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气候表现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佐涛 陈渭南 +2 位作者 陈广庭 董治宝 王宏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3-298,共6页
通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满参、肖塘两地气候观测数据和北缘山前绿洲轮台的气象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沙漠外缘至腹地温度呈升高超势,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最大值在位于外缘和腹地之间的肖塘;降水表现为外缘多于内部,某一时... 通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满参、肖塘两地气候观测数据和北缘山前绿洲轮台的气象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沙漠外缘至腹地温度呈升高超势,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最大值在位于外缘和腹地之间的肖塘;降水表现为外缘多于内部,某一时期内部降水又明显多于外缘,并且年降水量决定于某一次降水过程;愈深入沙漠内部,湿度越低、蒸发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气象要素 沙漠 气温 气候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部的气候资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佐涛 陈渭南 +2 位作者 陈广庭 李长治 温向乐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9-82,共4页
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部肖塘(40°50'N,84°10'E)和满参(40°07'N,84°22'E)一年多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着重讨论该区的气候资源,给出太阳能、风能和观测期间遇到最大风速的风压,为... 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部肖塘(40°50'N,84°10'E)和满参(40°07'N,84°22'E)一年多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着重讨论该区的气候资源,给出太阳能、风能和观测期间遇到最大风速的风压,为该地区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资源 太阳能 风能 干沙漠
下载PDF
戈壁与绿洲内的风向风速关系——以新疆策勒县为例 被引量:33
3
作者 杨佐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3-39,共7页
在研究沙漠和估算沙丘移动速度中,人们常引用附近气象站的风速资料。但由于地面状况的不同以及林带等原因的影响使两地的风况有着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对策勒县绿洲外围戈壁沙丘上的风速观测,发现绿洲内与戈壁沙丘的风向风速有着一定的... 在研究沙漠和估算沙丘移动速度中,人们常引用附近气象站的风速资料。但由于地面状况的不同以及林带等原因的影响使两地的风况有着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对策勒县绿洲外围戈壁沙丘上的风速观测,发现绿洲内与戈壁沙丘的风向风速有着一定的关系和差距,结果表明: 1.戈壁沙丘与绿洲内的风向较接近,两地间风向偏差<45°的频率为90%。 2.戈壁沙丘的平均风速明显大于绿洲内的平均风速;两地间的风速平均差值为3.6米/秒,这种差值因风向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 绿洲 风向 风速
下载PDF
齐大山铁矿尾矿矿砂对环境污染的风洞实验 被引量:9
4
作者 杨佐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3-57,共5页
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又面临着环境资源的破坏,以及环境的污染问题,如在采矿和冶炼中产生的弃土和尾矿等废弃物,如处理不当在风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对环境的污染.本文针对齐大山铁矿尾矿进行了有关方面的风洞吹砂实验;1、干尾矿砂(含水率为... 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又面临着环境资源的破坏,以及环境的污染问题,如在采矿和冶炼中产生的弃土和尾矿等废弃物,如处理不当在风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对环境的污染.本文针对齐大山铁矿尾矿进行了有关方面的风洞吹砂实验;1、干尾矿砂(含水率为0.14%),与大于起砂风速的2次方呈正比关系;2、尾矿砂的输砂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少非常明显.因此,给尾矿砂加入一定量的水分,使其保持不低于3—4%的水分,能有效的降低尾矿砂的吹扬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尾矿 矿砂 环境污染 风洞实验
下载PDF
植被对风沙土风蚀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64
5
作者 董治宝 陈渭南 +3 位作者 董光荣 陈广庭 李振山 杨佐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37-443,共7页
以植物模型、风沙土为实验材料,以风洞模拟实验为研究手段得出初步结论:地表粗糙度为植被特征参数的函数,随植被盖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随植被作用区面积的增大呈线性增加;与行状植物的排列方向和主风向夹角的平方根成正比。在盖... 以植物模型、风沙土为实验材料,以风洞模拟实验为研究手段得出初步结论:地表粗糙度为植被特征参数的函数,随植被盖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随植被作用区面积的增大呈线性增加;与行状植物的排列方向和主风向夹角的平方根成正比。在盖度相同的条件下,均匀分布较丛状分布可产生较大的粗糙度。风蚀率随植被盖度的减少呈指数增加。植被盖度对风沙土风蚀作用的影响可划分为3种程度类型:大于60%为轻度风蚀和无风蚀;60%—20%为中度风蚀;小于20%为强烈风蚀。此外,在植被盖度变化过程中,气流特征,地表粗糙度及风蚀性质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 土壤 风沙土 植被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起沙风速 被引量:103
