转换规律 生态条件 播种试验
下载PDF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8号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卢义宣 杨久 +4 位作者 涂建 罗友金 周世华 仲物钿 张宙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4,共2页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 8号高产制种 ,应以稳定父母本播始历期为基础 ,缩短母本抽穗历期为原则 ,确定最佳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本播期 ;立足秧田攻蘖 ,插足基本苗 ,加强肥水病虫管理 ,构建高产群体结构 ;采取综合措施 ,提高异交结实率 ;严格种子...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 8号高产制种 ,应以稳定父母本播始历期为基础 ,缩短母本抽穗历期为原则 ,确定最佳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本播期 ;立足秧田攻蘖 ,插足基本苗 ,加强肥水病虫管理 ,构建高产群体结构 ;采取综合措施 ,提高异交结实率 ;严格种子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 云光8号 制种技术 种子产量 播期 高产群体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双亲主要性状在低纬高原两系杂交稻高纯高产制种技术中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涂建 奎丽梅 +9 位作者 黄平 陈忆昆 董阳均 刘晓利 李华慧 卢义宣 杨久 张云 辜琼瑶 郑相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74-2779,共6页
以两系杂交籼稻云两优144的亲本为研究对象,在云南水富不同海拔条件下分期播种,明确母本2301S的育性转换规律和父母本的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通过分析双亲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自交不实率(结实事)等主要性状和生育... 以两系杂交籼稻云两优144的亲本为研究对象,在云南水富不同海拔条件下分期播种,明确母本2301S的育性转换规律和父母本的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通过分析双亲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自交不实率(结实事)等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差异,建立了云两优144双亲主要性状回归方程,为云两优144在当地不同海拔条件下梯田制种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两系杂交稻在低纬高原区域高纯高产制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制种 育性转换
下载PDF
稻鱼共作下氮肥减量后移对水稻生长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龙瑞平 杨兆春 +9 位作者 穆家伟 鲁康兴 李维刚 李贵勇 夏琼梅 朱海平 杨久 张君莉 王瑶 杨从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8-714,共7页
为了探索稻鱼模式下水稻氮肥高效施用技术,实现减肥增效的生产目标,以杂交籼稻隆两优1206为试验材料,在稻鱼共作模式下设置了4个水稻施氮处理,分别为:N0不施氮肥处理、CK当地常规施氮处理(纯氮用量为180 kg/hm^(2),按分蘖肥∶促花肥∶... 为了探索稻鱼模式下水稻氮肥高效施用技术,实现减肥增效的生产目标,以杂交籼稻隆两优1206为试验材料,在稻鱼共作模式下设置了4个水稻施氮处理,分别为:N0不施氮肥处理、CK当地常规施氮处理(纯氮用量为180 kg/hm^(2),按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5∶2.5∶2.5施用)、N1氮肥减量处理(纯氮用量为120 kg/hm^(2),按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5∶2.5∶2.5施用)、N2氮肥减量后移处理(纯氮用量为120 kg/hm^(2),按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0∶5∶5施用),研究了不同处理下水稻生长特性、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N2处理显著降低了有效分蘖叶龄期水稻的分蘖数和倒4叶期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但在有效分蘖叶龄期的分蘖数达到了CK处理有效穗数的88.54%,已经够苗。施穗肥后N2处理增加了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同时显著降低了水稻的高峰苗,提高了成穗率,两年的水稻产量比CK处理分别增加了6.39%和8.57%。同时,N2处理降低了水稻成熟期土壤水解氮的残留,水稻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谷物生产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比CK处理提高了5.63%、12.99 kg/kg、12.91 kg/kg、28.45 kg/kg和7.79 kg/kg,增幅分别达9.33%、15.56%、29.14%、59.57%和120.7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可见,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施用,能够显著降低水稻高峰苗,提高水稻成穗率、后期干物质含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产量。