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核密度仪在现场热再生沥青路面压实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志刚 刘振兴 +2 位作者 李强 陈长征 杨体文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83,共6页
该文将无核密度仪(PQI)和钻芯后表干法测试密度(压实度)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验证了PQI检测现场热再生沥青路面密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利用PQI和红外热像仪联合进行的摊铺温度离析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效果的研究中,基于PQI测试结果,... 该文将无核密度仪(PQI)和钻芯后表干法测试密度(压实度)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验证了PQI检测现场热再生沥青路面密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利用PQI和红外热像仪联合进行的摊铺温度离析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效果的研究中,基于PQI测试结果,得出了一定温度下碾压遍数与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快速、无损、精度高的PQI在沥青路面现场再生施工质量控制中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热再生 无核密度仪(PQI) 密度 压实度 碾压遍数
下载PDF
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就地热再生经济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包双雁 陈长征 +1 位作者 杨体文 苏举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结合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就地热再生施工,根据就地热再生设备、生产效率、材料及能耗和利用旧沥青混合料的经济效益等基本数据,通过两种不同施工工艺的比较进行了就地热再生初步经济分析,并评价就地热再生工艺的技术优势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就地热再生 经济分析 技术优势 社会效益
下载PDF
浅谈S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
作者 杨体文 《山西建筑》 2006年第22期184-185,共2页
结合具体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的施工实验情况,从原材料的选用、初试级配的选定、沥青最佳油的确定等耄要介绍了S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完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级配 粗集料
下载PDF
沥青路面坑槽病害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田耀刚 石帅锋 +1 位作者 杨体文 李炜光 《公路交通技术》 2014年第5期23-28,共6页
坑槽是沥青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若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在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病害会加速发展,严重影响道路的寿命与使用功能,甚至危及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鉴于坑槽病害的易发性与严重性,在分析坑槽病害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坑... 坑槽是沥青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若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在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病害会加速发展,严重影响道路的寿命与使用功能,甚至危及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鉴于坑槽病害的易发性与严重性,在分析坑槽病害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坑槽病害的修补材料及修补技术,并提出坑槽修补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沥青路面早期坑槽病害修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坑槽 修补材料 修补工艺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使用现状及一种测试新技术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炜光 龚宁凤 +2 位作者 肖燕 杨体文 宋家乐 《交通标准化》 2012年第24期42-46,共5页
我国改性沥青使用现状可概括为"技术水平进步,控制手段退步"。化学滴定测试掺量结合荧光测试确定加工效果是一种测试新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作为现行技术规范质量控制的补充手段,弥补了现有质量控制的不足,能够确保SBS改性... 我国改性沥青使用现状可概括为"技术水平进步,控制手段退步"。化学滴定测试掺量结合荧光测试确定加工效果是一种测试新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作为现行技术规范质量控制的补充手段,弥补了现有质量控制的不足,能够确保SBS改性剂掺量和加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SBS质量双控手段 化学滴定 荧光测试
下载PDF
基于“三层修补法”的水泥道面砂浆恢复层材料与结构研究
6
作者 王百林 王坤 +3 位作者 杨体文 叶青 山宏宇 田耀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年第6期1327-1329,1333,共4页
针对水泥混凝土道面浅层破坏严重的现象,目前主要多对修复材料方面进行研究,施工工艺研究较少,然而修复时其结构整体性不良、粘结性差,从而造成修复后路面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基于此,研发出超薄罩面抢通修复材料,并经过长期研究与实... 针对水泥混凝土道面浅层破坏严重的现象,目前主要多对修复材料方面进行研究,施工工艺研究较少,然而修复时其结构整体性不良、粘结性差,从而造成修复后路面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基于此,研发出超薄罩面抢通修复材料,并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三层修补法"施工工艺,通过实体工程应用观察,使用效果良好,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破坏 粘结性 超薄罩面 三层修补法
下载PDF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炜光 肖燕 +4 位作者 杨体文 李强 叶青 经冠举 田耀刚 《公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6-199,共4页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是两种材料性能特点整合的一种新型路面材料,研究通过改变水灰比及乳化沥青用量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强度随着用水量及沥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具有明显的规律...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是两种材料性能特点整合的一种新型路面材料,研究通过改变水灰比及乳化沥青用量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强度随着用水量及沥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具有明显的规律,当乳化沥青∶水泥=0.5时,降低幅度最大;同时结合SEM技术微观测试分析,乳化沥青残留物、水化产物和集料形成空间网络结构是影响其强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乳化沥青 混凝土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就地热再生复拌工艺在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左幅PE改性段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苏举 陈长征 +2 位作者 杨体文 包双雁 陈亮 《公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4-171,共8页
结合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左幅大修工程就地热再生施工,对PE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就地热再生的可行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中的控制要素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归纳,总结PE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的一些经验和问题,为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 结合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左幅大修工程就地热再生施工,对PE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就地热再生的可行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中的控制要素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归纳,总结PE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的一些经验和问题,为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热再生 路况调查 配合比设计 再生剂 施工
原文传递
PQI在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振兴 周志刚 +2 位作者 李强 陈长征 杨体文 《公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1-205,共5页
将无核密度仪(PQI)和钻芯后表干法测试密度(压实度)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验证了PQI检测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密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利用PQI和红外热像仪联合进行的摊铺温度离析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效果研究中,基于PQI测试结果,... 将无核密度仪(PQI)和钻芯后表干法测试密度(压实度)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验证了PQI检测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密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利用PQI和红外热像仪联合进行的摊铺温度离析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效果研究中,基于PQI测试结果,得出了一定温度下碾压遍数与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快速、无损、精度高的PQI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场再生施工质量控制中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热再生 PQI 密度 压实度 碾压遍数
原文传递
SBS改性沥青在海南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处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柳 姜守东 杨体文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3-16,共4页
本文针对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右幅长大纵坡段行车道沥青路面的严重车辙病害,根据调查结果从气候、线形、交通量、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综合分析车辙病害成因,并经技术和成本分析确定采用SBS改性沥青对该段车辙进行处治,通车后使用状况良好。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高速公路 长大纵坡段 车辙处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