6
作者 陈渭南 董治宝 +3 位作者 杨佐涛 韩致文 张甲坤 张民力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0-367,共8页
起沙风速根据观测高度、风速时距以及流体或冲击起动性质分别确定。本文建立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肖塘地区不同高度、不同时距的流体起动与冲击起动风速的相关方程。结果表明:该地天然沙的瞬时冲击起动风速(2m高度)5.0m/s,... 起沙风速根据观测高度、风速时距以及流体或冲击起动性质分别确定。本文建立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肖塘地区不同高度、不同时距的流体起动与冲击起动风速的相关方程。结果表明:该地天然沙的瞬时冲击起动风速(2m高度)5.0m/s,流体起动风速6.0m/s;1分钟平均流体起动与冲击起动风速为5.2m/s和4.3m/s。气象站观测高度(11.4m)瞬时流体起动和冲击起动风速为7.8m/s和6.6m/s;10分钟平均值为7.4m/s和5.97(≈6.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起沙 风速 时距换算 高程换算
下载PDF
风沙土开垦中的风蚀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董治宝 陈渭南 +1 位作者 李振山 杨佐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4-80,共7页
针对以往对土壤风蚀与土地开垦的关系缺乏定量研究,本文以野外实地采集的风沙土样为实验材料,对土地开垦过程中影响风蚀的两个主要因素──地表破坏与植被破坏分别进行风洞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风蚀率随地表破坏率的增大呈二次幂函数... 针对以往对土壤风蚀与土地开垦的关系缺乏定量研究,本文以野外实地采集的风沙土样为实验材料,对土地开垦过程中影响风蚀的两个主要因素──地表破坏与植被破坏分别进行风洞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风蚀率随地表破坏率的增大呈二次幂函数增加;随植被盖度的减少呈指数增加。综合地表破坏及植被盖度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最后得出,土壤风蚀率随土地开垦率的增大呈指数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沙土开垦中,有效地防止土壤风蚀需要掌握的临界开垦指数以及风沙土开垦所必备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风蚀率 地表破坏率 植被盖度 土地开垦率
下载PDF
植被对土壤风蚀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3
8
作者 董治宝 陈渭南 +1 位作者 李振山 杨佐涛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共8页
以风洞实验研究了通过干扰气流而影响土壤风蚀的植被之影响作用。在研究中,将植被的影响作用视为其本身特征参数的函数。全部研究分为两部分:首先探讨了植物特征对粗糙度或零风速平面位移高度的影响。其次研究了植被覆盖度对土壤风蚀... 以风洞实验研究了通过干扰气流而影响土壤风蚀的植被之影响作用。在研究中,将植被的影响作用视为其本身特征参数的函数。全部研究分为两部分:首先探讨了植物特征对粗糙度或零风速平面位移高度的影响。其次研究了植被覆盖度对土壤风蚀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位移高度与植被覆盖度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2)位移高度与植被作用区面积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函数关系;(3)对于行状排列的植物而言,位移高度与植物排列方向和风向之夹角的平方根成正比;(4)在覆盖度相同的条件下,均匀散布的植物对土壤风蚀的减弱作用较簇状大;(5)土壤风蚀率随植被覆盖度的减少呈指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特征 风速廓线 土壤风蚀率 风洞实验 覆盖度
下载PDF
风沙土水分抗风蚀性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董治宝 陈渭南 +1 位作者 李振山 杨佐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23,共7页
以典型风沙土为实验材料,通过风洞模拟实验探讨了风沙土水分含量对临界风蚀风速及风蚀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沙土临界风蚀风速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增大;风蚀率(风蚀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呈二次幂函数减少。综合的风沙土水分... 以典型风沙土为实验材料,通过风洞模拟实验探讨了风沙土水分含量对临界风蚀风速及风蚀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沙土临界风蚀风速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增大;风蚀率(风蚀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呈二次幂函数减少。综合的风沙土水分抗风蚀模型可以表达为E=A+B(V/M) ̄2其中,E为风蚀率;y为实际作用风速;M为土壤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临界风蚀风速 抗风蚀模型 风沙土
下载PDF
3种固沙剂固沙能力的野外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姚正毅 王涛 +3 位作者 韩致文 赵爱国 陈珩 杨佐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68,共3页