在西南地区烟后稻田养鱼模式下,茬口土壤全氮和水解氮分别在1.79 g/kg和160.02 mg/kg以上,水稻采用总施氮为120 kg/hm^(2),按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0∶5∶5比例的施用,可以实现水稻减氮33.3%、增产6.39%以上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共作 氮肥减量后移 水稻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籼型杂交稻单株产量配合力分析与优势组合选育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社萍 杨久 +5 位作者 程在全 罗利军 刘国兰 刘晓利 张云 李华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89-2194,共6页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11个水稻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杂交配组,对F1组合单株产量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和竞争优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受基因型加性遗传的作用较大(56.04%),产量优势由全部基因型方差引起的h2B占95.65%。恢复...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11个水稻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杂交配组,对F1组合单株产量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和竞争优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受基因型加性遗传的作用较大(56.04%),产量优势由全部基因型方差引起的h2B占95.65%。恢复系对于杂种产量的影响较大(GCA=56.05%)且受栽培条件等环境的影响较小(4.3%)。有2个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云R3>云R4>沪旱11A>云2A>云3A>云1A。以云3A和沪旱11A与云R3配制的组合单株产量均大于36.8 g(10 400 kg/hm2),竞争优势值均大于20.7%,株型好,分蘖力强,结实率高,抗病性强,具有较大的生产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籼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海拔和播期对水稻Y58S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云 涂建 +7 位作者 刘晓利 黄平 李华慧 辜琼瑶 卢义宣 杨久 陈忆昆 奎丽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5-470,共6页
在自然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试验研究了不同海拔和播期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的播始历期、实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穗长影响显著(P&... 在自然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试验研究了不同海拔和播期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的播始历期、实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穗长影响显著(P<0.05),而对株高、单株有效穗和总粒数影响不显著。播期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的播始历期、穗长、实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单株有效穗和总粒数影响显著(P<0.05),而对株高影响不显著。海拔和播期两因子互作对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的实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播始历期、株高和穗长影响显著(P<0.05),而对单株有效穗和总粒数影响不显著。不同海拔条件下Y58S的最适播期也存在差异,当海拔为1429和1532 m时,4月14日和24日播种,Y58S的理论产量高于4月4日和5月4日,而在海拔1631和1663 m时,Y58S的理论产量随播种时期的延迟而降低,4月4日则最适合播种。结果显示海拔、播期和二者的互作对水稻Y58S的生物学性状和理论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低海拔地区适当地延期播种和高海拔地区提前播种有利于其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58S 光温敏核不育系 海拔 播期 生物学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低纬高原梯田两系杂交稻制种生态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涂建 陈忆昆 +10 位作者 董阳均 刘晓利 黄平 辜琼瑶 李华慧 卢义宣 杨久 张云 张笑 罗君尧 奎丽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66-2471,共6页
