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4个主要植物种群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云方 丁晖 +7 位作者 徐海根 方炎明 陈晓 伊贤贵 徐辉 杨青 温小荣 徐鲜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4-190,共7页
以福建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1.44 hm2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Ripley'L函数,利用Programita软件对研究区内的植物群落以及少叶黄杞(Engelhardtia fenzelii)、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南岭栲(Castan... 以福建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1.44 hm2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Ripley'L函数,利用Programita软件对研究区内的植物群落以及少叶黄杞(Engelhardtia fenzelii)、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南岭栲(Castanopsis fordii)和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4个主要种群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所调查样地物种多样性丰富,共有139种木本植物,种群优势种不明显,少叶黄杞的重要值最高,仅为6.71%,按重要性排名前15位的木本植物植株总数所占比例为56%;(2)研究区植物群落和4个主要种群分布格局基本上以集群分布为主,只有米槠种群在42~55 m尺度下和赤楠种群在>47~60 m尺度下呈现随机分布。整个群落的聚集强度明显小于单种的聚集强度;(3)4个主要种群种间关系以负关联为主,说明种间竞争激烈,物种更替频繁,群落组成和结构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常绿阔叶林 空间分布 Ripley’L函数 种间关联性 武夷山
下载PDF
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被引量:68
2
作者 丁晖 杨云方 +7 位作者 徐海根 方炎明 陈晓 杨青 伊贤贵 徐辉 温小荣 徐鲜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2-1154,共13页
以福建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1.44 hm2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4个方面分析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139种9,116株,隶属于34科65... 以福建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1.44 hm2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4个方面分析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139种9,116株,隶属于34科65属;样地内有稀有种23种,偶见种46种,优势树种不明显。区系特征明显,科级与属级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较强。群落及重要值>3的12个植物种群径级结构呈倒"J"字型。从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这12个植物种群和4个主要种群的大、中、小径木都表现出明显的集聚分布,但集聚度有所差异。大部分物种随着径级的增加集聚度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武夷山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方法和案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丁晖 徐海根 +3 位作者 吴翼 曹铭昌 雷军成 杨云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5,共6页
界定了生物多样性风险,分析了其来源,提出了建立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层次,并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以全国2 376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域,评价了其生物多样性风险。结果表明,风险值R介于0.005 9与0.828 3之间,大部分地区... 界定了生物多样性风险,分析了其来源,提出了建立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层次,并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以全国2 376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域,评价了其生物多样性风险。结果表明,风险值R介于0.005 9与0.828 3之间,大部分地区R值低于0.3。高风险区域R值大于0.329 1,分布于广西、云南和四川等地;低风险区域R值小于0.056 8,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地;中等风险区域主要位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在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现状值T S≥0.295 8),仍然有38个县域单元的风险等级仅为中等,这主要是由于较大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和较小的压力所致,其平均响应值E R和压力值R P分别为0.290 6和0.142 3。在生物多样性最贫乏的地区(T S≤0.050 2),尽管有22个单元的R P值较高(平均为0.470 4)以及145个单元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为0,但总体风险并不高,其平均R值分别为0.057 0和0.048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风险 评估 生物多样性管理
下载PDF
益智对TREM2调控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彭景 杨云方 +3 位作者 张悦 吴博 贾英 颜廷旭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6-671,共6页
目的 研究益智对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LPS诱导建立M1型小胶质细胞模型,通过检测M1和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表达,初步证实益智提取物可抑制LPS诱导的M1型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并促进其向M2型的转化。TREM2-siRNA转染... 目的 研究益智对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LPS诱导建立M1型小胶质细胞模型,通过检测M1和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表达,初步证实益智提取物可抑制LPS诱导的M1型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并促进其向M2型的转化。TREM2-siRNA转染实验敲低BV2细胞中TREM2蛋白表达,通过RT-qPCR法检测M1、M2型细胞标志物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进一步验证M1、M2型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PS处理的BV2细胞M2型标记物IL-10、Arg-1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LPS组比较,益智组IL-10、Arg-1 mRNA表达与蛋白升高(P<0.01)。抑制TREM2蛋白表达后,与转染对照组比较,转染实验组BV2细胞IL-10、Arg-1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TNF-α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P<0.01)。在无转染TREM2中,给予益智提取物共培养后,PI3K、p-Akt/Akt蛋白表达升高(P<0.01),而在抑制TREM2蛋白表达后,PI3K、p-Akt/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益智可以通过TREM2受体蛋白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M1和M2型小胶质的表型转化,改善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 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 TREM2 神经炎症