以国内3种化学固沙剂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用量下形成的结皮渗透性能、结皮厚度、抗风蚀能力、力学强度进行了野外实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DST、改性聚醋酸乙烯的渗透性较好,入渗深度分别可达到4.0~5.0 mm和3.2~5.0 mm,星火A渗透性差。... 以国内3种化学固沙剂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用量下形成的结皮渗透性能、结皮厚度、抗风蚀能力、力学强度进行了野外实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DST、改性聚醋酸乙烯的渗透性较好,入渗深度分别可达到4.0~5.0 mm和3.2~5.0 mm,星火A渗透性差。在3种固沙剂中,DST形成的结皮厚度大,可达到10~13 mm,抗压强度也最大,为1.22~2.27 MPa。改性聚醋酸乙烯和星火A形成的结皮厚度小,只有DST结皮的1/4~1/5。改性聚醋酸乙烯结皮在用量为150 g/m^2时抗压强度为0.98 MPa,中小用量强度较低。星火A 3种用量结皮强度都弱。野外实验表明,DST无论是耐候性和抗紫外线辐射性能较好,具有较强的抗风蚀能力,改性聚醋酸乙烯的耐候性和抗紫外线辐射性能较差。相比之下,DST是一种优良的固沙剂,用量还可以降低,以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剂 固沙能力 野外试验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公路沿线风沙活动的气候环境 被引量:6
11
作者 温向乐 韩致文 杨佐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7-80,共4页
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公路沿线风沙活动是由塔木盆地内热能释放与冷空气入侵相互作用的结果。冷期,盆地内冷高压逆温作用较强,地面热能不足,使得风力和风沙活动强度弱;暖期,盆地内热源剧增,每当热能源饱和遇到冷空气入侵诱导,导致... 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公路沿线风沙活动是由塔木盆地内热能释放与冷空气入侵相互作用的结果。冷期,盆地内冷高压逆温作用较强,地面热能不足,使得风力和风沙活动强度弱;暖期,盆地内热源剧增,每当热能源饱和遇到冷空气入侵诱导,导致了强风及强风沙活动天气。可见,区内风沙活动及风成景观的塑造过程,主要是在暖干期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 沙漠 公路 风沙活动 气候环境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促进贵州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
12
作者 杨佐涛 《电子商务评论》 2024年第3期6756-6762,共7页
本研究聚焦于探索区块链技术如何促进贵州省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贵州,一个自然资源丰富且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的西部省份,其农产品电商领域面临信息不对称、物流效率低下和金融服务不足等挑战。文章旨在深入分析并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解决... 本研究聚焦于探索区块链技术如何促进贵州省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贵州,一个自然资源丰富且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的西部省份,其农产品电商领域面临信息不对称、物流效率低下和金融服务不足等挑战。文章旨在深入分析并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贵州农产品电商的增长,助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提升消费者信任,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和企业扩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how blockchain technology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in Guizhou Province. Guizhou, a western province with rich natural resources and unique ethnic culture,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information asymmetry, low logistics efficiency, and insufficient financial services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The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in-depth analysis and propose solutions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promote the growth of Guizhou 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and suppo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By apply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transaction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can be enhanced, consumer trust can be improved, and market health can be promoted, ultimately achieving farmer income growth and enterprise expansion, contributing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商 贵州 经济发展 技术应用
下载PDF
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的调查研究
13
作者 费佐兰 杨佐涛 朱文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6期107-112,106,共7页
