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极金属钩电极体表刺激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特性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亚先 杨令延 胡文 《交通医学》 2012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双极金属钩电极体表刺激检测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特性的可行性。方法:麻醉后依次用体表刺激坐骨神经和暴露坐骨神经直接刺激2种方式,记录腓肠肌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测量CMAP平均振幅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并行配对t检验分... 目的:探讨双极金属钩电极体表刺激检测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特性的可行性。方法:麻醉后依次用体表刺激坐骨神经和暴露坐骨神经直接刺激2种方式,记录腓肠肌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测量CMAP平均振幅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并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经体表刺激可记录到稳定腓肠肌CMAP,其波形与直接刺激神经干所记录CMAP波形基本一致,2种方式记录的CMAP平均振幅分别为13.8±3.0mV和13.3±1.8 mV,MCV分别为53.2±5.1m/s和54.7±2.6 m/s,2种刺激方式之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经双极金属钩电极体表刺激坐骨神经记录CMAP是可行的,这为采用电生理方法动态监测周围神经再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金属钩电极体表刺激 神经干直接刺激 复合肌动作电位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坐骨神经 大鼠
下载PDF
体表刺激法监测大鼠神经夹伤后的电生理恢复
2
作者 王亚先 胡文 +2 位作者 杨令延 刘丹 张燕平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91-393,I0001,共4页
目的了解体表刺激法记录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电生理恢复的动态监测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术后2、4、6周通过足迹试验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并通过体表刺激记录术侧腓肠肌CMAP,测量CMAP平... 目的了解体表刺激法记录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电生理恢复的动态监测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术后2、4、6周通过足迹试验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并通过体表刺激记录术侧腓肠肌CMAP,测量CMAP平均振幅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缺损组大鼠均未记录到CMAP,SFI约为-100;而假手术组大鼠均能记录到稳定的CMAP,SFI值0左右。夹伤组大鼠术后SFI逐渐恢复,术后6周时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坐骨神经夹伤后2周未记录到CMAP,4周时CMAP波幅较小,6周时CMAP振幅大约恢复到假手术组的80%,MCV大约是假手术组的58%。结论通过体表刺激可稳定地记录神经再生过程中的复合肌动作电位,因此体表刺激记录法可无创、动态地监测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神经传导电生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肌动作电位 体表刺激 动态监测 坐骨神经损伤 大鼠
下载PDF
组织块贴附法原代培养小鼠皮肤细胞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伟 李裕强 +2 位作者 孙春龙 杨令延 曹子璐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31,共2页
试验研究一种简易的小鼠皮肤细胞组织块原代培养方法。从幼龄小鼠获得皮肤组织块,用D-Hanks缓冲液和DMEM培养液洗涤组织块,将其剪至1 mm3左右大小,胶头滴管吸取组织块悬液1~2 ml,注入培养瓶,然后匀速而缓慢地翻转培养瓶,于CO2培养箱中... 试验研究一种简易的小鼠皮肤细胞组织块原代培养方法。从幼龄小鼠获得皮肤组织块,用D-Hanks缓冲液和DMEM培养液洗涤组织块,将其剪至1 mm3左右大小,胶头滴管吸取组织块悬液1~2 ml,注入培养瓶,然后匀速而缓慢地翻转培养瓶,于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再翻转培养瓶继续培养。结果表明,该方法接种的组织块有15%能迁移生长出细胞单层。并对细胞长期培养的行为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皮肤细胞 贴壁培养 改进 细胞原代培养
下载PDF
PM_(2.5)水溶性和有机组分对肺上皮细胞损伤及COPD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哲琳 陈重军 +4 位作者 杨令延 邹强 索广力 黄俊逸 林家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262-4271,共10页
为了检测大气PM_(2.5)对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的损伤作用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将PM_(2.5)的不同组分对肺上皮细胞进行染毒24 h后,通过MTT、荧光探针、Western Blot、单细胞凝胶电泳、实时荧光定量PCR、EL... 为了检测大气PM_(2.5)对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的损伤作用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将PM_(2.5)的不同组分对肺上皮细胞进行染毒24 h后,通过MTT、荧光探针、Western Blot、单细胞凝胶电泳、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等方法检测细胞损伤、COPD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PM_(2.5)可造成肺上皮细胞活性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M_(2.5)的不同组分对细胞造成的损伤也不同,有机相组分在细胞凋亡、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DNA损伤和炎症反应等方面造成的影响都比水相组分严重,而水相组分在氧化应激反应和COPD相关蛋白变化程度方面的作用都高于有机相组分.由此可见,PM_(2.5)可对肺上皮细胞造成多种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损伤作用,其中,氧化应激可能是影响COPD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肺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COP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