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对比
1
作者 杨体霞 程昭栋 +4 位作者 李峰 沈童童 刘亚圆 王欣欣 王甜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目的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临床特征、介入诊疗以及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住院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 目的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临床特征、介入诊疗以及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住院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ST段是否抬高分为STEMI组(98例)及NSTEMI组(54例)。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结果,随访1年内有无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有无死亡情况,对比2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STEMI与N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特征、冠脉介入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在男女比例、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患病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患者年龄较STEMI患者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比例较STEMI组高(P<0.05);在抽烟这一危险因素方面,STEMI组患者比例高于N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明显高于NSTEMI组(P<0.05),在行PCI过程中,需要辅助治疗(血栓抽吸、主动脉球囊反搏、临时起搏或电除颤)的患者比例,STEMI组高于NSTEMI组(P<0.05),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我们发现NSTEMI组三支病变的发生率远高于STEMI组(P<0.05),而侧支循环的形成在NSTEMI组中也较STEMI组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的随访中发现,NSTEMI组再次行PCI的比例较STEMI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院内心力衰竭及院内死亡的发生率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随访时发现,2组患者发生死亡的比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PCI术治疗的STEMI及NSTEMI患者虽然临床情况及冠脉介入诊疗方面有所不同,但近期及1年后的临床预后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两种利尿剂不同比例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杨体霞 程昭栋 +2 位作者 张军 李峰 王三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保钾利尿剂与排钾利尿剂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钾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心力衰竭患者298例,其中包括单纯心力衰竭者179例,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者119例。单纯心力衰竭组及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组分别采用随...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保钾利尿剂与排钾利尿剂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钾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心力衰竭患者298例,其中包括单纯心力衰竭者179例,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者119例。单纯心力衰竭组及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组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及C、D四组,均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排钾利尿剂呋塞米和保钾利尿剂螺内酯联合治疗,A、B、C、D四组呋塞米与螺内酯口服剂量比例分别为1∶1、1∶2、1∶1、1∶2,并排除饮食、基础血钾对血钾的干扰,监测血钾含量及肾功能。结果 A、B、C、D四组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6.3%、4.4%、10.2%、0.0%,四组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0%、1.1%、8.5%、51.7%,四组再入院率分别为9.0%、4.4%、11.9%、13.3%;单纯心力衰竭组中B组较A组低血钾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47,P<0.01);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组C组较D组高血钾发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01,P<0.01)。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组较单纯心力衰竭组患者的总再入院率较高(12.6%比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1,P=0.082)。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血钾水平与患者血肌酐水平具有正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967,P<0.01)。结论在正常饮食、肾功能和基础血钾情况下,呋塞米与螺内酯按1∶2联合应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血钾含量影响较小;而当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患者时,应视肾功能不全的轻重调整呋塞米与螺内酯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呋塞米 螺内酯
下载PDF
易化PCI对比直接PCI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体霞 陈金国 +6 位作者 周利民 陶春明 张军 王东平 沈童童 王三刚 李峰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比较易化PCI和直接PCI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为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方法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易化PCI(22例)和直接PCI(26... 目的比较易化PCI和直接PCI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为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方法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易化PCI(22例)和直接PCI(26例)。易化PCI组给予小剂量溶栓后再行PCI;直接PCI组则直接行PCI手术。比较PCI治疗后冠状动脉开通率、PCI术后1 h常规心电图上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包括休克、中风、再梗塞、缺血复发、充血性心衰、大出血、死亡),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易化组在ST段完全回落组(≥70%)的比例显著高于直接组(36.4%vs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T段部分回落组(30%~70%)与小于30%的ST段回落率中,前后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化组与直接组在IRA介入术后TIMIⅡ、Ⅲ血流的比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易化组与直接组在IRA再梗死(包括缺血复发)、休克、中风、充血性心力衰竭、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结论与直接PCI相比,易化PCI具有较高比例的ST段完全回落率,而出血事件和MACE未明显增加,相对安全。易化PCI与直接PCI一样可使缺血心肌获得快速有效的再灌注,且安全易行,并未明显增加患者的出血事件,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及推广应用,尤其是在距离有完善导管室设备的城市、较远的农村及边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易化PCI 直接PCI
下载PDF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体霞 程昭栋 张军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13期1632-1634,共3页
目的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45例作为高龄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采取同种方法治疗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45例作为中年组,对比2组... 目的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45例作为高龄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采取同种方法治疗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45例作为中年组,对比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冠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情况。结果高龄组男性患者占比、有吸烟史占比、高血脂史占比、PCI完全血运重建率均低于中老年组,合并疾病占比、陈旧性心肌梗死占比、多支血管病变占比、阳性意义病变占比均高于中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多支,且具有较多的阳性意义病变,采取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龄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的不同应用顺序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昭栋 杨体霞 +1 位作者 周利民 王三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顺序应用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97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被计算机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后行血栓抽... 目的对比不同顺序应用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97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被计算机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后行血栓抽吸)和对照组(48例,先行血栓抽吸再行冠脉内替罗非班注射),支架植入术后分析两组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率,另外比较患者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MACE)及住院期间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慢血流和无复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及出院期间出血事件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先行血栓抽吸再行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相比,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后再行血栓抽吸,在预防急诊PCI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机械溶栓 替罗非班 无复流现象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陈金国 杨体霞 +6 位作者 沈童童 周利民 陶春明 张军 王东平 王三刚 李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483-485,共3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的心肌灌注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2名,随机分为治疗组(盐酸替罗非班+PCI)3...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的心肌灌注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2名,随机分为治疗组(盐酸替罗非班+PCI)31例和对照组(PCI)31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MACE)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PCI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100%vs 80.6%)。治疗组PCI术后ST段完全回落组(≥70%)的比例为38.7%,高于对照组的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灌注,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程昭栋 杨体霞 +3 位作者 周利民 张军 王三刚 李峰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30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断为STEMI的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Hb A1c水平分为Hb A1c升高... 