【目的】本实验为了明确低纬高原梯田两系杂交稻适宜的制种区域和播种期,为该区域两系杂交稻安全制种生产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方法】选择典型低纬高原梯田条件的云南水富县3个不同海拔试点,8个播期研究了4个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和3个... 【目的】本实验为了明确低纬高原梯田两系杂交稻适宜的制种区域和播种期,为该区域两系杂交稻安全制种生产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方法】选择典型低纬高原梯田条件的云南水富县3个不同海拔试点,8个播期研究了4个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和3个粳稻两用核不育系在各试点的育性表达规律,并进行了不育系育性表达和稳定性分析。【结果】各品种套袋自交不育率在品种间、海拔间、播期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结论】低纬高原两系杂交稻适宜的制种区域控制在海拔500 m以下,播期应安排在5月14日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高原 梯田 两系杂交稻 制种 适应性
下载PDF
水稻不同基因型耐低磷分类
15
作者 李华慧 王家银 +10 位作者 辜琼瑶 涂建 刘晓利 黄平 杨久 李自超 卢义宣 张云 陈忆昆 奎丽梅 王明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7,共6页
根据低磷胁迫下植株总吸磷量、单株籽粒重、相对根体积等将耐低磷种质对低磷的适应机制分为5类:根系扩展适应型、低浓度适应型、奢侈型、植株利用高效型、被动适应型。在进行耐低磷种质筛选的时候应选择植株利用高效型(单位磷能产生较... 根据低磷胁迫下植株总吸磷量、单株籽粒重、相对根体积等将耐低磷种质对低磷的适应机制分为5类:根系扩展适应型、低浓度适应型、奢侈型、植株利用高效型、被动适应型。在进行耐低磷种质筛选的时候应选择植株利用高效型(单位磷能产生较高生物量或经济产量的基因型),即植株磷绝对吸收量低但产量不低。本试验筛选出7份植株利用高效型品种,分别为捻大粒、双城糯、有芒小红板稻、麻谷子、老爷胡子、承德京租、糯子,为磷高效遗传研究或育种利用提供可靠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低磷 分类
下载PDF
云南不同海拔条件和播期对‘2301S’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16
作者 张云 奎丽梅 +7 位作者 涂建 丁生宏 何建敏 郭经武 聂根荣 刘晓利 杨久 卢义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8期119-124,共6页
2301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为解决温敏型水稻核不育系繁殖中存在的问题,以2301S为材料,利用云南低纬度高海拔的特殊生态气候优势,根据温敏水稻核不育系2301S的育性敏感期以及抽穗扬花期对温度的要求进... 2301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为解决温敏型水稻核不育系繁殖中存在的问题,以2301S为材料,利用云南低纬度高海拔的特殊生态气候优势,根据温敏水稻核不育系2301S的育性敏感期以及抽穗扬花期对温度的要求进行繁殖试验基地的选择。研究不同海拔和播期对2301S繁殖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产量而言,不同海拔条件下2301S的最佳播种时期也存在差异,当海拔为1429 m和1532 m时,2301S的理论产量随播种时期的延迟先增加后降低,在海拔1429 m时,4月24日最适合播种,但在海拔1532 m时,4月14日则最适合播种;当海拔为1631 m和1663 m时,2301S的理论产量随播种时期的延迟而降低,4月4日则最适合播种。通过方差分析可知,海拔和播期及其两者的互作对2301S的产量及构成因子单株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产生极显著的影响,海拔和播期对2301S总粒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两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结果说明,在低海拔地区延期播种和高海拔地区提前播种有利于其增产。本研究可以为解决其他低温敏水稻两系核不育系繁殖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01S 光温敏核不育系 云南 不同海拔 不同播期
下载PDF
薯—稻模式下穗肥用量对直播籼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朱海平 刘玉文 +5 位作者 王耀伟 李如会 田淑玲 欧阳怡平 杨久 杨从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3-581,共9页
【目的】为实现水稻减肥稳产或者减肥增产、节本增效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探索云南省湿热籼稻亚区冬马铃薯—水稻轮作模式下直播籼稻高产高效的施肥新方法。【方法】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选择前作种植冬马铃薯的田块,以杂交籼稻品种F优... 【目的】为实现水稻减肥稳产或者减肥增产、节本增效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探索云南省湿热籼稻亚区冬马铃薯—水稻轮作模式下直播籼稻高产高效的施肥新方法。【方法】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选择前作种植冬马铃薯的田块,以杂交籼稻品种F优498和隆两优1206为试验材料。在不施基蘖肥的基础上,设置0、60、90和120 kg/hm^(2)4个穗肥用量,分别以N_(0)、N_(1)、N_(2)和N_(3)表示,穗肥全部为氮肥,并且按照促花肥和保花肥质量比1∶1施用,研究穗肥用量对直播籼稻群体质量、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保花肥前,2品种不同施肥量之间茎蘖数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保花肥后,能够减缓分蘖消亡速率,显著提高分蘖成穗率和有效穗数(P<0.05)。