下载PDF
基于贵州山地特点的智慧农业系统设计研究
5
作者 黄星科 邹中妃 +3 位作者 胡勒 邓铣 李曼 杨云方 《山西农经》 2024年第2期51-53,69,共4页
针对贵州山地农业缺少现代化设施设备、生产技术落后、靠经验学技术等问题,提出基于贵州山地特点的智慧农业系统设计。通过巨控GRM222模块实现系统控制和数据传输、传感器实现信息的采集、组态王程序实现远程云端控制功能和数据管理功能... 针对贵州山地农业缺少现代化设施设备、生产技术落后、靠经验学技术等问题,提出基于贵州山地特点的智慧农业系统设计。通过巨控GRM222模块实现系统控制和数据传输、传感器实现信息的采集、组态王程序实现远程云端控制功能和数据管理功能,而水肥灌溉系统和报警设备组成的终端执行系统可对山地智慧农业系统中的土壤温湿度、氮磷钾、pH值等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对农业系统中的水肥灌溉、智能报警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生产和物联网技术的有机联合与智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远程控制 数据采集 自动灌溉
下载PDF
五味子基于miR-124调控TLR4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云方 张悦 +3 位作者 彭景 吴博 贾英 颜廷旭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7-385,共9页
探讨五味子基于microRNA-124(miR-124)调控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机制。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BV2细胞建立模型,不同剂量五味子提取物(Schisandra Chinensis extrac... 探讨五味子基于microRNA-124(miR-124)调控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机制。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BV2细胞建立模型,不同剂量五味子提取物(Schisandra Chinensis extract,SCE)处理细胞;miR-124抑制剂(miR-124 inhibitor)和阴性对照序列(NC inhibitor)转染至BV2细胞后用SCE处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NO试剂盒检测NO释放量;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1,IBA-1)、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及下游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核移位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IBA-1、Arg-1、TLR4、骨髓分化蛋白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factor 88,MyD88)、核因子抑制蛋白-α(nuclear factor inhibitor protein-α,IκB-α)、IκB激酶-α(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kinases-α,IKK-α)、IL-10、TNF-α等蛋白的表达。质量浓度为31.25~250μg·mL^(-1)的SCE对于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SCE作用后,NO释放受到抑制(P<0.001,P<0.01),IL-10释放水平升高(P<0.05),而TNF-α释放水平降低(P<0.001),同时抑制TNF-α、IBA-1、TLR4、MyD88蛋白的表达(P<0.01,P<0.001),升高IL-10、Arg-1、NF-κB p65、IKK-α蛋白表达(P<0.001,P<0.01,P<0.05),SCE还能够促进miR-124的表达(P<0.01);转染miR-124 inhibitor后,TNF-α释放量升高(P<0.001),IL-10释放量减少(P<0.05),TNF-α、IB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P<0.001),IL-10、Arg-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01,P<0.01),同时抑制TLR4、MyD88的激活作用减弱。SCE可能通过上调miR-124抑制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促进小胶质细胞M2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提取物 miR-124 脂多糖 BV2细胞 TLR4通路 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
原文传递
大株红景天调控miR-378a-3p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悦 彭景 +3 位作者 杨云方 吴博 贾英 颜廷旭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693-1698,共6页
目的 探究大株红景天(Rhodiola wallichiana var.cholaensis, RW)总提通过调控miR-378a-3p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保护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RW为研究对象,利用缺氧小室建立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hypoxic, H)/复氧(r... 目的 探究大株红景天(Rhodiola wallichiana var.cholaensis, RW)总提通过调控miR-378a-3p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保护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RW为研究对象,利用缺氧小室建立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hypoxic, H)/复氧(reoxygenation, R)体外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miR-378a-3p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测定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及免疫印迹反应等方法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索RW、miR-378a-3p和H/R之间潜在的联系。结果 与H/R组相比,RW预保护后明显上调了miR-378a-3p及其靶标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表达、提高了细胞存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下调了活化半胱胺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与相关死亡促进因子(Bad)的表达。结论 RW可以通过上调miR-378a-3p进而调控IGF1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发挥H/R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株红景天 心肌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miR-378a-3p
原文传递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4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呼兵 阮翊 杨云方 《河南医药信息》 2002年第14期18-18,共1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以及与传统的疝修补术的比较。方法  14例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其中斜疝 12例 ,直疝 2例。结果  14例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全部完成 ,无中转开腹 ,术后无并发症 ,术后一年均无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以及与传统的疝修补术的比较。方法  14例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其中斜疝 12例 ,直疝 2例。结果  14例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全部完成 ,无中转开腹 ,术后无并发症 ,术后一年均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的、恢复快、痛苦小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修补术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