目的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30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断为STEMI的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Hb A1c水平分为Hb A1c升高组(51例)和Hb A1c正常组(70例)。测量Hb A1c水平,记录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肌钙蛋白峰值、B型钠尿肽(BNP)峰值、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住院时间及出院30 d后的LVEF,对比两组以上各指标的情况,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对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Hb A1c升高组在双支或三支病变的发生率较Hb A1c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A1c正常组中局限性狭窄发生率[32例(45.7%)]较Hb A1c升高组[6例(11.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86,P<0.001),而弥漫性狭窄在Hb A1c升高组更为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型钠尿肽(BNP)峰值和出院30天LVEF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 A1c升高组住院时间长于Hb A1c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肌钙蛋白峰值和MACE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b A1c水平升高是导致STEMI患者发生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因素,并可以导致患者心功能恶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进而影响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化血红蛋白 预后
下载PDF
血糖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短期预后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峰 张军 +3 位作者 李兆伟 沈童童 李开如 杨体霞 《安徽医学》 2014年第6期758-760,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糖尿病史的ACS患者11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55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STEMI)25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STEMI)30例。分别测各组发病后入院时随机末梢血糖...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糖尿病史的ACS患者11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55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STEMI)25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STEMI)30例。分别测各组发病后入院时随机末梢血糖以及第2 d空腹血糖,记录患者血糖水平及其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死亡。结果 UA组空腹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和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在3组中均最低,NSTEMI组居中,STEMI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血糖最高的STEMI组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的危险程度与血糖水平程度以及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呈正相关,高血糖是ACS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预后 高血糖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程昭栋 杨体霞 周利民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16期2153-2154,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试验组介入治疗中应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对照组开... 目的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试验组介入治疗中应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对照组开展常规介入治疗。观察2组术中支架置入数量,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心脏不良事件及心绞痛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支架置入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心绞痛复发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联合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及FFR后,可使支架置入数量减少,且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心绞痛复发率在术后并不会增加,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FFR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缺血心肌的运动速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艳 王东平 +5 位作者 陈金国 张娜 杨体霞 沈童童 周利民 张军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656-657,共2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缺血心肌运动速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心肌缺血患者和26例正常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记录左室短轴观(二尖瓣水平)的高帧频二维灰阶图像,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测量各节段心肌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pe...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缺血心肌运动速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心肌缺血患者和26例正常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记录左室短轴观(二尖瓣水平)的高帧频二维灰阶图像,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测量各节段心肌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peed)和径向峰值速度(radial-velocity)。结果心肌缺血组收缩期峰值速度和径向峰值速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追踪技术能对缺血心肌的运动速度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缺血 超声心动图 运动速度
下载PDF
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李兆伟 刘俊 +6 位作者 陈金国 张军 周利民 李峰 李开如 杨体霞 方春梅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1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行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行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血栓负荷现象,随机分为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治疗组(43例),同期应用替罗非班未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对照组(43例)。比两组术后患者的心肌梗死血管血流变化(TIMI分级)、术后2 h ST段回落程度、术后1 w及3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出血性并发症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术后2 h ST段回落程度、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期间出血性并发症以及术后1w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3月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随访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PCI术可以改善STEMI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再灌注,还可以提高患者术后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导管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缺血者乳头肌水平室壁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娜 王东平 +5 位作者 陈金国 何艳 袁野 杨体霞 张军 周利民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诊断心肌缺血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20例心肌缺血患者及20例正常人相对应心肌节段的二维应变值,采集其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的二维图像,测量6个节段的收缩期圆周...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诊断心肌缺血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20例心肌缺血患者及20例正常人相对应心肌节段的二维应变值,采集其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的二维图像,测量6个节段的收缩期圆周应变值、圆周应变率、局部短轴缩短率,并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值、圆周应变率、局部短轴缩短率在6个节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缺血组患者的乳头肌水平6个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值、圆周应变率、局部短轴缩短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诊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临床评价心肌缺血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提供一种科学、客观、无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缺血 二维应变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原文传递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缺血心肌短轴缩短率和圆周应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艳 王东平 +4 位作者 陈金国 张娜 杨体霞 张军 周利民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2期301-302,共2页
目的运用斑点追踪技术(STI)测量缺血心肌的短轴缩短率和圆周应变值,探讨其在诊断心肌缺血,评价心肌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狭窄≥75%)和28例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没有狭窄)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并记录... 目的运用斑点追踪技术(STI)测量缺血心肌的短轴缩短率和圆周应变值,探讨其在诊断心肌缺血,评价心肌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狭窄≥75%)和28例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没有狭窄)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并记录左室短轴观(二尖瓣水平)的高帧频动态二维灰阶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分为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后间隔6个节段,并给出应变曲线,分别测量各节段心肌的短轴缩短率和圆周应变值。结果正常对照组的圆周应变曲线是负向峰值曲线,短轴缩短率曲线是正向峰值曲线,整组曲线排列较整齐;而心肌缺血组的应变曲线形态不规则。心肌缺血组圆周应变和短轴缩短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追踪技术能对心肌的二维应变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诊断心肌缺血,评价心肌功能提供了无创性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缺血 超声心动图 二维应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