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后续“稳得住”“能致富”创造美好生活是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基于贵州省6个县(市)12个大型集中安置区611份调研数据,采取统计分析法总结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就业和生活现状,分析不同就业类型家庭美好生活方... 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后续“稳得住”“能致富”创造美好生活是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基于贵州省6个县(市)12个大型集中安置区611份调研数据,采取统计分析法总结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就业和生活现状,分析不同就业类型家庭美好生活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1)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的就业质量低,美好生活有待进一步提升;2)充分就业型家庭的收入水平、家庭资产持有率、社会交往融洽度和休闲活动参与频率均大于未充分就业型家庭且大于未就业与无劳动力型家庭;3)稳定和复杂劳动就业型家庭美好生活优于非稳定和简单劳动就业型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劳动 易地扶贫搬迁家庭
下载PDF
关于人为地表结构破损与土壤风蚀关系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董治宝 陈渭南 +2 位作者 董光荣 杨佐涛 李振山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4-57,共4页
W.S.Chepil等在50年代至60年代曾系统地研究了各种自然因子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建立了土壤风蚀方程.董光荣等在我国率先开展的风蚀因子实验研究探讨了土地翻耕、放牧等经济活动引起的地表结构破损对土壤风蚀的影响,但尚未给出定量关系.本... W.S.Chepil等在50年代至60年代曾系统地研究了各种自然因子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建立了土壤风蚀方程.董光荣等在我国率先开展的风蚀因子实验研究探讨了土地翻耕、放牧等经济活动引起的地表结构破损对土壤风蚀的影响,但尚未给出定量关系.本文试图以风洞实验研究人为地表结构破损程度与土壤风蚀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损率 土壤侵蚀 风蚀率 定量关系 地表结构
原文传递
化学固沙结层的力学强度与抗风蚀能力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姚正毅 韩致文 +2 位作者 赵爱国 陈珩 杨佐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1-195,共5页
通过对三种固沙剂的固沙结层的力学强度与抗风蚀能力进行试验对比研究,揭示两者的内在关系,从而为制定化学固沙标准提供依据。实验表明,固沙结层的粘聚力随固沙剂用量增大而增大,并且成直线关系。固沙结层临界侵蚀风速与固沙剂用量呈线... 通过对三种固沙剂的固沙结层的力学强度与抗风蚀能力进行试验对比研究,揭示两者的内在关系,从而为制定化学固沙标准提供依据。实验表明,固沙结层的粘聚力随固沙剂用量增大而增大,并且成直线关系。固沙结层临界侵蚀风速与固沙剂用量呈线性关系,相关性很好;除了粘聚力外,材料的性质对抵抗风沙流的侵蚀也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固沙 固沙结层 力学强度 抗风蚀能力
原文传递
风沙流冲击角度对其侵蚀床面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姚正毅 韩致文 +2 位作者 赵爱国 陈珩 杨佐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2-886,共5页
以黄土作为风蚀床面材料,通过风洞实验来揭示冲击角度对风沙流侵蚀能力的影响。在净风条件下,无论风速多大,不会产生风蚀;蠕移砂粒对床面的摩擦侵蚀量也很少,在0.27~1.33 g/(min.m2);跃移砂粒对床面的冲击侵蚀率较大,侵蚀量随风速呈... 以黄土作为风蚀床面材料,通过风洞实验来揭示冲击角度对风沙流侵蚀能力的影响。在净风条件下,无论风速多大,不会产生风蚀;蠕移砂粒对床面的摩擦侵蚀量也很少,在0.27~1.33 g/(min.m2);跃移砂粒对床面的冲击侵蚀率较大,侵蚀量随风速呈指数增加。冲击角度对风蚀率的影响很大,在风速为10 m/s时,倾角30°样品的风蚀率是0°时的2.66倍,在风速为15 m/s时,倾角30°样品的风蚀率是0°时的6.6倍,风速越大,相差倍数越大。在风速大于12 m/s时,风蚀率随样品放置角度(床面的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尤其是0°~20°时,风蚀率随角度增加的速率很快。在低风速条件下(〈12 m/s),存在一个最大侵蚀角度,这个角度在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流 摩擦侵蚀 冲击侵蚀 冲击角度
原文传递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erosion by wind and surface structure destruction
17
作者 董治宝 陈渭南 +2 位作者 董光荣 杨佐涛 李振山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5年第6期492-496,共5页
A series of research work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natural factors on wind erosion was made by Chepil, W. S. et al. in the 1950s and 1960s. Consequently, a wind erosion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China, ... A series of research work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natural factors on wind erosion was made by Chepil, W. S. et al. in the 1950s and 1960s. Consequently, a wind erosion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China, the first wind tunnel experiment on wind erosion factors was done by Dong Guangrong et al. As a result, qualitative solution to the influences of soil surface structure destruction mainly caused by furrowing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DESTRUCTION RATIO WIND EROSION rat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