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池流域城市型河流盘龙江总磷水环境容量测算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桐 杨常亮 +3 位作者 刘卫红 毛永杨 杨亮秀 袁琳娜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6期26-29,共4页
为了水体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将盘龙江水环境容量划分为4个控制单元,采用两点示踪法确定盘龙江总磷(TP)综合降解系数,并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对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型计算了盘龙江各控制单元的TP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盘龙江TP综... 为了水体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将盘龙江水环境容量划分为4个控制单元,采用两点示踪法确定盘龙江总磷(TP)综合降解系数,并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对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型计算了盘龙江各控制单元的TP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盘龙江TP综合降解系数的区间值为0.016 d-1±0.002 d-1,盘龙江4个控制单元(Ⅰ段、Ⅱ段、Ⅲ段、Ⅳ段)的TP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60 t/a~1.61 t/a、10.00 t/a~10.02 t/a、14.52 t/a~14.60 t/a、22.23 t/a~22.28 t/a,这有助于滇池水质污染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总磷 水环境容量 盘龙江
下载PDF
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及环境功能解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卫红 杨常亮 +2 位作者 傅强 杨桐 杨亮秀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2期121-125,166,共6页
阳宗海是典型的高原湖泊,为实现阳宗海流域的生态功能与水资源最优管理,通过环境背景调查及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功能计算模型,从湖泊蒸发需水量、湖泊自身存在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湖泊净化需水量、湖泊渗漏需水量、沿湖绿地需水量... 阳宗海是典型的高原湖泊,为实现阳宗海流域的生态功能与水资源最优管理,通过环境背景调查及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功能计算模型,从湖泊蒸发需水量、湖泊自身存在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湖泊净化需水量、湖泊渗漏需水量、沿湖绿地需水量6个方面,对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50%、80%三种保证率条件下,湖泊净化需水量占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的95%左右,说明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主要用于满足湖泊稀释自净;从湖泊环境功能角度分析,即阳宗海目前主要环境功能为稀释净化其入湖污染物,不符合其目标环境功能。同时,由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与其对应蓄水量可知,阳宗海流域只有少量的可供水量,附近居民区及各种产业的发展,降低了整个湖泊的可供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宗海 生态环境需水量 功能法 环境功能 可供水量
下载PDF
滇池流域城市型河流盘龙江入湖营养盐通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卫红 杨常亮 +2 位作者 傅强 杨亮秀 杨桐 《环保科技》 2011年第3期33-36,共4页
基于2009年一次降雨过程的入湖断面流量观测及总磷、氨氮浓度监测资料,分析了盘龙江总磷和氨氮的入湖通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断面的总磷和氨氮通量呈倒V形分布,降雨径流达到峰值时总磷和氨氮通量同时达到最大;入湖断面流量与总磷... 基于2009年一次降雨过程的入湖断面流量观测及总磷、氨氮浓度监测资料,分析了盘龙江总磷和氨氮的入湖通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断面的总磷和氨氮通量呈倒V形分布,降雨径流达到峰值时总磷和氨氮通量同时达到最大;入湖断面流量与总磷、氨氮浓度均呈一元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盘龙江总磷和氨氮来源具有明显的非点源特征。在总磷、氨氮浓度分别减少20%4、0%6、0%8、0%的情况下,总磷、氨氮通量与浓度减少比例大致相当,说明削减进入盘龙江的雨水中的总磷、氨氮负荷量对于降低进入滇池中总磷、氨氮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型河流 盘龙江 滇池 总磷 氨氮 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