穗肥显著减小倒3叶与倒4叶相对叶色差,显著提高齐穗期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每穗粒数和总颖花量(P<0.05),同时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特征参数,促进齐穗期、成熟期和齐穗后干物质积累(P<0.05)。施用60、90和120 kg/hm^(2)穗肥分别促使F优498增产12.10%、19.33%和17.34%,隆两优1206增产12.15%、19.35%和7.88%,2个品种均为穗肥用量90 kg/hm^(2)产量最高,其中F优498为10.36 t/hm^(2),隆两优1206为9.52 t/hm^(2),最高产量的实现是通过增加有效穗和每穗粒数获得高颖花量的同时维持较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最优穗肥用量90 kg/hm^(2)分别将F优498和隆两优1206氮肥农学效率提高到18.65和17.15 kg/kg。【结论】在云南前作种植冬马铃薯的田块,由于基础地力较高,采取前期不施基蘖肥,结合晒田控制水稻高峰苗过大,促使无效分蘖期叶色落黄,在倒4叶和倒2叶分别施用45 kg/hm^(2)纯氮作穗肥,可以减缓分蘖消亡速率,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促进大穗的形成,进而实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肥用量 旱直播 杂交籼稻 产量 群体质量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云南高海拔粳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18
作者 李贵勇 杨洪 +8 位作者 陈学云 付泽云 张应贵 夏琼梅 龙瑞平 朱海平 邓安凤 杨久 杨从党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105,共3页
针对云南高海拔(2700 m)粳稻产量较低的情况,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前控后促施肥、缓控释肥替代、增施穗肥处理的产量分别为6.50、5.98、5.63、5.57 t/hm^(2),比对照分别增产24.05%、14.12%、7... 针对云南高海拔(2700 m)粳稻产量较低的情况,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前控后促施肥、缓控释肥替代、增施穗肥处理的产量分别为6.50、5.98、5.63、5.57 t/hm^(2),比对照分别增产24.05%、14.12%、7.44%、6.30%,增产均达显著水平;氮肥后移处理(基肥施腐熟农家肥7.5 t/hm^(2)和复合肥300 kg/hm^(2),不施分蘖肥,促花肥施尿素45 kg/hm^(2),保花肥施尿素45 kg/hm^(2))能促进二次枝梗数的分化,增加群体颖花量,齐穗期倒3叶、倒4叶SPAD差值小,其LAI大,获得最大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高海拔粳稻 产量
下载PDF
云南籼稻小苗机插技术研究
19
作者 龙瑞平 冷升璨 +7 位作者 赵丽娟 尹娇 杨久 李贵勇 夏琼梅 朱海平 张玉屏 杨从党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4-136,139,共4页
为了降低机插稻育秧、运秧劳动强度,在云南籼稻地区探索籼稻小苗机插技术。以吉优716为材料,设置160 g/盘(T1)和180 g/盘(T2)2个播种量处理,秧龄9 d,每667 m^(2)大田用秧6盘。以常规播种量70 g/盘,15 d秧龄,每667 m^(2)用秧15盘为对照,... 为了降低机插稻育秧、运秧劳动强度,在云南籼稻地区探索籼稻小苗机插技术。以吉优716为材料,设置160 g/盘(T1)和180 g/盘(T2)2个播种量处理,秧龄9 d,每667 m^(2)大田用秧6盘。以常规播种量70 g/盘,15 d秧龄,每667 m^(2)用秧15盘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间秧苗素质、栽插质量、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虽然密播小苗处理秧苗素质不如对照,并且缺丛率较高,但每丛基本苗数、各时期的茎蘖数和有效穗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最终产量均高于对照。较高的有效穗数是机插密播小苗技术增产的主要原因。其中,T1处理用种量比对照减少了8.57%,秧盘数比对照减少60%,但产量比对照增加了9.0%,节本增效的效果明显,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密播 小苗机插
下载PDF
耐寒两系优质杂交粳稻“云光12号”高产制种技术
20
作者 奎丽梅 刘晓利 +4 位作者 涂建 黄平 严洪斌 杨久 卢义宣 《云南农业科技》 2009年第5期28-29,共2页
云光12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粳型两用核不育系95076S与自育恢复系云恢124配组而成,2000年育成,2003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DS001—2003)。该组合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 云光12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粳型两用核不育系95076S与自育恢复系云恢124配组而成,2000年育成,2003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DS001—2003)。该组合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叶、穗结构理想,抗病性好,米质较好,耐寒性好,最高种植海拔1901m,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光12号 高产制种技术 优质杂交粳稻 耐寒性 云南省农科院 农作物品种审定 两用核不育系 湖北省农科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