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苏伟 解萍 杨作球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6-90,74,共6页
目的进行艾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72例入院的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为36例。治疗组运用艾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使用康复训... 目的进行艾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72例入院的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为36例。治疗组运用艾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使用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分别治疗12周。艾灸疗法每周治疗2次;康复训练每日2 h。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6、12周比较两组的实验指标(ESR、IL-6、CRP、TNF-α)、各项评分(VAS评分、BASFI评分及BASDAI评分)及Schorber试验、胸廓活动度、枕墙距、指地距。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高于对照组的63.89%(P<0.05);治疗6、12周后,两组ESR、IL-6、CRP、TNF-α数值,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BASFI评分及BASDA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chorber试验、胸廓活动度数,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枕墙距、指地距数值,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AS,在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良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控制疾病发展方面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疗法 康复训练 强直性脊柱炎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舌肌及吞咽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凌康 吴如意 杨作球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1期1373-1375,共3页
目的:分析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舌肌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吞咽功... 目的:分析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舌肌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舌肌训练,分别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评价标准评分及功能性经口摄食评分(FOIS)。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舌肌、咀嚼肌及咽喉肌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实验组患者舌肌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OIS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实验组FOI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0,P<0.05)。结论:舌肌训练能够增强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舌肌肌力,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舌肌训练
下载PDF
基于脑机交互技术的康复机器人对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金书 王明明 +3 位作者 朱远 孙玉映 孙轩翔 杨作球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第3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脑机交互技术的康复机器人对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理疗及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机交互技术的康复机器人治... 目的:观察基于脑机交互技术的康复机器人对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理疗及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机交互技术的康复机器人治疗,3周为1疗程。治疗第3、6、9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能力(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平衡功能(BBS)评分以及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第3、6、9周后Fugl-Meyer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BI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B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的80.00%高(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机交互技术的康复机器人治疗,对卒中后偏瘫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康复治疗 康复机器人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苗同贺 陶伟 +1 位作者 白红新 杨作球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329-330,I0001,I0002,共4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指的是由于颈椎的病变引起椎动脉血流障碍而导致脑供血不全的一型颈椎病。据报道[1]椎动脉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10~15%,其患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约有70%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表现,其发病年龄以50~60岁者多见。其... 椎动脉型颈椎病指的是由于颈椎的病变引起椎动脉血流障碍而导致脑供血不全的一型颈椎病。据报道[1]椎动脉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10~15%,其患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约有70%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表现,其发病年龄以50~60岁者多见。其临床表现为突发头晕,视物不清,耳鸣,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行走不稳,上肢乏力,持物落地,甚至有猝然晕倒风险,多呈发作性,短暂性,日久可致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2]。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认为针对不同患者采用同病异治的方法,中医适宜技术对防治CSA获得较好疗效,能积极提高CSA患者的生活质量,较西医西药治疗有明显的安全性,但也存在诊断纳入排除标准和疗效评价不统一,临床应用多实验研究少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规范各种治疗的禁忌证和适应证,不断提高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疗效。本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年龄诊断并不难,治法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